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端午節的作文(彙編15篇)

端午節的作文(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彙編15篇)

端午節的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窗外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又是端午節了。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會早早地泡好黃米和糯米,給我們包各種各樣的糉子。有的.是帶紅棗的,有的是帶葡萄乾的,還有的是帶肉的。我喜歡吃帶紅棗的糉子。每每吃着甜甜的糉子,媽媽都會給我們講吃糉子的來歷。

從前有位楚國人叫屈原,他很愛他的國家。在他被流放到湘、沅等地時,聽到楚國滅亡的消息時,悲憤交加,誓死不做亡國奴,投江自盡。老百姓爲了屈原的屍體不被江中的魚蝦吃咬,就往江中投食物,餵飽小魚小蝦。發展到後來人們就吃糉子繼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那天,除了吃糉子,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喝雄黃灑等活動。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我愛着這樣一個充滿愛國情懷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2

這天是端午節,我想早點和奶奶學糉子回家,看到奶奶在洗米。我趕緊做作業。

突然,聽到奶奶的叫聲說:丁檸檬,作業結束了,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趕緊跑到廚房到廚房,我一看,老太太已經包了幾個糉子,他們像排隊的.士兵一樣整齊挺立,心裏想:老太太包得這麼好,一定要有決心吧。因此,我學會了奶奶的樣子,把幹竹筍葉子像樣包起來,把它捲成凹鬥形,再加上米,在上面鋪上紅豆,把竹筍葉子的一邊貼在凹鬥上,用繩子纏上幾圈,結上糉子包起來。然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個糉子。奶奶一邊包糉子一邊斜着看,一邊高興地誇耀着我。

吃晚飯的時候,我看着桌子上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有說不出來的甜蜜。

端午節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書終於到了,在這一天裏,人們會在河裏划龍舟。吃吃糉子等慶祝端節的事情。

瞧,那一位位划龍舟的戰士們正案首挺胸地坐在尤舟上既轉睛地盯着前方,那一條條龍舟,都刷着金色、黃色、紅色這些耀眼的'顏色,而龍舟上的龍正瞪大眼睛似乎能把河裏遊動的魚兒趕走,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

開始比賽了,一號龍舟領先在前,"咚,咚”6號龍舟的鼓聲響徹雲霄,使划槳手們的划槳速度漸漸地加快,逐漸超過1號龍舟,成爲了第一名,4號龍舟加快了划槳的速度,“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速。”隨着加油聲越來越響,4號就超越了1號龍舟,與6號龍舟一爭高下,它們兩條船時而並排,時而一前一後。可是,沒想到的事,正當1號和4號龍舟一爭高下的時候,5號龍舟突然從旁邊衝了出來,越過終點線,成爲了第1名。

雖然這個端節下雨了,但我仍是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4

端午節爸爸媽媽說我們出去吃飯吧,我說好啊,於是我們就去了麗豐,到了那裏排了好多的`人,我們還要排隊拿號碼牌等吃飯,媽媽就去拿了號碼牌,我們就在那裏坐着等。

後來看到別人都拿了菜單在 那裏先點菜,媽媽就說讓我去跟阿姨要個菜單過來,一開始有點不好意思,不過媽媽的任務又得完成,然後我就去問阿姨要了,我走到臺前說:阿姨,可以給我一張菜單嗎?阿姨就笑着給了我一張菜單。有了菜單但是沒有筆怎麼辦?媽媽又讓我去拿筆,我就跑去拿,找了半天沒有筆,都被別人拿去用了,怎麼辦呢?後來我突然看到另一家等候區有筆,我就跑去借來用了,用完了又還回去了。媽媽還誇了我真棒!我很開心!現在出去媽媽都會給我佈置一些任務讓我來完成,我也會高興的把她完成的。

端午節的作文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讓我給你們講一講。

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次,他進京去辦事,看到國家變的很衰敗,就投汩羅江自殺了。臨死前,他還寫了一首詩。人們爲了紀念這個愛國詩人,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設成端午節。

端午節主要內容就是划龍舟、包糉子。

賽龍舟的場面是否熱鬧,河岸邊被擠的'水泄不通。只聽槍聲一響,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劃,而河岸邊滿是加油聲。包糉子,就是用竹葉包,用糯米作餡。包的時候十分粘手,不是專業人員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節,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孳生。

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打撈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河裏,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的作文6

今天是五月初五,這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大人小孩都很喜歡這個節日。

我一起牀,媽媽就把錢包放在我身上,手上還拿着一根五彩線。我看見父親拿着兩個葫蘆。今天的早餐是糉子和雞蛋。我津津有味地吃了一個糉子和一個雞蛋。糉子裏用了兩個日期。然後莊莊拿着彩蛋來找我,造了彩蛋。我帶着贏的'感覺和她一起創造了彩蛋。過了一會兒,我贏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就在今天,家家掛紅葫蘆,插艾葉,吃糉子和雞蛋。這才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特點

端午節的作文7

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它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各民族、地區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慶祝端午節。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糉子和插艾葉。 端午節前後都可以包糉子。每年端午節,媽媽總是事先準備好糉葉和糯米。開始包糉子了,先把糉葉捲成圓錐體,然後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或花生,一會兒一個綠色的糉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後,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鍋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端午節清晨,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來去找艾葉和菖蒲。然後把艾葉和菖蒲用紅毛線捆好,插在屋門上,據說這樣可以辟邪祈福。我們這兒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端午節這天,見草都是藥。每逢端午這天,媽媽們總會用艾葉及其它草藥燒一大盆熱水,給孩子泡澡,據說這樣可以讓孩子一年都不生瘡。這其實是艾草等藥材有治療皮膚病的療效。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也喜歡我的家鄉。

端午節的作文8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一天。民間習俗包括吃糉子、賽龍舟、戴香包和懸掛艾葉。端午節那天早上,我和父母去超市買糉子。那裏品種那麼多,豆沙,蜜棗,肉等等。看起來很吸引人,讓我垂涎三尺!買了糉子回家的路上,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漂亮的香包。香囊看起來像一條跳躍的鯉魚,上面覆蓋着閃閃發光的.鱗片,用彩色絲線掛在我的脖子上。它聞起來很香。據說孩子們在端午節戴香包可以辟邪驅蚊。人們還在門上掛艾葉,艾葉能產生奇特的香味,驅走蚊子,淨化空氣。

我國的民俗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我們都應該保護、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作文9

“寶貝,起牀了!寶貝,起牀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輕輕地喚醒,迷迷糊糊中,媽媽在我的手腕上繫上了五彩絲線。這時,我突然意識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起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興致勃勃地向江邊走去。

江邊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準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準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糉子,看着激烈的龍舟表演,欣賞着江邊的宜人風景,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0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爲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他是投江而死,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糉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風俗,端午節也就有吃糉子、賽龍舟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裏習俗是端午節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

奶奶要做糉子,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把裹好糉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

糉子煮好。我接過糉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

端午節的作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要到來了。我們家鄉可是一個傳統鄉,什麼傳統節日都要按古代留下來的這樣做。

先來介紹一下我們家鄉傳統做法,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任何傳統節日都要按古代傳下來所說的做。

先來說說吃糉子。每次端午節我們全家人團聚的時候,奶奶都包了二十幾個糉子,然後蒸起來,最後,不用猜你們也知道,當然是香噴噴的'糉子登場了。等一下,我要去拿糉子吃了,我稍後再介紹下一個,“奶奶,給我留一個!”

吃完了糉子,我再來介紹賽龍舟。“咚!”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龍舟大賽開始了,這是比賽開始的響聲。只見龍舟隊員一個勁兒的往前劃,每個龍舟都以飛快的速度划向終點……

這就是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我也想去賽龍舟啊!

端午節的作文12

說到六一小故事,爲什麼端午節這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會減少呢

端午那天,我們姐妹幾個人去祖母家過節。中午吃糉子的時候,6歲的.堂兄一定要和誰吃。贏的人可以讓輸的人做一件事。我想我比她大得多,當然勝利掌握着,隨便答應。心想:這還不是小菜。

比賽開始了,本來想讓她,但是沒有拿出實力,笑着一點一點地吃,不知道表哥很厲害,戰鬥力很強,吃了三個糉子吃……還是人看不見,我真的吃不下,輸了……啊,失去荊州了。

堂兄作爲勝利者,讓我做的是什麼?大家一定猜不到!原創她想讓我帶她去我的學校和教室,哈哈,表哥9月份上小學,她嚮往學校~我當然答應帶她去學校。表哥花了這麼多心花了這麼多心思。我想去我們的學校。她告訴我,她特別想去學校,然後成爲班長、中隊長、大隊長。

我也要好好學習,不要輕視表哥!

端午節的作文1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蟲及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澇救投汨羅江而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糉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快要到了,讓大家一齊吃糉子賽龍舟吧!

端午節的作文14

糉子有一項絕佳的專長,解鞋帶。

愚蠢如主人我,有時也會錯把鞋帶解成死結。

可糉子不會。

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凡進我家門者,鞋帶無一例外是被糉子解開。

可是就是好端端的鞋帶會變得溼漉漉的,沾滿了糉子的口水。

更有一次,糉子叼了我的'拖鞋,在牆邊上咬得正歡。我就單腳跳着過去了。糉子知道自己即將受到責罰,扔下拖鞋,想跑。

它居然好像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背後是一堵牆。轉身,就只聽砰地一聲,腦袋撞上了。哭得呼天搶地。本低下的智力,因這一撞,不知道又減了幾分。

端午節的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按照習俗在五點鐘起牀,走上露臺。一路上,我用閃閃發光的露珠捂住眼睛,我覺得我的眼睛好像更明亮了。他們坐在教室裏,眼睛是那麼明亮,什麼都能看。

放學後,我張開雙腿跑回了家。一到門口,我就聞到了糉子的味道,一進門,我就看到父親爲我做了一張桌子,讓我回家吃。我在桌上洗過澡,給爸爸媽媽一個解決方案,換一個糉子,撒上糖,然後給我自己一個漂亮的解決方案三角糉子,撒上糖吃得津津有味。在餐桌上,我們邊吃邊聊,房間裏洋溢着端午節的歡樂氣氛,糉子的味道和香的香氣。

吃飯時,媽媽給我耳邊帶雄黃的酒,爲我的`嘴脣摸口紅,給了我一條手腕紅線,裝扮成我喜歡的餃子香,讓我到學校去學習。我喜歡吃糉子,喜歡端午節,享受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