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弶港抒情散文

弶港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我今年雖然50歲了,可從未見過大海。當東臺的友人約我到弶港去看海時,便一口答應了下來。未到弶港便看到好多的風車,大約有三四十米高,每個風車有三片葉子,每片葉子大約有二十多米長,就象一個超大的螺旋槳,許多的風車一起轉動,煞是壯觀。看到轉動的風車,不由我不想起:“海風吹、海浪涌”的歌曲。

弶港抒情散文

想象中的漁港應是印象派大師莫奈《日出·印象》中的海港:港口晨霧瀰漫,浮動着片片淡紫和橙黃,略顯霞紅的天空被各種色彩浸染,一艘艘漁船在激波盪漾中出海,妻子們揮着粉紅色的紗巾戀戀不捨地向船上的丈夫告別……

或者是法國文學大師雨果在《海上勞工》中描寫的聖·彼得港:港口彷彿是一隻巨大的海蟹,它把大鉗張開着,當海風吹起時,大海的波濤就涌進了狹窄的孔道,港裏就會發生很大的騷動……

可當我們驅車來到東臺弶港時,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弶港原來沒有港,只是一片廣袤的海灘,海灘上沒有什麼童話中的五彩繽紛的.貝殼,也沒有什麼海螺和神奇的鵝卵石,只有縱橫的港汊,遍野的鹽篙、鹼茅草和海蘆葦。

這是我想象中的海港嗎?弶港,你也是遠近聞名的漁港呀?

也許是友人看出我臉上的疑惑,忙解釋說:弶港沒有深水港,眼前的海灘,漲潮是海,退潮是灘,四周灘塗上有些凹槽爲港。弶港在200多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後來隨着潮漲潮落,積沙淤泥,灘塗增高,海岸線逐年東移,才逐漸形成了露出海面的沙嶼。乾隆初年,趕海的漁民開始在這裏歇腳打尖。爲遮風避雨,人們用蘆笆擋於上風,俗稱“打弶”久而久之,此地便被漁民稱之爲“弶墩子”。乾隆五十年,弶墩子上被潮水衝開一條可停靠漁船的大港叉,隨着漁業生產的發展這個天然漁港“弶墩子”也就演變成了“弶港”。

就是這片土地,素有"黃海明珠"之稱和“蘇北小香港”之美譽,至今仍是一座未被人們完全認識和掌握的海鮮資源的天然寶庫和全國貝類的重要產區。每天從這裏有大量魚蝦貝類源源不斷地走向市場,那怕是飄着腥味的陣陣海風的炎炎夏日,也同樣吸引着無數的遊人和商賈。

也許是我們來得不湊巧,錯過了漲潮的時間。爲了不給此行留下遺憾,我們決定到海灘深處去尋找心靈的感動。

頭頂一方烈日,腳踩一片沙灘,看到潮溼的青沙泥上,溜的特別快的一種小蟹和一種在海灘能上跳着走、在水中能遊着行的小魚,我們脫了鞋子襪子,撈起褲腳,試着下灘地,去追逐笑語、去抓取歡樂。腳掌如飢似渴地享受着大海的甘露,儘管泥水把它染得烏黑烏黑,個個仍像個貪玩的孩子。爲了一條會跳的小魚、一隻穿梭的小蟹,我們幾個人合圍,瞄準目標,一躍而上,很快抓住了,勝利感覺油然而生。也有逃之夭夭的,卻沒有一絲遺憾。這回徹徹底底的迴歸大自然,完全忘記了世間的紛紛擾擾。要不是友人打手機,還真忘了吃飯的時間。

要知道沒有品嚐地道的弶港海鮮,不算真正到過弶港。我們不願做一個匆匆過客,當友人把我們領進小鎮上的海鮮酒家。未開宴,已是海鮮味撲鼻了,直讓我這老饕如貓抓心,躍躍欲使。舉箸盤中,大快朵頤,紅豔豔的竹節蝦,油汪汪的黃魚、玲瓏剔透的香螺,清純脫俗的扇貝,加上小酒一杯,慢慢品嚐,大海的韻味久久不肯散去。

在迴歸的途中,我明白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山水之間也”的真諦。弶港,一個漲潮是海,退潮是灘,凹槽爲港的海灘。我來時雖未看到你漲潮落潮的萬千氣象,卻感受了大海孕育的感動溫情。也許,我們就該與心中美好的東西保持一定的距離,隔着一層面紗去想象,按捺着莫名的心動,永遠不去揭開。這樣才更有勇氣認識海灘猜想大海。

在每個人眼裏,同樣的世界可以感受不同的風景,在每個人心中也會有不同的感動。而於我,儘管沒有看到海水的澎湃和遼闊,但我得到了心中的一片大海,就是水與土相互滋生,相互補給生命的營養,大地猶如大海的溫牀,海水便是大地迷離的眼睛。車上,我睡着了,睡夢中弶港海灘上的鹽篙、鹼茅草和海蘆葦,還有那海灘上跳躍的魚、穿梭的蟹,在潮水的起落中,異常空靈、安詳、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