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精選】端午作文四篇

【精選】端午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端午作文四篇

端午作文 篇1

端午節來臨之際,盛澤小學和盛澤實驗小學的小記者們歡聚在盛澤小學目瀾校區,共同舉辦慶端午活動,迎接這個傳統節日。

在活動中,最有趣的便是包糉子和欣賞表演了。走進學校的食堂,一陣陣清香的糉葉味隨風飄來,真是讓人垂涎三尺。開始包糉子時,食堂的奶奶高興地走了 過來,熱情地教我們包糉子的方法。在食堂奶奶的耐心指導下,一個個可愛的小糉子出爐了,大家互相看了看對方的糉子,有的是扁扁的三角形,有的是胖胖的六角 形,還有的是多角形的醜八怪,這些怪模樣的糉子不禁讓我們捧腹大笑。雖然這些糉子包得奇形怪狀,但這是我們自己動手包的`,大家依然很喜歡。這次活動的收穫 還真不小。

到了看錶演的時間啦!目瀾校區的同學們刻苦排練,精心準備了精彩的節目:好聽的相聲、優美的小提琴演奏、有趣的葫蘆絲吹奏。還有端午節的知識問答賽,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了端午節的知識。最後,小記者們把包好的糉子送給了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品嚐。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糉子飄香,飄的不僅是誘人的香味,飄的更是滿滿的祝願,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

端午作文 篇2

放假了,偌大的公司,端午節仍“堅守崗位”的人,除了保安就是我了,倒不是說我有工作不能放假,而是離家太遠不便回去罷了。關閉電腦,手機下線,撇開上網,一個人的假期,我該怎麼度過……

“要不騎單車郊遊去?”宿舍裏,面對沉默的電腦,我突發奇想。久違的童心頓使我手足舞蹈起來。

端午的日子路邊仍不時出現人們忙碌的身影:那一臉汗珠,修剪花卉的大叔,眼神還是那樣的專注、有神。身邊澆水的.大嬸彎腰投足還是那麼的認真、到位。雖然,雖然他們知道我已被吸引良久……

“大嬸,我能學一下嗎?”不知是好奇還是憐憫,當我放穩時尚的山地車,摘下時髦的茶色眼鏡,取下好看的太陽帽,伸出惹人羨慕的嫩手去接水壺時,他們不約而同的微笑道:“小夥子,看你可不是做粗活的人啊,小心弄髒了你的衣服。”小夥子?是他們會說話還是我太“嫩”?只覺得兩腮瞬間發熱……我不知道四十歲的男人真的可以那麼的“小夥子”嗎?“沒事的,大叔,我會小心的。”邊說我邊笨拙的提壺澆水,一株株,一行行……“死老頭子,你看你都把花剪了還在咔咔剪!”聞聲擡頭看去,大叔直盯盯的兩眼始終就沒在“咔咔”作響的剪刀上……“小夥子,你還是走吧,再有一會兒不但花全沒了,他的眼珠子怕也要沒了。”大嬸有些不高興了。“對不起,大嬸,大叔可能是怕我做不好纔不放心的一直看着我吧。”

重整出發,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

夜,已沉,再現白天的情景,靈感越發的強烈起來,忙打開電腦,一字字,一遍遍,就這樣《戀你的滋味》誕生了。

端午作文 篇3

哎!學校要求做一份節日小報,我就做端午節小報吧!

我在A4紙的上方,寫上大大的三個字“端午節”,在端午節的右邊畫上一個帶着笑臉的糉子,爲什麼要用糉子呢?因爲端午節要吃糉子嘛!我在旁邊寫着:“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據說,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

我在A4紙的中間,畫了一條龍舟,龍舟上坐着兩個正在劃舟的人,賽龍舟也算是一種習俗嘛!我在旁邊寫着:“賽龍舟,傳說古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搶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

哦,忘了,我在A4紙的頂頂上方塗上藍藍色當做天,再畫了一輪紅紅的太陽,畫上幾朵快快樂樂的雲彩。這麼美的天氣,於是我又畫了幾隻飛翔的鳥兒。藍藍的天,潔白的雲朵,快樂的小鳥兒……這就是我做的端午節小報,漂亮吧,美麗吧!

端午作文 篇4

清晨,天還黑乎乎的,便被妻從睡夢裏悄然推醒,說,“起來呀。走,採艾蒿去。”

我馬上精神起來,猛然想到是五月節啊,頭晚妻和我說好的,今早去採艾蒿。我急忙胡亂地穿上衣服,就與妻子出了家門。

夜色還未褪盡,村子裏靜悄悄的,空蕩蕩的村路上,不見一個人影。我們徑直往西,上了公路,又轉而南折,出村,行了近二里地,來到一處南北走向的田埂旁,妻平時下田留意過,在埂的西側長着一片繁茂的.艾蒿。艾蒿這東西不是隨處可見的,可如果哪裏有了,就會是一大片,全靠平時留心,否則臨陣抱佛腳,一時半會兒,還真找它不着。

這時,天已漸亮了幾分,藉着濛濛的曙色,只見埂旁一片灰白的艾,枝葉扶疏,長得正旺盛。我和妻馬上下手,晨露很重,艾抓在手裏,溼溜溜的滑。妻說,從艾蒿的長勢能夠判斷年成的豐欠呢,像今年這樣艾身頎長,根系發達,則預示着雨水調和,秋了必定豐收。我暗自發笑,心想,這肯定又是我那岳父老大人的莊稼經,我受益匪淺。

回家的路上,我和妻各自懷抱着滿滿的一抱艾蒿,衣服和鞋子早溼透了,不過沒時間管它,只顧着急匆匆地趕路。在返回的村口,我們遇到村裏的木匠孫二叔,他正一個人急衝衝地趕出村去,腳步匆忙,因爲太陽已經快出來了,採艾蒿的人都在和太陽比早。

到了家,妻進屋生火做飯,我則拎出一把椅子,在屋檐下,從這頭到那頭,都細密地插上青青的艾,又間或地掛上幾隻紙葫蘆,紙葫蘆是孃親手疊的,各個肥頭大耳,惹人喜愛,在屋檐下搖曳着紅黃藍綠,色彩繽紛。

忙活完,額頭已見了汗了,我擡頭望望東方,太陽還沒有出來。妻已把洗臉水燒好了,屋子裏充滿了艾的香氣 ,都說用艾蒿水沐浴洗臉,能去百病,不可不信。

一會兒的工夫,飯桌放上了,一盆熱氣騰騰的荷包蛋面和一葫蘆瓢滾燙的煮雞蛋端上桌來,飯的香氣便與艾香交揉在一起,充塞滿屋。

這時,屋外朝霞滿天,一抹紅豔豔的霞光已經穿窗而入,落在了西牆之上。頃刻間,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洋洋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