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故園野菜香散文

故園野菜香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在我記憶裏,野菜曾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尤其是饑饉的年代 。那時,家鄉的土地薄鹼沙窪,田壟裏播下種子,鄉親們就盼着長出好苗來。到了穀雨過後,田壟裏的苗,還是像小禿頭上的頭髮,稀稀拉拉的。好不容易盼到夏天,莊稼快結果實了,猛然間一場大雨,下的溝滿壕平,地裏的莊稼,大多陷入了滅頂之災。那時,鄉親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春天不出苗,夏天水來泡,村裏的鹽鹼地呀,種一葫蘆,收兩瓢。”糧不夠,菜來湊,糠菜半年糧,家家如此。小孩子天天盼着能吃上裏外金黃的窩窩頭、貼餅子,一個月裏,能吃上一頓就不錯了。奇怪的是,別看鹽鹼地不長莊稼,可是,野菜也彷彿知道人的心思似的,長得也格外多,格外茂盛。在那荒年旱月,我甚至覺得野菜救了我的命,野菜曾救了家鄉好多人的命。到如今,家鄉還有人說,田裏的野菜曾經是我們的恩人,我不僅深有同感,而且越來越覺得家鄉的野菜的不同凡響之處了。

故園野菜香散文

每年的春分前後,村裏的房前屋後,田野裏的渠坡上,田埂旁,各種各樣的野菜就最先露出頭來,享受春日的陽光了。到了穀雨節氣以後,地裏的野菜已經長得很鮮嫩,很水靈了。有紫紅的苣蕒菜,馬齒莧,有開着小黃花的婆婆丁,有開着白花的小燕芙。有油綠的豬耳朵草,和滿地皆是的刺兒菜,還有長成一尺多高,大棵的灰灰菜和澇澇菜。他們沒人栽培,沒有管理,自由自在,活潑舒展。各呈異彩,各有風味,只須採回家去,只須簡單地洗一洗,煮熟了,就可以果腹充飢。吃起來也別有味道。

野菜和一般菜園裏種植的蔬菜比起來,大概有三點不同:首先是品類繁多。多到說不清,數不盡,高矮不齊,大小不一,林林總總,形態各異。第二是不用人工種植,不用澆水,不用施肥,不須管理。野菜的自然生長實在令人稱奇。第三是不受各種條件的限制,不只不擇地而生,而且越是旱澇荒年,它就長得越茂盛。儘管至今不少野菜的營養價值還沒有科學的說明,至於哪些野菜可以入口食用也沒有明確的界定,但卻有不少野菜至今仍受到人們的青睞,那種特殊的野味非一般蔬菜可比,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兒。

有一種家鄉人叫他小燕芙的野菜,每年清明節前後,溫柔的春風一吹,小燕芙的綠色嫩芽兒就拱出了地面,一過立夏,它就伸枝長葉,爬出一尺多長的綠蔓。綠葉之間點綴着很好看的小花,有的白中帶粉,有的粉中帶紅,有的紅白相間。這些花在綠的襯托下迎風搖曳,爭妍鬥豔,向人們展現一種柔和的美。小燕芙的葉自然可食,最可愛的是它的根。古人說:“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我的感覺則是:飢餓年代,很多人靠小燕芙的根救活。這菜根長長的,白白的,像精緻的麪條。生吃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兒,加點面蒸熟了就成了難得的食品。那時,難怪當時的家鄉人稱它爲“救命根兒”了。

另一種野菜叫馬齒莧,俗稱媽勒菜。它的梗和葉都呈紫紅的顏色,葉片較厚,半透明,用它的梗和葉做湯,總是酸溜溜的,膩乎乎的,甚爲可口。據家鄉人說,媽勒菜能治胃病,那時,我有時鬧肚子,就喝這湯,確實很有效。馬齒莧在家鄉的田野上最常見,它的傳說也挺神奇。傳說古代的天上用幾個太陽輪流照耀。一個惡人想讓世界變成一片黑暗,就用箭射太陽,幾個太陽被射下來了,只剩一個小的太陽躲在了媽勒菜下,逃過一劫。爲了表達感激之情,媽勒菜總受到陽光的呵護。即使把它拔出來,放到陽光下曬一兩天,扔到地上照樣生生不息。我想馬齒莧救了太陽固然荒誕不經,但它在飢餓的'年代救活了不少人,確是鐵定的事實。

家鄉的野菜中,值得一說的還有薺菜和刺兒菜。記得宋詞中有一句“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到溪頭薺菜花”的佳句。可見薺菜很早就已經受人關注了。薺菜是頭一個在雪化冰消的大地上顯露生機的野菜。家鄉俗諺說:“三月三,薺菜葉見天.。”這說明了它是名副其實的迎春菜。那時沒有大棚,早春無菜可吃。人們便摘下它的葉子,洗乾淨,蘸上醬,就可以就着窩頭吃了。雖然有點兒苦絲絲的,但也別有風味。至於刺兒菜,是農家田野裏最常見的,土坡上,溝渠旁,大道邊,幾乎隨處可見。別看葉邊上有刺兒,用開水一焯,可涼拌,也可作餡,用它蒸菜糰子,很解飽,也不扎嘴。

野菜的品類繁多,很難盡述。野菜的品格恬淡,令我讚歎!如今人們的衣食早已豐足,但仍有不少城裏人鍾情於鄉下的野菜。也許是城裏難以買到,非到鄉下親自採摘不可;也許是吃慣了魚肉海鮮,想換換口味,健身減肥;更多的人,也許和我一樣,是想親身感受那昔日的時光,進而品味野菜獨特的魅力。野菜,彷彿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聖潔天使。它根扎大地,昂首藍天,慷慨奉獻,順其自然,其品格如何不令人讚美?它那樸實無華,開朗潑辣的風度,如何不給人以深深的啓迪!也許將來有一天,野菜會成爲人們美味佳餚,可以招待上等賓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