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魚傳尺素淡寫流年的散文

魚傳尺素淡寫流年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整理舊物,意外地發現箱底一沓厚厚的信箋,不禁激動萬分。一一啓開,指尖觸及,恍若隔世,那些逝去的歲月如這啓開的信,一頁頁展開,往事如潮水般襲來。

魚傳尺素淡寫流年的散文

我上小學的時候,哥哥已經在縣城讀高中,那時候沒有電話,與家裏聯繫的唯一方式就是書信。每次收到哥哥寄來的書信,全家人都視若珍寶,爸爸媽媽嫌我們給讀信不過癮,他們戴上老花鏡一個字一個字的品味、揣摩,讀一封信往往要花費半天的時間還是不願放手。那個時候,給我家送信的郵遞員是一位大約四十左右歲的男人,他又矮又胖,騎着一臺綠色的自行車。由於經常給我家送信,和爸爸媽媽很快熟悉起來。由於村子太大,郵遞員叔叔那時一般不挨家挨戶送信,多數時候把信放到村政府或者學校。但是我家的信,他總是親自送到家裏來。每次信差不多快送完的時候,他清脆的自行車鈴聲就會在我家狹長的衚衕裏響起,然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迎出來,熱情地招呼他進屋歇歇腳喝喝茶。時間久了,這位矮胖的郵遞員叔叔成了爸爸媽媽的好朋友。也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用稚拙的文筆給哥哥寫信,附在父親的信封裏一起交給胖叔叔。就這樣,從哥哥讀完高中大學一直到博士畢業參加工作前夕,十幾年的時間,哥哥都是用書信向家裏彙報自己的點滴進步。那小小的信封裏,裝載過哥哥的大學通知書,裝載過哥哥的優秀成績單,也裝載過爸爸媽媽溢於言表的不由自主的驕傲,更裝載過我們全家人的快樂與希望。

後來,我自己上了高中。由於爸爸媽媽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供哥哥讀大學已屬不易,再供我和二姐讀高中顯然非常吃力。讀完高一上半學期正趕上村裏有人招工,我毅然決然地辦理了休學手續跟村裏人一起到城裏打工。工廠坐落在一座海濱城市的遠郊,剛剛安頓好我們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忙碌、緊張、勞累的程度令我始料不及,也擊潰了我之前對於新生活的所有美麗的憧憬。我開始後悔自己的冒失和唐突,後悔離開家鄉離開家鄉那美麗的校園。這時候,我認識了嬋姐——一個比我大3歲的女孩。她是乘船從山東來到了這座濱城和我一起打工的。也許是因爲我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嬋姐和我特別投緣。她以長姐的細心和寬厚不僅照顧我的生活,想家的日子裏更給予了我精神上最大的鼓勵與安慰。她愛好文學,常常寫下一首清麗的小詩讓我跟她一起分享。她的牀頭上總是有一本本的詩集和各種文學雜誌。工作閒暇的間隙裏,我們一起欣賞詩歌閱讀雜誌。在那枯燥單調的日子裏,這些書成了我離不開的精神食糧,給了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一年的時光稍縱即逝,轉眼就到了年關,我們依依惜別分別回到自己的家鄉。回鄉後,我又重新返校讀書,我們開始書來信往,傾訴彼此的思念,分享彼此的快樂與憂愁。嬋姐好文筆,每次讀她的書信不只是親切,更像是品味一篇名篇佳作。那時候,我幾乎每天都盼着嬋姐的來信,每天都往收發室跑。每次收到她的信時,感受她殷殷的掛念、細心的關懷、真誠的鼓勵,我時而感動得熱淚盈眶,時而幸福的感覺溢滿全身…….

高考結束後,我不幸與夢中的象牙塔擦肩。無奈之下,我又開始了打工生活,過着居無定所的日子。由於沒有屬於自己的固定地址,和朋友們的聯繫也是時斷時續。等到生活工作基本固定下來之後,我開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部手機。但是,物是人非,已失去了所有朋友的聯繫信息。回到鄉下媽媽家,媽媽拿出一封信給我,我迫不及待地拆開來看,那熟悉的筆跡,親切的語氣,不用看署名我就知道這封信出自於我的同窗好姐妹悅之手。悅是我讀高中時候的同桌,和我一樣,家境十分貧寒。三年高中生活,貧寒的日子裏我們一起吃一起住,我們一起分享彼此從家裏帶來的每一份乾糧和每一瓶鹹菜,說是同甘共苦一點都不爲過。悅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女生,憑自己的艱苦努力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學。由於我沒有固定的.地址,自她上大學後我們一直很少聯繫。沒想到,在這個移動通信已經漸漸盛行,很少有人提筆寫信的年代,仍然是一封信成了我們互相聯繫的紐帶。於是,受悅的啓發我翻開長久不曾翻過的通訊錄,按照他們以前留下的地址也和悅一樣用最原始的方式給我最在乎的同學好友們發出了一封信。這一封封書信,像一個個使者,再一次爲我聯繫上了我的朋友們,使我重拾了珍貴的友誼。

書信作爲我國優秀的文化傳承,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我國古代就有“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的佳話。講的是:南朝陸凱與范曄交好,嘗自江南寄贈梅花一枝,並附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這便是“寄梅”的由來。“魚傳”句則典出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兩個典故實際上是喻指友人之間頻頻書來信往,天涯知己,互訴衷腸。

如今,刷微博,聊微信,網絡時代的感情交流越來越便捷。手機通訊錄上存滿了親人朋友的名字,卻很少聯絡,即使偶爾打個電話也是寥寥數語,不知從何說起。逢年過節彼此發個祝福短信算是證明沒有忘記彼此的唯一方式。打開電腦,qq面板上一串閃亮的頭像,有至親、有同學、有昔日的好朋友,現代科技的結晶讓遠隔天涯的親友們彷彿近在咫尺。但是,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相互溝通交流。有人說,現在的人都是“言而無信”。語帶雙關,讓人回味。是的,當移動通信、網絡平臺漸漸取代了鴻雁傳書,那濃濃的親情友情卻已在不經意間被流年沖淡。

好想回到給朋友寫信伏案疾書的時代,好想重溫閱讀來信時激動得眼含熱淚的情景。就像現在,重新品味這厚厚的一沓信件,裏面記錄了我青春的往事以及學生時代的純真和迷惘,那熟悉的字跡讓人覺得信其實就是帶着溫度的紙,幸福的回憶足以讓我溫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