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的四年級文化作文六篇

實用的四年級文化作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文化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四年級文化作文六篇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1

清晨,迎着第一縷陽光,我邁着輕盈的腳步,走進我的智慧校園,一所美麗優雅的學校——伏牛路小學。

走進學校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旗臺。國旗臺莊嚴肅穆,旗杆筆直的矗立着,好像一位威武、挺拔的哨兵在站崗;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遠遠望去,旗幟上的星星好像在對我眨眼……

繞過國旗臺,一座翠綠色的文化長廊展現在眼前。長廊上,學校的十六字緘言教育我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少年,我想,我會一直把它牢記心中,時刻提醒着自己!再往前走,一陣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原來是一大片美麗的花壇。花壇裏各種各樣的花爭奇鬥豔,競相開放。花壇的正中間是一座霧臺,這些美麗的花兒在水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好似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惹人憐愛……

學校還設置有一個超大的圖書館。圖書館裏,各種各樣的圖書應有盡有,不管是名垂千史的典籍,文采斐然的詩篇,還是蘊含哲理的中外名著都可以自由選擇,盡情閱讀。

在學校所有的特色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璐璐姐姐和校長伯伯創辦的《故事城堡》,只要有時間,媽媽都會帶我去聽璐璐姐姐講漢字故事。六尺巷的故事,我知道了清朝宰相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包容氣度;“大器晚成”的故事,讓我瞭解了姜太公的足智多謀、仙風道骨;《滕王閣序》的優美大氣,讓我領略到了初唐詩人王勃的才華橫溢……這是漢字故事的魅力,如果你也喜歡,可以來我們伏牛聽故事哦,伏牛歡迎你!

這就是我的學校,一所充滿牛文化的學校。我們在這裏收穫了快樂,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我們快樂的成長歲月。伏牛,我愛你!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2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麪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繡、風箏、園林建築、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爲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裏,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爲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爲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後,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戶戶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徵着一年團團圓圓。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3

媽媽對我說:“阿隆呀,你要記住,今天日本的松田叔叔請我們吃飯,你要學點日本禮儀,吃飯前一定要說:“一達達給媽使!”(日語:我吃了)吃完後必須要說:“郭起燒撒馬待西他!”(日語:謝謝款待)……”

唉!媽媽又開始她的“演講會”了。每次吃飯時媽媽就抓住這“良好機會”滔滔不絕地說着用餐禮儀。

我和媽媽來到一家意大利餐廳,和松田叔叔見面行完禮入座後,我點了牛排、水果色拉等其他好吃的。“怎麼這麼慢啊”,我早就等不及了,旁邊餐桌上飄來陣陣香味,饞得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菜終於上來啦,哇!這麼多好吃的呀,有飄着濃濃奶香的玉米濃湯,還有清爽可口的水果色拉……我急不可耐拿起筷子就想吃,這時,媽媽用腳用力的踩了我一下,我一下想起:“啊呀!差點忘了日本禮節了,該死!”連忙雙手合攏說道:“一達達給媽使!”隨後,我神速地吃完了一個布丁,又端起一碗湯“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吃菜的時候要慢一點,要學點紳士樣。”媽媽在我耳邊輕輕地提醒道。“嗨!真麻煩!來吃飯的還是來吃禮節的?”我心裏嘀咕着,但沒有辦法,母命難違只好慢條斯理吃起來。

吃牛排的時候,刀叉和盤子又發出“叮叮咚咚”地撞擊聲。周圍的人們都向我投來好奇的目光,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放肆”和隨意已經引起他人的不滿,影響到別人的用餐了,我臉一紅,忙安靜了下來,輕輕地切了一塊牛排放進嘴裏,抿着嘴慢慢咀嚼着。飯終於吃好了,我自覺地再一次雙手合攏對着松田叔叔說道:“郭起燒撒馬待西他!”松田叔叔臉上浮現出了笑容,一旁的媽媽也欣慰地笑了……

雖然這頓飯讓我吃得很累,但同時我也學到了用餐禮儀,收穫真不小!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4

今天天氣很舒適,老師帶着我們去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用小三角做出來的仙鶴、福娃、龍蝦、孔雀、水壺……五顏六色,非常好看。還有用紙剪出的蝴蝶、竹子;還有用糖做出的馬、蛇、龍、小豬、長頸鹿;還有用手工做出來的鮮花戒指、冰激凌娃娃。用小珠珠穿出來的小球。其中鮮花戒指是最引我注目的,大人戴就把它擰大,小孩戴就把它擰小。還可以把它擰到鉛筆頭上,還可以用線綁在戒指的小環上當項鍊。它真是一個多功能的戒指啊。

觀看了這麼多的作品,一個個象真的一樣讓我大開眼界,增長了見識。我很高興,我想到我不會做,我一下子又難過下來,但是我想到不會做可以學,我以後要好好學,發揮想象圖片,觀察力,爭取給老師做的一模一樣好看。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多啊!但我感興趣的還是端午節吃糉子。

可是,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源於紀念屈原。屈原的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使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並被撤職流放。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後來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百姓知道屈原死後,都去汨羅江憑弔。因爲擔心裏面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人們紛紛把食物投進江中餵魚,以免魚蝦吃屈原。後來人們又把飯糰用樹葉包起來,外纏彩絲,發展成爲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龍舟竟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6

我們的校園美不勝收。

走進彎月似的南大門,迎接我們的是一本巨大的、翻開了的石書。石書很長,有兩個同學的伸長的手臂這麼長,差不多有兩米吧。石書也很厚,它的一半雖然只有十頁但要用手掌丈量的話需要量兩次,約有20釐米厚吧,可見石書有多大。石書上面還有四個詞:釋放、厚德、自由和致和,這四個詞語是我們的校訓。

在石書的前面是一棵高大挺拔的樹,因爲長得很像菠蘿,所以我們親切地稱呼它爲“菠蘿樹”。

沿着學校的文化軸繼續前行,我們看到了一個花壇,花壇中間有一個小海豚噴泉,小海豚有四隻,分別朝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小海豚的眼睛炯炯有神,其中一隻目不轉睛地盯着我,嘴巴張得大大的,好像在對我說:“歡迎回到學校,歡迎回到學校!”小海豚還是我們學校的吉祥物呢!每天守護着我們美麗的校園。

再往前走,看到的是一個日晷,日晷是個用石頭做的大圓盤,裏面穿着一條超大號的針,中間刻着古代表時刻的字,譬如:子、醜、寅、卯……據說,古時候沒有計時工具,就用日晷時間。每當太陽照到日晷,它中間的那根針的倒影照到哪個地方就是什麼時刻。我想,設計師把日晷擺在文化軸裏一定是想讓我們珍惜時間吧!

再看看書吧,書吧是我們放學常去的地方,書吧有扇自動門,但是自動門已經固定住了,因爲同學們玩書吧的地上光溜溜的。我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書架有S形的、U形的、O形的……千姿百態,書吧的座椅也很舒適,看累了書還可以看看花草。

我愛我們學校的文化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