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的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合集5篇

實用的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合集5篇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1

一天,叔叔送給我們家一隻寵物狗,這隻小狗非常可愛! 有一次,我帶狗出去玩,小狗突然到處亂跑,我找不到它了,我回到家正想告訴爸爸.沒想到,小狗竟然回來了。這時,我想:小狗走了那麼遠的路,竟然不會迷路,還能回來?我上網查閱了資料。哦!原來小狗走一下就拉一些大小便,就這樣,小狗無論走到哪裏都不會迷路,因爲小狗是用他自己拉的大小便的氣味給自己作線索,防止迷路。其實我們人類也採用過這種方法,如:用小刀在牆上、樹上、地上......可是光用這種方法是不行的。因爲被人們看見,會說你破壞公物,破壞環境,遭受人們責罵。所以我要發明一個“迷路克星”。 我想,這給貪玩的孩子帶上是最好不過的了。而且操作簡單。希望我的這個“迷路克星”能夠發表,全國通用。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2

大自然是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有許許多多令人驚歎的奧祕。

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在操場上玩耍。看到草叢裏有許多許多的蝗蟲,那時我心裏就想,捉幾隻蝗蟲來玩。想到這裏,我悄悄地走進了草叢,看見了一隻正在趴着休息的蝗蟲。我快速撲了上去,蝗蟲“嗖”的一跳,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哇!它怎麼能跳這麼高啊!它是怎麼跳得這麼高這麼遠的呢?是什麼力量使它跳得這麼高這麼遠的?我帶着滿腦子的疑惑回到了家,決定要好好研究研究蝗蟲。

第二天,我費了好大一番力氣才捉到了一隻蝗蟲,把它帶回家觀察了起來。只見蝗蟲有一對翅膀和六條腿,它的後腿又長又強壯,看起來十分有力,可是它的前腿又細又短。難道它是靠後腿發力的?帶着疑問,我把蝗蟲放在地下,蝗蟲也能是以爲我放了它,儘量使出全力一跳,這次足足有約五十多釐米的.寬度。我心想:天啊!這十足的後腿夠厲害的啊!難怪跳得這麼高這麼遠!爲了證實我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確的,我上網搜了下,結果正是我想的那樣。

大自然奧祕無窮,真是神奇!有待我們去探究。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3

生活中常常會發生戰鬥,如果我們只防守不攻擊,戰爭也會慢慢減少,但是我們防守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因爲我們的防守工具不夠大、不夠多,因此我們會傷亡。我想盾牌它的防守能力爲什麼那麼差呢?原來盾牌當初是用木頭造的,所以容易讓我們傷亡。

我發現烏龜的背上有一塊硬得像鐵一樣的殼。這是烏龜最厲害的防守工具。把它翻過來看看,它的肚子雖然沒有殼那麼堅硬,但也能起到很大的保護作用。所以烏龜不只是背上有殼防守,就連肚子也不鬆懈,真是厲害!

我想,要是把烏龜的殼用在防守工具上那就好了。不過我在電視裏看戰爭片的時候發現電視裏有支部隊是拿着長矛和盾牌的,長矛可以刺破盾,因此尖銳的長矛就可以直接擊殺敵方。

這盾我們應該穿不破,但是我們在製造盾時可以將盾中間做個小洞,讓矛可以穿進去。這樣以來,敵人要想攻擊我,那是很難的。因此我可以輕而易舉打敗敵人,這盾太好了!

這就是我從大自然裏得到的啓示。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4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它會給我們許多啓示。只要細心觀察,就會有收穫。

都說螞蟻搬家就是快要下雨了,那麼螞蟻真的會預知天氣嗎?下面就讓我一一解開吧。

有一次下雨前,一片烏雲蓋住了藍藍的天空,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這時,我發現地上有一條黑黑的會動的線,一直忘遠處延伸,原來是一羣螞蟻在爬行。我在想,難道真的是所說螞蟻搬家就是要下雨了嗎?烏雲越來越多,眼看就要下雨了。帶着疑問我索性回家拿了把傘,又跑回那裏看。可是小螞蟻全都不見了,爬到哪去了呢?我在四周仔細的找了找,真被我找到了。我看見一個很小的洞口擠滿了小螞蟻,我睜大眼睛觀察着,它們正帶着食物進洞呢!

其實下雨之前,由於空氣溼度增大,築在泥土裏的蟻巢會變得潮溼。螞蟻雖然居住在地面以下,但它天性喜歡乾燥,在它的身體裏面有一個感知水份的器官。當空氣中的水份變得很高時,它就感覺要下雨了,就會往高處搬家,以免被水淹。

通過觀察,我想發明感知空氣中溼度的儀器,有了它,人們就能知道什麼時候要下雨,就不會被雨淋了。當我看得正認真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絲絲雨線。還好小螞蟻們都已經全部進洞,

螞蟻搬家的祕密可真有趣啊!疑問也解開了。這需要你細心觀察,纔會有所發現。

當我看得正認真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絲絲雨線。還好小螞蟻們都已經全部進洞,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5

“呼——”隨着一陣濃密的煙霧從底部“譁”的噴出。一架運載火箭騰空而起,越飛越高,最後倏的鑽入雲霄不見了,只留下一道長長的煙霧。很多人肯定會驚奇,是什麼力量,把這麼一個龐然大物推到了遙遠的外太空呢?其實呀。海洋中一個神祕的生物,幫了我們大忙。

在那茫茫的大海中,有一隻只美麗的傘形生物在海洋裏上下漂流,他們的身體一張一縮,時而向交,時而往後,時而緩,時而急,像是跳着優美的舞蹈。相信大家應該都認識它,沒錯,他就是海洋中的“精靈”,水母。

大部分的水母都有三個主要部分,身體,觸器和口腕。可是,水母沒有魚那樣靈活的尾巴,也沒有鴨子那有力的腳蹼,他是怎樣在海洋裏無憂無慮地暢遊的呢?原來,在他那傘形的身體下面,有一些特殊的肌肉,他們可以先慢慢地擴張,將海水吸入透明的體內,然後迅速收縮,把身體內的水“唰”地排出體外。通過噴水產生推進力,水母便能向相反的方向慢慢滑動。

其實火箭發射也採取了水母這樣的反推原理,火箭發動機裏的泵就相當於水母強有力的肌肉,裏面的燃料就像水母體內用來噴射的海水,燃料和氧化劑混合點燃後產生的強大的反推力就是水母的反推原理。現在反推原理已經廣泛運用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大自然就像一本書,裏面蘊含了許多神奇的知識。只要我們善於發現,踊躍思考,它就會成爲我們生活中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