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一年級作文 > 有關一年級端午節作文集錦6篇

有關一年級端午節作文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端午節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一年級端午節作文集錦6篇

一年級端午節作文 篇1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一年級端午節作文 篇2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糉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纔可丟掉。媽媽告訴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糉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糉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終。看來包糉子也並不簡單。

包糉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糉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着雞蛋和蘸糖的甜糉,心裏美滋滋的。

一年級端午節作文 篇3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媽媽說要包糉子,我在旁邊看,媽媽包的好快哦,糉子包的各種各樣的,有三角糉,四角糉,好多好多啊,沒過多久就全多包好了。我叫媽媽教我怎麼包糉子。媽媽說;你現在太小了,先不要學了,把書先讀好就行了。我想想,媽媽說的真對。以後,我更要努力學習了。

一年級端午節作文 篇4

今年的端午節又到了!

這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包糉子。我們首先把糯米泡在水裏,然後把棗洗乾淨,還準備好了幾片竹葉。開始包糉子了,我們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的,然後放上兩顆大棗,再放上糯米,把竹葉包起來,最後用皮筋捆結實。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了一會兒,糉子熟了,我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真香啊!吃晚糉子,奶奶又給做了五絲線帶在手腕上。

我喜歡端午節!

一年級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和媽媽一起去逛超市的時候,發現超市裏擺滿了一貨架的糉子。

我很好奇,爲什麼以前都是放一些促銷品的'區域,現在竟然擺放了那麼多的糉子。我很好奇地問了媽媽,媽媽跟我說,是馬上就要過端午節的原因。

我一聽心裏高興極了。在我的記憶裏,每到了端午節快要來臨的時候,媽媽和姥姥都要在菜市場上買糉葉,在家裏包糉子。家裏包的糉子可好吃了,我最喜歡吃糉子裏面的蜜棗了,十分的香甜可口。一想到就要吃到家裏包的糉子的時候,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真希望時間能夠快點過,趕緊讓我吃上糉子啊。

一年級端午節作文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吃糉子。初四下午,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糉子了。糉子是四角形的,綠色的糉葉,給糉子包上了美麗又漂亮的衣服。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品嚐了媽媽和奶奶的勞動成果,糉子裏包着白白的米,紅彤彤的棗,看得我直流口水,於是,我張開大嘴咬了一口,啊!真好吃。多麼希望每天都能吃到這又香又甜的糉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