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作文春節習俗

作文春節習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作文春節習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作文春節習俗

作文春節習俗1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歡快、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又叫過年,含有辭舊迎新的寓意。我的家鄉在周至,我們家鄉春節的習俗很多,下面我就爲你一一介紹吧。

春節前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也叫“對聯”,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更加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都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的春聯是在紅色的紙上,用毛筆蘸墨,書寫一些象徵吉祥、祝福的話語,寄託人們美好的心願。

除夕夜,我們每家每戶都要“燃爆竹”。當午夜鐘聲響起的時候,就會響起雷鳴般的爆竹聲,爲什麼要燃放爆竹呢?這兒有一個傳說:相傳每到過年時節,年三十的晚上,出來一頭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來吃人、吃牲畜,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竹子截成一個小筒一個小筒的樣子,把桶裏裝上火藥,把它們放在“夕”出沒的地方,當“夕”出來的時候,點燃火藥,立刻發出震天的巨響,“夕”聽到這聲音,嚇得撒腿就跑,人們就平安了。所以就把這種發出巨響的東西叫做“爆竹”。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守歲”。聽媽媽說,守歲既有對過去一年的留戀,又有對來臨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傍晚開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古人有作詩等風俗,而我們現在更增加了豐富的內容,除夕之夜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成了大多數人盼望的事情,連小孩子都非常喜歡。

家鄉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每一個習俗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它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呢!

作文春節習俗2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爲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爲,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作文春節習俗3

又過春節了,有些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期待VS習俗

作爲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應該是有所期待的,我們小孩子所期待的便是去各家拜年,要紅包和那時的一些有趣的玩意兒。而大人們所期待的應該是那說長不長的假期了吧,而對於老人來說,無非是一年到頭,一家人又能歡歡喜喜、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了……春節作爲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有着許多的習俗:守歲、祭祖、貼春聯、放爆竹、拜年……這大多數是我覺得繁瑣卻又值得期盼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大年初一前夜,長媽媽囑咐我,清早起來第一句話便要對她說恭喜,還要我吃福橘。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春節習俗的重視……

舊俗VS新習

有人說如今“年味”淡了。的確,由於意外事故頻發,許多城市已經開始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現如今科技進步巨大,電話、電腦越來越普及,於是,人們開始以電話、電子郵件拜年的方式替代登門問候。造成一些習俗在逐漸離我們遠去。以貼春聯爲例,古人過年時多用兩塊桃木條寫上傳說中能驅鬼的門神的名字來辟邪,這就是最初的“桃符”。五代時,後蜀的宮廷裏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即春聯,到宋代,貼春聯已經成爲民間過年的習俗。而現如今,卻不見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了。可見,這年味確實淡了。

感悟

隨着都市越來越喧囂,鄉鎮的日益都市化以及社會的發展,有些傳統的東西還在延續着。但有些卻隨着生活的改變而流逝了。春節的習俗也不免會受到一些影響,導致一些改變,一些較爲不重要的習俗漸漸地消失了……

作文春節習俗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又把新桃換舊符”。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

春節是指正月初一立春日這一天,可春節慶祝準備活動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臘八粥,是在臘八節那天用各種豆子和米熬製的粥,軟軟的甜甜的,很好喝,現在想起還回味悠長!臘月廿三,俗稱農曆小年,傳說這天是“竈王爺”上天之日,要吃燒餅喝豆腐湯。臘月廿四,掃房子,打掃房屋,既有驅除病魔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舊迎新的.願望。臘月廿五,磨豆腐,古時候人們以爲竈王爺上天后,玉帝要下界查看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人們要吃豆腐渣表示日子清苦。臘月廿六,燉年肉,人們會上街置辦年貨,殺豬割肉。臘月廿七,宰雞殺羊,趕大集。臘月廿八,貼畫畫,這天人們要把準備好的年畫貼上,樹上車上都要貼,表示來年紅紅火火。臘月廿九,蒸饅頭,表示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年三十,捏鼻,這天家家戶戶要包餃子,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這一天是全年的最後一個晚上,要守歲熬除夕,還要放鞭炮鎮邪,現在我們爲了空氣清新,不再放鞭炮,好懷念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啊!不過,從今天開始就可以掙壓歲錢嘍!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滿歡樂、充滿希望的春節。它總是那麼令我陶醉、令我激動。我愛我家鄉的傳統節日。

作文春節習俗5

按我們家鄉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中旬就開始了。每當要到春節時,氣氛就會變得格外熱鬧。

在臘月十幾的時候就要到每家自己儲存食物的地方把之前儲存的大米,臘肉,什麼的都預備充足。整理好過年吃的,用的,就把屋子裏裏外外都打掃一遍。

到了臘月二十一,我們村裏每家每戶都陸續開始做“餈粑”酒什麼的,我老家過年時一些要吃的東西一般都是自己做的,要買些水果,糖之類的。有時家裏打餈粑不夠人手的,可以去找幾個鄰居或是親朋好友來幫忙。每當到打餈粑那天,爺爺就會找三兩個親戚來幫忙。不過,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米給煮熟,然後把煮熟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竹籃裏晾涼,有時我會抓幾把來吃,不過那飯很燙,所以我每次都會讓奶奶幫我揉成一個球,那樣又美味又不燙。不過不能吃太多,因爲這些美味還要用來做餈粑和酒呢!

第二天上午把要用的東西準備好,下午就開始了。等把餈粑打好,就要把還不成形的餈粑給捏好,一般都奶奶來捏,我們一般只是在一旁看着,有時“捏”幾個試試。等餈粑捏好後就放到一個裝滿冷水的盆子裏,蓋上蓋子儲存起來。

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早已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差不多6點7點時,再放幾串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燈火通宵,有的小孩子嘴上說着一定要守歲,可是到了最後凌晨1點多太困了,又自己乖乖睡去了。

春節到了,天還沒完全亮的時候,爺爺就已經拿着鞭炮到門口去放了,說實話我還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們給了我們壓歲錢,爸爸就帶着弟弟出去拜年啦。我和姐姐就待在家裏。等我弟弟回來時,他就和奶奶一起去買花炮之類的炮去了,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節過後,我們又在老家待了幾天就回廣東這邊了。走的時候還帶了一些奶奶他們做的臘肉,還有幾袋家裏種的米,爺爺還拿了一些酒給爸爸,那些酒可都是我爺爺自己釀的呢!

作文春節習俗6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到:“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到年三十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來慶祝新的一年。世間都流傳着一種關於年三十的時候爲什麼放鞭炮的傳說。傳說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那天,它就躍出海面到處作亂,有一年,一個老人身穿紅衣,手拿鞭炮把年獸給趕跑了,於是後人們每年當過年就穿紅衣,貼春聯,放鞭炮,這就是人們爲什麼放鞭炮,穿紅衣的作用了。

想必我們每個孩子每年都會收到壓歲錢吧。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準備好的紅包分給晚輩,據長輩說壓歲錢可以去除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以一種美好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其實壓歲錢分爲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成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是由長輩把壓歲錢塞到紅包裏給孩子。壓歲錢一般在晚輩拜年結束後長輩當衆給,也有的人在除夕那天晚上等孩子睡去,長輩偷偷地壓在孩子的枕頭底下,這樣做是爲了讓孩子在這天晚上做一個好夢。

民間認爲給孩子壓歲錢,是在“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讓它化兇爲吉。壓歲錢牽繫着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一些節日所需要的東西。

日落月升,斗轉星移,回收往昔,歷史唯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時候都受到人們普遍重視,因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曆的正月初一爲春節,俗稱過年。春節緣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的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爲春節。

作文春節習俗7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今年過年這幾天,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妹妹吟誦的這首春節童謠。這首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也讓人興奮不已。

這首童謠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興趣的,爲什麼呢?哈哈,因爲年三十,又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可比吃普通的飯要熱鬧多了!不僅家人團聚,而且樣樣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營養的菜紛紛擺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團圓飯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許多呢!你瞧!有魚!它代表年年有“魚”這邊的柿子餅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萬事如意”還有我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擺城寶塔狀,可以表示來年生活步步高昇呢!把年糕白城大圓盤,還可以表示團團圓圓,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還有海鮮、牛肉……還有許多我人都不認識的一些“老”菜。

雖然餐桌上的菜誘惑着我們,但我們仍不忘我們家的老規矩——先把年紀最老的太婆請上了桌,你們瞧,太婆樂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咧牙在笑呢!我們吃了許多菜,我感覺肚子都快裝不下了!

我們高高興興地吃完了飯,坐在電視機錢,看春節晚會,爺爺和爸爸一邊看春晚一邊聊着20xx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賀太婆則一邊看晚會,一邊拍手叫絕。那我呢?其實,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們也玩的不亦樂乎。

在這個團圓祥和的除夕夜,我們精彩的20xx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個喜慶的日子,我們期待來年全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作文春節習俗8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爲盛大的節日。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節習俗。我們亳州地區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就準備,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春節活動延續達一個月之久。

臘月初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裏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着手辦年貨了。殺豬宰羊、做新衣服、採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竈”和掃除的日子。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祭祀,以求竈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一天還要把家裏打掃乾淨。

臘月三十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圓,除舊迎春,還要到墳地裏祭祖。這一天早晨,家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中午閤家要吃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充滿了融融的天倫之樂。晚上吃過飯,親人團聚在一起,把瓜子、花生、飲料、水果等都擺在茶几上,然後一起看春晚。晚上還要“守歲”,年輕人很少睡覺,一直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放炮。

大年初一最爲隆重,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牀,穿着新衣,向神主、祖先、長輩拜年。這一天早晨只准吃餃子。如果誰吃到了餃子裏包的錢幣,誰就在這一年裏好運連連,財源滾滾。小孩子們要給長輩磕頭要壓歲錢。吃過餃子,男的要去鄰居家串門拜年,女的則在家裏接待客人。到了中午,親人們仍在一起吃團圓飯。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燈節。晚上人們在街上放煙花,每一戶人家都要在門前放兩盞燈,街上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另外,在春節期間,我們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如過年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裏,以免亂說話。正月初五不能動剪刀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家鄉的春節真是熱鬧有趣!

作文春節習俗9

春節到了,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而我的家鄉廣州也有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廣州有句俗語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把家裏大掃除一遍,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到了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女人就爲了團圓飯做準備,男人則幫忙殺雞、殺鵝、貼對聯、貼門畫、買花、買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熱鬧了,有些大人在茶餘飯後就等着看萬衆矚目的《春晚》了,小孩子們就穿着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戶地去得壓歲錢,俗稱“利是”。而有些大人們則帶着小朋友去逛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說到迎春花市,這可得詳細介紹介紹:每年的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都搭起綵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涌動,十里長街,繁華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纔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點來敲門時,每家每戶都響起喜慶的鞭炮聲。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飛舞的鞭炮紙上了。鞭炮一過,就是五彩繽紛的煙花點綴在無暇的天空上了,人們望着飛上天的煙花。一起期望着新的一年、新的氣象。

到了初一,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們就會去打麻將,而小孩子們則用自己的壓歲錢案買各種零食玩意兒。到了晚上,天空中還是閃爍着五光十色的煙花,有條件的則特地乘車去琶洲等地看煙花。

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又是尾聲——元宵。我們這裏並不是每條村都過春節的。有些人就會過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初二……而我們這條村正好就是過元宵的。我們要準備好各種菜餚迎接客人,讓客人吃得開心,會得慰心。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你家鄉的春節習俗又是什麼樣的呢?

作文春節習俗10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就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窗花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作文春節習俗11

寒假又到了,春節又來了!過春節嘛,總是有很多習俗,放鞭炮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春節習俗。

“春節到,放鞭炮,嚇跑惡鬼和妖怪!春節······”弟弟邊說着自己編的順口溜,邊放鞭炮。看着弟弟放鞭炮,我心中升起一個疑問:“爲什麼過春節要放鞭炮呢?”於是,我去問知識淵博的爺爺。

爺爺告訴我:“鞭炮是中國的特產,也稱‘炮仗’、‘爆竹’。它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春節放鞭炮的原因是要把出沒的野獸嚇跑,驅魔驅邪,喜迎春節,它還表示平平安安,歡歡喜喜。”“噢,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謝謝爺爺,我明白了。”

聽完爺爺的解釋,我對鞭炮來了興趣,想放一放鞭炮。

我拿出一個長長的煙花,來到院子裏,我扣動打火機,一束藍色的火苗從打火機裏冒了出來。隨着“噝噝”的響聲,一簇閃閃的火花從頂端噴了出來。我盡情地揮舞着,跳着自己認爲很優美的舞動,在夜空中畫出各種圖案。

我還不盡興,又拿了一個大大的禮炮,準備點燃。但看到它龐大的體積,我又猶豫不決,這時,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不要怕,只要勇敢、自信,你就能成功!”聽了媽媽的鼓勵,我鼓起勇氣,點燃了導火線。就在我飛速跑開的同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響了起來。“噼!啪!”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從禮炮中噴薄而出,頓時點亮了夜空。“砰!”又一顆小火球蹦了出來,“譁!”就像一朵巨大的玫瑰花瞬間開放,絢麗至極·····夜空中,各種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朵”爭奇鬥豔,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五顏六色的煙花,不僅綻放出來美麗,綻放出了悠久的歷史文化,還綻放出了我的勇氣與信心!

作文春節習俗12

今天,老師要求寫一篇有關傳統習俗的作文。由於我是小孩嘛,老盼望過年又最愛吃餃子,所以我決定寫寫有關“春節吃餃子”的傳統風俗。

於是,我上網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真奇妙——

原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與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而子時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有非常多神奇的傳說。一說是爲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說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爲“糧食滿囤”。三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人的耳朵非常容易被凍掉。爲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兒,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裏咬着,這樣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爲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着吃。

其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深受老百姓喜愛,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春節,餃子更成爲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另一方面,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的新年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與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春節吃餃子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吃魚團、肉丸與髮菜,象徵團圓發財。還有些地方吃法非常獨特。如:在我國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麪條與餃子一起煮着吃,取名“金錢穿元寶”。你說有趣不有趣?

看來,愛吃餃子真不錯!查着查着,我又想吃餃子啦。

作文春節習俗13

六(5)班 馬婧 明天就是春節了,我非常高興,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飯菜,香噴噴的點心,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我越想越高興,當晚我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腦子裏想的全是飯菜,點心、壓歲錢,還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愛的玩具春節的早上,我第一個從牀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後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爸爸見我起得這麼早,也不甘落後,從牀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媽也陸續地起牀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麼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說:“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麼以後,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麪,我燒水。我們幹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着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還個個難看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說:“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麼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麼都應該刻苦。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裏翻江倒海了。媽媽便把餃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媽媽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媽媽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我媽剛弄好湯,我便搶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個痛快!由於吃得太快,舌頭都火辣辣的。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目了。 啊,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啊! 點評:文章雖然語言樸實,但是文章把包餃子的過程描繪得

淋漓盡致,讓人彷彿身臨其境。

作文春節習俗1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裏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牀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竈神。竈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爲我們過得非常好,就能夠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竈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由於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後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後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隻,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閒時光,但是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爲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爲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竈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由於這時竈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夠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由於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作文春節習俗15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纔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