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範例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觀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的精神震撼了,對主人公安迪來說:救贖的意義 ,不但是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他對獄友的拯救,表現在一種靈魂上的拯救,因爲他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周圍的人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是多麼的可貴。瑞德就是其中一個。安迪和瑞德是兩個對自由持有一樣的期望,但卻有着不同態度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最讓我感動的是安迪幫助獄警哈德羅逃稅,爲獄友贏得每人3瓶啤酒的獎勵。 那是1949的春天,一羣在工廠裝修的罪犯,在完工的第二天早上10點坐在我頂上,享受着溫暖的陽光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氣,享用着清涼的啤酒,接受特別的保護,個個臉上第一次洋溢着奇怪的笑容,他們坐着喝着啤酒、陽光灑在肩頭,覺得像個自由人一樣,感覺是在自家的屋頂上,享受生活。安迪沒有喝酒,他只是在笑,在享受自由的滿足。看到這裏不知爲什麼我的眼睛溼潤了。畢竟,自由總是最快樂的,同時也代表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每個人都有這種被需要,使自己有重要感。

影片中最爲精彩的一幕是,他在獄警辦公室裏他關上房門打開麥克風播放“費加羅的婚禮”。監獄裏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他們在這個特殊的地方,第一次享受着音樂的美妙,儘管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曲子,但是他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感受到精神的自由。音樂的美,美得有點心痛,讓心靈不再有圍牆,不由得使我兩眼發熱。安迪則露出一種帶有勝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獄警中的價值以及依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給他的朋友,帶來自由的感覺--哪怕是一剎那。

最重要的是安迪爲監獄建立了一個圖書館。爲了得到第一批書,他每週一封信,連續寫了六年。然後他增加到每週兩封,在安迪入獄的第二個十年間,圖書館落成。我認爲這是他爲肖申克建立了一個精神家園,讓他的獄友們,時刻感受到精神的自由,自由在心裏,只屬於你。

湯姆的出現,使他了解到殺害他妻子的真兇,他積極申訴,然而卻被關了禁閉,當他從禁閉室中出來,得知湯姆被殺,我想到他會絕望,然而他選擇了希望,因爲他從沒放棄過希望。他準備越獄,臨越獄的前一天,他和瑞德的談話非常耐人尋味。 安迪反思了自己的錯誤,妻子的死 他要負一定責任。他笑談對他不公的過去,但他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而瑞德看到的是絕望,他告訴瑞德:其實選擇很簡單,要麼忙着活,要麼忙着死。臨別時他要瑞德爲他辦件事,其實他是爲朋友種下了生的希望。而瑞德也正因爲對朋友的承諾,而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安迪最經典的一句話是:“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不能達到,也不能觸摸,那就是希望,只屬於你”。的確,正像安迪所說的,監獄的高牆可以束縛住我們的身體上的自由,甚至於體制化的東西可以束縛住我們的精神上的自由,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棄。失去希望的生活是灰暗的,沒有生氣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

安迪的心中一直就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希望,而且他也一直在爲自己的希望努力着——每天晚上都要用那個小錘去挖瑞得認爲六百年也挖不穿的牆壁。而對瑞得和老布萊爾來說,他們早就放棄了希望,因爲在他們看來希望只能讓自己更痛苦,甚至認爲希望便是痛苦的根源。一個人能夠在19年痛苦的監獄生活裏,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信念?所以他成功了,奪回了自己的自由。

也許人生本身就是一個監獄,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是被社會“體制化”的產物,不是經常有人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我要說的是“身不由己,心由己”。“雖然我們沒有翅膀,但是我們不能放棄飛翔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