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美味耐飢的糯米餽散文

美味耐飢的糯米餽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人家放炮仗,阿拉敲破甏。”“人家做餽做年糕,阿拉心頭乍難熬。”又快到這個時候啦,雖然阿拉生活有所改善,心頭也不怎麼難熬了,但是做餽做年糕時的情景在心中還是那麼清晰。

美味耐飢的糯米餽散文

六十多年前阿拉鄉下人在過年以前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做餽做年糕。只不過大戶人家是請年糕班子到自己家裏來搭一個臨時的作場生火開竈,忙上一天二天;而像我們這樣的小人家,就只有到他們家裏去說盡好話,求他們帶着做一點,得到同意後,再擡着浸泡好的粳米、糯米,揹着菜籽幹到他們家裏搭個“便船”。

做年糕時,我們小孩子除了吃年糕團以外是幫不上什麼忙的,而做餽呢?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幫上一手。

糯米餽不像年糕那樣先要磨粉、抽粉,而是隻要將糯米和粳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後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就可以上蒸蒸煮。這糯米一定要預先曬“變”,所謂“變 ”就是經過太陽幾天的暴曬,讓米粒的顏色由本色變成粉白色,不然做成的餽吃起來會有“硬結骨勒”的感覺,粉白色的糯米在蒸籠裏蒸成半透明時就表示熟了,可以出鍋了。

一位師傅捧着熱氣騰騰的蒸籠將蒸熟的糯米往搗臼裏一倒,另一位師傅就會拿起搗子頭使勁地碾起來,糯米本身就粘,搗子頭在滾燙的糯米中不停地碾啊碾,就會使糯米越來越粘,師傅一開始是將搗子頭前後拉動,然後變成不停地劃圈,只見他前腿弓,後腿伸,渾身用力,滿頭大汗。有時候還得換一個師傅繼續碾......碾好以後還必須像舂年糕那樣將它舂“稠裏”了。

舂好的糯米已經看不到米粒,師傅就伸手從搗臼中捧起一大團,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摘下一團扔到地上,然後迅速地將糯米糰換到另一隻手上,再由那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摘下一團,因爲糯米糰實在太燙,只有不停地交換纔不致被燙痛手掌。當然地上早就準備好了擺放糯米餽的用具:大戶人家用篾簟、中戶人家用門板或草蓆,我們只要用團匾就可以了。爲了防止糯米餽互相粘連,這些器具上先要均勻地撒上預先磨好的幹米粉。師傅一摘下糯米糰,人們就搶着拿在手中,用雙手將它搓圓,然後再用雙手不停地拍打,一邊拍,一邊還得讓糯米餽在雙手中間平行地打轉,拍啊拍,直拍得它表面看不到米粒。如果將拍好的餽在你的臉上輕輕摩擦,你會感到光滑得像緞子。越是光滑的糯米餽,以後浸在清水中越不會腐開來,不但存放的時間越久,而且吃起來的.口味也就越好。如果在做餽時貪圖方便,不好好拍打,一按就算,那麼不但放不長久,而且吃起來就會“粒粒作作”,彷彿還是糯米飯。拍糯米餽是一件很有趣的活,男女老少誰都可以參與,又說又笑,還可以偷着吃。

剛從蒸籠裏倒出來的是糯米飯糰,也就是現在每天早上都有買的“粢飯”,在搗臼裏經過碾、舂以後就變成“餽珠”了,做餽的時候大人也會給小孩子吃一個小小的“餽珠”,軟軟的、糯糯的,熱乎乎的、如果再嵌進一點“黑洋酥”或“鹹菜筍絲”,那味道真的可說是天下第一。吃了“餽珠”,孩子們搭餽就更加賣力咯。

糯米餽做好以後,要晾上好幾天,等他徹底乾透以後,刷去附在表面上的幹米粉,就可以放進清水裏儲藏了。儲藏的容器一般都是瓦缸或瓦甏,放置的地方務必陰涼通風,這樣就可以儲藏很長時間。

寧波人在形容二個人性格互補,特別是夫妻倆配合默契時,經常會說“餽和年糕搭得真好”。實際上在日常飲食中不論是炒年糕還是年糕湯,我們老寧波除了有年糕以外都會在裏邊放幾個切成小塊的糯米餽。只有這樣,吃起來纔有“剛柔相濟”的感覺。

糯米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耐飢,吃了以後不容易餓。早上起來,急於出門,時間緊張,胃口又不好,鄉下人又只是一碗湯飯加鹹菜,因而在湯飯裏,人們總喜歡放一個糯米餽,這樣不管是出工幹活還是上學讀書,到了中午就不會有飢餓的感覺了。

糯米餽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冷得慢。清早出門之前,貼幾個苔菜糯米餽,用一件破棉襖包起來,到中午拿出來吃,還是挺熱乎的,而且軟軟的、香香的。所以那時的種田人就經常帶着糯米餽做點心抵譏;有時外出割野草、兌便、換灰甚至學生出去旅遊等等,中午回不了家,在外做飯又不方便,也是帶幾個煎好的糯米餽當中飯。

當然,當家裏來了貴客或過年過節偶爾也能吃到豆沙餽或者豬油餽,這滋味之美那就不用說了。

也許是自己老了有點像魯迅先生筆下的“九斤老太”,怎麼總是覺得如今市面上買回來的糯米餽的滋味遠遠不及當初自己親手拍過的糯米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