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難得聚一回散文

難得聚一回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時光回到了2009年,那是我永恆的瞬間。

難得聚一回散文

在QQ裏,當接到韓怡大姐發來的3月18日下午2時許在大連市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舉行“源昌杯?心靈的家園”徵文活動頒獎儀式的通知後,我激動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在那幾天裏,許多曾見過面或沒見過面的朋友在網絡或電話裏都相傳這個喜訊,積壓在心底的話都忍不住地說了出來:“到時候你們可要來啊!”還有我“忘年交”—王有田,他今年69歲,自從1996年在普蘭店市文代會上相識以來,我們始終保持着親密無間的聯繫,我每寫完一篇作品先發給他看,都得到了他真摯的批評與教誨,使我受益匪淺。去年,在我的樓房上樑、超市開業的那天,他從縣城風塵僕僕感到鄉下參加我的慶典。沒想到,他老人家還爲我寫了篇《開業大吉》通過網絡傳給我。我又將這篇作品寄給這次徵文評委會,居然獲得三等獎。他感到意外的同時,由於年事已高,不想參加這次頒獎儀式。但他經不住我的“軟硬兼施”,居然答應了!

那天清晨,我乘上了南往的列車,當車行駛到普蘭店時,我聯繫上了王老一同向目的地進發。經過4個半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大連市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剛踏入這個充滿溫馨與鼓舞的地方,張國昌同志就迎了出來,緊握我們的手,不時地噓寒問暖。一種暖融融的春意盪漾在我們的心頭。在那裏,我還看見了王荔主任帶領着十幾名朋友正在緊鑼密鼓地排演着由一等獎獲得者欒梅的詩歌演唱會。握着他(她)們那一雙雙溫熱的大手,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種友愛的力量在我的心中傳遞着。

在迷離的淚光中,一些朋友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聚攏而來。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他(她)們的跟前親切地握手,見過面的,顯得分外親暱,沒見過面的,是那般驚喜,我們忍不住地相擁相抱。韓怡、劉海英等一些老朋友趕來了,駱燕拿起了相機不停地爲我們拍照,合影留念,處處洋溢着熱情、奔放的喜慶氣氛。

在我忙得“忘乎所以”時,坐在我身後的一位女作者跟我打招呼,可我並不認識她,一種“不曾相識勝似相識”的感覺涌上我的心頭,我情不自禁地對她說:“你是哪裏的人?!”就這樣,我們互相留下通信地址在茫茫的人海中相識了,在互幫互助中已經產生了難以割捨的深厚友誼。這次徵文比賽她也獲得了三等獎。我回家後沒過幾天,我意外地收到了從瓦房店市寄來的信件,打開一看,是一位女人的字跡,我的心中充滿着溫馨和鼓舞,這是我成婚以後收到的第一封女性朋友的來信,我怎麼能不激動呢?!在隨後的交往中,我瞭解到了她的一些情況,她本該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家庭,可是,由於一場車禍,她的.男人永遠地離她而去了,她悲痛得死去活來,不慎患上了精神癲癇病,她總懷疑她的男人被誣陷,一種難以糾結的情感一直折磨着她那單純的心靈。因此,她把心中的苦悶傾注於筆端,她的文筆很優美,內心很豐富,每寫完一篇作品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我看,我很欣賞她的文章,我又把她的作品引薦給劉海英,得以在《自強》雜誌上發表,我們仨人已經成爲了最要好的朋友。她很謙和,總說自己的作品不如我們,還說自己很笨,她很渴望叫我教教她電腦上的知識,我通過電子郵件和聊天教會了她一些知識,她總是稱呼我:“老哥”,她在一篇作品中寫過關於感激我的字眼。

是啊,殘聯是我們殘疾人共有的溫馨家園,我們爲了共同的目標相約在一起,使我結識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這個充滿溫馨與鼓舞的大家庭裏,我們得到了陽光般的的雨露,正在茁壯地成長。也是殘聯爲我們搭建了一個傳遞友愛的橋樑,才使我們能得以相識、相知、相聚。還有像王老那樣的愛心人士幫助我們逐步走向成功,達到殘健共榮的濃厚氣氛,逐步實現我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