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一年級作文 >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1

時間如流水,一晃大半個學期都過去了。孩子的弟子規也背誦了一大半,即將進入尾聲。猶記得,開篇的“弟子規,聖人訓.......”,因爲朗朗上口,孩子記得特別快。可到了後面,越來越難,越來越拗口,還有很多生僻字,有的我都不認識。通常都是我先讀一遍,然後教孩子讀。接着,給他講解意思,然後再附上一個小故事,這樣加強他的記憶,最後我和孩子都背會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 這一段孩子不僅熟讀成誦,還落實到了行動。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的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是教育子弟養成優良品質的最佳讀物。它使我和孩子受益匪淺,讓孩子改變良多。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2

老師今天佈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讓我們背弟子規,我背的那幾句弟子規是:“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着兩句話的意思是,別人相勸你們兩個人的品德就都提高了,相反,如果你看見別人犯錯你不管,那麼你們兩個的品德都會降低。第二句話的意思是,你付出和收入的意思你一定要懂,你要貢獻得多,收穫的少。

這使我受益匪淺,我以後要好好的學習弟子規,多學知識,讓我的得學和品行還有素養得到提高。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3

《弟子規》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因爲裏面的每一句話,都蘊藏着一個深刻的道理。

以前,我對爸爸媽媽的批評總是不以爲然,認爲他們經常爲一點小事跟我嘮叨。讀了“父母教,須敬聽”後,我的思想和行動有了很大轉變。記得有一次,我做數學家庭作業,把“1·1﹤2”,誤寫成“1·1=2”,媽媽知道後當着全家人的面,狠狠地批評了我,說我做作業態度極其馬虎,並加罰了十道數學題。對媽媽毫不留情的批評,我的眼眶溼潤了,我知道媽媽“發火”也是對我的關愛,我沒有頂嘴,反而很快地完成了加罰的十道題。當我捧着完成的作業交給媽媽時,媽媽會心地笑了。

今後,我要按《弟子規》的要求,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對長輩和老師的教導,要恭恭敬敬去聽,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4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弟子規》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知道了父母叫我們時,要立刻回答,父母叫我們做事時,我們不能偷懶,但是,我在生活中,這些我都沒做到。

生活中,媽媽叫我的時候,我都是百般的不情願,總是問:“咋了?”有一次,媽媽真急了,一下子吼起來:“不會好好說話嗎?”我連忙說:“會、會。”又是一次,媽媽讓我去買鹽,我想看電視,就說:“你不會去買呀!”媽媽一聽我這話,一下子發起火來:“怎麼了啊!現在去買個鹽,你都不去買了,啊!”我一聽,知道自己理虧,連忙去買。

生活中的小事有很多,在不經意之間,我們要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做一個好學生。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5

我今天背弟子規。前面背得很通順,可是,到後面有一頁把我給攔住了。我背了一會兒,終於背會了。我姐的比較簡單的一頁:“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這一頁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沒把事情弄清楚,就不要亂髮言。沒有聽到事情的根據就不要亂傳。”我覺得他講的很有道理。我以後一定要將他牢記於心,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兩句話辦一切事情。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6

學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當父母生病的時候,煎好的藥湯,我們應該先嚐一嘗。還要不分晝夜的在病牀旁服侍兵種的父母,一刻也不能離開。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爲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使用別人的物品,必須明確的提出請求,以徵得別人的同意。倘若不徵求別人的意見就去使用別人的物品,這樣的行爲就是偷竊。借用別人的東西,用完了要及時歸還,這樣以後要是有什麼急需,再次借用的話就不難了。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倍皆要。”讀書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對於讀書來說這三點都很重要。

當然,《弟子規》的內容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也和我一樣,加入到誦讀國學經典的活動中來,讓我們把經典傳承下去。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7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的經典之一,我現在已經全部會背誦了,也領悟了意思,例如:道人善,即使善,人知之,愈思勉。他的意思是,稱讚別人的美德,也是一種美德;別人聽到你這樣稱讚他,就會愈加勉勵自己。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他的意思是,張揚別人的惡行,說別人的壞話,也是一種惡行;一味的痛恨別人,就會招來禍端。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他的意思是,好友之間相互規勸,力盡善行,雙方的品德都會有所虧損。我以後還要好好學習《弟子規》,讓我的得學和品行還有素養得到提高。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8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弟子規》這本書,這本書每一句話都會有一個小故事讓我們來理解,如:父母呼,應勿緩,它對應的故事就是《陶母退魚》。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拒收金子的揚震》中的楊震,這個章節中的楊震他多才多藝,被人稱爲“關西孔子”。他不貪財好色,別人給他金子也不要,他是個品德十分高尚的人。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追根問底的戴震》。戴震幼時最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對問題要問個明白才行,老師被他問煩了,便把《說文解字》和一些字典給他看,他三年後便掌握了這些內容。後來他竟把最難懂的《十三經》也弄懂了。

戴震的這種貴精專不貴博,與其知而皆非真,不若知而爲真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來學習。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9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它將會讓你受益匪淺。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培養。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品德,有品位,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常識。

《弟子規》可以真正培養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可以打造健康和諧社會,提高修養,何樂而不爲?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10

弟子規這本書讀了之後使我受益匪淺,我讀這本書時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弟子規這本書分爲八個部分: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這本書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從我身上你就可以體會到了 .

我姐姐在暑假回來了,我和姐姐半年沒見了,一見面就擁抱,可沒過幾天,我們就和往年一樣吵起來了。媽媽自然就不高興了,一直在批評我。如果我和姐姐不吵架,和睦相處,一家人就其樂融融,媽媽爸爸高興,對他們的孝道就自然表現出來了。

在“餘力學文”中說道:一味的讀死書,並不能成爲一個真正有用的人。但如果一味地做而不讀書,也是不對的。正所謂孔子寫的《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讀了則本書,我的收穫很大,即明白瞭如何做人,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在家一定要孝順父母,不能讓他們擔心,有什麼事一定要告訴他們,有什麼好的一定要分享給他們。生病的話一定要好好地照顧他們。和兄弟姐妹相處要好。在我們的行爲要小心謹慎,穿着整齊清潔。我們說話要守信用……只要理解了,照着去做,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

弟子規讓我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11

上二年的時候,媽媽讓我和《弟子規》交上朋友。從此,這個《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也有收穫。老師和父母不停地教導我們。

記得有一次,媽媽一下子瘦了許多,我不解的問:“媽媽,您怎麼瘦了這麼多,我好心痛啊。”媽媽回答:“我這幾天,再帶你弟弟沒有吃飯,所以很瘦。”我想:媽媽一定餓壞了,我立刻騎自行車去買吃的給媽媽吃。媽媽叫住了我,問:“幹什麼去,這麼晚了。”我說:“去買吃的。”當我把吃的送給媽媽時,媽媽什麼也沒說,就緊緊抱住了我。此時,我彷彿聽到《弟子規》對我說: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你可真棒!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12

讀過《弟子規》後覺得主要是教孩子學會“禮貌”與“孝敬”這兩項終生受用的法寶。

禮貌”簡單地說就是“想到他人,替他人着想”;“孝敬”則分爲兩塊——孝父母、敬老師,並可以擴展到孝敬所有的尊長。一個人的“禮貌”與“孝敬”是體現在他的一言一行中的,並且潤物無聲,能讓身邊的人真切地感受到,有兩句話可以詮釋這兩大法寶的功效——“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禮尚往來”,一個在工作、生活中禮貌、孝敬的人,就等於擁有了開發自身潛能的兩把金鑰匙,一生都將會人見人愛,萬事皆順;即便遭遇麻煩,必將有貴人相助,否極泰來;而助力的凝聚,會使人一路越走越輕鬆。

什麼是教育呢?教育就是長養孩子的善心、善念、善行,糾正其偏差的觀念,錯誤的言行舉止,引導他有正確的思想理念,做每件事都離不開善。現在孩子們最大的缺點,就是任性,不孝順父母。百善以孝爲先,通過學《弟子規》,可以教給孩子們該怎樣在生活中孝順父母。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德行和良心。如果不孝父母,則天理難容。試想: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怎能「泛愛衆」呢?所以,只有孝順父母,然後才能做到「泛愛衆」。

我們常說“上行下效”,家庭教育的原則也是如此。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每天工餘飯後、閒暇時間,父母能在做完家務後,各自手執一本至愛的書,時不時地在讀到精彩處時相互交流,在這種氛圍中耳濡目染的孩子,想不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都難,只怕父母又要有晚上從孩子手上奪書、逼他關燈睡覺之虞了。至於其他諸如“孝、悌、謹、信……”皆情同此理。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性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現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麼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年級《弟子規》讀後感13

《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十二個字: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這四句,這四句話的意思是:當你在路上遇到長輩時,要馬上向長輩打招呼、敬禮。當你要向長輩問問題,但長輩正在跟別人講話或思考等時候,我們就要在旁邊等待。這四句話也讓我改變了許多。以前,我要問老師一個問題,當時,老師正在和其他老師講話,我總會叫道:“老師老師!”直到老師聽到爲止。但現在我不會這樣了,比如:當我要去找王老師問問題的時候,老師正在和家長講話,我就在旁邊慢慢的等待着老師。

《弟子規》好似是一塊魔鏡,找出了我自生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