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那個生活在梅澗旁的人散文

那個生活在梅澗旁的人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凡讀《資治通鑑》,必繞不開胡三省的音注。《通鑑》因音注而成全璧,絕非虛言。胡三省,字身之,因居所旁有梅澗,故世稱梅澗先生,這位生活在宋元之際的文人,自題天台胡三省,可知他的桑梓故土在浙東的天台山,也就是今日台州的寧海。我向喜讀史,積數年之功通讀《通鑑》,頗受益於胡三省的音注,於是便作古今之想寧海之遊,從上海來到胡三省的家鄉。

那個生活在梅澗旁的人散文

中胡村,位於寧海的深山、天台山的餘脈中,自縣城坐鄉間巴士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這一路風光秀美,竹林漫山遍野,沿途不少村落還保持着古樸的風貌,只是許多老房子被廢棄,以至於坍毀。中胡村似乎現代一些,村口正對着鄉間公路,立着一座石牌坊,上刻“中胡村,胡三省故里”。村裏有一座胡氏祠堂,敘述着此地胡氏的來源,正對着祠堂的,便是一座基督教堂。

宋理宗紹定三年,胡三省就出生於這裏。二十六年後,他與文天祥、謝枋得、陸秀夫中同榜進士,從此開始遊幻生涯。胡三省之父胡鑰篤史學,深感當時通鑑註疏之弊,有意親力親爲不可得,於胡三省十六歲時亡故。胡三省遂秉承父志,致力於科舉之外,亦不敢稍廢史學。在那個家國垂危的時代,胡三省一代的文人,面對的是與承平之世截然不同的時代境遇。它的總基調是悲劇性的。

今日中胡村唯一可資憑弔的,便是村中的胡三省墓,可惜凡碑刻等非舊物,皆是近二十年來所重建。墓前有胡三省雕像,看來就如學生作品,與胡三省的品格絕不般配。我想,胡三省所代表的浙東思想文化,早已成了歷史的過往,它思想的活力和創造性不復存在。胡三省的後人在哪裏,家學是否還有些許傳承,我無從訪問到。我看到的',只有對祖先的讚美,雖則今日未必明白所讚美者到底是什麼。

胡三省的遊幻生涯,因偏安的趙宋的疆域,大體是在江南地區。期間任慶元慈溪縣尉時因剛直不阿觸怒上官被罷,之後以文學行誼薦授揚州江都丞。宋度宗鹹淳三年,授壽春府府學教授,佐淮東幕府。接着,考舉及格,改奉議郎知江陵事,又改知安慶府懷寧事。而後赴臨安,館於延平廖氏家中。不數年,升朝奉郎,並在權臣賈似道手下行事,因上《江東十鑑》不用而間道返鄉。

當日的趙宋已是日薄西山,直到元軍攻入臨安,胡三省遷往新昌避難,於戰亂中,耗費心血完成的《通鑑廣注》散失,胡三省又搜求《通鑑》版本,日手抄定注,於至元二十二年終於完成《音注》。至元二十六年,浙東兵亂又起,胡三省將《音注》藏於青石窖中,使書稿免遭毀滅。胡三省曾說:吾成此書,死而無憾。

從今日依舊寧靜的鄉間,我似仍能看到胡三省的身影。他因以成名的梅澗,不知在村中的何處,梅樹更不見蹤影。他的詩文集也早已失傳,好在他的《音注》存世,今人仍可感受到他的才情與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