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三篇

【精選】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三篇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1

從古到今,人們根據動植物身上的某些特徵,發明了不少實用東西。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觀察,就一定會有所發現。

星期天,我和弟弟去公園裏玩。當我們穿過一排綠幽幽的矮樹來到了一個水池邊,這時我發現衣袖上多了幾個綠色的小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蒼耳。只見一顆顆橢圓形的帶有綠色小刺的蒼耳,像蜷縮成一團的小刺蝟牢牢地“依偎”在我的衣袖上。不用外力拉扯,它就那麼心安理得地在衣袖上”安家”。

“根據蒼耳容易粘織物的特徵,人們發明了尼龍搭扣…。”我想起了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的話。“嘖嘖,發明尼龍搭扣的人真是太聰明瞭,發明的靈感竟然來自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蒼耳。”我心想。“蝴蝶,蝴蝶”,弟弟邊喊着邊去抓蝴蝶。只見一隻蝴蝶從眼前閃過,很快落入花叢中。這下讓弟弟一下子失去了捕捉目標。原來呀,蝴蝶不僅美麗,還很善於僞裝。它身上的顏色可以讓人產生錯覺。聰明的人們根據蝴蝶這一特徵發明了迷彩服。當解放軍叔叔在野外作戰時,就不會輕易被敵人發現,從而大大減少了傷亡數。

我還想起了人們是怎麼根據荷葉發明的傘;是怎麼根據蒲公英發明的降落傘;根據螳螂發明了鐮刀。大自然真是奇妙啊!

大自然裏到處都能給人以啓發,只要我們能善於觀察,就能發明創造一些給具有價值的東西。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2

大自然是個奇妙的世界,其中隱藏着許許多多令人驚奇的奧祕。

蜘蛛也有一些小奧祕,比如:蜘蛛晚上會織絲,蜘蛛白天睡大覺,看起來是不勞而獲,背後卻是勤勞的身影。

一天早上,我看見牆角的蜘蛛,有一隻蚊子飛過來,它似乎沒有看見蜘蛛網,直接粘在了網上,其它飛蟲看見蚊子不動就飛了過去,哪想到都被網粘住了,飛蟲多了,蜘蛛就出來一個一個的吃掉了它們。

我就想,蜘蛛靠這網吃飯真好,整天等着飛蟲自投羅網,我要是像蜘蛛一樣就好了。晚上,我仔細觀察,卻看到蜘蛛正在吃自己的網,我想:它爲什麼要吃掉自己的網?我便問爸爸,爸爸說:“因爲蜘蛛網不粘了,所以要重新做網。”

我回去,它正在重新吐絲織網,這時,我意識到沒有什麼是不勞而獲的,只有自己努力,纔會收穫最甜美的果實。它在空中自由爬行,織出一道一道的八陣圖,明天才可以穩拿飛來將。我覺得人生也是如此,要靠勤勞致富。

蜘蛛也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大自然真是人類的好老師!

大自然的`啓示四年級作文 篇3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泰戈爾在《飛鳥集》中留下這樣一個句子:“陰雨的黃昏,風無休止地吹着。我看着搖曳的樹枝,思念萬物的偉大。”誠然,大自然中蘊藏了太多不容忽視的美麗。不畏春寒綻放的嬌豔的花朵,在蜜蜂振翅的樂聲中歡笑;青翠欲滴的巨大的芭蕉葉,在轟隆夏雷和驟雨中舒展;傲然挺立的千姿百態的秋菊,在陣陣蕭瑟的秋風呼號中爭奇鬥妍;蒼勁沉穩的墨綠的松柏,在北風呼嘯和皚皚白雪中傳達生命的頑強!這廣袤無垠的自然中,究竟有多綺麗可以令人流連忘返,又藏匿多少奧祕可以令人一生沉醉其中!

炊煙依稀,綠柳榆蔭,桃李花開,遠山之頂隱沒於雲層之中,天際的零星幾點是歸鳥的影。周遭是靜謐而恬淡的,世俗過早的被山水拒之遠遠,所入耳的惟有狗吠雞鳴之聲,所入耳的惟有耕作的田園之景。而正是這寧靜安謐,純樸自然的氣息,讓陶淵明有“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喟嘆。他寧守幾畝田地,也不要爲五斗米折腰的官宦生活,即使草屋簡陋,也“審容膝之易安”。是大自然的恬靜、純潔、安寧吸引着他,是“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風光讓他沉醉。自然的恬靜與陶淵明的淡泊情景交融,至臻完美!

暮春的江南,想那陽春三月的江南山間水渚,該有多少鮮花吐芳爭豔,奼紫嫣紅開遍。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淨明朗;流水湍急,飛花濺玉。蘭亭之中羣賢畢至,“雖無絲竹管絃之聲,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在這惹人沉醉的山水之中,閒情雅緻的宴會之上,王羲之心中卻是另一分光景。他觸目的是這短暫的歡愉,短暫的人生背後的生死。人生苦短,是多麼令人悲痛,莊子“一生死”的觀點在他眼中只是虛誕。“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也好,“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也罷,都會暫得於己。這生機靈動的自然,讓王羲之冷靜的思考生命的有限與存在的價值,這點啓示足以讓人蔘透一生而大徹大悟!自然的生機與王羲之的思悟合爲一體,發人深省!

徜徉於山川相繆的自然之中,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騷客留下感嘆,得到深刻啓示!赤壁之下,子瞻高聲吟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褒禪山上,介甫低誦“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意其孰能譏之乎”。滕王閣中,王勃慨嘆“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風景本無言,觀者卻有情。人們通過自然的無聲之景,卻得到數不盡的真諦。這是來自大自然的啓示,更是大自然給予的恩賜。

再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