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絆倒在起跑線上散文隨筆

絆倒在起跑線上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新學期開始,各式各樣的培訓班也開始活躍起來,我也跟着湊了把熱鬧。

絆倒在起跑線上散文隨筆

有個家長帶着一個站都站不住的小孩子,問我能不能讓他學奧數。於是我苦口婆心地解釋說,這孩子看上去最多就是幼兒園中班,這時候啓蒙沒什麼問題,但正兒八經學奧數還爲時過早。家長瞥了我一眼,很不屑地對我說,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我有錢,就說你教不教吧。我很無奈地搖了搖頭,她頭也不回就走了,我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思考,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其實有那麼一瞬間,我很想罵髒話。有錢了不起麼?剛上中班就想讓孩子學奧數,問過孩子的想法麼?怎麼不讓孩子在孃胎裏就去考清華北大?沒想到,還沒來得及跟朋友抱怨,就有人跟我說,家長這麼做都是爲了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幼兒園的孩子開始接觸小學知識,剛上小學就開始學習初中內容,剛上初中就開始研究高中課本。我們小時候在泥巴地裏玩,他們小時候在題海里面游泳。於是出了很多天才,出了很多高材生,也出了很多罪犯和變態。

其實孩子的起跑線是父母。對孩子過多的要求和期望,只是在滿足父母畸形的心理需求罷了。之前看到一個笑話,孩子的父母總是責罵他,說“你看誰誰誰家小孩怎樣怎樣聽話,怎樣怎樣優秀,再看看你,怎樣怎樣”,有一天這個孩子很生氣,懟他爸媽說:“你看誰家爸爸媽媽對他多好,人家多富裕,家庭多幸福”。輸的並不是孩子,而是一直怕輸的父母。何爲輸,又何爲贏?我想聽聽這些家長的意見。

我不想講什麼《指導綱要》,也不想談什麼《教育法》,更不會慢條斯理說些什麼教育大道理,介紹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吧,名字叫做《格塞爾雙生子爬梯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爲實驗對象(代號爲T)在他出生後的第46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代號爲C)在他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兩個孩子都練習到他們滿54周的時候,T練了8周,C只練了2周。

這兩個小孩哪個爬樓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數人肯定認爲應該是練了8周的T。但是,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只練了2周的C爬樓梯水平更高。C在10秒鐘內爬上特製的`五級樓梯的最高層,T則需要20秒鐘才能完成。

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有自然規律的,人爲地提前干預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當然,我並沒有否定努力和正常學習,我國古代一個名爲《傷仲永》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證明。

有個神童名字叫做方仲永,五歲的時候自己作了一首詩,那時他甚至連文具都沒見過。將那首詩給全鄉的秀才欣賞,無不稱讚。自此之後,只要指定一樣事物,方仲永就能寫出一首好詩。於是父親爲了謀財,帶着方仲永四處題詩賺錢。等到他十二三歲,寫的詩大不如前,又過了七年,江郎才盡。

很多父母以爲提前讓孩子學很多高深的東西,可以跑得更快更遠,殊不知這麼做讓孩子變成了代號T;有些父母以爲孩子天資聰穎出類拔萃,整天帶着孩子游山玩水,又塑造了一個方仲永。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太陽,或許你並不能理解他的光芒,但請你不要讓他絆倒在你以爲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