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文化的滋潤散文

文化的滋潤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活在物質的世界裏,物質叢生如同茂密的水草,直接影響着人們的方向,並改變着生活的目標

文化的滋潤散文

我們剋制着來自內心的懦弱,在生活中高舉着“生存”的旗幟,學習了對人類強權的俯首貼耳。對生活的質量要求,又沿着文化的過程,一路播放成爲文明的動力。但是,物質的獨立性和影響的壓力感,使人類的感情在趨向於標準化、規範化和條形碼的同時,玉樹臨風,產生着一種強烈的單薄感。於是,面對着成長的需要,又渴求一種新的衝擊快感,在更新與蛻化裏,感受着裂變的巨痛。

然而,站在一個人的高度,從仰視的角度出發,文化這隻柔軟的海綿體,正以物質的觸角和章魚的方式,在蔓延中從四面八方伸展而出。帶着零度體溫的空間,絲絲如縷、和風細雨,滲透了物質的核心,滲透了人類靈魂的泥沼地。以風、以雨、以霧,甚至以時間的流淌,闖入了人類的生活的領地。

文而化之,文而治之。分析文化一詞,自有深遠的歷史背景和豐富的內涵層次,在演化之中悄聲而過。文化的功能在政治、經濟、宗教、藝術的擠壓下,由獨立於世的位置和高度,逐漸移位於治世、內省和事業成就。以多功用的工具面孔,在世界之中大有一番作用。教育層次的表象化,表達途徑的世俗化趨勢,使這尊古老的神,呈現出越加蒼白的面孔。

文化的過程是一個由簡單起,雙從複雜到繁瑣的漸進過程。它是一種帶有着尖銳的刺痛、附身融化而不斷深入的東西。文化不同於知識,區別就在於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積聚。我們接近一個人,甚至一個種羣,最先吸引你的是物質的絢麗,而能真正打動你心靈的東西,卻是一種帶有習俗文化氣息的神奇和生活習慣中長期的積澱。當然,在當代的社會之中,用長期而堅持的目光,毫無功利去觀察和思考一個人、一件事物、一朵花開和一棵草從外及裏的死亡過程,的確已成爲一件很不容易也很奢侈的事情了。

生活之中的許多人,你可以聽他們長長的講敘,上至三黃五帝、下至市場經濟,遠到希臘哲學、近到明治維新,政治經濟、文學宗教,洋洋灑灑無所不及。但是,他所缺乏的一種文化的涵養,在文化深處那種內在的獨立思索的缺位,無不讓你選擇對他的一種放棄。他只能以一個知識型的角度,帶着一種旁觀的講敘。而非文化的承載,而非深入內部的感受。

孔子的思想以血液一般的力量,深入到我們的生活,深入到我們的思想之中,嚴重地影響着整個世界的文化進程。但是,我更喜歡文字和場景,還是他面對家人、面對河流,從內心發出的感嘆。這纔是他原來的面貌,這纔是他深切體會文化的作用,而發出的由衷自語。他是一位自由出世入世的治世者,是一位深入地殼核心的探礦者,是一位睿智的不合生前時代的播種者。在他的身後,他無法想象到的燦爛裏,他的思想構築着一個民族文化的長城,形成着一個歷史文化的海洋,展示了一片帶着靈魂而自由行走的文化田野。

像感受一個超級拳擊手的擊發重量,思想的快樂,又一次感受了來自氛圍的濃淡清香。因爲,文化裏的思想更像一片帶着重量的麥堆,讓我們的感覺,在一種哺育餵養的懷抱裏成長成熟。思想就是文化的主要內容,思想主題的大小決定着一種文化的厚薄。不論是宗教文化帶是地域性習俗,都說明了一種文化的份量,如果沒有思想的支撐,文化就只能是一架癱軟的沒有骨骼的生命體。

季節過後,總有收穫。文化也就是一枚融入民族性格的果實。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他個性發展的過程,也是被文化影響出來的一生。我們都能感受着一種個性生活的鮮明,而當我們感受一個更爲寬大的胸懷時,這樣的生活就是文化的滋潤。這樣的文字,這樣的行動,甚至是這樣的一句話,都能折射出那種對人、對生命、對時光的豁達大度,都體現和映照出對於他們的憫愛。這種男性或土地一般的渾厚力量,在體驗着刻骨的愛與恨,情與仇之間,沒入無限的深髓裏。就是因爲思想給予了你深入世界核心處的力量,又讓你在敞開的寬闊之間,呈現出廣袤無邊的深邃久遠。我們感受一個人身上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其實就是他性格中體現出來的人格獨立、意志堅韌和寬容偉岸。文化的獨立性之於一個人來說,一定會有着與生命相互關聯的深刻,有着一份精確細緻的血肉聯繫,那是因爲遠方而使性格的堅持,那是因爲信念爲目標堅定,而開花結出的第一枚堅硬果實。一個人的命運來自於他的'性格,一個人的性格,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文化影響,所以,還是文化影響着命運。命運所帶來的悲歡離合、慘淡人生與歡快幸福,都將緊緊圍繞着他的人生、他的生活和他的生命而展開。只有文化和性格體現出魚水一般的結合,只有文化卸掉沉默的外表,而喧騰起季節的溫暖,人性的美麗纔會在文化的大片泥土上,擁有了一份思想的收穫。這份收穫就是秋天裏那片廣闊的田野,面對着冬天,而去向往春天,才能孕育出來的充實和綻放。

蘇軾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古代詩人,他有着與李白同樣的浪漫情懷、詩意盎然,他有着兒童一般透明率真的天性。在他身上所感到的文化氛圍,永遠都會是一種重重包圍裏浴血突破的悲壯,都會在現有文字裏顯出孩童的透明和清澈,都會讀出一縷帶着道家佛家的喜慶味道。他的文字與情懷,只有在空曠的天宇之下,揹負着苦難與痛苦的生活,才能體會出來,才能知道,這是何等的豁達。明月星空下人生的絕唱,月夜江波中思想的流暢,竹影陸離之間迷茫的目光。他身落陷阱時懷古論今的曠達,他水性情感中對天空的審問,無不以力量的動感和人格的鮮豔,留下了千古一絕的詠吟。他性格之中最爲迷人的原因,這種把文化中快樂的成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成爲一種與生俱有、無法抗拒的力量。

我最喜歡讀他在明月之下,帶着特定心情而手揮墨毛書就的詩歌、散文,甚至是奏章、日記。邊境、心境、竹影、寺廟、布袍,星空、明月、清酒、暢想,一組組詞句的身後,往往就站着宋代的蘇軾。你能在這種文化的悽美裏,讀出人生的頹喪嗎?你能讀出淒涼之中,隱含的不正是內心的熱情?即使在陰霾的雨天,即使在流放的途中,即使在雨中的漏屋裏,你也能透過人世的透涼,嗅出一片青梅熟透的氣味、鷓鴣勸歸的啼聲。能在宋代的月光裏延伸行走,走進清爽的個人世界、抒情天地,以蘇軾的感受,享受他人性的力量、水滴的閃亮。

文化以其堅硬的骨骼,成爲思想永遠的軀體。正是因爲有了文化的積澱,人性的張揚和個性的展示,才爲我們通過清冷悽苦的歲月,帶來一片清香濃郁的彩色天空,構成一個與衆不同的世界。一個生命的歷程,就是感受並吸收文化的一生,不論這種文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又是以什麼樣的狀態結束,這樣的影響如基因一般無法排除。但是,作爲一種文化的延續,重要的是人類正翻越着文化的堤壩,以少年對愛情的感受,承襲着世界的美好。

巴金老人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歷史上一位屈指可數的真正作家。他在人生的青年和老年兩端,才帶着人性的善良,以隨筆散文的手法記錄和剖析着生命中的罪孽。他所體現出來的就是文化的剛強,就是文人的懦弱和思想的痛苦,以及對災難歷史的總結警醒。正是穿越高壓時代的政治叢林,巴金在喘息後的一個瞬間,擺脫名利的纏繞,以清涼的文字、以贖罪的真摯,帶着思想的鋒利,以一個老人的思想,一行行、一頁頁,不斷地接近着靈魂、訴諸着真情、緩解着人類共有的原罪。

文化的過程,不正是一個接近靈魂的過程。它是精神的自由,走過禁錮和荒涼的年代,是結束寂寞與死亡而重獲新生的過程。

一個人留在世界上的東西並不多,如果再讓時間伸出的雙手來洗滌一番,可能更所剩無幾。很多物質的東西在漸漸腐爛變質、消逝離去。而文化所蘊含出來的精神文化,卻會像春天的空氣,結束冬天的尾聲,以瀰漫的水汽、低飛的重量,潤溼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