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八篇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包餃子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八篇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1

星期六的上午,媽媽說:“今天上午包餃子。”我一聽,頓時就手舞足蹈起來,因爲我最喜歡吃餃子。

媽媽先把買來的肉切成肉末狀,再把木耳、蔥、姜、玉米切好放到盆裏,和肉拌到起一起,放些調料,攪拌均勻,香噴噴的餃子餡就做好了。

媽媽說:“今天你也要包餃子,都要參與勞動。”我想:包餃子有啥難的,我不學就會。我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媽媽先把麪糰磋成條,切成一塊一塊的,弟弟擀麪皮,和我媽媽負責包餃子。

我拿起一片面皮,用勺子挖一大勺餡放到麪皮中間,把麪皮一點一點封起來,結果,我剛剛封好這一邊,那一邊就露餡了,我把那一邊封好,這一邊又開了,它們好像感覺裏面太擠,還是外面舒服。我像泄了氣的皮球說:“太難了,我包不了了。”媽媽說:“你看我是怎麼包的,你放的餡太多了。”我認認真真地看着媽媽是怎樣包的,我看見媽媽先用勺子挖了一點餡,放到餃子皮的中間,小心翼翼一點點的封起來,哪有餡露出來,媽媽就用手指把餡按回去。我按着媽媽的方法包了起來,終於也包好了,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是心裏也美滋滋的。

最後,我們開始下餃子了,餃子端上來了,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哇!真是又香又甜。因爲這是我第一次包餃子,我感受到我自己包的餃子非常好吃。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2

今天,看見母親在包餃子,覺得好玩,也想試着包幾個,在我一個勁兒的央求下,母親同意了。

我學着母親的樣子,一隻手拿起一個餃子皮,另一隻手往皮上面放了點肉餡,然後對摺。我捏左邊,右邊露,捏右邊,左邊露,餡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哥哥走過來笑着說:“你包的是餃子嗎?簡直是麪餅。”我臉一下子紅了,心想:“包餃子也是有學問啊!”母親走到我身旁說:“先把麪皮放手裏,再把肉餡放在麪皮上,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再順皮邊對摺,然後順着半圓形的皮邊捏一遍。這樣一個大餃子就包好了。”我按照母親說的包起來,果然比剛纔有了進步。我就這樣一個個的包起來,母親把餃子放進鍋裏煮,快要熟的時候發出香味,我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叫母親把餃子盛出來吃,母親說:“馬上就熟了。”所以我有等了幾分鐘,餃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把餃子夾起來吃,我快要吃到的時候,母親說:“餃子很燙。”所以我只吃了外面的邊上的皮,我等了一會兒,母親說:“可以吃了。”我連忙用筷子把餃夾起來吃,好吃極了!我又吃了幾個,太好吃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餃子,我很開心!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3

昨天,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一則餃子的廣告,我和爸爸異口同聲地說:“呀!該吃餃子。”媽媽笑着說:“好,明天就吃餃子,兩隻饞貓。”我叮囑媽媽明天包餃子我也要參加。

今天,媽媽一早就割韭菜,買肉餡,我像小尾巴似的跟着,生怕媽媽把我忘。揀韭菜的時候,我笑爸爸媽媽揀得慢,媽媽笑着說:“看你揀得,黃葉都不拽,咋吃啊?”接着媽媽和麪,拌餡兒。我在媽媽身邊不停地嘮叨“媽媽我幹什麼”。媽媽嫌我麻煩,趕我去看電視,我說:“我不去,我想學嘛!”媽媽無奈的搖搖頭。

開始包餃子,媽媽教我擀皮兒,我擀一個自己都說不好看,媽媽卻說:“不錯,媽媽第一次還沒你擀得好。”我又擀幾個,雖然沒有媽媽擀得好,可是比第一個強多。我就不想幹,我說:“媽媽,我要學包餃子。”我邊說邊拿個皮兒,媽媽耐心地教我怎樣拿皮兒,怎樣捏,可是餃子皮兒,到我手裏,就像個頑皮的孩子,一點都不聽話,好不容易包好一個,卻像豬耳朵似的,又大又難看,皮兒被我拽地很薄,眼看就爛,媽媽說這個不要,下到鍋裏也不能吃,接着我又包幾個,還是沒多少長進。媽媽說:“算,你別包,還擀皮兒吧。”我只好放棄,繼續擀皮兒。

雖然今天我沒學會包餃子,但是,我還是挺開心的。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4

寒假裏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有放炮、有打雪仗、有穿新衣服、有領壓歲錢等等,但是最讓我喜歡的還是跟姥姥學包餃子。

姥姥先把蔥、姜、蒜、肉、黑木耳分別切碎,加上佐料,攪拌均勻,然後往餡子裏打了兩個雞蛋,接着攪拌。我問姥姥爲什麼加雞蛋,姥姥很神祕地說:“這樣餃子纔好吃,這可是獨家祕方哦。”我是姥姥的小助手,搶過姥姥的筷子,我起勁地攪起來。

姥姥開始和麪,只見她把面和水放在盆裏,然後開始揉。揉啊揉啊!姥姥說要一直揉到麪糰切開后里面沒有氣泡纔可以。

接下來,我們就要大展身手了。姥姥把麪糰分成3個小麪糰,搓成細長的圓柱形,用刀切成很多小塊,用擀麪杖把小塊麪糰擀成薄厚均勻的面片。

看姥姥擀得那麼嫺熟,我也想試試。一開始我用力不均勻,擀出來的面片就有的厚有的薄、有的大有的小。姥姥耐心地指導我,練習了很多次,我終於擀出了合格的面片。

開始包餃子了,姥姥把餃子皮放在左手手掌上,用勺子舀一點餡放在皮的中間,然後把皮摺疊在一起,用右手把皮一點點捏緊,一個好看的餃子就包成了。看着簡單,可我自己包起來就難了,餃子餡放多了就包不住,餡放少了餃子癟塌塌地趴着沒精神。姥姥一直鼓勵我說:“你包的很好了,慢慢來。”在姥姥的反覆指導下,我終於包出不張口肉餡又多的餃子。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興奮極了。

這一次的餃子吃着感覺香噴噴的,我明白自己勞動換來的成果吃起來才最香。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5

過年的習俗有許多,包餃子就是一個。爸爸包餃子水平可高了。春節前,我們就包了一次餃子。請你跟我來見識一下吧。

首先要準備好配料:豬後腿肉一斤;白蘿蔔一根;白蘑菇幾朵;大蔥一根;餃子皮;蔥、姜、蒜等調料。

備料買好了然後是調餡。先把肉剁成肉末,再把白蘿蔔刨成絲、剁成碎末,注意,白蘿蔔剁好後,要用手擠出一部分水來,否則餡太稀了。然後把蘑菇和大蔥也剁碎,放在一個盆裏,再加上酒、薑末、鹽、味精、糖、醬油、香油等,還要充分攪拌,餡就調好了。

第三步準備包餃子了。包餃子有好幾種包法,爸爸用的是與衆不同的“擠餃”法。先把一張餃皮攤在手上,然後,把適量的餡放在皮的中間,記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在皮的邊沿部分沾點水,再用雙手一擠,一個餃子就包好了。

我也試着包了兩個餃子,雖然有點難看,餃子也站不穩,但是,這也是我的傑作呀!

下餃子時,水要先燒開。水裏最好放點鹽,可以防止粘鍋。

然後把20個左右的餃子放入鍋中,第一次水開不要蓋蓋,要用勺子攪拌,防止餃子粘鍋,然後要加三次水,開三次,這樣餃子才能熟。

我們一共燒了三鍋餃子。燒第一鍋的時候,我就想嚐嚐餃子的味道了,等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真好吃!

包餃子,你們學會了嗎?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6

星期天的早上,我看一會兒書,就去看媽媽包餃子。看着媽媽包的餃子,個個挺着將軍肚,我羨慕極,也想包餃子。於是,我也學起媽媽包起餃子來。

我拿起一張餃子皮,平攤在手心裏,再用筷子夾點餡放進去,沒想到放的餡太多,餃子皮被撐破。媽媽說:“餃子皮比較薄,餡不要放得太滿。只有恰到好處,包起來的餃子才既好吃又好看。”然後媽媽給我做一下示範。我看明白後,又認真地包起來。這次,我把餡放得少一點,把兩側重疊在一起捏好後,一看,心想:“這次應該行吧!”可是,我把餃子放到盤裏跟媽媽的一比較,咦?我的餃子怎麼扁扁平平的呢?哦,原來是我放得餡太少。我問媽媽:“您爲什麼每次放得都剛剛好,包得那麼好看?”媽媽笑着說:“彆着急,多練練就好。”

我練幾次後,終於包出好看的餃子。我心裏可高興。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7

每一個人都有第一次,往往都不好,但是心裏十分的開興。很難難忘。我最難忘的是第一次包餃子。

那是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早上,媽媽問我:“想吃點什麼?”我思索了一下說:“媽媽,今天我們包餃子吃吧?”“好的,我們已經好久不吃了。走,我們一起去買材料。”

過了一會兒,我們把所有的材料都買回來了,準備開始做。

媽媽把餡兒弄好了。我先拿起了一片餃子皮,用筷子夾起一點餡輕輕地放進餃子皮裏,我把它捲成了一個長筒狀,正準備把兩邊的皮子捏起來,媽媽突然阻止我,着急的說:“你捏的`時候一定要在餃子皮上沾點水,媽媽邊說邊做示範,媽媽先將餃子皮放在左手心裏,然後放上餃子餡,用一隻手將餃子皮中間捏一下,再捏兩邊,用兩隻大拇指和食指中間一推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餃子就做成了,我也照着媽媽的樣子捏了一個,媽媽看了一下笑了出來,媽媽說我包的餃子像餓癟了的毛毛蟲,當時我羞愧的就差沒找個地洞鑽進去了,媽媽說:“來我再來教你一遍,看好了。”然後媽媽耐心的一遍一遍教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餃子皮終於經過我和媽媽的手變成了白白圓圓的餃子。

過了一會兒媽媽盛了一碗煮熟的餃子,我津津有味的吃着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心裏有種說不出的高興!

四年級包餃子作文 篇8

春節的前幾天,我看見媽媽在包餃子,出於好奇,我來到媽媽身邊讓她教我。

聽媽媽說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除夕那天晚上,都要吃餃子,而且必須是元寶餃子古人稱這爲“除夕之夜吃元寶。”

媽媽一邊說一邊十分認真地給我講包餃子的方法:先把面挫成一個長條,之後,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再把它們擀成面片,然後放入餡,把它們用力捏起來,最後就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先要把手擺成桃形狀,然後放在餃子上,輕輕一捏就成了元寶餃子。我一步一步地學着媽媽的樣子做,到最後一步時,我總是出錯,不是用力過大,就是用力過小,就是因爲這一步我做了許多次,就是因爲這一步我做壞了許多餃子,可我不甘心還要繼續做,經過努力,我終於做成了一個元寶餃子,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媽媽把餃子端出來後,我先拿了一個我自己包的餃子,頓時,我聞到一種又香又甜的味道,這個餃子好像比別的餃子都好吃似的,頓時,我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那種自豪感由然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