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春節散文

2017春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1、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過了春節便是春,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

2017春節散文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之一,在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早早的起來把大年三十包好的餃子,拿出來煮,在煮餃子之前有很重要的事要幹,那就是放鞭炮,此時天空中接二連三的炮聲在空中迴響着;雖然響聲震耳欲聾,雞鴨狗到處躲,但是這是迎接新年到來的好方法。迎接新年的方法還有很多:大人們小孩們穿上新衣服,貼對聯,吃餃子給紅包,串門等。

家家戶戶吃好飯後,就一同出門去給長輩拜年。男孩也跟着去,至於女孩子們,他們呆在家裏或者是出去和朋友們玩,拜完年後也就中午了,回到家中,幫忙做飯,頑皮的孩子在地上撿着還沒放完的鞭炮繼續放午飯可稱得上美味佳餚呀,真是豐富,雞鴨魚肉等等。尤其是下午大街小巷的人們人來人往數也數不清,這是人們在轉着玩有老年人,中年婦女,還有年輕人,小孩,瞧,人們的穿着真是與衆不同呀,有大款的,小款的,還有五顏六色的,而我們青少年們則聚在一起玩會鬥地主呀,甭提多高興啦。

往往在這麼有趣的時候,時間過的飛快,像箭一樣嗖的一聲就射出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復返,時間正是這樣,這啓示我們要珍惜時間

噼裏啪啦,在一聲聲鞭炮聲中,一天過去了2、除了休息,我對節日再無別的盼望。其實當節日又逢放假時候,我也很少休息,倒是可以因此做些自己願意而且想做的事情。比如看書寫字甚或看看電影之類。先前總抱怨沒有時間,後來對時間這問題想了一想,轉而更看重“運動”之後,我現在每每說“我不能更多的做我想做的運動”了。

其實節日的原本主要不是休息,而是總有一個或民俗或紀念或感恩或施行的主題。當節日連着放假,而人們又大抵對那些主題不以爲意之時,節日的最主要功用就是給久勞的人們以暫時的休息了。

當我開始對春節只有着休息的盼望,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此後是回鄉的迫切也消卻許多,至於每年的乘車難,也就不大以爲意了。甚至到了去年,終於決計不回去,因爲還記得前年在家的無聊,還記得在家的無聊而身手懶,至於半月過去,一無所爲。我向來很想珍惜時間,雖則在這拉扯來的時間裏也並不能做出什麼事,然而白費了,心裏總是覺得很可惜的。

最繁的是去吃喜酒。也不知道是否近些年興起來的慣例,鄉下人總把“好事”留在年尾年頭做。我想,也未必是“黃道吉日”都集在了臘月和正月,難得的長時的閒暇以及挨着過年這一大喜慶節日也是重要原因。而況,大多的“好事”的主角,都是常年在外務工的青年,而年頭年尾,是因了春節而放長假的時候,正合了做“好事”的條件。

然而“好事”也未必想做就能做,難得有哪個父母不用爲子女“終身大事”操許多心的。自由戀愛的口號雖然喊了許多年,怎奈青年們自己找到到對象的也實在很少,別處我不大清楚,我們那邊鄉里,可是靠了“媒妁之言”的居多。這時候就須媒人四下張羅了,但也有不願乾等的,反正也閒極無聊,於是就三兩個的一起,到鄰近各村去探聽看望。倘有合意的,便找相宜的媒人,央他帶去提說。這樣的景況之下,但凡有着年紀相宜而未婚娶的青年的人家,年前後的每天都多被這等物事據佔。特別是那些有着條件不錯的待嫁的女孩的人家,提親者用“絡繹不絕”來形容,也着實不算太過。這就很須費些茶水功夫,但或者當事人家也是樂意的。然而,我卻暗地裏慶幸自己並沒有一個這樣的姐妹,樂得個安閒清淨,省得去看這些煩瑣事。

其實這也是正當,說是人生“第一要事”也不爲過的。我卻每有非議,對那些成天裝模作樣到處亂竄的人很有些鄙薄的意思。這或許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之一端罷。

但我總覺得無聊。這些年在外,回來有兩次感覺很意外,一次是突然就發現大多人家都有了“DVD”了,而且刀郎的歌曲都流行到這樣的偏僻裏的山村,流行在十來歲的小孩的嘴裏。再有一次,便是這一年,也就是前一次意外的後一年,我發現十歲小孩的嘴裏流行的是這個詞:無聊。這在我們先前是從未有過的,我們的那時,懂得什麼叫無聊麼?而況又近了這盼望許久的春節。

但我接着又發現,“這盼望許久的春節”,只是我們幼時的所盼望。對於現在的他們,這已經不是“盼望許久的春節”了。我才知道,我原先的以爲全是年紀的加增使我對春節沒有特別的盼望是錯,至少,它不是唯一原因。我現在更看清時世的變遷了。

然而春節也就在人們閒適的忙碌中慢慢近了。該備的年貨大抵備齊,剩在後面的便是裏外的打掃清理,再後面就是貼春聯供奉各路神明先祖之類。看起來各家的供奉也是很有講究,煩雜的貢品以及器具自不必說,便是主辦的主婦所要履行的程序也很不簡單。先是到公同的祠堂裏去,燃了香燭鞭炮之後上下四方的拜奉;回來再到自家的牛欄豬圈,這裏手續可要簡便些;最莊重繁複的是自家裏,也不是一次一天就能完結,其時主婦們顯出了最大的虔誠,擺上全部的貢品,一道道的井然的做完所有程序,此後整個的山村就鞭炮聲不絕斷了。

我是到了近時才從書本上看到關於春節的一些民俗,約略知道了所敬獻的是哪幾路神明。但我疑心鄉下婦人們並不很清楚,只沿襲這樣的虔誠的儀式。但我也並沒有去問過,也許,她們是知道的,倒是我從來無知。

最高潮的倒是大年初一,因爲人們都聚合到一起,敲鑼打鼓的拜祭祖先呢。年三十是吃過年夜飯就乾等春晚了,耐不住的只還是去打牌。春晚小孩們不要看,也去玩牌,父母親人給發的壓歲錢,這時候纔是最大的用場。牌我是不打的,無聊卻總在,其實前幾天也就準備着要辦一個晚會,在村裏的老祠堂裏。中間幾天也斷斷續續的做了些宣傳,就是在大喇叭前喊話,還約了兩個一同籌劃的“積極分子”,至於晚會的“主題”與內容,幾經“磋商”之後,也大抵想定。

時間也就不緊不慢的在含着些無聊的空氣中走去了。三十晚上,吃過年夜飯之後不多久,卻突然的下了場大雨,這是先前所未曾預料也未曾經遇過的,但“天有不測風雲”我卻聽得多,想了兩想之後,也就不再費力惋惜。幸而不多久也就小了,雖然未全止住,但於人來也不會有大礙。於是晚會準備照計劃開始。

先是再喊最後一通話,算是一個“集結號”。喊完了就等,原本打算十分鐘後放煙花,結果是過了半個多小時才點燃,因爲人來得太疏散,並且只到了一半。其時也還是經過一番爭論的,就是人還沒有到齊,要不要放?爭論的結果,是把這原本用作“開幕式”的煙花,當成“集結號”來使。理由是:或許那些還沒有來的人們會在看到煙花之後都過來的。

事實證明我們的“決策”沒錯,不多時候人幾乎就到齊了。但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在看到僅有的兩箱煙花燃盡之後,只覺得無聊,陸陸續續的又走掉了。我不知道“斷斷續續”跟“陸陸續續”可有差別,但我知道人們走的確比來的快。

我還不泄氣,一面叫另兩個人去喊人,一面告解餘下衆人,說是你們只需看見你們自己的來了,不必看見別人沒來;不要因了別人的沒來而致使自己也走。這意思其實跟“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差不多。但我接着又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看到自己的來了,都只決定自己要到,那不多時人也就齊了;如果只看到別人的沒來,而又影響到自己來並等下去的決定,那麼人永遠也湊不齊”。“所以”,我總結道,“你們只需要看到自己來了,並且耐心的等一等,人就都會齊的”。“要有這個信念”,我最後說。

然而去叫人的兩人帶來的卻多是壞消息,許多人們都不願來。這樣的再等了一小時多半小時又少三分,也就是春晚播放了約摸兩三個節目之後,人也還差一小半。我心裏雖自有我的嗔怪,卻也無法可想。我們爲人處事,總會以別人爲參照,並由此覺知自己甚而至於改變自己,怎麼可能毫不去理會他人的行動。而況,這樣的晚會也總須多些人才熱鬧、纔有晚會的意味,只看到寥寥的幾個人,真還不如坐在家裏看春晚。我雖有前面的一段慷慨號召,但反過來想,倘他們都不來,我也早就走了。許多的社會問題也是這樣,倘使人人都能看清自己、做好自己,那些問題就不會有,偏偏許多人卻並不這樣,那麼,剩下的我們該怎麼辦?無量數的“他者”不單是我們的參照,還跟我們的益利相關,這時候,是堅持自己還是順應大流?……我怕再等下去人會越來越少,於是就宣佈晚會開始了。

起先是開場白,當然由我這個發起人宣說。稿子是早經準備好,但念時總覺得對不上,我是曾經有過幾次這樣經驗的,或許我的口語與書面語本來就不是一路罷。後來索性丟了稿子,念說着卻漸漸起了不平的聲音,大概是有人覺得這開場白太長。我解釋說是人們太不會做觀衆,得需徹底的改造一番。接着我就又來宣講我的“觀衆理論”,什麼要懂得欣賞與尊重別人咧;要適當的讚賞或批評真的表演者咧;要做表演者先要會當觀衆咧;不要只一味的去鼓譟叫囂以博關注咧……等等之類。我不厭其煩的說着,四圍卻沒了聲息,或許是他們覺得可厭,不願再搭理,只望我早些說完。

我終於宣佈可以開始表演節目了,人們這才又嘁嘁喳喳起來,伴之以幾聲尖利的口哨。但嘁嘁喳喳許久,也還沒有自告奮勇者。因爲先前只通告了大概框架,主要是要大家“即興表演”,具體有怎樣的節目並沒有設想,也沒有“試運行”過。我才知道我高估了自己以及他們,即使排演許久也未必敢登臺或者登了也表演不像,更不消說“即興”了。這樣的拉扯推讓許久,仍沒有誰表演過一整個的節目,有兩個是唱完了整支的歌,但是五音不全,這樣的吵吵嚷嚷到人們漸都走散,這一個無聊中的晚會也就沒有宣告的結束了。

晚會很不成功,人散之後,我心裏有的不是“意猶未盡”,而是伴着些失意的無聊。我們幾個後走的人就來總結這一次的經驗,我最後的結語是:以打發無聊的目的來做些打發無聊的事情,這本身就是無聊。總結之後,就又開始盼着明天了,因爲明天是初一,非常的大熱鬧也能持續半日,無聊賴中,這是很可以嚮往的。人還是要有點盼望纔好,這樣纔會忘卻現在正經遇着的無聊,而心地也不至於那樣寥落了。但明天之前,我還須想清楚觀衆與表演者的問題。

我這一次是硬拉了一幫觀衆來,未曾想卻沒有演員。倘說到是演員重要還是觀衆重要,就好比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的問題只能不了了之。但我知道,演員最怕的是演給白地,而觀衆最怕遇見冷場。這樣,似乎也就可以說明二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了。在這“戲場小天地”,我們集體的經遇了自己們的冷場,但不妨再看看“天地大戲場”又是個怎樣。雖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能將這人生的長戲好好演完的卻未必有幾個。或許我們都想一直的演好這戲,但我們更多的是遇到自己或別的演者的冷場,更其多的是遇到白地。這些時候,我們許會有換個角色、換種方式的表演想想法。於是,有的人就生旦淨末的變換過去,甚至於扮個跳樑小醜,爲的是博取觀衆;有時候還忠奸善惡的演下來,至於都忘記自己原本。這就須看各人的演技了,倘到最後連自己也分不清戲裏戲外,這演技也就純熟了。

我沒有陪長輩“守歲”的習慣,過了十二點也就自去睡。一夜很平安,我沒有聽到看到零落的雨滴何時變成雪花,沒有親證漫漫白雪將泥地盡全覆住。最早的爆竹也沒有將我驚醒,等到我被吵醒來,已是它們將盡時候。

我家照例是遲,飯吃到一半,已有兩家叔家來拜年。據說,提議了幾年的免去全村每家去拜年的老習今年開始實行,但似乎也沒有確信,各各的於是就相互探聽議計,說是大家都不必再各家拜年,只到祠堂全體的拜一拜就好了。雖是這樣省時省力之事,統一行徑也很不易,仍有不少人家自顧的每家去走。幸而堅持不拜的人更多,這事情纔算安定下來,安定的結果是省去了小半天的到各家拜年的時間。

人們陸續的都往祠堂裏來,鼓樂隊也湊齊,偶爾的突兀的一尖聲,是樂手在調試喇叭。族長開始主事祭拜,排在族長後面的兩位老人裏外擺置長卷的爆竹。鳴炮剛過,鼓樂奏起,全村的男子一起跪拜,對着祖先牌位,姿態都很虔敬,面容都很莊肅。拜完老祠堂再到村頭的新祠堂,再到村後山上的先祖墳墓拜祭。幸而不薄的雪層將泥水蓋住,走起來是方便許多。

山上拜完之後,人們開始星散,多是去打牌去了,有幾家是另請本房的喝泡茶。然而於我春節是幾乎就過完了,如此而已。我們那裏是小村,沒有別的熱鬧花俏的民俗活動,如舞龍秧歌一類。其實早先也有,我就曾經看見過祠堂樓上暗地裏的竹編的積灰的龍頭,但漸漸的它們卻被人們遺忘,年少時的歌舞扮演隊伍現在憶想起來恍如夢裏。代替這些它們位置的,是人人可以參與、人人有着利害的打牌即賭博。

生活就是這樣,本來也沒有什麼大意義,倘你硬要去尋出意義來,它或許就真有了意義。春節原本只是舊年完結新年開始之時,我們給它加添許多別樣意義,我們就有了這一套濃重的春節文化,有了夾在兩年中間的“一年一度”的高潮時候。我們現在對那些特有的春節文化漸漸冷淡,轉而投向打牌電視之類的賭博娛樂,乃是我們將意義的所指轉移了。

記得有個賭徒對我說過,你的看書寫字,其實跟我們的打牌一樣,無非也是爲了打發無聊的平常,至於或能有另外的收穫,那是另外的事。其時我是無可辯駁了,或許,這也是真,而我也才借了他的言語看出,所謂的意義,不過是給我們藉以打發無聊的平常的。

2、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過春節,俗稱“過年”。

小時候,記憶中的“過年”沒什麼大事兒,卻“年”味十足,十分喜慶。小時候的年啊,不像現在,酒店商店都弄的花裏胡哨的,那時候,人們全在家裏過年。一大家子就在一個並不太寬敞的屋子裏,圍着一張圓桌子,女眷們都在廚房裏倒騰,做年夜飯,男人們就在飯桌上聊天,嘮家常,邊抽菸喝酒,邊談天說地。我們幾個小孩子啊,就在院子裏放鞭炮。哥哥特別調皮,我呢,那時候又特別膽小,所以,哥哥每次都會買那種一扔到地上就爆炸的小鞭炮,然後跑來嚇我,院子裏一直迴盪着我的似哭似笑,哥哥的“咯咯”笑聲和鞭炮“噼裏啪啦”的聲響。

女人們端着一道道大菜從廚房出來時,年夜飯就開始了,大人們邊吃邊聊天,我和哥哥向來對他們的聊天內容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從來都只是年夜飯中的美味佳餚。也不知是怎麼的,我和哥哥總是喜歡搶着吃。就比如那道椒鹽土豆,平時吃着也沒什麼味道,但當它端上年夜飯的飯桌時,它的味道瞬間就昇華了,我和哥哥就這樣搶來搶去,一個又一個地搶到碗裏,嚥到肚裏,是那樣快樂,就算被哥哥搶走了,也不難過。每一道菜,哪怕是我不喜歡吃的,都有我們兄妹倆“戰爭”過的痕跡,吃飽了,吃撐了,也毫不放鬆,繼續吃,生怕對方搶走了好吃的似的。

吃飽喝足,夜幕已經降臨。大人們都來到院子裏,放鞭炮,放煙花。爸爸把那鞭炮的引火線一點燃,就趕緊躲到一邊,一家人都捂住耳朵,我們的目光隨着上升的煙花而上升,煙花在深藍的天空中盛開,我們的笑容伴着陣陣巨大的聲響也隨之綻放。

現在,過年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放煙花再也找不到那種快樂,我和哥哥也不會再做“搶着吃”這種幸福的傻事了,就連拿壓歲錢也開始不好意思。我多想重新回到小時候,回到那時候“年”味兒十足的春節!

 3、城市人叫過春節,鄉下人叫過年。過年,應該指從除夕的晚上又過度到了新的第二年的年初了。過年,鞭炮聲聲辭舊歲,兒童歡笑迎新春!地球又繞着太陽公轉了一圈,歲月提醒人們又過去了一年,生命的鐘聲告訴成人和老人們,你們又向墳墓走近了一步。時間易失,分秒不等人。你若不抓緊時間成就事業,你這一輩子將會碌碌無爲!年輕人喜慶自己又成長了一歲;中年人喜慶自己當上了父親,升了一級,而也感嘆時光如此匆匆;老年人應該高興自己做了爺爺,可同時也沮喪歲月在爲自己敲響了暮年的喪鐘。老人爲了這新春的喜氣,爲了不打消兒孫們的高興的情致,也只有勉強壯出歡喜與笑顏。

其實,春節年年都是這樣過的。貼春聯、貼福字。有的把帶根帶葉的甘蔗靠在大門邊,說什麼希望幸福甜蜜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節節高;也有的在院子裏站立一棵樹,進行了修飾之後,美其名曰“搖錢樹”……糖果、水果成了搶購貨。一切攤點和鋪子,都在爲年貨而忙碌。生意再冷的店鋪,這幾天,都會變得生意紅火。出去打工的人,都儘量在年前趕着回家,與親人團聚。過年的團圓飯,香噴噴的;家人團坐,小酒一杯,有笑有說。

小的時候,我在鄉下長大。記得,鄉下過年,都殺年豬,請人吃飯。年前的這幾天,孩子們是何等歡樂。村裏有舞獅子的,到家家戶戶去舞獅,總說些吉利的話。那時候,我們當小孩子的,圍在舞獅隊之後,高興的跟着走村串戶,不亦樂乎。大年初一,還有開財門的孩子,那早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被稱爲“四句”的話語,朗朗上口,句句吉祥,討得主人的歡喜與賞錢。這些兒童時的記憶,如今仍記憶猶新。

現在,到了城市裏生活。這春節,總少了些鄉下的那種氣氛。不過,城市人有城市人的過節氣氛。家家掛燈籠,張燈結綵;戶戶放鞭炮,喜氣沖天。我女兒愛玩沖天炮竹,總要叫我給她點火;我本來想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好節目常常被她耽誤錯過。也不怪她,如今的獨生孩子,確實也獨自感到寂寞!鄉下的孩子常常在一起玩,而城市的孩子很難成爲一羣一夥的。莫說小孩,相鄰的大人們也都很少往來。鄰居之間,敲門都不應,只聞電視聲。城市人,不像鄉下人一樣,鄰里熱情,相互串個門。今年的過年,女兒不會再叫我爲她點鞭炮了吧?今年,她畢竟又增加一歲了。

今年,除夕之夜的晚上8點開始,我要好好地看一下春節聯歡晚會了。我喜歡那些幽默滑稽的小品、相聲的逗笑,也會爲那些優美動聽的歌聲所陶醉。說實話,除夕這天晚上是不好睡覺的,鞭炮聲震耳欲聾,會一夜通宵。

我有些不明白,爲什麼大家要爲了自己增加了一歲而高興?難道他們沒有聽到那歲月匆匆逝去的腳步之聲嗎?不過,也許大家都是對的!還是我錯了。也許,我不應該在這喜慶之日,還如此悲觀。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人,就是應該要把眼光往前看!也許,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又有新的希望了。我雖然不會像年輕的時候再做那斑斕的夢了,但我至少還會編織我的嚮往。我們要去爲自己新的一年做好打算,或許這一年裏會有艱辛、困苦等待着我們,但我們一定要勇敢地去面對它,這樣才能戰勝它!今年是龍年,龍騰四海!《易經》上說:飛龍在天,吉。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所以,希望大家都在這新的一年裏,像龍一樣勇敢地衝向自己的目標,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最後,祝大家心想事成,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