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拭去心塵散文隨筆

拭去心塵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幾天前,店裏來了一位發須蒼白的外國老人,約莫五六十歲,身材高大魁梧,一雙藍色眼睛炯炯有神,從他的眼裏我竟看不到一絲沉沉老氣。他身着黑色羽絨服,脖子上圍着一根格子圖案的圍巾,他不緊不慢的來到櫃檯前,當時我的心浮躁不已,只是用平淡的語氣假模假式的說了聲歡迎光臨。他衝我微微一笑,然後說了一句英語,從中我只聽出了“蔬菜”和“沙拉”兩個詞,我默不作聲,只是微微點頭,表示明白。點完後,他選了一張靠近牆壁的桌子坐下,不待他適應椅子的溫度,我便麻利的把一份蔬菜沙拉做成。他走過來,接過沙拉,付完錢便又回到了座位上。

拭去心塵散文隨筆

我站在電腦前,無聊的東張西望,不時的注意着這位風采奕奕的外國老人。他手握塑料叉子,不停的把醬料攪拌均勻,剛吃上兩口,他就被店外一小男孩的哭聲所吸引,一臉詫異。我順着他的目光看去,店外潔淨能照人影的地板磚上, 一兩歲大的小孩在地面上一邊爬一邊大聲哭着,來來往往的人都是視若無睹。他起身過來,用手指了一下餅乾,然後禮貌的把三元錢送到我手裏,我抽出一張紙巾,包着餅乾遞過去,我以爲他買餅乾是自己吃,讓我吃驚的是,他徑直走向店外。我一臉疑惑的看着他,他走到哭泣的小男孩身前,學者小男孩的樣子,趴在地上,一隻手拿着餅乾,停立在小男孩眼前。小男孩依舊哭鬧,看也不看餅乾一眼。小男孩向前,外國老人也跟着向前,小男孩掉頭,外國老人也跟着掉頭。就這樣,一個失望無助的中國小男孩與一位慈善和藹的外國老人對峙了幾分鐘,小男孩依舊沒有接過老人手中的餅乾。老人無奈起身,我以爲他會就此作罷,可他徑直走向坐在沙發上休息的人。這些人從小男孩開始哭到爬到他們跟前,他們都未曾像老人一樣伸出慈愛的雙手。

想到這裏,我的心猶如針扎,疼痛不已。實際上在這之前,我是聽見了小男孩的哭泣聲的,當時心裏還非常厭惡哭聲給我帶來的心裏煩躁。我和沙發上衆人一樣,都是中國看客,我沒有任何資格指責同胞們的看客行徑。我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心中感慨不已。我再把目光看向老人,老人正在向沙發上的人詢問情況,這時老人身邊已圍上了不少行人,他們可能是因爲被外國老人的善心所吸引,也可能是過來行中國的看客之禮。我猜測不會中文的老人可能遇上了溝通上的困難,接連詢問,都是換來搖頭晃腦。突然,人羣中一着裝時髦的女子用英語與老人溝通了起來。我的“興致”漸漸消失,目光又恢復了呆滯,但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在老人佈施愛心時,我也曾以爲是孩子與父母走失,想撥通電話,聯繫商場保安,可接下來的事令我大吃一驚。原來小男孩的母親從始至終都坐在沙發中,這是一位約莫二十六七的年輕母親,頭上束着高尾,身着一件淺綠色棉衣, 臉上滿布肅容,一眼就能看出一些浮躁。

老人拿出手機,準備攝影,年輕母親一手抱着小男孩,一手來搶奪老人的手機。老人用力掙開年輕母親的手,繼續用手機拍下中國人的醜陋。年輕無奈,一邊用憤怒的語氣叫着“這是我的孩子”,一邊向另外一方走去。我聽懂了年輕母親的言外之意,我的孩子不用別人來管,可她忘了她丟的是中國人的臉。現在想來,當時沒有立即拿出手機拍下老人手握餅乾遞給小男孩的.畫面是我的幸運,那個畫面是一種恥辱,是中國式教育的冰山一角。

老人心中無塵,所以能伸出援手,年輕母親心上蒙塵,所以纔會用冷落來孤立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這讓我想起了一二年年底的一件事,沒有辭職便收拾行李回到了出租屋。第二天與哥哥一同乘車到五塊石客運站,哥哥因要去嫂子家綿竹,我要回內江,所以便分道揚鑣。買好車票後,心情煩悶的我來回踱着步,這時,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姑娘來到我身前,還不待我反應過來,她就向我伸出了乞求的雙手。我看了她一眼,她臉上有些污穢,劉海下垂,在她的眼中我看不出一絲自卑。我想她應該已經對伸手乞討習以爲常,那些所謂的自尊早已不復存在。那時的我,因爲工作和生活上的煩惱,心情憤懣不已,哪裏還有善心,況且她四肢健全,也勾不起我的同情。她見我並無掏出錢包施捨的舉動,便撲通一聲跪在我身前。我依然冷漠如初,一言不發。她擡起頭,可憐巴巴的看着我,見我臉色肅然,她大概是灰心了,便起身走到身旁一位正抽菸的年輕人身旁,他的年齡與我相差無幾,頭上梳的光滑鮮亮,一身黑色西裝,散發着年輕人的輕狂自傲。年輕人二話不說,直接掏出錢包,找了一張五元的紙幣,遞給小女孩。小女孩連聲謝謝也沒說,便走向自己的同伴,開始下一個無本買賣。

這時我才明白,這個小女孩不是唯一,而是衆多乞討者中的一個,毫無疑問,他們毫無尊嚴的乞討,是父母的教唆。我對自己的鐵石心腸感到慶幸,我並沒有助長他們的乞討氣焰。倘若貧苦就要乞討,那麼人生的意義何在?當今社會,乞討成風,傷殘人士和真正有困難的人乞討就算了,那些四肢健全卻僞裝可憐、欺騙人們善良的人,他們的心上一定塵埃滿布,眼中的利益高過了一切,因而,他們的乞討,只是在不斷消耗自己的人生。

我並非是真的鐵石心腸,但我也不會因爲面子,而爲那些四肢健全、身體健康的的人解囊。我本是窮人,何來施捨?沒有病疾,已是上天恩賜,又何必低三下四的乞討呢?就像那位外國老人,他向小男孩伸出援手,小男孩不是乞討,老人也不是施捨,而只是一種生命的互相感動。因爲如此,我們的靈魂常常被觸及,我們的生命常常被感動,可我們在感動之餘,卻忘了拭去歲月留下的心塵。

敞開心扉,接受生命的洗禮。閉上雙眼,承受靈魂的拷打。心塵不拭,我們又怎麼能做到朝花夕拾?朝花終要落,人生枝頭,我們又怎麼能獨自枯榮呢?只有拭去心塵,人生才能萬古長青。只有拭去心塵,人生才能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