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的四年級春遊作文彙總七篇

實用的四年級春遊作文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春遊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四年級春遊作文彙總七篇

四年級春遊作文 篇1

盼星星盼月亮,盼了這麼久,終於把春遊給盼來了,這不,同學們都全副武裝(帶了不少零食),到了七點半,我們出發了。南山竹海離學校有些遠,所以在路上行了兩個小時纔到。

到了九點半,和們來到南山竹海。一進去,“南山竹海”四個醒目的大字映入眼眶,四處羣山環繞,山巒連綿起伏,到處都是竹子,難怪叫“竹海”,真是名副其實!竹子青翠欲滴,個個都高大挺拔,那粗壯的樣子讓人一看就知道年代久遠。看着竹子,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詩“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句詩寫出了竹子的堅強不屈,難怪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呢!走着走着,我們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湖,叫靜湖,湖水清澈見底,湖面波光粼粼,乍一看讓人以爲水面上放了無數顆耀目的寶石呢!我們還到了小鳥天堂,看到了白天鵝與黑天鵝有的正在低頭高歌,有的靜臥在一旁,似乎睡着了,有的正在俯身喝水……千姿百態,純潔高貴,我們還看到了成雙成對的鴛鴦……

吃過午飯,我們乘坐了地面纜車。奇怪的是,一向恐高的我們面對刺激的地面纜車竟無一絲害怕。登上山頂,我們來到竹文化展覽館。我才知道原來堅硬的竹子也會有害蟲,就如竹螟,真是“一物降一物”。走過展覽館,我們來到熊貓館。我才發現原來只適合四川等地帶的大熊貓也慢慢適應了我們這兒的生活,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館裏有兩隻大熊貓,一隻正在喝水,另一隻爬上了雙槓,給我們表演了倒掛金鉤,引得我們一陣喝彩。

近兩點了,我們坐上了大巴車,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南山竹海。

點評:以遊蹤爲序寫景,行文流暢。小作者們通過遊玩的順序向我們介紹了溧陽南山竹海春天的美景和遊玩的樂趣。語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文末直抒胸臆,表達對春遊的愉快之情。

四年級春遊作文 篇2

神奇的便倉枯枝牡丹早已蜚聲內外。有關它的民間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今年春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便倉,得以有機會一睹枯枝牡丹的真容。

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牡丹園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羣擁擠在長長的小街上。復古的街道兩側是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專賣店。偶爾有幾個賣糖人的、賣面具的小販,悠長的吆喝聲彷彿把遊人帶到了那久遠的時空。

太陽公公笑眯眯地爬上了東山。牡丹姑娘都一個接一個地綻開笑臉迎接遊客的到來。小露珠在花瓣上玩着滑滑梯、蹦蹦牀,蜜蜂、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小鳥嘰嘰喳喳地唱個不停……他們都爭恐後地與遊客打招呼。爺爺奶奶笑開了顏;叔叔阿姨放鬆了心情;小朋友們又蹦又跳,偶爾還衝同伴做個鬼臉……清晨的牡丹園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偌大的牡丹園內品種數以百計,據介紹,大紅、粉白二色爲牡丹中珍稀品種。花朵美鮮潤澤,芬芳馥郁,葉片清翠欲滴,而枝幹卻憔悴欲枯。漫步在牡丹園中,看着那乾枯的枝幹上盛開着的鮮豔牡丹,你不得不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

中午剛過,太陽紅得發亮。牡丹園後的小池塘在太陽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水中的小金魚則像一個個小小的潛水艇,在水中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玩得不亦樂乎。當遊客輕輕走近時,小金魚像離弦的箭飛快的竄到遠處去了。

太陽西斜。遊客們流連於牡丹花叢。男女老少五顏六色的服裝與各色嬌豔的牡丹花爭奇鬥豔,相映成趣。喧譁、熱鬧已漸漸散去。人們不知不覺就沉醉於花海中。慢慢地太陽公公下班了,小魚兒也逐漸歇息,星星在天空探出了腦袋,不停地眨着它那閃閃發光的大眼睛,牡丹花散發出迷人的香氣。一切都那麼寧靜,那麼美好。

帶着滿意和滿足,我和媽媽踏上了回程的路。我與媽媽相約,明年還來看牡丹。鹽城好玩呢!

四年級春遊作文 篇3

今天,我在早上六點就起牀了,因爲今天要春遊,我睡不着,我想早上的時間快點過去。

終於到了七點半,我背上自己的食物就出發了,到了學校,我看見學校已經有許多學生了,我也立刻跑回了自己的教室,在教室裏,我也不用再等了,因爲老師正好要帶我們走。

在車上,我們說說笑笑,車子裏迴盪着我們歡樂的歌聲。

到了武警學院,老師首先帶領我們去一個大操場上觀看解放軍叔叔隊列表演,他們的步伐整整齊齊。我想:他們一定是花了心血才練出來的吧!我如果們那樣多好呀!這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做什麼事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另外,他們還表演了武術給我們看。

最後,老師又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大草坪上休息。我們在草坪上很開心。有的在吃東西,有的在玩溜溜球,還有的在打撲克……

不知不覺,回家的時間到了,我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這裏。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時間過得真快呀!

四年級春遊作文 篇4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春姑娘邁着輕盈的步伐來了,一年一度的春遊活動也來了。

4月1日上午,我們四年級段的春遊目的地——海山公園。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我們從學校步行前往海山公園。一路上,桃花開了,白玉蘭開了,小野花開了,杜鵑花開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漲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河面上,清澈的河水緩緩流動,岸邊的幾棵楊柳,抽出了點點嫩芽,幾棵古老的樹彎着腰,好像在向我們頻頻點頭……

來到海山公園的大草坪上,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大家聽從老師的指揮,各自選好一小塊空地,準備休息。說幹就幹,我們小組的8個成員心靈手巧,把檯布整齊地鋪在了草坪上,用書包壓上。接着,檯布上就像下起了“食物雨”,各式各樣的食物“從天而降”。緊接着,就聽到了一陣又一陣那此起彼伏的嚼東西聲,又聞到了一股股香氣……

你瞧同學們,有的在草坪上奔跑,有的在石頭上看書,有的在池塘邊玩耍……大家揮灑快樂的汗水,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如話一般綻放……這快樂的場景又給這幅生機勃勃的“春之美”畫添上了幾筆快樂、激情、幸福……

我愛春遊,它能使我真實看到大自然的魅力,又能讓我玩得開心,吃得開心,笑得開心……

四年級春遊作文 篇5

“耶!去春遊樓,好開心啊!”

“哇!你帶了那麼多好吃的!”

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戶外實踐活動——參加寧波博物館、遊覽鄞州公園。

一上大巴,整個車廂都熱鬧起來。同學們有歡快地唱歌的,有給大家猜字謎的,有聊天的,還有在玩撲克牌的。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連可愛的小鳥兒都緊緊跟隨着我們嘰嘰喳喳,享受着這美好的時光呢!

終於到了,我們緊跟着導遊叔叔,急不可耐地走進了博物館。那裏雅雀無聲,特別安靜。同學們一邊參觀藝術展品,一邊忙不停地記錄着資料。大夥兒真好學啊!我也深受影響,不由自主地從書包中拿出小本子,開始認真地記載起來。一邊記,一邊仔細地聽黃老師給我們講解科學知識。

午餐就在鄞州公園啦!我們挑選了一塊又綠又平的草地,鋪上餐布,把準備好的午餐和零食一骨腦地倒出來,同學們真是餓了,那麼多美食一眨眼就消化了一大半。

這次春遊跟往年不一樣,博物館真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好地方!

四年級春遊作文 篇6

3月28日,我在嘉興鳳橋,遊梅花洲。嘉興鳳橋梅花洲靈氣沉澱,古樸而又清秀,有着千年文化歷史的背景、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道河橋。據記載,石佛寺原址在此,至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兩棵隔河相望的參天古銀杏、結構獨特的三步兩爿橋、古典風味的馮家大院……梅花洲的故事源遠流長。

一路上,遍野粉紅色的桃花和金黃的油菜花相映成趣,充滿着濃濃的春意。從嘉興市區出發十多分鐘便到了。一下車,人山人海。再回頭看,車子都堵了幾公里了呢!

一進梅花洲的大門,撲入眼簾的是路兩邊紅色的'“三百年中國情懷——梅花洲景區”廣告橫幅,幾乎一眼望不到底,看上去十分明豔。

走了五百米左右,眼前有着兩棵古銀杏,這兩棵古銀杏有1240多年的歷史了,分別是一雌一雄,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好比牛郎織女,被一條銀河而分開。古銀杏的枝幹很粗壯挺拔,要六七個大人才能圍起來。雖然這兩棵古樹經歷了千年的滄桑,但它的的枝頭又綻放出了嫩嫩的新芽。

古銀杏樹的對面則是馮家大院,馮家大院沿河而建,主要以江南水鄉的風格建造而成,想當年馮家一定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它的總面積足足有20xx多平方米呢。

經過馮家大院的碼頭,來到了三步兩爿橋,三步兩爿橋在當地有很多的傳說哦!在很久以前,有許許多多的香客前來拜佛,可是兩條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由此一來,寺內的僧人便在兩條河的交叉口建造了兩爿橋,由於從第一座橋只用走三步就到了第二座橋,所以稱爲“三步兩爿橋”,相傳此橋已經有1250多年的歷史了!

走過了有趣的三步兩爿橋,雄偉的千年古寺——石佛寺便呈現在眼前。你瞧,寺院門口的兩尊石佛面帶微笑,好像在歡迎着我們四面八方的遊客。走進院內,只見裏面人流如織,香火繚繞。四尊代表着石佛寺悠久歷史的石佛像站立在院內左右兩旁,個個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有真人般大小,手中拿着長短不一的法器,好像在守護着千年古剎石佛寺……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走出古寺,這首古詩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詩人描寫的也許是梅花洲的景色吧!

四年級春遊作文 篇7

陽春時節,明媚的春光普照大地,趁有這美好的天氣,學校組織我們星期五早上去春遊,我們的四年級的同學去的是清明河。

星期五的早晨,我起了大早牀,帶着準備好的副食、飲料、圖書等,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到學校集合。

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我們沿着鄉村公路向清明河出發,經過肖李社區的左家村、二里灣、楊家村,我們看到樓房林立的、村容整潔的鄉村,筆直的鄉村公路和殷實的村民,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公路兩邊都是長着各種各樣蔬菜,有綠油油的白菜,有青翠欲滴的波菜,蔥鬱的萵筍,還有正在破土而出的嫩芽……一派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