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關思鄉散文

有關思鄉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有關思鄉散文1

歲月悠悠,

有關思鄉散文

一段無情的往事遠逝,

而鄉情,

因你而風起雲涌,

潮起潮落。

在你的濤聲中,

浪尖拐了一個彎。

紅塵中掩藏不住的風景,

有你豐盈的溫情、愛戀、博大

而我,

此時兩手空空。

枕着你的濤聲,

我無法入眠。

隨着夜鶯的鳴叫,

我俯身前傾,

陷入沉思茫茫

窗外,

已是萬籟俱寂。

光線、空間、色彩,

誘惑着情慾與騷動。

我只想做一隻飛翔的小鳥,

在沉默中向你奔來。

明月升空。

看着你波光粼粼的方向。

我知道什麼也改變不了,

我思鄉的腳步。

人生,

會以舊的方式凋零?

我與你共浴旋風澀雨。

用我的血液書寫溫暖人間的詩句。

然後,

像蹣跚的祖先們,

胸中保留着塵世中那顆,

最尊貴的良心,

讓你岸邊無聲的風景涌出激情。

任風雨瀰漫,

你的風聲不斷,

你的濤聲依舊

有關思鄉散文2

出門在外最催淚的,一個是鄉音,一個是食物。

記得7年前過年,老公買回來一隻吐着泡泡的珍寶蟹。龐然大物盤踞在水斗裏半日,老公拿着大斬刀幾次三番上前,繞着圈比劃,橫一刀豎一刀,僵持半天,氣鼓鼓敗下陣來:先燒別的菜。最後等到開飯,忍無可忍,一把拎到砧板上,紅着眼殺氣騰騰。我從旁助陣,用兩隻筷子勾引住螃蟹兩隻大鉗,急叫:你快點呀!於是他眼一閉心一橫,當頭一刀劈下來,螃蟹順勢一分兩半,只有大鉗還死死咬住筷子,其餘蟹腳亂蹬一氣。大功告成之時,我卻潸然淚下,嚇得老公聲音都變了:怎麼了啊?我說:我想吃大閘蟹呀!一桌的年夜飯,孤零零的兩個人,那是我們第一次在美國過春節。

上海人當然是愛大閘蟹的。“九雌十雄”,秋天是美麗的季節。膏肥黃美,怎麼吃才最好?清蒸。用繩子團團捆住,一隻只放入蒸格,透過透明的蒸鍋蓋子貪戀地往裏看,是兒時記憶裏的美好畫面。只見蒸汽繚繞,漸漸,青色的蟹殼慢慢轉成柿子的橙色,於是趕快去報告阿孃螃蟹熟了。

一碟沾醬最是要緊,是吃蟹的靈魂。有的飯店是用醋,有的還加薑絲,但我家的家常配方不同。醋當然是要的,用的是鎮江香醋,加上一點生抽,一小勺糖,再撒入薑末,拿一根筷子,調上兩調,和大閘蟹一起放進蒸鍋蒸。沾醬放中間,旁邊一圈蟹,衆星拱月,儼然纔是主角。所以上海人家裏還有一道菜,叫蟹粉蛋。其實哪裏有蟹粉?不過蛋黃蛋白分開,再加上這碟沾醬,鍋裏翻上兩翻。薑絲、醋、醬油、糖,依稀就是吃蟹的味道了。

但能蒸着吃的大閘蟹畢竟是大菜,逢年過節才上桌子的。小時候蒸一次,弄堂裏來往的鄰居都要停下來問:“今朝請人客啊?”更家常的那種,叫六月黃,是真正記憶深處兒時家的味道。

六月黃,百度百科裏說,是農曆六月到中秋這段時間裏上市的蟹種,有說是未成年的大閘蟹。只差一次蛻殼,身材便發育不足,價格自然也便宜很多,但肉質柔軟鮮嫩,是普通人家的日常好選擇。六月黃怎麼吃?小小的'個子,少少的肉,清蒸太不過癮,自然是面拖。

一籮的六月黃買回來,用牙刷洗淨,趁還活絡,拿根筷子引住蟹螯,輕鬆提到砧板上。菜刀放在蟹殼正中,刀背上稍稍一用力,就一斬兩半。旁邊油鍋麪粉已經備好,把兩面蟹肉露出的部分往麪粉裏輕輕一按,便移到油鍋裏小火煎。網上說面拖蟹要放在油裏炸,那肯定不是我家的做法。只將裹着麪粉的那面稍微煎一下,引出焦香,裹住裏頭的蟹黃蟹肉,足矣。然後再斬下一隻。動作熟練如我阿孃,七八隻蟹,從斬到入油煎,不過兩分鐘左右。

六月黃個小肉嫩,需要加點調料來吊它的鮮味。兩調羹醬油,一點糖,在油裏翻炒,然後便加水煮。上海人傳統的特點,叫“螺絲殼裏做道場”,背後的意思是,一點都不捨得浪費。這同樣適用在吃上。這麼好的湯汁,怎麼能浪費?於是主角旁邊常常有一些搶風頭的配角。比如做紅燒肉,就要加百葉結或者蛋;比如做面拖蟹,那就要加毛豆。毛豆先要油裏煸過,去了豆腥,此時就加在水裏,和蟹同煮,吸飽一身鮮甜鹹。待得蟹身通紅,加一點點鹽定味道,然後水澱粉調小半碗水,倒入鍋裏收汁,一盤家常面拖蟹就可以出鍋了。

首先當然吃蟹。打開蟹蓋,去掉三角包,先把蟹黃添淨。再處理掉蟹腮,就可以一口咬下香噴噴的面拖部分了。然後順着蟹腳把蟹身咬成五塊,蟹身的嫩肉吃掉,再咬蟹腳,樂此不疲,務必吃得乾乾淨淨,只餘空殼。最後戀戀不捨舔乾淨手指,就是最快樂的收尾——蟹醬毛豆拌飯。鮮美香鹹的飯,我可以一口氣吃兩碗,酥爛的毛豆混着飯粒,帶來深深的滿足。

“歡喜吃多吃點。”這是動人的鄉音。每次吃麪拖蟹,我的面前總會遞來一隻又一隻的蟹蓋。桌對面坐着阿孃和媽媽,滿足地看着我吃,嘴巴跟着不停張合,從幼時一直到出嫁。

記憶裏的親人面孔和炊煙味道,是一生繫住你的家的方向。於是,北美的珍寶蟹再大,帝王蟹再肥,都比不過一隻小小的六月黃,燒不出家裏面拖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