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沈宋與初唐文學

沈宋與初唐文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導語:沈佺期、宋之問是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初唐文學是唐代文學發展的伊始,對於後代文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初唐時期的沈宋吧!

沈宋與初唐文學

唐初的時代是宮廷詩充斥詩壇的時代。

一方面,從創作思想上看,以唐太宗李世民爲首的詩人對南北文風的差異有較爲清醒的認識,對南朝齊樑文風有所批判,提出了融合南北文風,各去所短,合其兩長的文學主張。

但在創作上,仍承襲着南朝詩歌的綺靡詩風。

魏徵《隋書·文學傳論》

“江左宮商發越,貴於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此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矣。”

  初唐詩人面臨的課題

用聲律、辭采來表現大唐恢弘的氣象和剛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學之兩長、形成唐詩的風格。

初唐承襲南朝綺靡詩風的原因

歷史的積習與傳統的惰性 。

與這一時期作家隊伍的構成有關 。

和帝王的審美趣味有關 。

  宮廷詩與宮體詩的區別

宮廷詩:多應制奉和、宴飲賦詠之作,內容多以歌功頌德、寫景詠物爲主。辭藻華美,講求對仗。但更多地去掉了宮體的浮豔淫靡。

宮體詩:以豔麗華美的語言寫豔情以及女子的容貌神態,風格浮豔輕薄。

  宮廷詩發展的三個階段及特點

1、貞觀詩壇——唐太宗及其周圍的詩人。

特點:

(1)多君臣唱和、應制奉答、宴飲賦詠之作,內容多以歌功頌德、寫景、詠物爲主。

(2)典雅綺麗、雍容平和

1、貞觀詩壇

1、貞觀詩壇

2、龍朔變體——高宗龍朔年間,以上官儀爲代表的詩體,也稱“上官體”。

宮廷詩人主要有上官儀、李義府、許敬宗等

上官儀

上官儀(616?—664),字遊韶,陝州陝縣人。貞觀初年進士。是繼虞世南之後深受太宗、高宗寵信的文學侍臣。

舊唐書·本傳》雲:“太宗雅好屬文,每遣儀視草,又多令繼和,凡有宴集,儀嘗預焉。”是當時著名的宮廷詩人。

所謂上官體,就是指以初唐詩人上官儀爲代表的詩體。他的詩今存二十首,大都是奉和應詔之作。其詩以“以綺錯婉媚爲本”,追求形式的工偶精對。因其官居顯位,時人爭相效仿,稱爲“上官體”。 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歸納了六朝以來詩中的對偶方法,加以程式化,提出了“六對”、“八對”之說。爲後人寫作律詩的對仗作了規範,對律詩形式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舊唐書·上官儀傳》:“工五言,好以綺錯婉媚爲本。儀既顯貴,故當時多有效其體者,時人謂爲上官體。”

宋人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七引《詩苑類格》:“唐上官儀曰:詩有六對:一曰正名對,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類對,花葉草芽是也;三曰連珠對,蕭蕭赫赫是也;四曰雙聲對,黃槐綠柳是也;五曰疊韻對,傍徨放曠是也;六曰雙擬對,春樹秋池是也。”

所謂八對:一曰的名對,送酒東南去,迎琴西北來;二曰異類對,風織池間樹,蟲穿草上文;三曰雙聲對,秋露香佳菊,春風馥麗蘭;四曰疊韻對,放蕩千般意,遷延一介心;五曰連綿對,殘河若帶,初月如眉;六曰雙擬對,議月眉欺月,論花頰聲花;七曰迴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八曰隔句對,相思復相憶,夜夜淚沾衣,空嘆復空泣,朝朝君未歸。

3、“文章四友”與沈宋

高宗武后時期,是初唐文學的`變化與發展時期。這一時期詩壇上出現的宮廷詩人,在詩歌的格律上進行探索並取得了新的成績,從而使六朝以來就開始萌芽的近體律詩,到這一時期趨於完全成熟與定型。

3、“文章四友”與沈宋

  沈宋與律詩的定型

二人爲同年進士,在高宗武后時期都是活躍於宮廷的得寵的宮廷詩人。

《舊唐書·宋之問傳》:“則天幸龍門,令從官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則天以錦袍賜之。及之問詩成,則天稱其詞愈高,奪虯袍以賞之。”

他們的人品都未足爲人稱道。

《新唐書·沈佺期傳》:“之問與閻朝隱、沈佺期、劉允濟傾心媚附,易之所賦諸篇,盡之問、朝隱所爲,至爲易之奉溺器。”

“匿張仲之家,會武三思複用事,仲之與王同皎謀殺三思安王室,之問得其實,令兄子曇等上急變,因丐贖罪,由是擢鴻臚主薄,天下醜其行。”

二人的創作大致以貶謫爲界,內容與風格都有很大的不同。

貶謫之前,創作大多以奉和應制爲主。

遭受貶謫後,由於生活境遇的變遷,詩歌有了更爲真摯的感情,同時在風格上也顯得清新自然。如宋之問的《度大庾嶺》、《渡漢江》,沈佺期的《獨不見》。

《獨不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爲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獨不見》

《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

但令有歸日,不敢恨長沙。

《度大庾嶺》

此詩抒發的是作者去國遠謫的憂傷與懷土思歸的嚮往。

感情很真摯

風格自然流暢

結構嚴謹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終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沈、宋創作的價值在於他們總結了六朝以來詩歌創作聲律方面的經驗,確立了律詩的形式。

《新唐書·宋之問傳》:“魏建安後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宋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爲沈、宋。”

王世貞《世苑卮言》雲:“五言至沈、宋始可稱律。”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爲律詩。

  文章四友

指高宗武后朝的四位宮廷詩人,即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

四位詩人都工於律詩。

《新唐書·杜審言傳》:“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爲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

杜審言

他才高而狂傲,是一個恃才傲物、極爲夸誕的人。

“恃才高,以傲世見疾。蘇味道爲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人驚問其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又嘗語人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

“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侯何如,答曰:‘甚爲造化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

《春日京中有懷》

今年遊春獨遊秦,愁思看春不當春。

上林苑裏花獨發,細柳營前葉漫新。

公子南橋應盡興,將軍西第幾留賓。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中。

杜審言使五律的創作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

胡應麟《詩藪》:“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杜審言實爲首創。”

“初唐五言律,‘獨有宦遊人’第一”。

李嶠

李嶠有律詩一百六十餘首,其中一百二十首詠物。多爲奉命或應制之作。

崔融

樂府《關山月》很有氣勢,五律《吳中好風景》也頗有風致。

蘇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行歌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