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糉葉飄香作文精選15篇

糉葉飄香作文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糉葉飄香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糉葉飄香作文精選15篇

糉葉飄香作文1

玉糉襲香千舸盡,艾葉黃酒可驅邪。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中國傳統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那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吧。

有一位楚國大夫,大家一定不陌生,對了,他就是屈原。他的祖國被別的.國家佔領了,敵人說只要投降了就給高官厚祿,但屈原誓死不從,抱着大石頭跳入了汨羅江。老百姓們非常感動,爲了不讓魚兒們傷害到屈原大夫的身體,就把包好的糉子投到江水裏。還有一位老醫生聽說江水裏有魚龍,於是把雄黃酒倒入江中,將魚龍藥暈保全屈原大夫的身體。

知道這些習俗,接下來我們開始包糉子吧。我們需要準備好的材料有糉葉、糯米、棗子、還有棉線。首先把糉葉捲成一個三角形,接着放入糯米,中間放上棗子,再放進糯米並壓實,然後用棉線把糉子繞緊,這樣一個可愛的糉子就完成啦,小朋友要小心割破手哦。然後我們把糉子一個一個地放入高壓鍋裏,蒸上十五分鐘,一鍋香甜可口的糉子就做好了。如果你想吃,那就趕緊試試吧。醫生說糉子雖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哦,不然不消化。

我們要向屈原大夫學習,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糉葉飄香作文2

滿街的糉子飄香,那是端午的味道,就知道又一年的端午節快到了。祝福的短信、祝福的賀卡,載着朋友的濃濃深情像雪片一樣飛來。端午節 ——一個遠古的記憶,現代文明傳承着古老的文化,延續着傳統的習俗,今天的端午節別有一番風景。

“萬水千山糉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輕絲捆着祝福意,糉葉包着朋友情。糯米纏綿紅棗香,雄黃醉人龍舟行”

“艾葉無香味,雄黃有醉意,逢節祝福,借酒傳情”。“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菖蒲掛在大門上,處處端陽處處祥”。讀着一篇篇傳情的短信,看着一張張精美的圖片,摘折着那一片片翠綠的'糉葉,包裹着一顆顆香甜的糉子,聞着滿屋飄來的一縷縷糉香,真是喜不自禁快樂無比!

去年的隨筆《端午節感懷》還記憶猶新,今年的端午又飄然而至。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的我想起我的母親,每年在端午節這一天,母親早早的去市場買回菖蒲艾葉掛在大門上,在童年的時候給我們每個人做一個香包,一個鹹鴨蛋,吃莧菜喝雄黃酒,聽着父親講着那端午節的來歷,門上掛菖蒲艾葉的典故,爲何要喝雄黃酒吃莧菜、那時候雖然清貧,卻還是其樂融融 。

五月初五, 又是一年端午到,糉子飄香讓人笑。昨天 今天和明天,端午的糉子永遠飄香。

糉葉飄香作文3

短午節的早餐,我們吃糉子。

糉子的種類五花八門,有鮮肉糉,豆沙糉,紅棗糉,還有蛋黃糉等。糉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有三角的,四角的,還有方錐的……我們吃的糉子是姑媽自己親手包的,長而細的,有四個角的鮮肉糉。我媽媽用微波爐熱糉子,頓時,一陣香香的鮮肉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糉子了。不一會兒,媽媽從微波爐裏拿出糉子,剝開墨綠色的.箬葉,箬葉散發着清香。我連忙咬了一口黃白的米團,就看見那香香的鮮肉。接着,我就狼吞虎嚥地吃完了一個糉子,還沒品出味道來呢!媽媽叫我吃慢點,後來,我就細嚼慢嚥地吃起了第二個糉子,味道美極了!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懷念他,崇敬他。

糉葉飄香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饢。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端午節的兒歌。

每當提到端午節,它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糉子的那股清香,和吃在嘴裏的那種粘糯感覺。不能再說了,我的口水都要留下來了!每年的端午前幾天,奶奶就要開始忙着準備的工作了,把新採購回來的糯米和配料洗淨泡上,再煮上一鍋開水把棕葉一把一把的煮一會,這樣棕葉就會變軟而且乾淨了。然後的工作因爲奶奶都是在晚上包的,感覺特別神奇。今年我纏着奶奶要跟她學習包糉子,她纔給我露了一手。

首先是挑出兩三根大小相似的棕葉,記着要同一個面疊加起來,因爲奶奶說棕葉還分正反面。接着用手把棕葉捲成蛋筒形,手要抓緊不能鬆開“蛋筒”,然後用小勺子把米往裏倒滿,要相當的`滿,堆成尖尖的小山後,冒出葉子再繞着蓋在上面,棕葉要裹得看不見裏面的米,最後用線捆系一下,就ok了!

其實啊,別看我說得如此輕鬆,真做的時候還是困難重重,不是棕葉散了,就是米出來了,重複返了n次工後,我才終於完成了第一個“四不象”牌糉子,但是還贏得了一片誇獎聲。

我覺得今年的糉子特別香,因爲有我的汗水加在裏面呀!

糉葉飄香作文5

睡夢中,我聞到了一股清香的糉葉味,一拍頭,想起來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

早餐時,我看着香噴噴的糉子便想起了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千古悲歌爲後人留下了不屈不撓的先驅精神。每當糉葉再次飄香,這代就表着我們要紀念屈原,學習他的愛國情懷的時刻。

哎!垂涎欲滴的我真經不住考驗,還沒等爸爸媽媽坐下,就已經開吃了!撥開糉子外的那層綠綠的皮,露出了糉子白白的“身體”。澆上一些蜂蜜,拿起小勺往裏面戳一下,輕輕一挖,香噴噴的糉子就到我的勺子裏了,別提有多好吃了。

這時,媽媽對我說:“

這時媽媽對我說:“戰國時楚懷王昏庸無能,不接納屈大夫聯齊抗秦的計劃,導致楚國被秦軍攻破,屈原悲痛欲絕,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啄食屈原的身體,就划船往河裏扔糉子等其他的一些食物,讓魚蝦們吃。因此就有了端午節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並且端午節不僅是幸福、快樂、安康的.節日,也是對屈原這種愛國情懷讚頌的日子。”

今年糉葉飄香時,好奇的我明白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思。祝大家端午安康,願屈原的情神生生不息!

糉葉飄香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帶香囊。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一年一度糉子飄香的時候又到了,我盼望吃糉子,那份軟糯香甜,糉葉的清香,只滲到心。

往年媽媽總是去超市買點糉葉自己回來包糉子。糉葉、糯米、蜜棗、綠豆等泡上一晚上。第二天把糉葉的一端捲成錐子型,用勺子把糯米放進去,中間放上自己喜歡吃的'蜜棗或紅豆、綠豆,再蓋上糯米,再用勺子摁瓷實, 把糉葉朝一邊捲過去,再順着一邊裹緊,用白色棉線繩子捆緊紮好,一個個漂亮的糉子就出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發燒了,爸爸媽媽忙着照顧我,沒顧上包糉子,但是爸爸還是買了糉子給我吃,我雖然不太舒服,一看到晶瑩剔透的糯米包裹着甜甜的蜜棗,再撒上白糖,食慾大動,竟然吃了一個。

每年端午節的糉子會印在我的記憶力,開出美麗的花來,帶給我不僅是香甜,也是快樂。

糉葉飄香作文7

糉葉飄香端午節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歡歡喜喜的春節,有張燈結綵的元宵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爲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糉子。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糉子,吃糉子。包糉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糉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然後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煮出來糉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我拿起一個煮熟的大糉子,輕輕的扒開糉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

那香軟可口的糉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糉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故事呢!相傳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爲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美美的期待着。

糉葉飄香作文8

上個星期,學校讓我們班去包糉子,我們都非常興奮,包糉子?我們還沒有包過呢,好期待!

歡迎!我的小糉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四節課,我們衝出了教室,奔向了食堂,路上還不忘興奮的說幾句:“我會包糉子啊!你們會嗎?”“誰不會啊!”“我不會!”“有沒有人教啊?”“會有的啦!”

到了食堂,剛進門,一股糉葉的清香便傳了過來“哇!”看着那一盆清香撲鼻的糉葉,想包糉子的感覺更強烈了,我們衝上前,搶奪着糉葉,終於每個人都有了糉葉,可我們都呆住了,然後呢?怎麼包?手不聽指揮的把糉葉扭曲成不同的`形狀,食堂阿姨來了,她看着我們現在窘迫的樣子,笑了:“來!我教大家!先兩手抓住糉葉,再捲成圓錐形,下面不能有洞,然後裝米,再裝肉!對了!”她不厭其煩的教我們怎麼樣包得美觀整潔,我也包得很熟練了,一下子,一個近乎完美的糉子就成了形,可是。

在離成功還剩一步的時候,糉子散架了!

啊!別鬧!我的小糉子!

懷着惋惜的心情,我把糉子重新包了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包好了!

好喜歡你!我的小糉子!

晚上的時候,我吃掉了自己包的糉子,嗯,好香,好好吃。

糉葉飄香作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到來了,這是我最快樂最快活的時節,也是奶奶最忙碌的時節。每逢佳節,年邁的奶奶就開始忙活着包香噴噴的糉子。奶奶先把一捆一捆的糉葉浸泡在大盆裏,並一片一片的清洗,新鮮的碧綠的葉子散發着一股濃濃的清香味。

開始包糉子啦,只見奶奶從大盆裏撈出新鮮的糉葉,鋪在桌子上,舀上一勺浸泡的發脹的亮晶晶的糉米,還未等我看清楚,奶奶就用麻繩在糉葉上繞了幾下,打了一個結,一個漂亮精緻的糉子就做好了。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糉葉,舀上一勺糉米,再用麻繩一圈一圈的捆好。可我包的糉子真不聽話,就像一個淘氣的.小孩子一樣,一粒一粒的糉米都掉了出來,包糉子可真是難呀!我只好做奶奶的小助手。

終於等到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站在鍋臺邊,迫不及待地撈出一個糉子,把糉子剝開,亮晶晶的糉米呈現在我眼前,糉米里還夾着幾顆大棗,咬上一口,啊,真是又軟又粘又香又甜,真好吃啊!

我愛吃糉子,我愛端午節,我更愛我勤勞的奶奶。

糉葉飄香作文10

端午節吃糉子,應該是爲了紀念愛國使人屈原。具體原因,不太清楚。入鄉隨俗吧,既然大家都吃,咱也吃吧!

小時候,別說是吃糉子,連糉子也沒有見過,但不吃糉子不代表我們那裏不過端午節。那時,不管是什麼節,只要是節就高興,因爲逢過節理論上應該是能改善一下生活的!

說一下我們那裏的端午節的過法:首先是艾葉,這個決不能少的',因爲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插在大門前的牆上,據說是爲了避邪。二是用來包住雞蛋鴨蛋放在鍋裏煮。煮熟後雞蛋皮上會留下艾葉青顏色,爲什麼這樣做,到現在也不知道。其次是就是煮大蒜,煮鴨蛋、雞蛋。這在當時也算是比較豐盛的早餐!這些都是早上做的,中午好象就沒有什麼要做的了!

可能是生活的忙碌讓我們忘記了這些節日的意義與緣由,只是恍然間才知道又到端午節了,接着就是那就買些糉子吃吧,就這樣簡單!畢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有些傳統的東西留着未必不好!

糉葉飄香作文11

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辦各種活動賽龍舟,掛艾草菖蒲,戴五彩線,喝雄黃酒,吃糉子,其中我最的就是吃糉子了。

一大早,就着手準備包糉子了,我在旁邊給她打下手。首先,媽媽把糯米和花生用水浸泡着。趁着這個我和媽媽把糉葉洗乾淨,把火腿和蜜餞切成丁。一小時後,把糯米和花生裏面的'水倒掉,然後把火腿和蜜餞一起倒進去,攪拌均勻。一切準備就緒。

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兩隻手上下翻轉,把一片糉葉折成漏斗狀,把剛纔拌好的食材放進去,再把鬥狀尾部的糉葉往回折,蓋住米,用細繩纏繞並綁好。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大約兩個小時後,所有的糉子都包完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直接放進鍋裏煮。我守着竈臺,聞着飄散出來的陣陣糉香,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約一小時左右,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剝開糉葉,露出白裏透紅的糉子,白白的糯米包裹着紅紅的花生豆火腿丁,咬一口,又香又糯!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看麥子黃了,端午節又到了,小們,趕快和媽媽一起包糉子吧!

糉葉飄香作文1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和小妹很高興。

一大早,奶奶就準備了很多糯米、紅棗、綠豆和糉葉,開始包糉子。我和小妹就坐在一旁看着奶奶包糉子。只見奶奶先把糉葉放兩片在手裏,做成一個小漩渦形狀,接着用勺子搲一勺子糯米放進糉葉裏,然後放一顆紅棗,再放一些糯米把糉葉裝滿,邊放邊用筷子壓一壓,用多餘的糉葉把上面包起來,最後用麻搓成的細繩子把糉子綁起來。我和小妹也想學着包糉子,可奶奶不讓。奶奶說要等我們長大一點再教我們。奶奶包糉子的動作很熟練,不一會兒就包了十多個。

開始煮糉子囉!奶奶把一個一個捆成團的糉子放進鍋裏,加上水,水要把糉子淹起來,然後就開大火燒起來。在煮糉子的過程當中,我和妹妹很着急,都想快點掀開鍋蓋,嘗裏面的糉子。

糉子終於煮好了,滿屋子裏都飄着糉葉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拿了一個大碗,掀開鍋蓋,夾起一個糉子,放進碗裏。我找來一把剪刀,把綁糉子的繩子剪斷,露出白生生的糉子。我顧不得燙,吃了一口,真是回味無窮啊!

我喜歡糉葉飄香的端午節。

糉葉飄香作文13

今天下午,老師和我們同學的三位家長一起開展了一次“悠悠端午節,濃濃糉飄香”的主題班隊會。目的是讓我們通過此次活動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等,體驗端午節的獨特魅力。

下午我一到校,進了班,就看到了三位家長在門口恭候學生的到來。活動沒開始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把準備的東西放桌子裏,然後鋪好保鮮膜,組長帶領組員下樓洗手。活動一開始,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個做糉子的視頻,然後大家就興致勃勃地包起了那美味香甜的糉子。我先把一個糉子葉折成漏斗的形狀,再拿起勺子向“漏斗”裏盛一些糯米,再把糉葉捲起來,一個可愛又好吃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緊接着我又做了許許多多的糉子,有的像愛心雷,有的像數字8,有的'像一個三角形,還有的像一個“小石子”。然後,糉子煮好了,我們一起分享着各自的勞動果實,咬一口,美味濃香!

這次班隊會使我印象深刻,我希望以後有更多這樣的活動!

糉葉飄香作文14

今年的端午節非常的'寂寞,因爲少了一位親人——奶奶。

從小我就記得奶奶生活很節儉。每年過端午節,她都是自己包糉子給一家人吃,說着比外邊賣的便宜。去年端午節,奶奶照例從外邊摘了些糉葉回來包糉子。奶奶摘糉葉回家時,我發現她的腳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劃破了。我問她,奶奶卻笑着說沒事。晚上我起牀上廁所時,看見奶奶在廚房正認認真真地包糉子。這時,可能是奶奶的腳疼吧,也可能是奶奶站累了,想休息一下吧,她轉身剛走了一步就倒在地上了,嚇得我趕緊把爸爸叫起來,送奶奶去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說奶奶沒事,只是勞累過度才昏了過去。我這才鬆了一口氣。

我們陪奶奶回家後,一再叮嚀她不要再忙了。誰知第二天早晨我起牀發現奶奶早起了,又在廚房忙了起來,案板上已經包了好多糉子。奶奶在我的再三勸阻下才回到房間休息。吃飯時奶奶看我們吃糉子,她笑的特別開心。誰知不久後,奶奶卻病故了。

今年,媽媽給我們買回了許多糉子,看到這些糉子,聞着這些糉葉的香味,我又想起了奶奶。

糉葉飄香作文15

龍舟競渡,糉葉飄香,又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掛艾葉菖蒲。

一大早,我和媽媽就一起去買艾葉菖蒲。菖蒲綠綠的葉子泛着白光,莖筆直筆直的,散發出那種奇特的香氣,但是卻很清新。菖蒲葉子的形狀極像寶劍,葉子狹長,葉邊扁平,像寶劍的劍鋒。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叫媽媽教我做。首先,把菖蒲一分爲二,在短的那頭裏,我輕輕地劃了一道口子,不緊不慢地把長的那部分輕輕地插進去,可是,我怎麼插也插不進,我仔細地看了看,原來是因爲道口不夠大,我又劃了一下,嘿,總算插了進去。我一口氣做了好幾把菖蒲寶劍,我拿着寶劍翩翩起舞,媽媽笑眯眯地說:“這是要掛在門口辟邪的……”

做好寶劍,我們又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先拿起一片糉葉,熟練地把糉葉慢慢地捲成漏斗形,抓了一把糯米放在綠油油的的糉葉裏,然後用拳頭輕輕地壓了幾下,再把糉葉頂部蓋上,把它用繩子紮起來,一眨眼的功夫就包了一隻有棱有角的.糉子,我的手癢癢的,也拿起一片糉葉,可是我怎麼包也包不好,過了好一會兒,我終於包了一個怪模怪樣的糉子,我興奮不已。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