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端午節的作文(15篇)

端午節的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2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15篇)

端午節的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名稱不同,但各地方人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插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

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鬚水,插艾枝於門,上山採青,食糉球,制糉,賽龍舟活動。

早晨取龍鬚水——因爲傳說的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擡頭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於自家水缸裏供全家人喝,祈求一年平安。

插艾葉於門是因爲艾葉能僻邪,這一天插艾葉於門上能保平安。

上山採青是因爲這一天是龍擡頭噴發龍鬚水於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採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等放在家裏備用,另者上山採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舒適。

食糉是因爲這一天是五月初五,據說這是爲了懷念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寫了很多愛國詩,可是屈原的愛國之心沒被國王接納,於是跳河自盡,所以吃糉子時,第人們總愛給孩子們講屈原的故事。

賽龍舟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在端午節前後組織龍舟。人們用了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2

“嘩嘩!”我從學校回到家,聽到了一陣陣洗東西的聲音。我來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洗箬葉呀。

媽媽洗完箬葉後,又把準備好的糯米放上灰水。過了一會兒,一切準備就緒,就剩下把打一大堆白白的、胖胖的糯米包進長長的、硬硬的箬葉裏了。

我和媽媽各搬了一張凳子,坐在一大桶箬葉前,然後就開始包糉子。媽媽叫我先看他做幾遍,看完後我再做。可我沒耐心,看了一遍就覺得會做了,於是我做起了糉子。最後,我果然沒有做成功。

媽媽發現我在做,而且沒做成功,便再次強調:你要多看幾遍再做!

我聽了媽媽說的,再看着她包糉子。經媽媽同意後,我自己包起糉子來。照着媽媽的包法,我先取出一片葉子,摺好形狀;再往摺好的箬葉裏放糯米;然後把葉子再折成三角形(每面三角三邊)。最後一步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繫繩打結,我就經常被這最後一步打敗。

我在包糉子時,包好後,就差繫繩打結了。可繩子卻偏偏不聽話,我叫它別動,就要動;我叫它鑽過洞,它就不鑽;我叫它別鬆,他就鬆……包糉子時,有這種繩子“拖後腿”,真是難啊!

雖然我不太會繫繩子,但我還是包成功了幾個——它們小小的,不太成形狀,和大人們包的不想上下。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端午節的習俗——吃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3

整個廚房都是糉子的香味,聞起來讓人流連忘返。

“5月5,是端午,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是哪個小朋友摟着小曲叉着小腰呀?原來是弟弟,他好像已經等不及要包糉子了!

包糉子的材料已上桌:糉葉、竹葉繩和糯米。媽媽告訴我們,要先拿兩片糉葉,外面的棕葉要大,裏面的糉葉要小。再把它捲成三角形,再把剩下的葉子捆起來做成一個可愛的草帽。打好結就可以放到鍋裏去煮啦!“武士1號”堂妹已上陣!拿起兩支糉葉,那糉葉像是兩把鋒利的刀劍,把糯米困了起來。當堂妹正要做底時,放在手心上的糉葉裏的糯米便悄悄的落到了盤子裏。堂妹對自己的要求似乎很高,像是要一次性就做成功。見自己沒成功,便非常傷心。我幫堂妹把糯米裝了起來,再把草帽捆的緊緊的,用竹葉打了個結。堂妹見自己的糉子變回來了,高興的把剛纔的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接下來,“武士2號”堂弟也上陣,他的糯米落了好幾次,我和堂妹在那裏偷偷的笑。當他們看我的時候,我便又繼續去包糉子。堂弟似乎看出了我和堂妹的心思,說:“你倆就是想我的糉子難看!張鈺琪的不一樣是郭雅楠弄的?!”

我也包了幾個漂亮的糉子,放到鍋裏煮了幾分鐘,拿出糉子時,我們幾個小孩衝過去,一人拿一個糉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不一會兒東西就被我們掃光了!

果然還是自己包的糉子好吃,這個端午節是真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啦,有掛艾香、吃五黃、包糉子、吃糉子、掛香包等。

這天,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糉子了。奶奶先把買來的糯米淘好,浸在水裏,然後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糉葉放在電飯煲里加水煮,奶奶告訴我,煮過的糉葉在彎折時不容易破。糉葉煮過後,水是紅色的,所以棕葉還要清洗幾遍才能用。噢,還差糉子裏需要的蜜棗,我和奶奶把蜜棗買了回來。

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包糉子啦!奶奶把棕葉向下彎成錐形,先在裏面放一些糯米,再放上一兩顆蜜棗,最後再放上一層糯米,把多出來的糉葉摺好。奶奶扎糉子可熟練了。只見她一手捏着糉子,一手抽出一段線,線一端用嘴咬着,三下兩下地在糉身上纏繞幾圈,然後兩手打個結紮好,一個大糉子就包好啦!我也想包,奶奶同意教我,奶奶手把手教了我很久,我才做出來一個糉子,包糉子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哪!不一會兒,奶奶就包出了很多好看的.糉子。奶奶叫我把包好的糉子五個五個地綁在一起,這樣煮的時候容易翻動。煮好的糉子香噴噴的,好吃極了。

吃上幾個糉子,爸爸提議我們去看賽龍舟。到了現場已經是人山人海,比賽開始了,人們喊着:“加油!加油!”條條龍舟咬得緊緊的,時而這條快,時而那條快,龍舟過去了,但人們的加油聲還沒停。

這個端午節,我們掛了艾香、吃了五黃和糉子、看了龍舟賽,過得特別有意義。

端午節的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草,掛香囊,吃糉子,蘸白糖,划龍舟,真高興,沒錯,這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前一天,婆婆就在街邊買好了糉葉和糯米,在今天早上一家人就在家裏包糉子,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講講過程吧!

首先要準備好兩片糉葉,較大的糉葉放在比較小的糉葉底下,然後把兩片糉葉扭成漏斗狀,但是下面千萬不能漏,如果漏了,就得重新來過,做好了這一步,再往漏斗狀的糉葉放糯米,不要分太滿,也不要放太少,如果放太多,在蒸糉子的時候可能會爆出來,然後把這個漏斗式糉子的上面會有兩片糉葉,把它壓下去,然後把它們捏一下,然後再往右邊轉,固定好綁上絲線就OK了,在做最後一步的時候,我覺得是最難的,因爲你要把它按上去的話,糯米可能會漏,還有,去年的時候,大家都是會包的,但是到今年可能因爲疫情的原因忘記了,怎麼包糉子,所以只能到百度上去找怎樣包糉子的視頻,接着把包好的糉子放進蒸鍋裏,蒸兩個小時,正好的糉子在粘上糖,想想就流口水,一口下去,有一股淺淺的味道,接着就是糯米香香的味道,此時公公從旁邊走過,聞到了糯米的飄香味說:“簡直讓人垂涎三尺啊”。我們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將糉子拿去了舅舅家。

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感覺比種植大師包的糉子都好吃,太香了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草,掛香囊,吃糉子,蘸白糖,划龍舟,真高興,今年的端午節可真高興!

端午節的作文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今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去買包糉子要用的材料。買完材料回到家,就開始包了。媽媽告訴我怎樣包糉子後,我便行動了起來。先拿起兩片糉葉,捲成漏斗狀,然後用勺子放點糯米進去,再放點肉,蓋上點糯米,接着把糉葉卷好,我正要拿繩子綁好它的時候,那些糯米卻像一羣調皮的孩子從糯葉裏向四面八方逃了出來。正打算放棄的時候,媽媽卻對我說:“不要灰心,做什麼事情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慢慢來。”於是,我又打起精神包了起來。包完後,媽媽打它們放到大鍋裏蒸熟。1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糉子用於可以吃了。

飯後,我獨自一人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我聽見了幾聲吶喊,走上前一看,原來是龍舟比賽開始了。共有四隊,分別是紅隊,黃隊,藍隊,綠隊。每個隊的隊員都在奮力的拼搏。最後藍隊獲勝了。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一千一萬個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看了一場十分精彩的龍舟賽,真令我難忘啊!

端午節的作文7

嘿,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的傳統節日。

中午,我們全家都吃糉子大餐,爺爺忽然地問我:“平平,你知道外衣是綠色的,穿衣去洗澡,脫衣上牙牀是什麼東西嗎?”“嗯,這可要好好地思考呀。”我又裝出一休樣子,用手在腦袋邊轉圈圈,“啊,當然是我們最愛吃最美味的糉子啦。”而我又反問起爺爺來:“爺爺,這個節日有什麼特殊的來歷嗎?”爺爺摸了摸我頭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那爲什麼過端午節時要吃糉子,喝黃酒,劃龍船呢?”我窮追不捨地問道。“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爸爸在一旁爲我講了起,肯定是怕爺爺累着“他倡導舉授能,富國強兵,抵抗秦國,但沒有被懷王採納,反而遭誣衊革職,被趕出都城。流放他鄉時,寫下了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後來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捨棄自己的國家,於當年的五月初五寫下《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百姓們悲痛欲絕,紛紛到汩羅江邊去憑弔屈原。”爸爸剛歇一口氣,媽媽又接着說起來。“人們划起龍舟,在江上打撈他的真身,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江裏,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藥暈蛟龍水獸,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用糉葉包飯,外纏彩絲,之後,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龍黃酒的曲俗了。”

啊,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不僅吃到了糉子,還學到了知識。

端午節的作文8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糉香,飄香人間。

龍舟,波動漣漪。

悼念,楚國忠君。

品讀—

忠君《離騷》。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這個日子人們一般都包糉子、賽龍舟、製作香囊……而今天我製作了一個仙氣飄飄的香囊。

上課了,疼愛我們的袁老師拿着一大包東西不緊不慢地走上了講臺。“今天我們做香囊”。我們齊聲高呼。終於在我們按耐不住心情的情況下我們去長青書苑做香囊啦!

我是第二組上去裝的。上面有合歡花、艾草、驅蟲草、茉莉花茶等。最具吸引我的是合歡花。合歡花,閤家歡樂名字就可以聽出一種吉祥的樣子。它的形狀就更是奇特了。顏色多彩,任何鮮豔的顏色都能在合歡花中找出來。外形很像花椒,有的連枝葉都與花椒相仿。按我的話說,就是染了色的花椒。就是因爲它的這兩個特點讓我眼前一亮,想讓我全部都裝它。

可是,我突然聽袁老師喊到:“少的少裝點,因爲後面還有其他好多人排隊等着呢”。於是本來拿了一大把的我,鬆了又鬆我的手,只拿了一小撮合歡花。作爲主料的還是那味道大大的艾草。其餘的只是當做輔料裝的少之又少。

下來後,我將繫好了的香囊拿了起來,跟着幾位好朋友拍了一張美美的香囊照。

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的作文9

一年中的節日,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我總是早上起牀,感受一年中最香的早晨。早晨的空氣特別清新,街上有賣香草的農民、推車、負擔……他們帶來了很多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帶來了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街上到處都是這些花草的香味

花不到一元,買幾棵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放在窗臺上,買幾朵香花,養在花瓶裏,一口氣香氣四溢,精神飽滿。每個家庭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和走廊裏,充滿濃郁的艾草味和菖蒲味,聞起來不夠……

街上巷子裏賣香囊的攤子也經常停下來。香囊縫製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了老鼠,他買了兔子,掛在孩子身上,給了孩子很多美好的想法。

家家的糉子很香。大大小小的糉子,各種味道的糉子一籠一籠地出鍋,那種香味真的很有魅力。剝蜂蜜,滿嘴甜蜜流動。

在鼻子、耳朵、額頭上塗上雄黃酒。因爲有特殊的意義,那雄黃、蒜泡的酒在這個節日也不再討厭,好像也變成了酒精酒。

一切,都因爲這個節日而美麗。這是一個香氣四溢的節日,不僅空氣中流淌着香氣,似乎連人和各種事物都香起來了。

這是大詩人屈原給我們帶來的節日,這是早上喝早露,讚美香草,清潔志廉的屈原給我們帶來的節日,這是拒絕邪毒,崇尚清潔的節日,這是香氣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10

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因爲自己的國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進了江中。人們爲了魚和蝦們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中扔一些飯糰、蛋黃、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現在,我們在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做香包……

端午節的時候,小姑奶奶包糉子,看着她嫺熟的動作,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糉子。我學着小姑奶奶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裏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裏漏了出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沒灰心,決定再好好包一個糉子。這回我把糉葉捲成漏斗狀之後,檢查底下沒有洞,才往裏面倒上米,再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說我可以把糉子包的更好,於是我更認真更細心地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糉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誇我包的越來越好,這就使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包完糉子我們就蒸糉子。蒸糉子的時候,糉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糉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等糉子蒸熟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繩子,再剝開綠色的糉葉,一股糉香撲鼻而來,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這糉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讓別人也嚐了這糉子,都說這糉子好吃。

吃着香甜的糉子,我感受到了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把它做完、做好,這樣纔能有收穫。

端午節的作文11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節是跟隨爸爸媽媽回湖北爺爺家過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陣“沙沙”的響聲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發現,父親正在打掃庭院呢。我不解地問道:“爸爸,院裏也不算髒啊,爲什麼要一大早就起來掃除啊?”

父親用手背抹了抹額頭,道:“今天可是端午節,自然要把家裏邊邊角角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了!今天是端午節嘛。“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覺得有些無趣,就出去找在門外的爺爺去了。咦,爺爺人呢?“我在這兒!”一句話慢悠悠地從頭上飄下來。我仰頭一望,只見爺爺正騎着扶梯在大門頂上掛一株綠色的植物呢。“爺爺,您這掛的是什麼呀?”我指着那顆植物問道。“這是端午節習俗,大院門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體健康。”爺爺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嗎,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那其貌不揚的植物,似乎還聞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過來,奶奶給你戴香囊!”遠遠地傳來奶奶呼叫我小名的聲音。我一溜煙跑向奶奶那兒,興沖沖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呀?”“沒錯。”奶奶笑着把一個顏色鮮豔的小布袋用繩子穿了起來,掛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囑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開飯啦!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餐桌,定睛一看,嗯,這是什麼?只見一個個青皮的三角形食物擺在飯桌中央。“這是糉子,是紀念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食物,你回頭上網查個究竟哈。”媽媽解釋道,“吃糉子也是端午節習俗,你嚐嚐,可香了。”我剝開糉子咬了一口,一股糯米的清香充斥在口腔之中,雖然感覺不太好吃,但還是令我回味無窮…

我愛爺爺家鄉的端午節,更愛那兒習俗背後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歷史傳承味道!

端午節的作文12

“端午節,豔陽照,家家戶戶插艾蒿;掛絲絨,戴香包,紀念屈原永記牢。”這首童謠描繪了過端午節的情景。端午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有戴五彩繩的習俗。這一天上午,媽媽和我一起做五彩繩。我把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五彩線五顏六色,有檸檬黃、西瓜紅、淺粉、葡萄紫、孔雀藍。媽媽把五彩絲線分成四股,編織成髮辮的樣子,又根據我的手腕的粗細截了長短,打了結,一根亮閃閃的五彩繩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爲了把五彩繩變得更漂亮,我錦上添花,把幾個金色的小鈴鐺綴在了五彩繩上。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我把漂亮的五彩繩戴在手腕上,情不自禁地在屋裏翩翩起舞。小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音,好像也在慶祝這美麗的節日。

做好五彩繩,又吃了奶奶包的紅棗蜜糉,下午,我又和爸爸一起去鹿鳴湖看賽龍舟。

比賽現場真熱鬧啊,人山人海。鹿鳴湖碧波盪漾,遼闊的湖面上漂浮着兩條長長的龍舟,裏面坐着兩排隊員,分別是紅藍兩隊。船頭上各站着一個人。爸爸告訴我,那是擂鼓助威的。

緊張的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開始了,兩隊隊員意氣風發,一隊奮力加速前進,另一隊不甘示弱,奮勇爭先。動作整齊劃一,兩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船像箭一樣地衝向前方。船頭擂鼓的揮動雙臂,恨不得把鼓皮敲破,湖岸上的加油聲一陣高過一陣。最後,紅隊率先到達了前方,岸上立刻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美好的端午就這樣在精彩的龍舟比賽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3

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往往都會想到春節和端午節!說起端午節的特色,人們往往都會想到糉子與龍舟!

佳節來臨,一家人團圓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包起了美味的糉子,同樣是端午節同樣是包糉子,而今的端午節與曾經卻大有不同!永永遠遠少了她的背影,是我這一生中非常大的遺憾!我的外婆多年以前,因爲病痛的折磨而離開了我們去很遠的地方!開始了她的旅行,曾經的外婆在我們老家是出了名的包糉子高手!每逢端午節到來時,村民們總是來請教外婆如何包糉子,外婆耐心親切的教導他們如何包糉子是最美味的!因爲外婆糉子的美味,從小以來我一直不肯吃別人家裏包的糉子,也不願意吃街邊買,只願意吃外婆一心一意美味充滿愛的味道的糉子。

年年的端午節我都從城裏坐車回到鄉下,親切的外婆總是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夕準備好了材料,我每當到外婆家時,便可以聞到糉香飄飄的味道!那些年的端午節,與外婆的悉心照顧,與我在鄉下過着樸素而快樂的生活都已是童年的回憶再也回不去了!外婆離開之前,雖然把如何包糉子祕方留給了我們!如今吃的糉子仍然還是往年的美味,如今的端午節,仍然還是往年的忙碌,但是永永遠遠少了外婆的味道與背影!我沒有忘記從小外婆陪伴我的時間是最久的未曾忘記外婆從小對我的養育之恩!外婆啊外婆,你悄然無息的離開了我們去向了遠方旅遊!您可曾知道我們對你的思念?但願在遠方的您可否看到如今的我已經漸漸長大,慢慢懂事,再也不會讓您操心了?

端午節和糉子雖然是非常平凡的美食但是它的美味承載了許許多多人的童年的味道與回憶!也突出了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所以每逢的端午節滿滿都是愛!

端午節的作文14

今天,是我最喜愛的一個節日——端午節。節日是爲了紀念古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因爲國家淪陷,並懷才不遇,所以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江裏的魚兒啃食屈原的身體,所以,就把糯米放入蘆葦葉中用彩色的線捆住,扔進江中,讓魚兒吃裏面的糯米,所以,這天人們還要吃糉子。

人們除了吃糉子,南方人還會賽龍舟,而我們就把用線做的五彩繩帶在手上,並採些艾草放在門口可以辟邪驅蟲。

這天,縣城裏還要舉行一場集會呢!爸爸媽媽一說要帶我去感激,我頓時興高采烈、喜出望外。剛坐上車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快到了嗎?快到了嗎?“經過十五分鐘後,終於到了。走到會場邊兒上,我就聽見了遊樂場的音樂,我看見了高高蕩起的海島船,想起了去年玩時的情景,心裏不由得一顫,海盜船一高一低地蕩,一開始蕩得不怎麼高,可是後來,越蕩越高,感覺像是飛到了九霄雲外,遠遠的,也能聽見體驗者的尖叫者,後來,我又進了鬼屋體驗了,驚悚的感覺讓我尖叫連連……

集會上還有各種小吃,比如:臭豆腐。人們都說:“到長沙不吃長沙臭豆腐,等於白來。”所以,我今天也要嚐嚐這長沙臭豆腐有多好吃,我走到小攤前,一股臭味撲鼻而來,我要了一份臭豆腐,吃了起來,吃完後,感覺到脣齒生香,回味無窮,真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啊!“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5

端午節到了,媽媽照例買回來幾個糉子,笑着說:“我們要吃糉子了。”

媽媽去煮糉子了,又問我:“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嗎?”我脫口而出:“我當然知道了!端午節吃糉子是因爲屈原被他的楚國皇帝趕到了秦國,他在秦國聽說了楚國滅亡的消息,便悲痛欲絕,抱着一塊大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楚國的百姓知道後,怕魚兒咬他,便包了糉子丟入江中。從此,百姓們就養成了吃糉子的習俗。”媽媽聽了我的講述,連連點贊,“不錯!不錯!”。

媽媽端出煮好的糉子,我的手剛碰到糉葉,就趕緊縮了回來,只覺得手火辣辣的疼。媽媽笑話我:“糉子剛出鍋時,是很燙的,不能隨便碰。”說着,媽媽抓住包糉子的線頭,一拉,線掉了下來,再抓住糉葉一角,一抖,糉子就在碗裏翻起了跟斗,糉子出來了!我開始拆第二個,這回,我吸取了教訓,學媽媽的樣子,一個白胖胖的糉子到了我的碗裏。我開始風捲殘雲般吃起了糉子,邊吃邊問媽媽,“糉子怎麼做出來的?”媽媽跟我講,包糉子,先要找好材料,糯米,紅棗,糉葉,細繩,用糉葉包好糯米紅棗,細繩紮好,糉子就完成了。媽媽說得那麼簡單,我纔不信呢!包糉子是一種技術,肯定也要多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的。

糉子真好吃啊!我們中國人有這樣一個傳統美食,哪能不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