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秦力樹木散文

秦力樹木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黃陵古柏】

秦力樹木散文

黃帝陵所在的橋山,坐落於古木參天、濃廕庇日、山光水色的陝西省黃陵縣城北不遠處。歷代相傳,這裏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皇帝的陵墓。山以陵聞名,秦漢以來,歷代植樹不斷,因而橋山古柏森森,數量客觀,使整個陵區碧嶂列屏,秀如琢玉,層巒涌翠,山澗清幽。林間點綴歷代建築,以軒轅廟、軒轅堤、祭祀廣場等最爲有名。歷代文人騷客都曾在此留下大量詩詞、祭文、匾聯、碑刻,走進橋山黃陵,人文建築在古柏的映襯下越發古樸可人,猶如進入了一座巨大的詩文寶庫和歷史博物館,着實使人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文化深蘊,是人們祭祖、遊覽、訪古、探求民俗的極好去處。

登遊橋山,最先走進的是位於黃帝陵東麓的軒轅廟。進入廟內,古柏參天,15棵2000多年樹齡的古柏分列兩側,其間一株庒嚴古老的巨大柏樹,就是聞名世界的黃帝手植柏。這柏樹足有5000年曆史,傳說爲軒轅皇帝親手所植。樹高近20米,下圍11米多,7人合抱有餘,所以陝西民諺說"七摟八拃半,疙裏疙瘩不上算",此柏實爲羣柏之首。"人文初祖"大殿西側,還有一棵"漢武帝掛甲柏",傳說漢武帝劉徹徵朔方歸來,登橋山祭祀黃帝時曾掛甲於此。這株古柏樹身斑斑點點,無數小孔縱列成行,像有斷釘嵌入,又像古人巧雕,實爲羣柏之奇。

出廟爬山,一路古柏摩肩接踵,個個樹幹粗大,樹枝虯勁,樹葉墨綠。古柏樹形更是千奇百怪,用各種動物比喻,實在惟妙惟肖:有的橫空出世,斜刺天空,如蒼龍騰雲;有的二枝纏繞,憨態可掬,就像熊貓母子竹林嬉戲;有的傲立岩石頂端,隨風起舞,就像嘯震山澗的上山猛虎;有的三五成羣,在小溪邊歡歌,活象一羣吵雜的獼猴;有的蒼乾枯枝,就像鱷魚直立,細瞧,枯枝梢頭又長出幾簇柏葉,就似兩隻老鷹傲立,鳥瞰着山下游人;有的路邊古柏落滿了鳥雀,好象歌唱吟誦着一曲《黃陵古柏賦》,聽來如墜仙界,實在是羣柏之靈所在。

登上橋山之巔,站在"橋山龍馭"石碑旁邊,享受着這裏海拔900米的習習涼風,舉目遠眺,橋山被翠柏環繞,遠處閒淡,近處濃綠,高處嵐霧盡裹,低處溝壑藏雲。置身在古柏的海洋之中,綠浪一波一波,發出沙沙的聲響,好象敘說着黃帝的發明創造:養蠶、鑿井、建房、造船、發明馬車、創制文字、作音律、燒陶、冶銅、醫藥、算術……黃陵古柏實在是有生命的歷史教材,是羣柏之君子,是羣柏之絕唱。它把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寫滿了橋山的角角落落,華夏兒女怎能不歌唱古柏?怎能不被古柏的氣韻折服?怎能不拜伏在古柏腳下,象崇敬黃帝那樣恭拜黃陵古柏!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秦漢以來,歷代政府將橋山黃陵作爲祖廟來祭祀,在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目中,黃帝是中華文明的奠基者,是"國族之神",而黃陵古柏,以它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氣韻,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歷史,繼承了黃帝的人文精神,二者互爲表裏,恰恰體現了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力量,這是一種偶合?還是人爲的附會?不,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涇川梨擺陣】

甘肅涇川往下,經陝西長武,到涇陽、高陵,數百里涇河川道梨花飄香,年年如是,引無數文人競折腰,吟詠梨花的詩詞歌賦自然汗牛充棟。可是寒冬三九時節,黑樹虯枝、傲立風霜的梨陣景象又有幾人所聞?

幸運的是連續三個嚴冬,我耳聞目睹了涇川的.梨樹擺陣景觀。

涇川位於312國道要地,系隴東重地平涼的門戶。隆冬午後,初到涇川,盛情的東道主就力邀我們一覽市容,我們婉辭了主人的好意。用充滿硫磺味的溫泉水洗完澡,走出涇川縣城,只見一排排、一片片梨樹,樹冠似脈絡,虯枝似鹿角,互結連理,形成銅牆鐵壁,撒成一路花格。登上塬面,回眸鳥瞰涇川田野,大道交錯,田疇陌畔,到處都有蒼健的梨樹儀仗隊般整齊排列。老樹蒼枝掩映在霧靄之中,幼樹嫩枝點綴在屋舍瓦宇之間,斜陽夕照,茫茫蒼蒼,更顯得沉雄博大。當地人講,早在大唐貞觀初年,涇川就廣種梨樹。近年來,素有梨樹情結的涇川人,田野成片栽的是梨樹,道路成行植的是梨樹,機關院內是梨樹,農舍房前屋後是梨樹……涇川成爲名副其實的"梨海"了。

隴東之地,多丘陵溝壑,十年九旱,民生多艱,百姓自古有外出經商的習俗。千百年來,外出的遊子,無論身在何處,深深依戀的依然是故鄉。這種故土上到處生長的梨樹,自然成爲他們情之所繫了。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你碰到每一個涇川人,他們無不自豪的向你講起冬日涇川梨樹擺陣的偉岸景觀。

我們在梨樹間徜徉,只見那梨樹根在地面隆起,如游龍在地上蜿蜒。粗壯的老樹端直排列,遠遠望去,似一排排天然的鹿砦,拱衛着偌大的兵營。樹冠上飽滿的花蕾,一枝枝,一串串整裝待發,充滿朝氣。性急的花朵隱隱然露出些微銀絲,煞是好看。樹幹成深褐色,表皮斑駁,如飽經風霜的老將軍,跨着游龍,舉着大旗,衝鋒陷陣不費吹灰之力。又似寒風中列陣的駿馬,步履整齊,嘶鳴同調。

夕陽西下,晚霞撒滿梨樹的細枝,彷彿給每個枝椏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粉,北風吹過,枝椏嘩嘩作響,抖落了滿地的金粉,傳出了凱旋戰士爽朗的歡笑。一隻只野兔在撒滿金粉的梨樹間跳躍,一隊隊山雀在梨樹枝頭不住疲倦地歌唱,一次又一次地碰落陽光和晚霞,驅走寒冷和蕭瑟……我看得發呆,想的發癡,不禁對涇川梨樹油然而生敬意。

我們站在塬畔,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看得心花怒放,詩興驟升;看得胸襟大開,豪邁頓生。真想跑下塬去,登上一輛檢閱車,喊着同志們好,聽着首長辛苦了的回聲,神采奕奕地檢閱梨樹擺成的百萬雄獅,恐怕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也沒有這樣良好的感覺。

西山頂,夕陽收斂了最後一絲笑容。我聽着北風的呼嘯,看着挺立的梨陣,無數遍的,和我心儀已久的梨樹交流着。不覺仰天發問:這是自然之力,還是人的所爲?不就是眼前望不到邊的梨陣!哪裏有堅不可摧的城池?不就是眼前傲立寒風中的一棵棵梨樹!我看着暮色中遠遠近近的梨樹將軍,數着大大小小的梨兵方陣,突然有了奇思妙想,不覺脫掉外套,高舉上肢,挺立塬畔,自己似乎成了一名梨陣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