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多少人生,毀於不懂這5句話

多少人生,毀於不懂這5句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導語:歌德所說,讀書,不就是爲了和智者對話嘛。分享一篇最新勵志文章,歡迎欣賞。

多少人生,毀於不懂這5句話

文 |熊爺

  

熊爺今天想要分享的這5個人生哲理,已經流傳了千年。

這些做人處事的成長道理不是熊爺瞎扯或“我有個朋友”的故事,而是一些西方偉大哲學家提出的(但它一點都不艱澀噢,初看還以爲是雞湯段子)。

原本熊爺以爲哲學這麼深奧的東西,誰要知道啊?!

但一個名爲朱爾斯·埃文斯的現代英國人,卻改變了熊爺的看法。

他把這些哲理變換成現代的語言,結合我們的生活,打造了一座生活版的“雅典哲學學園”,讓歐洲無數年輕人驚呼“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埃文斯之所致力於將哲學帶入生活,是因爲他真實的人生,就是被這些看似無用的哲理拯救。

在埃文斯20歲的時候,他是個被惡魔吞噬了全部心智的年輕人。

他一度沉湎於毒品,刷爆信用卡,也玩爆了自己的前程,就像一臺被砸毀的機器,崩壞的心智,極端的言行...不僅失去了有條不紊的生活,更成爲了所有人的避之不及。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以蘇格拉底哲學爲基礎的認知行爲療法後,他變了。

那些偉大的哲人走進了他們的生命,來自千年之前的道理與箴言喚醒了他的心,循序漸進地挽救了他濃煙滾滾、火星四濺的生活。

現在,朱爾斯·埃文斯已過了不惑之年。他成爲《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等歐美主流媒體的專欄作家,是英國最大的哲學俱樂部的負責人,同時也是世界百強大學倫敦大學皇后學院的情感歷史中心主任。

更難得的是,他把他被哲學拯救的那一段經歷,融入自己深切的思考,寫就《生活的哲學》一書。

這本書暢銷全球19個國家,榮登英國亞馬遜哲學類書籍榜首,更成爲《衛報》《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圖書。

熊爺跪了。

原來哲學可以這樣流行和生活化,它對我們的人生原來可以這樣有用。

廢話不多說(雖然說了已經很多哈哈哈),熊爺摘錄了這本書中的的5個人生哲理,分享給大家。

 01

  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

  接受能改變的一切

愛比克泰德(公元55-135年)

古羅馬最著名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之一

他認爲我們的生活如此多災多難的原因,其實都源自於我們犯了兩個錯誤。

我們常常想去控制我們控制不了的事情,比如我們的身體、財產、名聲、老闆、父母、天氣、經濟、過去、將來,當我們未能控制它時,我們感到無助、失控、憤怒、愧疚、焦慮和抑鬱,這是錯誤一;

我們還常常忽略了我們唯一能夠控制的東西——我們的信念,這是錯誤二。

如何避免不犯這兩個錯誤,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苦難?

首先,時常提醒自己什麼是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能夠幫助克服我們的無助和絕望感;

其次,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能改變的一切。

如果你在個人生活中陷入了困境,盡力去改善你的處境。如果你有一份糟糕的工作,盡力擺脫它。如果你受到了欺凌,告訴別人,或對抗欺凌者。

但是有時我們都會遇到一些我們無法立刻改變的不利狀況——尤其是已經發生的事情。那我們就暫時忍受它。

我們只能等待時機,等待情況好轉。

同時,我們可以趁機發展我們的內在自由和超越事件的能力,可以把逆境當作提高我們的能力和道德自由的機會

別因那些超出掌控範圍的事情自責,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也許不是我們的錯。

但相反,也別拿別人當藉口

我們不能用其他人的行爲當作託辭來開脫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想法、我們的行爲,以及我們的人生選擇。

  02

  享受當下,別對自己太殘忍

伊壁鳩魯(公元前341 - 前270年)

古希臘哲學家

他認爲,真正的快樂,對物質的依賴是十分有限的。

爲了實現平靜的生活,請省察你的慾望,看看它們真的是自然的、必要的,還是相反。沒有什麼快樂本身是邪惡的,但是帶來某種快樂的事物產生的煩惱是快樂的數倍。

以抽菸爲例,尼古丁會令你想抽菸想到奮不顧身——煙癮在你心頭揮之不去,你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想抽菸。

但是,抽菸到底有多快樂?它是否真的值得爲之付出那些代價——不利於健康且限制之後的其他活動?我們要評估它帶來的快感和痛苦。

以此爲參照,去學習去限制自己的慾望,限制到容易實現的程度。使自己習慣於簡單飲食,滿足健康所需,使自己不懼命運。

你的慾望越少、越簡單,這些欲求越容易實現,你要乾的工作越少,你越有時間去跟朋友們一起玩。

實際上,爲了過上幸福的生活,你需要的只是基本的安全、你的健康、你的理性和你的朋友們。

但是,減少慾望並不代表你不能享受。

反之,你應該要享受當下,而別對自己太殘忍。

伊壁鳩魯派詩人賀拉斯說:“讓享受當下的靈魂學會不喜歡去擔心未來。”

我們往往會推遲享樂,在擠進地鐵去上精疲力盡的班時,告訴自己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會快樂,當我們升職的時候,當我們有了錢的時候,當我們退休的時候。同時,當下未被覺察、未被享受就流逝了。

或者我們會因爲對未來感到焦慮而毀掉我們的快樂。“如果我失敗了怎麼辦?如果我妻子離開我怎麼辦?如果生病了怎麼辦?如果我死掉了怎麼辦?”

然而,真心沒必要因爲擔心可能的未來而毀掉現在。

 03

  讓自己置身宇宙

 所有的煩惱都會不攻自破

赫拉克利特(約公元前540年—前470年)

一位富傳奇色彩的哲學家,是愛菲斯學派的代表人物

他常常想象自己飛到宇宙中,俯視街道、城市、國家,最後從太空視角俯視整個地球。

這其實是古人的一種名爲“沉思宇宙”的治療方法。

觀看宏大的圖景會把我們的煩惱和焦慮放進宇宙視角,我們的焦慮的自我就會跟奇觀和驚訝一起平靜下來。

這種方法是把你的生活縮小,把它放在宇宙視角下,從而獲得一種分離的尺度。我們說焦慮或抑鬱的人“把鼴鼠丘當作大山”,放大他們的問題,直到每一個很小的障礙都像是大到非常可怕。

我們可以練習相反的做法——縮小,把我們的視角擴展到宇宙的維度,把大山都變成鼴鼠丘。

沉思星辰能提升我們的靈性,使我們的日常關切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站在浩瀚的時間和空間前面,發現我們的焦慮平靜下來了,我們的靈性減輕了我們的畏懼。

04

  只要心想,就能事成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他認爲,心靈可以把任何它想的東西變成現實——它可以想象自己很健康、富有、幸福,或者想象自己悲慘、生病、貧窮。

因此,爲了讓自己快樂、健康和富有,只需要不停地反覆說肯定性的話。

這固然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但其實這種做法,是爲了讓智慧洞見融入我們的心靈。我們的心靈會聆聽我們所思、所說的一切,並加以吸收。

當你把一些積極正面的格言,比如“我拒絕讓消極想法控制我”、“當下平靜而快樂”,變成你日常在心中不停唸叨的句子時,你會發現,它真的浸入你的大腦,成爲你不假思索的自言自語的一部分。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荒謬,但記憶和背誦你的人生格言,是一件很關鍵的事。

英國精神健康醫院的CEO,患有躁鬱症。他盡力克服這一障礙,15年從沒請過假,全靠着隨身帶的小本子,他在上面寫滿了對改變他舊的思維和感受習慣最有用的思想和格言。

每當舊的壞習慣捲土重來時,他就翻到相關的頁面,用一兩句有用的話武裝自己。他發現這個技巧能救命。

 05

  你是你模仿的那個人

普魯塔克(約公元46年-120年)

羅馬帝國時代的希臘作家,哲學家,歷史學家

他覺得,雖然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或我們在成長中遇到的人,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模範。我們可以從我們的生活、從文學和歷史中瞭解偉人,然後努力達到他們確立的標準。

社會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寫道:“人類的大部分行爲是通過觀察榜樣而學到的。通過觀察他人,人們知道了如何表現出新行爲。在後來的機會中,這種知識成了行動指南。”

我們是強烈的社會性動物,我們的道德觀深深地受到周圍的人的影響。因此許多情緒和行爲問題,從肥胖到孤獨,都被近來的研究證明是會感染的。

當我們的朋友孤獨時,我們更有可能感到孤獨;我們的朋友抽菸,我們就更有可能抽菸;我們的朋友肥胖,我們就更有可能肥胖。我們是我們認識的人。

不僅如此,我們是我們模仿的人。我們都把別人當作模仿的對象,或把他人當作標準來衡量自己。

所以,熊爺想說,如果身邊沒有那麼多人可以給你當榜樣,可以到書中去,隨便你挑啊!如歌德所說,讀書,不就是爲了和智者對話嘛。

所以說到底,人...就是要多讀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