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科學實驗作文【彙總15篇】

科學實驗作文【彙總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科學實驗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實驗作文【彙總15篇】

科學實驗作文1

你們見過瓶子裏面的彩虹嗎?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是怎麼把彩虹裝到瓶子裏面的吧。

今天一進教室,我就被講臺上的`三瓶小色素和三個塑料杯吸引住了,心裏就出現了無數的小問號。今天是要做什麼實驗嗎?是要做什麼呢?爲什麼要用到這些材料呢?正當我疑惑的時候,老師上課了。

老師對我們說:“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實驗,瓶中的彩虹。”一聽到要做實驗,同學們都很高興。實驗的材料有:三個塑料杯、三瓶色素、試管、吸管、水、食鹽。材料準備好後老師就開始做實驗了。我還要提示你們戴上手套,以免色素滴在手上。

老師先把三個小塑料杯標上ABC三個序號,再把杯裏加上一點熱水,接着在B杯中加上一勺鹽,在C杯中加入三勺鹽,這樣不同密度的水就做好了,最後把色素加進去。老師先示範給我們看,把三種顏色按不同密度依次滴入試管,實驗完成了。三種顏色看得都非常清楚,一層一層,非常好看,猶如真的彩虹一樣。

接下來該我們做了,先是兩個同學上去做,但是在滴第二種顏色時,卻沉下去了,老師看到後,告訴我們:“滴第二種顏色時,不能直接滴下去,要沿着杯壁滴,這樣纔不會混在一起。”那兩個同學做完後輪到我了,我走上講臺,拿起試管和吸管,先在C杯中用吸管吸了一點綠色滴了一次,再在B杯中取黃色,沿杯壁滴進去,嗯,很好,第二層彩虹出現了,我又拿起一根吸管將最後的紅色滴了進去。都滴好了,我看了一眼,顏色很分明,一目瞭然,我的“彩虹”順利做好了。接着幾位同學也都做成功了。教師裏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這次試驗真有趣,好想再玩幾次,但是要上課,所以不能玩了。我還知道了實驗的原理:由於三種溶液密度不同,它們就會在瓶中分層,產生出彩虹的效果。這樣的科技實驗課真有趣,我們受益匪淺!

科學實驗作文2

星期六,我很早就起牀了,因爲我要做一件“大事”——做一個科學實驗!

我拿出老師發給的“寶貝”,那就是科學小實驗製作紙。一看,紙上的實驗項目可真讓人眼花繚亂,有“綻放的睡蓮”,“倒不出的水”,“緊緊抱在一起的書”……看着看着,我被“緊緊抱在一起的書”給吸引了。這題目可真有意思,書跟書還能“抱”?而且還是“緊緊的”?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但紙上說行,我還是來做做嘗試一下吧,看看到底行不行。

我飛速從書包中任意抽了兩本書,一看,一本語文書和一本英語書。“中英結合”,寓意還挺深的!

不管別的,我想,我現在應該專心實驗。第一次做這樣的實驗,會成功嗎?雖然有一些擔心,但我心中還是充滿了希望。

按照實驗的要求,將兩本書均勻地交插在一起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語文書一百多頁,英語書八十多頁,得算好了來,不然到後面就插不完了。經過仔細覈算,我終於決定了可行的方案。

我把兩本書並排在一起,中間隔開一本書的距離。一本底朝天,另一本面朝天。左手翻語文,從最後一頁往前倒退着翻;右手翻“ English book ”,從第一頁往後翻,兩隻手各司其職。

我一頁一頁翻,一頁一頁插,就好像老外與我們一一握手,似乎還在不停地“Hello、Hello ”。讓兩本書逐頁交插夾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然兩本書大小不同,但還挺般配的,我邊插邊想。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終於將兩本書按要求夾在了一起。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我輕聲說了句,心不免砰砰直跳。我開始拉住兩本書的書脊,用力往兩邊拉,想把他們拉開。哎喲!我滿頭大汗,臉都漲紅了,就是拉不出。這“中英”兩夥伴可真親密,他們緊緊抱在了一起,無人能將他們分開。耳邊彷彿聽到嘻嘻的笑聲:“真有趣,真有趣!”

爲什麼這兩夥伴的`手握得如此緊呢?原來,這裏面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當兩本書的紙一頁又一頁地交插緊貼在一起,紙與紙的摩擦力疊加,越拉抱得越緊,摩擦力也就越大,所以就出現了現在的結果——“友誼牢不可分”,無法將兩本書輕易拉開了。

實驗成功了,我又明白了一個科學道理,長了一分見識,多了一份喜悅。

科學實驗作文3

今天是我的幸運日,我又來做我最喜歡的科學實驗了,我成功製作了走馬燈。先要準備好材料:紙杯、一根穿了線的針、蠟燭、打火機、剪刀、大頭針等。

首先在紙杯上剪出四個兩兩對稱的扇葉。然後用大頭針在紙杯底部最中心戳一個小洞,用帶棉線的針穿過杯底,提着紙杯。注意杯口朝下才是對的。最後點燃蠟燭,把紙杯做的走馬燈放到蠟燭的正上方,我反覆試驗了三次才成功。別看一個小小的試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哦!當科學家可不容易啊!當我的走馬燈旋轉起來的.那一刻,我興奮得像科學家看着自己設計的第一輛高鐵開始運轉。

第一次,我把走馬燈扇葉的方向剪錯了,我把扇葉剪成開口向左邊的兩個,開口向右邊的兩個,爸爸說:“你看風車扇葉的方向,都是往一個方向的,科學家需要仔細觀察才行。”你們不許笑話我哦!第二次扇葉方向開對了,可是扇葉被我剪得太寬了,熱空氣都跑掉了!走馬燈還是走不起來!媽媽說我還不具備科學家的嚴謹態度。第三次,我按照試驗操作的說明,剪成2。5釐米寬,10釐米長的長方形扇葉。怎麼馬燈還是沒有走起來。爸爸說,你把紙杯杯口離蠟燭再近一點,哈哈哈!我的小馬燈真的旋轉着“走”起來囉!我覺得我的走馬燈跳着世界上最優美的旋轉舞,於是馬上哼着五音不全的曲子給它伴奏。原來馬燈不能離火太近,會起火,也不能太遠,太遠紙杯裏的空氣沒法加熱。

哈哈,差點忘了告訴你,走馬燈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舞者,轉啊轉……真是漂亮極了!不過後來提着走馬燈的線由於溫度過熱,燒斷了。走馬燈就像一個勇敢的消防員,奮不顧身地撲向蠟燭,把火撲滅了。

你知道紙杯馬燈爲什麼會旋轉嗎?因爲蠟燭周圍的空氣加熱,熱空氣上升,四個扇葉的地方又不斷有冷空氣進來,冷空氣下降,空氣流動就產生了風,風就帶着有四個扇葉的紙杯旋轉起來了。

科學實驗作文4

有一種蔬菜普普通通,幾乎隨處可見,它形似皮球,顏色奇異。

把它剝開,會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音,它深紫的外皮像一層夾子,將雪白的蔬果包在中心,從側面看,色彩交錯;將剝下的一瓣撕開,“嘶啦嘶啦”的聲音縈繞耳畔;撕得粉粹後,桌上彷彿下了一場紫花雨,將一片一片的碎兒拾入一個袋子,倒入清水,第二道工序拉開帷幕。

將口袋封緊,使勁地揉一揉,隨着塑料袋清脆的聲響,這種蔬菜又發出了“嘎嘰嘎嘰”的聲音。觀察袋中的清水,竟然染上了些淡紫。將袋子再用力捏,捏完上端捏下端,淡紫色又加深了。

看到這兒,我心中躍躍欲試。猜測再擠壓一會,這蔬菜的汁液會變成深紫。我期待萬分,目不轉睛地盯着袋子,望着蔬菜的`汁液將水浸泡成深紫色。

果不其然,我如願以償,深紫色的水熠熠閃光。

可這實驗還沒結束,見證奇蹟的魔法時刻到了。我手拿蘇打粉,望着深紫色的盛在杯中的汁液,十二分迫不及待。我“嗖”的舉起蘇打粉,沿着杯壁小心翼翼地拍打,隨雪白的粉末掉入,汁液撲騰了幾個氣泡便發生了驚人的變化,晶瑩的紫水在氣泡消失的剎那瞬間轉藍,我目瞪口呆,又不可思議地抓起白醋瓶,往杯中傾倒,還沒倒入一秒,這杯紫水渾濁起來,短短兩秒後又平靜下來,可水卻變成了紅色的。

那是爲什麼呢?觸碰蘇打、白醋後變成藍色、紅色?又是這蔬菜中的什麼成分引發?這蔬菜又有什麼特點?疑惑的你想必早已發出疑問了吧!

讓我來爲你們解答:這種蔬菜俗名紫包菜,又名紫甘藍、赤甘藍。擠壓紫包菜的葉片,汁液遇上蘇打,蘇打中有鹼,鹼使汁液變成了藍色;而白醋中有酸性物質,使汁液成爲紅色,可以說紫包菜的汁液是酸鹼物質的檢測劑。

小小實驗樂趣多,百變科學色繽紛。探索科學世界,共享健康快樂!

科學實驗作文5

期盼已久的科學課終於來臨了。科學老師沉穩地走進教室,問道:“同學們,實驗所需的材料、工具都帶來了嗎?”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帶來了!”說着就從抽屜裏拿出了勺子、蠟燭、打火機、白糖。我們每四人一組開始做實驗。

我們這組的四人分別拿出了材料,其中一人用打火機點燃了蠟燭。科學老師讓我們找抹布,將勺子的把裹住,以防勺子傳熱將手燙傷。隨後,我們把白糖放進勺子裏,把勺子放在蠟燭的火焰上加熱,這時,科學老師走過來對我們這組說:“你們的白糖放得太多了,倒出一些,再繼續加熱。”我們這組的一位女同學把糖倒了一些出來,接着她把勺子放在火焰上繼續加熱。我說:“在蠟燭的外焰可能會加熱的更快些。”隨後,她就按着我的建議把勺子擡高了些。不一會兒,白糖就化作一灘白色的液體,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又過了一會兒,糖水變成了棕黃色,另一位同學用尺子攪拌了一下,拿出來一看,尺子的一角竟然融化了,我們不禁笑了起來。突然,那位女同學叫了起來:“你們看呀,勺子裏冒泡了!”瞬間,我們把目光都集中到了勺子上,果真,勺子裏冒着泡,我們又繼續等待着。我們組的唯一一位男生跑到別的小組左看看右看看,跑回來焦急地說:“別的小組都要成功了!”看他那調皮又焦急的模樣,我們忍俊不禁。然而,不一會兒,白糖水慢慢變成了黑色,還散發一股難聞的`類似膠一樣的味道,但仍然在冒泡。忽然,勺子裏着起火來,我急忙對科學老師說:“老師快看,我們的勺子着火了!”老師連忙說:“快吹滅吧,你們的實驗已經成功了!”老實話音剛落,我就鼓起嘴巴將火吹滅,我們幾個人高興地擊掌慶祝。

之後,科學老師告訴我們,白糖從固體融化到液體是物理變化,接着變成了黑色屬於化學變化。黑色物質是一種碳,所以繼續加熱他會燃燒起來。我們回想實驗的過程,加上老師的講解,我們這才恍然大悟。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我們用心,細心地去觀察,就能從中獲取意想不到的樂趣。

科學實驗作文6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講座——“奇蹟就在身邊”。我和同學們都懷着好奇、激動的心情來到教室,傾聽並觀看了這堂趣味橫生的講座。

講座開始了,《創想號》雜誌的兩位工作人員先向我們自我介紹了一下,便開門見山地進入這次講座的話題。他們先請兩位同學到臺上進行刺氣球,並說氣球刺不破。臺下一片譁然,這不是騙人麼,同學們議論紛紛,都晃着小腦袋錶示不相信。叔叔神祕的一笑,不慌不忙地一手拿着紅色的氣球,一手拿起了準備好的毛線針,同學們一聲驚呼,膽小的同學甚至捂起雙耳。只見叔叔胸有成竹地把毛線針抵在氣球上小心翼翼地旋轉起來,不一會兒針尖就穿過了氣球。這時怪事發生了,氣球居然沒“碰”的一聲爆炸,同學們都瞪着大眼珠子,嘴巴張成“O”型,驚呆了。可叔叔不爲所動,繼續把針從氣球肚子裏往外鑽,一轉眼的功夫,針尖穿過了另一端。只見氣球如同一個糖葫蘆似的穿在毛衣針上,不僅沒爆炸,而且個頭也沒變小,同學們個個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才爆發出如雷的掌聲。接着叔叔讓兩位同學也開始試試,一位同學纔開始就碰的一聲氣球炸了,把我們嚇一跳。另一位同學成功地把針鑽進了氣球的肚子後,就不敢接着往下鑽,只好請叔叔幫忙,不料叔叔一個疏忽大意,氣球也炸了。

“氣球怎麼會刺不破呢?裏面肯定有鮮爲人知的祕密。”阿姨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說:“哪位同學來說一下這是爲什麼?”在場的同學們舉手的真是鳳毛麟角,阿姨一個個問過去,卻沒有能答到點子上的。問到我們班的“小才女”——丁久耘時,她清了清嗓子說:“這應該是摩擦力的問題吧。”阿姨頓時眼前一亮:“對了一部分,在刺氣球的時候,一是氣球不要充太滿,二是刺的部位要靠近吹氣球的口的.位置,而另一端如果是通過和口相對的位置的話,針可以穿過氣球。因爲在這兩個位置,氣球表面的張力不是一致向外的,而是收縮的,所以針刺進去球表面會把它包住,當然針要粗一點的。”雖然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我忽然明白了: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科學奇蹟,只要善於動腦,敢於發現,就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所獲!

科學實驗作文7

“哈哈哈,雞蛋浮起來了”,實驗室裏面充滿了歡聲笑語,響應在走廊的每一個角落。怎麼回事呢?讓我來給你說說吧。

上課鈴聲響起,科學楊老師走進來說:“今天我們來學習‘漂浮’,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漂浮有哪些呢”?楊老師話音未落,便聽見同學們爭先恐後的回答:有的說葉子、有的說船、有的說魚漂,還有的.說漂浮板……楊老師見狀,笑着說:“你們所見都是生活常見的,其實漂浮是遵循一定原理的”。聽見楊老師這樣說後,一個個臉上都寫滿着期待的眼神。

楊老師開始介紹實驗器材,大容器杯、小容器杯都分別裝了一定容量的水,還有乒乓球、雞蛋和白色的‘外星物質’。楊老師問:“大家知道乒乓球能在水裏漂起來嗎”?大家都不用考慮,異口同聲地說,肯定能漂起來嘛。只見楊老師把乒乓球放在小的容器杯裏,漂起來了,楊老師用木條試圖把乒乓球壓下去,可怎麼也壓不下去;然後又把乒乓球放在大容器杯裏面,又用手使勁往下按,按到水底乒乓球還是會漂浮起來。大家都覺得這個實驗索然無味,開始竊竊私語。楊老師說:“安靜”!然後只見楊老師把乒乓球從容器裏面取出來,把雞蛋放進了水中,只見雞蛋穩穩的”坐”在水中,楊老師讓大家注意觀察,同學們見狀,嗤之以鼻,不以爲然。然後只見楊老師把白色固體一勺一勺的舀進水中,一勺、兩勺、三勺、四勺,只見雞蛋紋絲不動,到第五勺時雞蛋慢慢浮起來了,同學們鴉雀無聲,靜靜的等待奇蹟出現,楊老師每加一勺雞蛋就上浮高一點,到第十勺時雞蛋完全浮到了水面上。

浮到了水面以後,大家對這個白色物質是什麼特別好奇。就在這時,有位同學說要嘗一嘗,嘗完以後說了一句味道還不錯,我們大家聽了都說要嘗這個物質,嘗完之後,我們教室響起了“呸呸呸”的聲音,什麼外星物質啊?這不就是鹽嘛。楊老師說:”外星物質是從外面的星際百貨買來的。”我們聽完後都癡呆了,接着老師給我們解釋了雞蛋爲什麼會浮上來。是因爲雞蛋比水的密度大所以浮不上來,既然無法改變雞蛋的密度,就改變水的密度,把可溶解的物質倒入水中就可以了。

聽了楊老師這堂實驗課以後,我們覺得科學非常有趣,都反思一定要好好學習,用知識去探索科學的真理。

科學實驗作文8

今天,我們一起走向科學的路徑,去探索一下科學的奧祕吧!

今天晚上吃完飯,我做了兩個實驗,非常有意思。你很想聽吧?那就聽我慢慢講來。

第一個實驗,需要準備:洗臉盆、自來水、玻璃杯和紙團。首先往臉盆裏接半盆水,再撕一點紙揉成團,記住,要節約用紙呦!把紙團放進玻璃杯的底部。接下來把杯子放進盛水的盆裏。我發現:如果把玻璃杯垂直扣進水盆裏,杯子裏的紙就一點也不會溼。因爲杯子裏的空氣不出去,水也別想進來,這就是空氣佔據了水的空間。如果把杯子斜着放進水盆裏,紙就馬上溼透了,因爲空氣出去了,水就必須得進來,這就是水佔據了空氣的空間。

第二個實驗需準備:洗臉盆、自來水和塑料袋。先網盆裏盛滿水,讓塑料袋裏充滿空氣,像氣球一樣紮緊塑料袋的口,再往水裏按塑料袋,我發現它不會下沉,水裏還會咕嘟咕嘟吐泡泡,我感到非常奇怪。假如往塑料袋裏灌上水,往下一按,水裏既沒有泡泡了,塑料袋也下沉了。這是因爲塑料袋裏沒有水時空氣的質量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

怎麼樣,很有趣吧?大家都親自動手吧!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說過:“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只有去觀察,去試驗,才能推理出一個結論。今天的.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玩的實驗。老師先給我們一個裝着小蘇打的被子,又給我們一個裝着白醋的杯子。老師先讓我們觀察它們,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把白醋倒到小蘇打的杯子裏,用一個蓋子和蓋祝一開始杯子裏都是泡沫在往上涌,一會兒就平靜了。

這時老師又拿出一個火柴,說:“氧氣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火會在氧氣中燃燒,而碰到二氧化碳就會熄滅。”老師說着,拿起一個杯子,擦然火柴,打開蓋子,快速把燃燒着的火柴伸進杯子裏。只見火柴哧的一聲滅了。試驗成功了!科學只有自己去做,纔有它的意義;也只有實驗過,才能成功

科學實驗作文9

“火焰掌”?看到這個題目,你是不是想到當年孫大聖過火焰山的情形吧!哈哈,你猜錯啦!這是我這個寒假參加北京天才工場冬令營時玩的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實驗,超級好玩!

那天,當韓老師神祕地告訴我們說要玩“火焰掌”遊戲時,一個個同學的眼睛頓時亮了:什麼!火焰掌!?頓時各種猜測各種興奮啊!韓老師由可燃物丁烷說起,引進了今天的遊戲主題:“火焰掌”!我們做這個實驗需要好多材料:一個水盆,還有丁烷、洗潔精、水、長柄打火機,當然還有手套。老師的話還沒說完,同學們的好奇心馬上佔了上風,一個個急着湊到老師跟前,還有的甚至爬到桌子上了!

只見老師把洗潔精和水攪拌在一起,再在水裏加入丁烷,這時水盆裏瞬間充滿了許多大泡泡。隨後,老師就將戴上了手套的手伸進水盆裏努力地舀起了許多泡泡,助教老師用長柄打火機點燃了韓老師手裏的泡泡,哇!韓老師的手着火啦!同學們都驚呼着。韓老師的手有沒有被燙傷呢?見韓老師滿臉笑容地看着我們,竟然毫髮無損!耶,這樣我就不擔心啦!

所有的同學都躍躍欲試,除了那個“王大哥”,他竟然嚇得趴在桌子上裝睡呢!每個同學都要輪流參與做這個實驗的,前面的同學在做實驗的'時候看上去都很淡定。終於輪到“王大哥”上場做實驗了,看樣子他真是害怕了。老師直接拽住他的手往水盆裏舀了很多泡泡,可是“王大哥”竟然把好多泡泡都甩掉了!當老師點燃“王大哥”手中的泡泡時,“王大哥”還是害怕地扭過頭捂住臉,他的另一隻手終於成爲“火焰掌”了!等火苗熄滅那一瞬間,“王大哥”飛速地脫下手套,他着急看着他的手有沒有被燒壞,嘴裏還唸唸有詞:“還好,還好!”

終於輪到我了,我倒希望舀到的泡泡越多越好呢!哈哈,我的手掌燒着啦!我的“火焰掌”!都來不及擺一下“Pose”,“火焰掌”就消失了。要是問我有啥感覺,只是手有些熱而已,其時“火焰掌”遊戲一點兒也不可怕,很好玩呢!

如果嘗試新事物,確實需要你的勇氣!

科學實驗作文10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科學課。

一上課,科學老師就捧着一個小盒子走了進來。咦,這個小盒子裏面裝的是什麼呢?我正納悶呢,老師就笑眯眯地說:“同學們,你們相信放大鏡可以把紙點燃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相信。”我靈光一閃:“既然老師這麼說,那盒子裏面一定是放大鏡了。”老師先讓我們拿出一張紙,並在紙上畫一個小點,然後給各個小組都發了一個放大鏡。老師先跟我們講了一下放大鏡在這次實驗中的作用,爲的是把光聚焦,讓光那強烈的溫度燒穿紙。

講完了,她便帶着我們出發了。正好是中午,太陽非常大,照得操場上熱烘烘的。我們各個小組在老師的指揮下分散開來,各自趴在操場上。我們組一個人趴着按住紙,不讓紙被風吹走,一個人拿着放大鏡,調整好方向。還好老師教了我們應該怎樣反射太陽光,不然我們肯定不會將太陽光好好地反射到紙上。我們幾個人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紙,生怕一眨眼的工夫錯過了這個見證奇蹟的時刻。可是,燒了半天,我們的眼睛都盯得疼了,紙卻一點動靜也沒有,我真是納了悶了:我們明明都照老師說的做了呀,爲什麼現在一點也沒有燒破紙呢?

於是,我們找來了老師,老師看了我們的操作說:“你們要找到最強的光,而且你們拿放大鏡的人手一直在動,要固定在一個點,對着那個點燒。”於是,我們讓組長來拿放大鏡,也不知道爲什麼,組長的手竟然比原先那個人還要抖。沒辦法,我們只能請其他組的'同學來幫忙。我們仔細地盯着那個同學的動作,恨不得眼睛一眨也不眨。哇,他竟然一會兒就燒着了。於是,我們也學着他的方法:一隻手舉着放大鏡,另一隻手撐在地上託着拿放大鏡的手,果然手就不抖了,一會兒便燒出了一個大洞。我發現這個洞的邊緣有一層燒枯的紙,我仔細地觀察着,發現雖然我們不再燒了,但過了一會兒這層枯掉的紙竟然自動剝落了。哈,竟然用放大鏡燒出了一個這麼大的洞。原來我們也是可以做到的呀!

好有趣的實驗啊!

科學實驗作文11

昨天,老師神祕地告訴我們,明天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雞蛋撞地球!

“雞蛋撞地球?”同學們的嘴都張成了“O”字形。“不會吧?雞蛋一定會粉身碎骨。”大家小聲議論着。我疑惑地望着老師,不知道老師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老師笑了笑說:“你們可以爲雞蛋做一副‘盔甲’呀!”

回到家,我就找出所有軟軟的東西,我先用海綿將雞蛋裹得密不透風,又用絨線將它裹了個嚴嚴實實。我手捧“絨球雞蛋”,心想:明天就看你的了!

第二天,教室裏滿是花花綠綠的雞蛋。雖說是雞蛋,卻早已沒有了雞蛋原有的“相貌”。你瞧:王明把雞蛋放在了塞滿海綿和泡沫的“密室”中;李強爲雞蛋做了一個穩當的“降落傘”;王佳則用棉衣把雞蛋裹成一個大棉球……

實驗開始了,大家在二樓一字排開。我捧着心愛的雞蛋寶寶,竟有一絲不捨。我轉頭看看旁邊的李敏,她比我更緊張,兩條腿不住地打戰,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手中的雞蛋。老師站在底下,儼然一位高級指揮官。“預備——三、二、一,扔!”老師一聲令下,幾十枚雞蛋齊刷刷地撲向地面。我像一支離弦的箭,飛快地奔到樓下,心疼地捧起我的'小寶貝,在耳邊輕輕搖晃。“太好了,雞蛋沒碎!”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接下來是三樓的考驗,我的蛋寶貝又闖過了這一關。當老師宣佈:“‘雞蛋王’決賽現在開始!”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我輕撫雞蛋,把它扔了下去。當我奔下樓時,看到了慘不忍睹的一幕——雞蛋光榮地“犧牲”了。我的心跌入了谷底,離冠軍寶座只有一步之遙了,卻……唉!

這時老師走進來,公佈了“最佳創意獎”獲得者。老師意味深長地問:“通過這次實驗,你們明白了什麼?”張家路激動地說:“做任何事情,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成功。”哇,這真是小實驗蘊含大道理!

科學實驗作文12

同學們盼望着星期三下午的科學課。白老師告訴我們要去實驗室上課,同學們聽了“做實驗”這三個字之後,整個教室便熱火朝天。

我們排着整齊劃一的隊伍來到實驗室,老師先叫我、小劉、小易三個人到德馨路上撿兩顆大石頭,再撿二十顆跟指甲蓋大小差不多的小石子。我們撿完之後就立刻回實驗室。老師先介紹了一下實驗器材:酒精燈、大石頭、鉗子、燒杯。講解了一下實驗怎麼做,聽清楚了之後大家就開始做實驗了。

我們各組組長到講臺上領取了一塊大石頭之後就開始在各自的小組做實驗了。我先把酒精燈的燈帽打開,再用打火機把酒精燈打燃,然後馬?撓們?子把大石頭夾起來在火的外焰處烤,劉鑫柯看到馬?暮艹粵Φ難?子,就接替馬?募絛?烤岩石,等石頭烤兩分鐘之後把石頭放進裝有50ml的水的燒杯裏面,我們都瞪大眼睛仔細觀擦着,看石頭冷卻之後石頭會發生了什麼變化。

實驗做完之後,白老師就提問了:“誰能告訴我,做實驗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全部同學都不約而同舉起了手希望抽到自己。老師抽了我們組的馬?模?他站起來回答:“我發現了把石頭放進冷水之後,水裏面會冒出一種氣體。”老師滿意地說:“看來1組的`實驗是做成功了的。同樣有這樣的實驗反應的舉手。”每個組都舉手了。“還有補充同學請舉手。”老師抽了4組的向鑫悅,她站起來答道:“水裏面有一些小石粒。然後我們發現石頭有點變小了。”白老師說:“同樣有這樣的反應的小組請舉手。”每個組都舉手了。老師非常心滿意足地說:“看來每個組的實驗都做得非常成功。這就是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當石頭外部的受冷收縮而內部來不及收縮就會掉下小碎石。”我們恍然大悟。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物都會熱脹冷縮,我們要多觀察周圍的事物。

科學實驗作文13

“變形成功!”喝完最後一口牛奶,我對着管子輕輕一吸,牛奶盒順勢變得癟癟的。我拿着自己的傑作炫耀起來:“看我的力氣大不大,盒子都被我吸得變形了。”

“這主要是大氣壓這個‘大力士’幫你忙。你這個肺活量在及格邊緣的小朋友別太得意哦!”媽媽毫不留情地擊破了我的“牛皮”。傷心之餘我隱約中聽到了一個新鮮的名詞“大氣壓”。咦,這是什麼東西?好神祕啊!於是我開始探索這位看不見的大力士——大氣壓。

請教了家長、翻閱了資料、“諮詢”了百度,我纔有點清楚。原來“大氣壓”準確的名字叫“大氣壓強”。什麼是壓強呢?它指的是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聽上去有點拗口,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把菜刀磨鋒利後,因爲刀鋒與蔬菜接觸面積小了,蔬菜刀口處受到的壓力增大,所以切菜就輕鬆了。同樣,看不見摸不着的大氣其實對浸在其中的物體也是有壓強的.,這種壓強被簡稱爲大氣壓。人們平時感受不到大氣壓是因爲人體內外所受到的壓力是相等的,一旦平衡被打破,人也可能像牛奶盒一樣“變形”。通過這個原理,我特地在吸牛奶時,將吸管與牛奶盒留出點空隙,這時候,任憑我怎麼使勁,牛奶盒紋絲不動,難怪媽媽說真正的“大力士”是大氣壓呢!

因此,我明白“輕如空氣”這話是假的。利用壓強,科學家讓看似沒有重量的空氣產生巨大“魔力”,爲我們的生活做出了很多貢獻。

醫學上,我們的老祖先就利用大氣壓發明火罐療法,排除人體內的溼氣;護士爲病人進行的輸液,也是有大氣壓的幫忙。學習中,同學們用鋼筆時先擠出鋼筆管中的空氣,放手時有大氣壓默默“助攻”,墨水輕鬆吸入管芯。生活裏,大氣壓的貢獻更大了,不僅是喝飲料,吸塵器就是利用了內部氣壓小於外界氣壓的特點,把地面上的髒東西成功吸進“肚子”裏;高壓鍋爲我們快速烹飪;還有——

這一天家裏掛在牆壁上的吸盤掛勾掉了,我利用所學知識輕鬆搞定:首先檢查吸盤是否漏氣,再看看牆面是否平整,然後把吸盤和接觸的牆面擦乾淨,接着可以把牆面用水打溼,這樣可以防止漏氣。最後放上吸盤,用力擠出裏面的空氣,吸盤牢牢“粘”在牆上了。

科學探索其樂融融,科技應用受益無窮。同學們,現在,你知道真正讓吸盤“粘”在牆上的是誰的力量了嗎?

科學實驗作文14

暑假的一天,天氣十分炎熱,火辣辣的太陽像光環似的照在大地上。儘管家裏開着空調,但是我身上依然熱熱的。

剛吃完午飯,我叫爸爸拿一瓶汽水給我喝。“哎,汽水沒了!”爸爸焦急地對我說。“這該怎麼辦了?”我一邊嘆氣一邊對爸爸說。“那你就喝飲料吧!”爸爸轉過頭來笑着說道。“我不愛喝飲料!”我大聲地叫了起來。突然,爸爸說了一句:“有了!”便把我帶進了廚房。只見爸爸從冰箱裏拿來了一個檸檬,又從廚房的一角拿出了榨汁機,插上了電源,又把檸檬投了進去,按了一下開關。不一會兒,檸檬就變成汁了。“接着該怎麼做呢?”我好奇地問爸爸。“你看了就知道了。”爸爸笑嘻嘻地回答我。只見爸爸拿來了一瓶白白的粉末,接着爸爸把整瓶粉末倒進了檸檬汁裏。我在一旁認真地看着,發現白色的粉末迅速地被檸檬汁溶解掉了。我驚訝地問爸爸:“這白白的粉到底是什麼呀?”“是小蘇打!”爸爸很肯定地回答我。“可爲啥你一定要在檸檬汁裏放小蘇打,而不放鹽呢?”我打破砂鍋問到底。“因爲小蘇打碰到檸檬汁會產生二氧化碳,而鹽和檸檬汁放在一起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不就做不出汽水了嗎?”爸爸耐心地回答道。

接着,爸爸就對我說:“你可以往汽水裏加‘調味品’了!”我聽了一蹦三尺高,立刻從冰箱裏拿出了方糖和各式各樣的果汁,把它們倒進了我自制的汽水中,做成了好多杯不一樣的汽水。這些汽水的味道可好了,酸酸甜甜的,光是看着就要讓人流下口水!

我把各式各樣的'汽水分別裝入了不同的瓶子中,還在瓶子上寫明瞭汽水的口味和原料。不一會兒,媽媽回來看見了這些五彩繽紛的汽水,就驚奇地問:“這是你們倆做的汽水嗎?”“是的!”我和爸爸異口同聲地說。“那我來嚐嚐看吧!”媽媽說。我把汽水倒進了杯子裏,媽媽嚐了嚐,豎起了大姆指。

這次科學實驗不但我學會了怎樣做汽水,還讓我得到了媽媽的表揚,科學實驗太有趣了!

科學實驗作文15

深秋時節的清晨,走在路上,經常能看到植物上覆蓋着一層白乎乎的冰晶。這是什麼?爸爸說,這就是霜。

我對這白白的小東西充滿了興趣,上網一查,啊!有關於霜形成的小實驗!我嚷嚷着要做,爸爸媽媽沒辦法,只好幫我準備好實驗的材料:黑色易拉罐、溫度計、溼布、冰塊和一小袋食用鹽。

開始實驗了。我按照視頻裏的做法,先舀了幾勺食鹽和放了幾塊冰塊在易拉罐裏。這能行嗎?我一邊放一邊懷疑,這樣就可以模擬零度以下?來不及多想,我就迫不及待地的把溫度計插進了罐子裏。只見溫度計的紅色部分正在慢慢下降,0度!-1度!-2度!竟然真的降到了零度以下?我驚訝地問站在不遠處的爸爸:“爲什麼易拉罐裏的溫度能夠降到零度以下?”“因爲食鹽在溶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所以罐內溫度會變得更低。”他笑着對我說。原來如此,我向他點了點頭。接着,我把易拉罐放在溼布上。“呼,接下來要見證奇蹟的發生了!”我興奮的自言自語。

我瞪大眼睛,伸長脖子,緊緊地盯着易拉罐外側,生怕錯過一點兒微小的變化。過了好久,我看見一個個白色的像水晶一樣晶瑩剔透的東西正在慢慢形成。之後,這種東西很快覆蓋了整個罐子,爲黑色的易拉罐穿上了一件毛絨絨的大“白襖”,在陽光下閃着光,在光線灰暗的房間裏顯得那樣光彩照人。這應該就是霜了吧!我心想。我用手輕輕地摸了一下,冰冰涼的.,讓人感到一種無比的新奇與愜意。可是這種新奇和愜意很短暫,摸到了一點點又立刻在我的指尖融化了。我又一次用自己的指甲小心翼翼地挖了一點霜,但霜立馬融化了,我的指甲上只留下了一小堆水。

“我做成霜了!我做成霜了!”頓時,欣喜充滿了我的整個心。爸爸媽媽被我的叫聲吸引了過來。當他們看到了萬分美麗的霜後,不僅嘖嘖讚歎了起來。看着這美麗的霜花,我心中又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墊在底下的溼毛巾有什麼用?上網查過後,我恍然大悟,溼毛巾上的水遇到了零度以下的溫度,就變成了霜。

這真是一次有趣而難忘的科學實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