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懷念家鄉抒情散文

懷念家鄉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懷念家鄉抒情散文1

這裏的天總是飄着一層淡淡的白紗,雖然不影響視線,但看起來總讓人不舒服。

懷念家鄉抒情散文

夜晚騎着自行車,在人行道上穿梭。努力的注意四方的動靜,生怕路上突然冒一個人,把他給撞倒,更怕的是與其他的自行車相撞,弄得兩敗俱傷。旁邊的高樓大廈顯得毫無生氣,呆呆的矗一立在土地。花圃裏的花花草草被路上吵雜的汽笛聲煩擾的沒一點精神。路上的行人面無表情地趕路,爲的是到達大腦指定的目的地。感覺這裏的美都被藏起來了,人類很難找到。唯一吸引我的是路旁的路燈,無私的站在那裏,照亮着人們前進的道路。可是,它能照亮人們內心的黑暗嗎?

懷念的美,那種自然的美麗,那種雅而不俗的純淨。空氣永遠那麼的清晰,天是藍的,山是綠的,水是秀的。在那裏看不到事態的炎涼,看不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有的是語花香,歡聲笑語~~~~

可是現在家鄉的那一切都離我好遠,好遠。偶爾在夢中享受一下,都顯得那麼彌足珍貴。聽着“我多想回到家鄉,再回到她的身旁,讓她的溫柔善良來撫一慰我的心傷”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今夜會夢到家鄉嗎?

懷念家鄉抒情散文2

背上行囊, 踏上汽車, 臥看着窗外的景色, 從熟悉, 到陌生...

我知道,離開家鄉已經越來越遠了...

突然覺得應該有一點傷感,但竟然還是擠不出一滴眼淚... 不是我已經滄桑到沒有淚水,只是,我的眼淚似乎經常被媒體上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騙取,而當自己面對着生活時,不論是殘酷,還是悲傷,我就知道,我哭不出來...

也許,真正的情感不需要淚水來做修飾吧...

家,似乎並沒有什麼讓我魂牽夢掛,竟是那麼漠然...

而家鄉,一個常常掛在嘴邊的詞,平淡到不能再平淡,卻沉重得刻骨銘心!

即便是嘴上說着家,但是心裏想的還是那遙遠的家鄉...

很多朋友曾經跟我說過,只有離開了家鄉,你才能真正瞭解你的家鄉...

那時候,我朦朧地記下了他們的話。

而今天,我想回頭把這些話告訴還留在家鄉的每一個人...

家鄉,在我心裏,淳樸到像風中焦草的味道,簡單到像海灘上風化的貝殼,甚至是一句鄉音,一縷茶香,都好美好美,好甜好甜... 都幸福得近乎奢侈,都眷戀得瀕於瘋狂...

我常常自豪地問我新認識的朋友,你去過大別山嗎?你見過拔地而起的高峯嗎? 你見過美麗的娃娃魚嗎? 你知道什麼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嗎? ......每次說起家鄉的山山水水,家鄉的美食,我都是面帶着自信的微笑,滔滔不絕...

每次聽完,對面的人總是頭上頂着N個問號,臉上掛着羨慕的神情,嘴邊懸着長長的沫絲...

我最後撇下一句, 這個春節回去一定要吃個夠! 我也想去...

這就是家鄉帶給我們的財富啊...

所以,永遠不要因爲自己的出身地而感到自卑!山裏有城市沒有的無邊的綠,憨厚的鄉里鄉親,清澈的緩流激湍,滋養出你淳樸的天性...

嗯...

家鄉哪...

離家的遊子對你有着抹不去的愛,

懷揣着抹不去的思念...

懷念家鄉抒情散文3

年過半百的我,每年都得外出走一走看一看,但最終的感受是“月是故鄉明,景是家鄉好”。我愛我的家鄉——中國美好鄉村九龍之轄地觀音堂。

提起觀音堂,在我記憶的長河裏這些碎片始終揮之不去。觀音堂原來有個尼姑廟,廟堂挺大的,小時候我經常和夥伴們光顧廟堂,印象中廟堂有幾根兩個大人都抱不過來的柱子,還有一些相貌可怖的畫像,正堂挺深,深的叫人感覺陰森森的,我一個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敢進去的。廟裏最後一個尼姑我見過,我們都叫她“當家師”,記得在她病危時,隊長曾廣發(我二伯)吩咐我們全村人按戶頭輪流給送飯。因爲大人要幹農活,所以大人就把送飯這檔子事交給我們小孩來做,不過我們都完成的很好。提起我二伯,他也算是隊裏了不起的人物,雖然字不識幾個,但他說話做事的氣派很有份量,村民們大事小事他都愛過問,誰家有什麼難題只要他出面再難也能化解。他當了一輩子隊長,從五八年吃大食堂那時候開始一直幹到年過古稀,口碑一向很好。與我二伯對住的是個下放戶,這一家人有知識,待人接物非常周到,主人尹二先在家裏開個藥店,平日裏給附近村民把把脈、看看病、配配藥,誰家若是需要寫寫字什麼的,找他就對了,準保讓你稱心如意,尤其是到快過年的時候,請尹二先寫對聯的真是排成隊,而且都是免費幫忙,是當時觀音堂唯一的筆桿子。觀音堂尼姑廟是我的啓蒙學堂,我在那兒讀完了一年級。後來,這廟不知因爲什麼被拆掉了,而那些拆下來的木料聽說也派上了用場。觀音堂還有棵大楓樹,記事時就很高很粗,現在依然粗壯葉茂,三四個大人不見得能合抱過來。

有一年村上有人看到它被雷劈後流血,傳出去後便陸續有人來掛紅放炮,祈佑顯靈。現在這大楓樹受到國家保護,每到夏天,村上人會自帶板凳到樹蔭下納涼談心,它成了最好的天然遮陽傘,也成爲天然的驅熱大空調。觀音堂還有個“萬斤畝”,聽大人們說,不知颳了什麼風,村上人連夜將一大片田的稻子拔到一塊田去,結果“萬斤畝”就問世了,後來大人們談起此事除了搖頭還是搖頭,他們深知堅持“實事求是”纔是治國富民的根本法寶。在觀音堂背後有一塊較大的茶籽山,我們叫它“茶籽山包”,每當茶花盛開的時候,我們上下學總喜歡到茶山採茶花,因爲我們想從花蕊裏吮吸到像蜂蜜那樣的“甜”。當茶樹掛滿了茶桃,那又是我們非去不可的.誘惑,等你把茶桃摘下來,颳去裏面的毛絨就可以吃了,甜絲絲的,既解渴又管飽,一舉兩得。需要提醒的是,吃茶桃切不可莽撞要細心,因爲有的茶桃裏會鑽進一個百腳蟲,我不止一次遇見過,如果見了就扔,茶桃有的是。我來告訴你,用茶籽榨出的油特別香,茶籽油還能醫病,是家鄉的特產。觀音堂在大集體年代,還有個土搭的舞臺,我們經常能看到大隊搞演出,我也在臺上演出過,學李玉和繫着圍巾,提着馬燈唱《紅燈記》,逗得大人們直誇我演的好。觀音堂是個好地方,就連那“觀音土”都能當飯吃,聽爸爸說,五八年吃大食堂時,因爲鬧饑荒村民餓肚子,就有人掘觀音土吃,救了觀音堂人的性命。觀音堂至今還流傳一些奇聞趣事。村上有一個叫“軍長”的人,那是我們村的用牛好手,經他用的牛換作別人是一百二十四個不聽使喚,可一旦回到他手上,那是百依百順,叫它左轉不敢右轉。有一次,從外面來了一個討飯的,要到他的門前,軍長老婆量了半升米給他可他還嫌少硬是不走,正巧被放工回來的軍長看到了,他不知怎麼比劃了一下,結果討飯的不但不要他的米還把自己的米給了他一些,說是孝敬。要說軍長還真有些傳奇,他做的事有的你連想都不敢去想。那一年夏夜,他經一水井旁被一條土狗子蛇咬了一口,他不顧疼痛立刻將土狗子抓住也咬了他一口,嘿!土狗子被咬後他自個兒反倒好了。

我們觀音堂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大小二三十戶人家,培育出縣級醫院的院長兩名,鄉鎮級幹部兩名,馬鋼管理幹部一名(此人八一年參加中專考試獲得縣第一名),縣級局長一名,教師兩名,知名企業家一名(現在是合肥劉園董事長,資產過億),還有……

觀音堂人在家的都很勤勞,闖出名堂的都懂得回報。就拿劉園董事長劉克權來說吧,自打他富起來後就從來沒忘記回報家鄉父老。他每年都給我們隊裏年齡達到六十及以上的老人四五百過年費,特別困難的還不止。除此之外,他還爲九龍村建設和九龍老年協會捐資不斷。現在誰要是在九龍問起劉克權,沒有一個不豎起大拇指的。

現在的觀音堂,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家家都住上了樓房,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日日如年,年年換新顏。我堅信,隨着農村土地流轉承包新政的進一步落實,勤勞的觀音堂人會把家鄉建設的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