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推薦】四年級學生作文三篇

【推薦】四年級學生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學生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四年級學生作文三篇

四年級學生作文 篇1

今天又到了一個學期選三好學生的時刻了,我自信滿滿地坐在位置上,心想今年我的各個方面自認爲表現還不錯:學習上,數學每次考試都全班第一,特別睿達杯數學競賽得了全省三等獎,語文英語科學體育等都是優秀,和同學關係處理也比較融洽,有時能在學習上幫助一些同學,能尊敬師長遵守學校的規章,熱愛班集體,能爲班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越想越覺得自己選上肯定沒有問題,心裏美滋滋的等待結果。

經過一段我自認爲有點漫長的時間後,老師開始宣佈結果,只聽見老師口中報出的名單:“任樂山,米正宜,曹逸凡 。”等。可是我怎麼也聽不到劉瀟這兩個字,腦子裏一片空白,眼眶有點溼潤,差點眼淚快流了出來。我的好朋友不是很多嗎?他們怎麼啦?怎麼都不投我的票?一下子怎麼也想不明白。

放學了,我走在校門口,等爸爸接,心情十分沮喪,那天正下着雨,我任憑雨水淋着我的`身體,我在反思,我的問題在哪裏?老師不也說過看好我嗎?爲什麼結果如此?內心真是沉重。走着走着,突然感覺沒雨落在我頭上了,我往後面看,原來是班長在給我打傘。我覺得奇怪了,這個班長是我的死對頭啊,怎麼這麼好心了?是否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於是,我加快腳步,決定甩開她,她追上我,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不過我身爲班長,還是要安慰安慰你,別難過,也想開導你下,你是否以爲成績好就可以當三好學生?哪那麼容易啊,你要爲班級服務,要與人交往真正和善,要真正不計較小事情,要和同學真正團結,等等,你才能真正被尊重,纔能有的真正的好朋友,才能成爲三好學生”。等等,班長說了挺多。聽了班長的話,我恍然大悟,我終於明白了,一直來,我做的真的不夠,平時太注重得失,和好朋友也會斤斤計較;內心也不夠陽光,不夠單純,總覺得沒無緣無故的幫助;我有些小自私,我平時爲班級服務不多,也不太爲同學着想,不僅不爲同學着想,還經常諷刺嘲笑同學,沒做到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經常以說八卦爲趣,甚至爲榮,還自詡口才好,經常說些和學習無關的話題,耽誤了學習本身;且很多事情,表現得很不真誠,敷衍的成分很多;也很多時候,不夠虛心,甚至是非常不虛心,歪理邪說很多,還自我感覺很好;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很差,習慣性的暴躁,等等。而我們的班長,不僅學習好,還每天爲同學服務,一直在堅持,現在還無私開導我,指導我,她能多次被評爲三好學生也是理所當然的。班長的表現像面鏡子,照出了我的諸多的不足,讓我慚愧,我要感謝她,更要向她學習,哪怕我是小男子漢,她是女生。於是我真的真誠的對班長說:真的感謝你的幫助,以後我們做好朋友。

雨停了,天空出現了彩虹,而我此時的心情也和彩虹一樣美麗。

四年級學生作文 篇2

我家一共有三口人,分別是:姐姐,媽媽和我。

一天,我放學回家時遇見了姐姐,姐姐高興地對我說:“妹妹,我運動會跳繩得了第一名,可以擁有一塊金牌了!”說完,她把金牌拿了出來。我問:“姐,我是不是也得了第一名?”|“唉,真爲你傷心,你沒有名次。”我聽了,心想:假如我也是第一名該有多好呀……

回到家,我首先悶悶不樂地叫了一聲媽媽,就走進房間做作業去了。媽媽問我:“爲什麼今天這麼不開心呀?”我把經過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媽媽。媽媽安慰道:“不要傷心,每個人都會有進步的,你從現在開始練習跳繩,說不定你下次還能獲獎呢!”聽完媽媽這番語重心長的話,,我的心“砰”的一下明亮了,開心的笑了。

瞧,這就是我家有趣的事情,有趣吧!

四年級學生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會成功,每個人體驗到的成功的滋味都是不一樣的。學會了一個新本領,解答出一道難題,取得一次競賽的勝利……這就是成功,都會給人帶來特別的滋味。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參加海選電視劇《大腳格格》的演員。開始我很高興,真想看看是怎樣海選的,可聽媽媽說評委是拍過《還珠格格》的導演,我心裏就像有十五隻桶在打水——七上八下。

我硬着頭皮進了“88酒吧”。一進門,一位阿姨就給我的胸前粘上一個牌子。我低頭一看,心裏暗笑道:“哈!我是253號,肯定要過好長時間呢!”可沒想到一眨眼就到了112號,“啊!這麼快呀!”我嚇得手腳發軟,不安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裏有那麼多的大人,可小孩呢?只有沒幾個!媽媽,我的肚子餓了,我們出去買點東西吧。”媽媽笑着摸了摸我的頭,說:“別怕!你肯定會成功的!”於是,我自信地走上了臺,大聲地歌唱,展現出最優秀的自己。

過了幾天,媽媽收到了短信,我急忙去看,“耶!我成功了!我終於嚐到了成功的滋味!”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心想:看來我學唱歌是有用的,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