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四爺的作文

四爺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四爺的作文

從去年九月開始,我供職的市政局,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一座餐廚垃圾處理廠,我被抽調到指揮部工作。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因爲廠房基礎需要打樁,我們指揮部人員到施工現場進行協調。

工地遠在郊區,距市區三十多公里。那天中午,樁基公司的金總請我們到附近的黃河漁場吃飯,主食要的是酸湯麪葉。金總喜歡吃醋,他嫌麪條酸味不夠,讓服務員再拿醋過來。同事紅傑對醋頗有研究,從大紅浙醋到山西老陳醋,從醋的原料加工到使用工序,像個專業廚師,講得繪聲繪色,全面而考究。金總一邊讚歎,一邊說,要說這醋,還是農村的好。

金總的話,瞬間讓我的思緒,回到了遙遠的童年。

老家的柿子醋,是自家釀造的,天然純正,酸甜可口。

我小的時候,一到秋天,母親總是在自家的缸裏,放進些爛掉的柿子,蓋上蓋子,隔上十天半月,缸裏便會飄出一股濃烈的酸味。我放學回家,渴的時候,就會舀上半碗,咕咚咕咚飲水般地喝下去。那種酸味,帶着一種清幽的綿甜,自然醇厚,柔和溫潤,沁入肺腑,讓人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

老家柿樹多,所以盛產柿子。半坡上,地壟邊,枝繁葉茂,生長旺盛的柿樹,隨處可見。老家缺水,而柿樹耐旱,所以適合柿樹生長。

柿樹屬於多產植物,果實結得很稠。每到秋天,一團團,一簇簇,密匝匝的柿子,一個緊挨着一個,沉甸甸地懸掛在樹梢,壓得枝椏低低地垂着,在柔和的秋風中輕輕盪漾。因爲果實結得太多,加上風吹日曬和蟲咬,樹下總會落着很多沒有長成的柿子。柿子成熟的季節,滿山遍野一片金黃,點綴着豐滿而充盈的秋天。

柿子樹很高,但摘柿子卻不用上樹。因爲柿子一般都長在手臂夠不着的地方,即使上了樹,也難以摘到。所以,老家人發明了一種特殊的專用工具:卡竿。

卡竿實際上是用一根長長的竹竿製成,將竹竿根部的圓頭,簡單削成剪刀形狀即可。摘柿子的時候,手握卡竿的.一端,將剪刀那端伸向目標,緊緊卡住樹枝,緩慢地轉動幾圈,就能卡斷細小的樹枝,枝頭的柿子,就隨同斷枝被卡下來。一竹竿下去,有時可以卡下來一個柿子,但有時可以同時卡下來一撮。然後,慢慢將竹竿收回來,取下黃澄澄的柿子,放進籃子。柿子怕碰,怕摔,所以,摘的時候,必須得小心翼翼。

一棵柿樹,往往需要費上好幾天的工夫,才能將整棵樹上的柿子摘乾淨。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充滿着無窮的樂趣。每到這個喜人的季節,我總是爭先恐後地抓起卡竿,搶在幾個姐姐的前面往坡上跑。

陽光從枝椏間灑下斑駁的光點。五顏六色的蝴蝶,徜徉在成熟的秋野,翩翩起舞。成羣的蜜蜂,也穿梭在樹枝之間,嗡嗡地飛着,忙碌地採蜜。稠密的葉子和圓圓的果實,在秋風裏來回晃動。時常能聽到熟透了的柿子,受到震動脫落樹枝而摔在地上的聲響。還有,因爲我的頑皮搗亂,遭到姐姐們吆喝的聲音。於是,我的童年,便被輕輕定格在這樣氤氳而熱鬧的畫面之中。

柿樹葉多,而且葉質肥厚。冬天的時候,樹下積滿了厚厚的落葉。村人常將乾枯的柿葉裝進籃子或者籮頭,挑回家生火做飯。那時候,村裏人窮,很少有人家能燒起煤,而林木又禁止砍伐,所以,柿樹的枝葉,便成爲村人首選的燃料。

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柿子雖然不像玉米小麥那些主要的糧食作物那樣珍貴,但作爲輔助食物,可以挑到集市,換些零錢,補貼家用。

剛摘下來的柿子,顏色橙黃,新鮮而充滿水分。挑到集市上,能賣三毛多錢一斤。也有很多人家,將柿子摘後,堆在房頂。生澀的柿子,經過風吹日曬,由硬變軟,由黃變紅,皮薄肉嫩,香甜可口,城裏人很喜歡吃,所以價錢比生柿子要貴一倍。老家有句俗話,“吃柿子揀軟的捏”。老家人實在,因爲軟柿子的確好吃。但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話卻被莫名其妙地引申爲欺負人或者受人欺負的意思,有悖於這句話的初衷。生柿子還可以浸泡在溫水裏,過上三五天,泡成懶柿。泡熟之後,像蘋果一樣,吃起來脆甜。有心計的人家,還將柿子削皮,加工成柿餅,保存起來,等到冬天,再拿到集市上去賣。

柿木紋理細密,質地堅硬。因爲柿木沉重,一般不用它製做傢俱,只能當成傢俱的輔料。雖然柿木不成大器,但用它做成的小桌子或者廚房的面板,結實無比,經久耐用。現在街頭賣白吉饃的地方,剁肉用的案板,大多都是柿木做的。不過,近年來,柿木傢俱逐漸增多,因爲市面上少,價格昂貴。我曾在一個傢俱店裏,見過一張做工考究的柿木餐桌,標價竟高達三千多元。

村裏人對柿樹感情很深。在那時候,即使柿樹的樹冠很大,長在地邊,茂密的枝葉伸進地裏,搖搖曳曳,遮擋着陽光,影響着莊稼的長勢,但因爲它的好處種種,都捨不得將它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