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以小見大之侃談的散文

以小見大之侃談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說真的,我們的行程路線有些隨心所欲,誰也說不準我們要去的地方,只能跟着前面的車,到那算那。

以小見大之侃談的散文

我們這些愛玩的人,卻不喜歡旅遊式的玩法——導遊帶着,介紹這、介紹那的,好像不容人有一點審美的獨特感受。這樣的玩法,還不如買風景名勝旅遊碟子回家慢慢放來看。

所以這種走到那算那的感覺倒有點特別。

車子在一個工作停了下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坑。坑的內側全是陡峭的泥巴土壁。坑道像一史巨形的豬腳,從小到大,向北延伸。憑直觀感覺,我問身邊的朋友:“這是不是在新修一個水庫?”朋友笑我說:“這像水庫嘛?水庫哪有這種修法?”想想也是,修水庫哪有挖下去十幾層樓的深度的?修水庫哪有周圍團轉都是土壁的?修水庫那有還在“水庫”下建佈滿“透氣孔”的上千平方米的大平房的?修水庫哪有留着兩百來米壩口,並在壩口設計“雙層”夾心牆的?

最終還是熟悉工程的朋友幫我解了這個謎:這是一個佔地121畝、投資3800多萬元的垃圾填埋場!那屋頂佈滿豎管的“大平房”是通過科學原理對垃圾滲透液進行防污技術處理的基礎設施。於是我對朋友說,這樣的垃圾填埋場,能提供多少年的服務呢?朋友說,設計朋務年限爲十年。我又問道;那十年以後呢?十年以後,或許這裏可以建一片工廠。我說到那個時候,建工廠挖基礎就怕挖幾十米也挖不到巖頭。不挖到硬岩石的基礎,在垃圾堆上建廠房,心裏咋會踏實?所以我說這不可能。

不過,到有一種可能存在。那就是十年後,垃圾填滿了,這120畝寬的面積,到可以變成一片真正的百畝大田。當然,這上面得重新蓋上民層厚厚穩水的泥土。當我提出這種想法時,有人反對說,這裏本來就是屙屎不生蛆的山山間峽谷的坡耕地,就算十年後用泥土填平,也只能栽樹種果,不能做田!

我一聽,心裏激動起來。現在作爲垃圾填埋場,對這片山谷說起來是一種污染。可十年後,這種若能種樹種果,那將是一種如何養眼的一大片詩意的生態啊!今天的付出是爲了明天更美好!然而,這話我只能悄悄裝在心裏,不能對我們的農民朋友說。因爲在他們看來,說這種話的人,不是酸氣,就是傻氣。因爲土地,現在雖然不是他們生存的依靠,但長期生活在土地上的農民朋友,對自己的土地是有深深感情的,正如他們再窮也不願賣兒賣女一樣,有着難以割捨的情結。

然而,土地是國有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需要到,爺們不得不忍痛割愛。所以,土地被徵用,只要對他們的生活不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並能尊重和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通情達理的。

說到城市發展需要的問題,有朋友說,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農村。在中國,至少在“十四.五計劃”實現之前,這是真理。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有“佔補平衡”旗幟高舉着,城鎮化建設需要大量徵用農村土地還得要徵;城市的垃圾需要還得在農村的土地上想辦法消化和處理;城市的基本消費最終也離不開農村價廉物美的“奉獻”。

不過,在我的想象中,城市發展了,市場擴大了,農村的土地雖然少了,但種出來的東西,只要對路,也應該會越來越值錢了。城市越大,市場越大,需要越大。爲了滿路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工商業的發展也就越快、越來越有後勁、越來越有實力。工商業發展了,我們的農村人,就近打工的就多了。隨着社會保障政策的建立健全,農村在企業務工的福利待遇也在不斷地改善。從長遠來說,農村與城市,可以形成一種積極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關係,共同發展起來。

但是,大發展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產生利益大沖突、大調整。雖然發展是人心所向,但一旦涉及到利益,往往就會產生衝突。而我們的農民最重視的是吹糠見米的眼前利益。你如果和他們講長遠利益,他們心裏不踏實。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在把握髮展機遇、發展大局、發展思路、發展政策問題上,得考慮如何處理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利益與土地被徵用的農村、農民的短期利益問題。作爲農民,最爲擔心的是生活的倚靠。如果我們在徵用其土地後,除了經濟上根據法律法規和政府財力給予補償外,從民政救助、就業救助、產業技能培訓、創業指導與支持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政策機制的話,那麼,我們的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應該會更加順利。我們的省委提出的“推動發展、推動跨越,加快轉型”的戰略就會得到更好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