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光陰深處的笑靨散文隨筆

光陰深處的笑靨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1961年,老爸老媽步入婚姻殿堂。在那年代屬晚婚:男25歲,女22歲。大軍人與小會計的結合,也算般配。

光陰深處的笑靨散文隨筆

走過那年代的人,拘謹是共同的烙印,連彼此的名字,都羞於出口。問及戀愛婚姻,也只是微笑。

後來,巧施一計,採取逐一“審問”、各個“擊破”的戰術,終於打探出他們暗藏的小蜜罐。

他們是經人介紹的。媒人是外公的堂妹,與老爸家一個村子,且斜對門,這“臥底”可真知根兒的。母親說第一次相親,就在外公堂妹家。母親與外婆,院中坐定,正值秋收,就裝模作樣,拿玉米當“道具”,低頭剝着。閒聊片刻,老爸跨進門來,海軍制服,煞是照人。說了什麼,老媽已模糊不清,只記得老爸手裏掂把鐮刀。我們逗老媽:鐮刀與軍裝也不搭調呀,莫非也是臨時道具,裝樣吧?老媽笑:那年代以勞動爲美,顯擺唄。

但老爸說的第一次相親,是他親登姥姥家門,而且是在月明之夜。老媽點朵小油燈,正搖着紡車在紡線呢。倆人在黑黢黢的小屋裏,說了啥已模糊。我們逗老爸,燈下看美人,老媽漂亮嗎?老爸笑:不好意思看呀,只記着兩條大辮子,粗粗亮亮的。

後來,我咂摸一下,倆人“交代”迥異,也是合理的。肯定是長輩密謀,讓老媽先偷看,老爸矇在鼓裏,估計正準備下地幹活,懵懵懂懂,就被老媽偷看了。

但他倆說的另一細節,是一致的.,而且都有淚花:第二年,父親歸來,迎娶了母親。婚後第五天,老媽的單位就要去支援修渠上大堰。老爸送至集合地,人流涌動,估計是隻顧惜別,等老媽不見影兒了,方想起袋中捎的白饃饃。

他們的婚禮簡樸。老媽沒坐花轎,是自己走着嫁給老爸的。嫁妝在當時也算豐厚,外公會木匠,親手打製的箱子,近一人高,上有牡丹與荷花圖案,至今猶存,老媽視爲珍寶。箱子上下分兩層,上有蓋無門,擱幾套棉衣;下有小門兩扇,放幾雙布鞋。箱頂是一套被褥及自織的彩條單子,用繩一拴,木棍一穿,四人一擡,鞭炮一響,就這樣,老爸老媽結爲了夫妻。

1962年,老爸探親,攜老媽隨行。老爸在溫州,海軍雷達兵。他們先至上海,後坐“民主18號”輪船,沿東海一線,抵達部隊。這段經歷老媽記憶最深刻,她說:“輪船上有球場,共兩層。在海上像漂樹葉似的。”以至於1995年,帶老媽去青島,坐遊艇,我問老媽暈不暈,老媽眉一揚:這算啥,怎能與當年的“民主18號”相比。

當時,老爸已有9年軍齡,曾入南京炮兵學院學習,畢業後在大風大浪中,掌舵堅守。一曲《軍港之夜》,總讓我想起當年老爸在大海上,迎朝霞,踏夕陽,沐海風,爲國守疆的模樣。那時老爸立業又成家,正是人生的錦繡年華。

如今,老爸老媽視茫茫,發蒼蒼,齒牙鬆動,垂垂老矣。當年的婚戀與風華,也走入時光深處,但他們單純的相識,簡樸的婚禮,溫暖的攜手,成爲他們幸福一生的堅實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