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5篇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5篇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

光陰似箭啊!才轉眼間,我的暑假就已經結束了。今年的假期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家人一起回家鄉。這一件事情彷彿就發生在昨天似得。

當我回到家鄉的時候,我的眼前突然一亮。記得在幾年前回到家鄉的時候,那時的我們走的路還是坑坑窪窪的泥路,每當下雨的時候,那泥土就會黏着鞋子,村民們走路的時候一個個都是左閃右避,以免踩到那些大大小小的水坑。可是如今泥路變成了現在的水泥路,平滑而寬大好走了許多。以前每當夜幕漸臨時,房屋門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如果要外出都必須人手一盞電筒才能看清楚路面,如今路的兩旁各安裝了幾盞路燈,給村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看!家家戶戶都蓋上了新房子,就連外婆家也蓋上了幾層的樓房。“啊!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可真大。”我不禁感嘆道。

當我朝遠處看去的時候,發現農民伯伯們也用上了新的技術——用收割機來收割稻穀。“看來農村生活一點也不差過城市!”我不由自主地驚歎道。

在我們家鄉的村尾背靠着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頭,青翠欲滴的。房屋的旁邊是一畝一畝的稻田。在夏天的時候,正是稻穀成熟的第一季,同時也農民伯伯忙於收穫的季節。瞧!穀穗脫下了綠色的衣裳,換上了金色的服裝。在微風的吹拂下,那一大片金燦燦的稻穀如同陣陣浪濤滾滾不息。夏日的夕陽在山巒起伏的青山中徐徐落下,加上黃澄澄的稻田與家家戶戶的樓房相映,成了一幅優美的油畫圖。我不得不再驚歎道:“家鄉變化真大啊!”

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裏,我的家鄉竟然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我的家鄉不僅變得更富裕而且也變得更美麗了。

此時的望着變化這麼大的家鄉,就感慨的大喊一聲:“啊!美麗的家鄉,我愛你!”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2

在我的印象裏,農村的家鄉是一個讓我永遠都不想回去的地方。因爲那裏不像繁華的大都市,那裏的生活條件相當落後。在那裏,我找不到一點樂趣。偶然的一次,徹底地改變了我對家鄉的看法。

去年的一個週末,爸爸說要帶我回老家,一提起老家,我就想起小時候在老家呆的情景。夏天很熱,我們就睡在乾乾的茅草上,家裏沒有蚊帳和殺蟲器,每天晚上都被蚊子叮咬。泥濘的道路上到處是泥坑,如果腳陷進去,得費好大勁兒才能抽出來……

爸爸跟我說:現在的家鄉和以前不一樣了,我暗暗在想,這是真的嗎?因爲爸爸媽媽都要回去,沒辦法,我只好跟着爸爸坐上了回家鄉的汽車。

到了家鄉,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揉揉眼睛再看看,還是真的。呀!從前那個坑坑窪窪的小路全變成了水泥路了,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家家樓房拔地而起。我和爸爸到了伯伯家,哇!伯伯的家也變了,房子又高又寬敞,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傢俱也全是新的。他們不再用竈頭煮飯了,都換成了煤氣竈,想不到家鄉的變化這麼大!吃完午飯,我和老家的弟妹們出去玩,看見遠處的農民伯伯也不用黃牛耕地了,也都換成拖拉機。

家鄉人的穿着變了,房子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電腦、洗衣機、冰箱等現代化的電器都有了。是什麼改變了家鄉面貌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時,聽見兩位大媽在聊天,一個說:“還是政府好,實行了這麼多的惠農政策,讓我們都富起來了。”另一個說:“是啊,沒有了這些優惠,我們也富不起來啊!”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都是政府的功勞啊!

我想: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3

親愛的外婆:

您好!

在棗陽市過得還好嗎?身體怎麼樣?我的外公去世了,您是不是很孤獨?我真希望您到我們這兒玩。這幾年神農架的變化很大,您來了會驚訝不已。

以前泥濘的小路變成了既寬敞又幹淨的公路——“過境公路”,四周都是一棟棟嶄新的高樓。人們經常在這兒散步、騎自行車,連小鳥兒都在樹上嘰嘰喳喳的叫着。過境公路前面有一座音樂噴泉。夏天,有許多孩子跑進去打水仗。大人們坐在那裏邊欣賞歌曲邊看孩子們嬉戲,那情景真熱鬧!公路邊的小河水比以前更綠、更清澈見底。隔一段路就有一座橋,橋上安霓虹燈,五顏六色的光倒映在河面上,像無數個小精靈揮舞着魔法棒。

噴泉旁邊就是體育場,裏面新建了豪華電影院,精明的商人還在裏面賣珍珠奶茶,爆米花等小孩子喜歡的各種東西。電影院左邊就是室內體育館,各種球賽和大型演出活動就會在體育館裏舉行。

外婆要是您來了,上街購物可方便了!街道上的路也不像以前髒亂了,街道拓寬了,鋪了一層新型的沙磚。而且每家商店門外都統一規劃裝修了。到晚上,各色的燈就會亮起來,可壯觀了。我家前面又新開了一家大超市——“壽康永樂”。不僅有電梯,而且賣的東西應有盡有,想買什麼都可以,樓上還有休閒娛樂的地方。不僅這,我們神農架人也不落伍,也會經常在網上和電視上購物。

不光是家鄉的變化,我的變化也很大,以前我性格很內向,現在漸漸的膽子大了起來。再過一個星期我就要參加實驗小學的主持人比賽活動,外婆,一定要爲我加油。

外婆,我們都很想念您。希望您來美麗的松柏來玩一玩,來看看我。

祝您: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您的外孫女:樑雨婕

十一月二十二日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4

我的老家是寧波市的寧海縣,雖然我不在那裏成長,但是我跟隨爸媽經常回去。從我懂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我看着她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變化快得讓我驚歎和感慨!

寧海是個海邊縣城,那裏沒有首都北京的繁華熱鬧,也沒有杭州西湖的秀麗迷人。但,我卻深深的熱愛着我的家鄉,愛那的一草一木和那樸實的人民。

兩年前,爺爺奶奶家那個村還是老舊凌亂的農民房,偶爾有幾幢新蓋的樓房,但也是看上去與周圍格格不入,不惹人喜愛。從前年開始,新農村改造,爺爺奶奶整個村子都拆遷重建,現在新農村馬上就要建成了。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樓房,一片片整齊劃一的建築立面,新穎的造型和外觀,彩色的外牆加上光潔亮麗的鋁塑門窗把各個樓羣點綴得絢麗多彩。以前那狹窄而又顛簸不平的水泥路面,現如今也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道路兩旁到處都是綠植,使新農村呈現出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村裏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之前爺爺奶奶家燒飯還是以煤爐和大鍋燒柴爲主,現在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液化氣,而且還有許多電磁爐、微波爐、電壓力鍋等,真是應有盡有,五花八門。現在家用電器更是一應俱全,電腦也普及到了家庭,成爲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網上交友、網上購物、網上經商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我們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可謂是“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坐在家裏我們就可以和世界交流,坐在家裏我們就可以遊遍世界。科技的迅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捷。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我家鄉發生翻天覆地的四十年。我相信:將來我的家鄉會越變越好,越變越美,越變越綠色。我愛我的家鄉。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5

我的家鄉是陝西省彬縣,我愛人我的家鄉。這幾年,我的家鄉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想小時候,許多孩子因爲貧困,到了上學的年齡,卻遲遲無法入學;當時,能住進瓦磚房的人就不會讓許多人討厭還被稱作“有錢人”;家鄉的道路剩是泥濘,凹凸不平,下雨天人們都無法外出,好多特產都無法及時運出去,賣沒法好價錢。

現在的家鄉,再次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很富足,柏油馬路通向四方,許多人都有了私家車,農民伯伯的農作物也不俗,我們家鄉的彬州梨、紅富士蘋果、大晉棗惹來四方朋友的注目,家家戶戶都住進了高樓大廈,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空調也已經淪爲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去年,家鄉相繼竣工了兩個大廣場。一個是城中的開元廣場,一個是城西的中達廣場。城中的開元廣場以人們休閒娛樂娛樂居多,最中心還辟了一個音樂噴泉,這個音樂噴泉和西安大雁塔的音樂噴泉可以相提並論。城西的中達廣場主要是園林建設居多,可供人們閒餘時分遊玩。還有彬州大廈就闢在中達廣場的旁邊,一共有18層,是我們彬縣的標誌性建築,大樓呈圓形“六”邊形,從下面望見,就像一座美麗的雲梯,直插雲霄。

道路寬廣了,城市可愛了,現在人們的素質提升了許多。過去人們出口常常是髒話,甚至鬥嘴打人。而現在,人人都講文明、恣意談人與自然,珍惜公共財物,在廣場經常可以看見許多志願者在做好事……,變化可真大呀!

如今,我的家鄉是騰飛的家鄉,正橫跨着大步,向着更幸福明天邁向!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6

近幾年來,我的家中變化真大呀!從貧到富、簡陋到華麗、從吵鬧到和諧、從寒冷到溫暖……這些點點滴滴都在記錄我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

二零零一年八月九日,我降生到了一個經濟條件勉強的家庭裏,我就開始想着未來美好願望了。

我被奶奶抱回了家——那,就是我自己的家鄉:荊門市。

這個家雖然裝飾單調,只有平常一些必需品,比如說水杯、冰箱、茶壺、牀、彩色電視機……但我還是覺得這個家非常富有,非常溫馨:白天,爺爺教我認字,學拼音、學繪畫等,中午,吃完奶奶可口的飯菜,爺爺和奶奶會哄我睡覺,然後纔會去上班。晚上,吃完晚餐,奶奶便留在家中料理家務,而爺爺則會讓我騎在他的脖子上,過火車道,去西寶山,東寶山頂,腰部逗留。還有的時候在中午,爺爺會拉着我的手。帶着自制的漁網,向着文明湖出發,去那兒摸魚捉蝦,路上,爺爺還會給我買我最喜歡的小明星。深夜,我還會看點兒電視,叫爺爺講講故事等等。

然而,到我快到上幼兒園的階段時,我們家搬到了我的姑姑家那邊了。

我這個姑姑家可就不一般了,這房子有兩層,是五室兩廳室的,有多彩電燈、臺式電腦,二十多寸液晶電視,許多精美掛飾、娃娃、花園……可以說,這兩者之間是一個對比。

眼看小小屋子變成超級套房了,我滿心歡喜:既有四個家人的合力照顧,又有超大屋子的裝載?

眼看着生活時間也跟着改變了,早晨,我懶懶地睜開眼,讓第一縷絲絲陽光印在身上,便起牀吃早點了,然後就去上幼兒園了,晚上,依然有所有家人的陪伴……

啊!遷家的感覺真好啊!不過,我還有一點淡淡的思鄉。

啊!我的家變化真大呀!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7

在我家鄉的西側,坐落着一個觀光遊覽之地—北京青龍湖公園。它位於京郊王佐鄉境內青龍湖畔,是距離京城最近的“一盆清水”。

園內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湖面寬闊,生態環境十分優美。聽爺爺、奶奶介紹,青龍湖公園這片土地,以前周圍根本沒人居住,非常荒涼。但近些年隨着家鄉經濟的日益發展,這裏修建成了水上公園,成爲人們夏季休閒避暑的好地方。

每年夏天,青龍湖公園可美啦!走進公園,首先映人人們眼簾的是一層又一層整齊的臺階,走上臺階一座如同白玉雕成的橋呈現在眼前。啊!原來這就是“浴河橋”呀!站在上面可以聽見橋下“嘩嘩”的流水聲。從橋上向下望,只見一條清澈的小溪由北向南流着。走下橋繼續前行,路的兩則種着各種各樣的花。看,那一朵朵月季,粉的如霞,白的如雲……再看,那成堆的一申紅,更是紅的似火……真是五顏六色好看極了。一陣陣誘人的芳香不時鑽進我的鼻孔,令我整個人都陶醉在迷人的花香之中。一裸棵柳樹就像一把把撐開的綠絨大傘,爲來往的遊客遮陽。順着東柳路一直向前走就來到了沙灘浴場,它是具有歐式風格的露天浴場,三個水池呈三級臺階狀,分淺、中、深池,池水自上而下流動,形成三級迭水景觀,使遊人可享受到海濱浴場的樂趣。登上高高的觀景樓,青龍湖公園的全景盡收眼底。園中湖水清澈,碧波萬頃,遠有青山環繞,近有樹影婆要,既美麗又壯觀。

太陽要落山了,夕陽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夕陽落山不久,西邊的天空仍嫩燒着一抹橘紅色的晚霞,水面被這霞光映成了紅色。隨着夕陽的逐漸西沉,天空的霞光漸漸消失了。在這幽美的夜色中,踏着軟綿綿的沙灘,望着這美麗的青龍湖公園的夜景,使我似乎看到了家鄉的發展之快,變化之大。我相信北京青龍湖公園定會越變越美,它正張開雙臂歡迎您前來觀光遊玩。

如今,青龍湖變美了,家鄉變富了,變得更加欣欣向榮了。作爲一個家鄉人,我又怎能不感到驕傲和自豪呢!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8

一個人自呱呱墜地就與自己的家鄉結下了不解之緣。家鄉生我、養我、哺育我。我深深地愛戀着自己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稱謂的大西北,九曲黃河穿城而過,這裏有廣袤的黃土地,那是最美麗的隴上明珠———蘭州。

蘭州是甘肅的省會,位於黃土高原上寒風凜冽的西北,正是寒風吹硬了西北人的骨氣,吹硬了西北人的意志,吹硬了西北人寬大的胸襟和蕩氣迴腸的魅力。

我從小生長在蘭州,即使讓我去風景秀麗、氣候溫潤的江南,我大概也不會去,我熱愛這片養育我的黃土地。

蘭州的變化很大,變化得讓人難以置信。也許在每一個外地人心裏,蘭州還是一個貧瘠荒涼、四周光禿禿沒有一絲綠意的不毛之地。但是經過這幾年翻天覆地的舊城改造,蘭州的大街小巷,一年四季都充滿了花草的清香。就拿四十里黃河風情線———濱河路來說吧,以前那兒臭氣熏天,垃圾遍地,更不要說那土蒼蒼的老樹,整個枝條也長不出幾片綠葉。現在政府大力提倡保護環境,濱河路經過幾番整治終於舊貌換新顏了,那些令人討厭的垃圾、沿街叫賣的小商販,還有污濁的臭氣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濱河路上帶狀的街心花園延綿四十里,這是國內省會城市絕無僅有的。你看那翠綠欲滴的小草,綠油油的柳樹,鬱鬱蔥蔥的枝條,一兩點璀璨的花朵,就像一片一片翻騰着綠色波浪的海洋嵌滿了寶石。在黃河大橋的右側有巨大的音樂噴泉,華燈初放,隨着音樂的旋律,噴泉歡快地翩翩起舞。坐在看臺上欣賞着音樂,觀看着美麗的噴泉,整個人都會陶醉其中,看着濱河路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你會沉浸在這現代化都市夜色中浮想聯翩。

蘭州的變化是巨大的,我怎麼能不深愛我的家鄉呢。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9

我的`家鄉在泰來縣平洋鎮,如今我已從牙牙學語的小孩兒變成了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家鄉也隨着我慢慢成長着,總是給我一副新的面貌。

在前一段時間,我隨爸爸媽媽回到了我久別的家鄉——平洋。當車子駛到平洋界的時候,我不由自主的叫了一句:“誒呀我的媽呀!平洋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繁華了?”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幢幢高大的樓房,一輛輛昂貴的汽車。再也不是破舊的土房、趕集的驢車,感覺就像走錯了地方。我的奶奶住在這裏,於是我到奶奶家做客。入門的那一刻,我頭昏眼花、思想錯亂,我以爲見到的還是一張飯桌,上面放幾個破碗,黑黑的竈臺、破舊的土炕。但我錯了,我看到的是一個乾淨明亮的客廳,金光閃耀的吊燈,擦得都反光了的竈臺。奶奶邀我進屋,爲我打開了電視,拿了一堆好吃的,都快把我埋上了。我問奶奶:“奶奶你傢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我還以爲是原來的樣子呢。”奶奶笑而不語,而是又拿來了一個華爲平板給我玩。我的內心被震撼了:這裏什麼時候這麼繁榮了?原來的小道,一走一腳泥。而現在卻是寬闊的柏油馬路,不僅交通暢通了,而且不用擔心踩一腳泥。

在我小時候生病時,我的媽媽總是抱着我“坐車”去看醫生。與其說是“坐車”,還不如說是“坐蛤蟆”。這車掛檔時一蹦一蹦的,連個車墊都沒有,而且全都是灰,這車只有三個輪子,人們把它叫做“車”,但我認爲它就是個“蛤蟆”,誰叫它掛檔的時候把我震哭過很多回。現在,滿大街都是小轎車,速度既快又安適,還帶空調,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我離開家鄉也不過是幾年而已,變化就這麼大,速度快得超出了我的想象。改革開放真好,它讓窮苦人民翻身,不再讓工薪底層的人受欺辱。改革開放萬歲!共產主義萬歲!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0

晚飯後,媽媽說:“週末回姥姥家吧。”我當時很不願意,因爲這讓我想起上次我去姥姥家的情景。

幾年前,回姥姥家時,路都是坑坑窪窪的,尤其是下雨,道路上有很多積水,每走一步鞋子都會溼一點,如果碰到雨大的天氣,鞋子就會整個溼透。更糟糕的是,去姥姥家很不方便,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坐公共汽車,還需要等很長時間纔會來一趟,出行真的是非常不方便。

這次雖然我很不情願去,但還是陪着媽媽一起去了姥姥家。我驚奇地發現,道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路上路很平坦,街道也很整潔。我在想,這樣下雨時,路面上就不會有很多積水了,鞋子也不會溼了。看到道路的變化,我的心情也不由得高興起來。事實上,現在姥姥家完全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道路變寬、變乾淨了,就連出行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聽姥姥講,現在的公交車可方便了,不管你想去哪裏,都會有公交車通行,如果很着急,還可以打到出租車呢……聽姥姥這麼一講,我不禁感嘆:這種變化真的是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啊!

除了這些變化,我還發現,姥姥家樓下有很多賣東西的:有衣服、蔬菜、水果……,應有盡有。還有正規的超市也開了起來,現在想要什麼都已經難不倒我們了。

更讓人興奮的是,回到姥姥家,我發現姥姥還給我專門準備了一間專屬於我的小屋,雖然不大但是很溫馨。牆面是淡淡的卡通壁紙,有一張舒適的牀,還有一個專供學習的小桌子。更吸引我的是——桌子上擺放的整整齊齊的課外書,這是姥姥專門爲我準備的禮物!看到了姥姥的禮物,我興奮不已,立馬拿起課外書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我的家鄉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大的變化等着我們……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1

家,多麼熟悉的字眼,總能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家鄉,亦是人生的港灣,溫暖而親切。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的家鄉—河南,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聽媽媽說,在我出生前我的家鄉沒有幾座高樓,大部分人家只是小小的黃土平房,我家後面是一塊荒蕪的平地,整天都有灰塵向我家飄來,家裏的飯桌每天都要擦洗。家裏的臥室經常關閉窗戶。房前的空地上坑坑窪窪的。下雨時,你要是出去走一趟,邊走邊有泥巴濺上褲腿,到家時褲子上都斑斑點點的。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發現了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下來,讓我來和你們一起講一講吧,請緊跟着我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村子裏房屋變多了,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的空地變少了,各家各戶都蓋了好幾層高的小別墅,不再是矮矮的平房了。我家也有新變化:屋後那塊荒蕪的平地變成了果園,果園裏長滿了爺爺奶奶在家裏種的各種果樹,一到秋天果園裏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水果,真惹人喜愛。果園的果樹下還生活着一羣無憂無慮的雞,這種二合一的果園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是農業技術人員下鄉指導農民種植,讓農業變得多元化。這樣可以爲農民增收。這可真把爺爺奶奶樂壞了。惱人的灰塵消失了,家鄉的空氣由於大片的果樹變得更加新鮮了。那坑坑窪窪的的空地變得平平的停車場了,據說這樣可以方便水果批發商來村裏收購果子。傍晚的時候還引來了村裏的孩子在那裏做遊戲,當然我也不例外。

看到家鄉的這麼多變化,我心裏也十分高興,聽媽媽說,家鄉有這麼大的變化離不開黨的領導。我將牢記使命,努力學習,將來爲家鄉的變化作出自己的貢獻。我也希望我的家鄉會越來越好!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2

近年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最值得寫的就是我們廣水中山街的變化了。

以前,中山街被人們稱爲雞腸子街,因爲那裏又窄又髒。旁邊的房子既破舊,還不整齊,簡直成了橫七豎八,零零散散。甚至還會看見一些木房子。

現在不同了,中山街成了一條現代化的街道。路面又寬又幹淨,並且很平坦,兩邊的房子既漂亮又美觀。一棟有一棟的特點。有的像我們愛吃的冰淇淋,有的像一把漂亮的花傘。總之是色彩繽紛,形狀各異。

另外,現在的交通也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由於公路少,治安差,造成了不少。現在不同了,爲了減少,人們修起了三座立交橋。不僅僅是這樣,以前人們連休息娛樂都有找不到一個真正合適的地方,現在好了,有了廣場。圖書館,健身房等供人娛樂和休息。這此公共設施在以前都是不存在的。還有超市,商場方便人們購物,不像以前,人們常常爲了買東西還跑很長的路找很多的店鋪,如今只要出門選好自己將去的超市或商場,然後在裏面選擇自己所要購買的東西就行了,既方便以省時間。

當然,我相信以後家鄉的變化將會更大,成爲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不再讓人瞧不起。

我覺得家鄉變化最大對我們最有利的要數是有了書社,原來查資料什麼的要跑很多家書店。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書社,只要拿着書卡到書社去,就可以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料或信息,不僅方便了我們租書,和知識,並且不會像以前那樣,老師佈置我們買一本書,就要跑很多書店,有時即使跑十幾個書店也買不到,讓人急破腦瓜子。現在有書籍齊全,服務周到的書社,真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方便。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3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泰興市刁鋪鎮屠橋村。那裏距離刁鋪鎮約五公里路。當地人都習慣把這段路叫作“十里路”。

我住在泰興市區,還清楚地記得,每次逢年過節,爸爸媽媽都會帶着我回到家鄉,而且每次總要早早地起牀出發。因爲要到汽車站等公共汽車,並且當時的江平路是砂石公路,只有兩個車道,而且公路高高低低、坑坑窪窪,公共汽車開起來非常費勁,人坐在車上很難受,經常想吐。

兩個小時後,公共汽車從泰興汽車站到達了刁鋪鎮上。下車後,我和爸爸媽媽徒步沿着“十里路”向屠橋村走去。開始幾里路我們走着感覺不累,還時有說笑,後來我們感覺到肩上的東西越來越沉,走路也越來越費勁,汗水像自來水一樣一個勁地流着,全身溼漉漉的,走一段路就要歇一下。到了最後幾里路時,我們想把所帶的東西全部扔掉。好不容易到了家門口,已時近中午。我和爸爸媽媽感覺渾身痠痛,四肢乏力,非常疲憊,忘記了所有的事情,只想好好休息。我抱怨說:“走路真累呀!以後我再也不來了!”媽媽安慰說:“孫巍,沒關係。這裏有一天早晚會像城市裏那樣,有平坦的水泥馬路,通上公交車。”我點了點頭。多麼希望那天能早日到來!

時間如梭,光陰似箭。二零零五年,水泥路從刁鋪鎮上一直修到家門口,汽車也可以一直開到農村裏,這可是農民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啊!

“十里路”,這個曾是古、落後的代名詞,如今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成爲了農民們發家致富的大路——公交車也開通到了村子裏,道路兩旁也栽滿了花草樹木,樹上還掛起了霓虹燈。夜晚,大樹上的燈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家鄉變得越來越美麗了,道路變得更加平坦了,祝願家鄉的明天會更美好!同時,在這祖國成立六十週年裏,我也祝願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我愛我的祖國!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4

幾年來,家鄉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呀!跟以前相比起來,就是兩個互不相干的世界。

現在回過頭去想想以前的家鄉,那時候的家鄉並不發達,而現在是個富裕、文明、時尚的家鄉。六年前的家鄉農村大多數住的是瓦房,上學走的路還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不下雨還好,一下雨就不好走了。那時候哪裏有電動車,在街上很少有人騎電動車,幾乎沒有。更別說農村會安健身器了。不像現在,發達和科技都走進了千家萬戶,農村生活好了很多,先進科技都進了農村家裏了。現在上大街上看一看,有幾個騎自行車的?大多都是騎電動車、摩托車的。現在的農村生活就是咱們以前說城裏的生活一樣,都是小康生活。有的甚至比城裏的還好。現在是新農村,農村裏都有健身器了,不但讓老年人身體健康了,還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現在的家鄉是個文明的家鄉。正可謂是:“柏油馬路真乾淨,平房住的真舒服。科技產品進農村,家家致富奔小康。健身運動身體好,家鄉建設新農村。家鄉文明好家鄉,十人見了九人誇!”

還有,我們河李村村民的西瓜年年的收成都很好,在全市都是很出名的,說了誰都知道。而且更令我驕傲的是,到了豐收的季節,拉西瓜的車川流不息,一輛跟着一輛,像菜市場裏的人一樣,一個跟着一個。高峯時刻人差不多都走不動,這足以說明河李村的西瓜出名到什麼程度。雖說河李村是個農村,但不比城市裏的人過的差,開的是小轎車,住的是兩層小樓,還有一個很大的院子,簡直就是別墅!每一戶人家都過着其樂融融的生活。

我愛我的家鄉——一個美麗的新農村。

五年級家鄉的變化作文15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周同,這裏一年四季風景秀麗,景色迷人。

我們周同是遠近聞名的勤勞致富村。現在的周同,綠水繞青山,經濟林木滿山滿嶺,林林茂密,嶺嶺蒼翠。山下梯田層層,樓房林立,一座座小洋房競相比美,你幾乎找不到落後的泥瓦房子了。村子周圍,烤煙房如雨後春筍。若是趕上烤煙季節,村邊到處青煙嫋嫋,好不熱鬧!

過去的周同是那樣貧窮,交通閉塞,是個多麼落後的小村莊呀!人們儘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還是難以養家餬口。村民們吃的是粗米拌野菜,喝的是牛馬踐踏過的污水,住的蓬蓽草屋,冬天穿的是單薄襤褸的衣衫,鞋也是草編的。最窮要數王大爺家了。他有三個兒子,家裏五口人,冬天沒有鞋穿,蓋的只有一張破棉被,大年三十晚還無米下鍋,真是窮得響叮噹!

周同人是怎麼樣從困境中走出來的呢?這得從一九九八年說起。自這一年起,周同人民積極響應鄉黨委政府“要致富,先修路”的號召,從巖茶到周同修建了一條長二公里的公路,這爲周同人進出村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接着,周同人民又響應了鄉黨委政府的“要致富,走煙路”的號召,村民積極行動起來,用勤勞的雙手種植烤煙,種多的農戶每年種幾十畝,種少的也有三五畝,收入均達萬元以上。

現在的周同,各方面都煥然一新。人們一年四季有三忙:春復烤煙忙,秋天收穫忙,冬天建房忙。你瞧,過去窮得無米下鍋的王大爺也建起了兩座漂亮的樓房了。大兒子和二兒子各一座,三兒子還在讀大學。二兒子還有一輛農用車,天天爲村裏村外運送建房材料。村民們吃的是珍羞百味,喝的是嘩嘩的、潔淨的自來水,永遠告別了“喝污水,糙米伴野菜,蓑衣當冬被”的生活。

現在,在我們周同流傳着這樣一首歌謠:

要想致富先修路,

小康生活靠煙樹。

幸福不忘黨恩深,

改革開放利農戶。

啊!是黨的富民政策使我們周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深愛着我的家鄉——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