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舊時的綠軍包散文

舊時的綠軍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我對綠軍包有着一種特殊的感情,學生時代所用的書包幾乎都是它。新新舊舊的,綠軍包換過好幾茬,在記憶裏卻始終鮮活着,它串起了我的美好年華,成了一個時期抹不去的印記。

舊時的綠軍包散文

八十年代中後期的中學時代,我從未記得用過雙肩背的書包,大概是因爲那個年代的物質水平和流行因素所致吧,印象中,那時市面上還很少見雙肩包的影子,學生們所使用的,多是簡單樸素的單肩背書包,綠軍包就是當時很受歡迎、也很普遍的學生用品之一。

說它是學生用品,是因爲我所接觸的範圍內,很多同學都在用它做書包用,儘管它原是用來爲軍人服務的,但不知爲什麼,卻成了當時社會上使用率很廣泛的一件商品。

任何流行的東西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徵,有對比,才能顯現出不同時代所賦予的不同特性來。從前剛上小學時,我還在老家古樸的村莊裏生活,母親爲我縫製了一個碎花布書包,方形的,有兩隻長長的帶子用來搭在肩上。我揹着那個漂亮的花布書包,興奮得如同吃了花蜜一樣,每天早早地背上它去上學,下了學也捨不得摘下來,同一羣揹着不同顏色、不同花型書包的夥伴們一起,在那個如今想來猶如古舊黑白照片一樣的歲月裏,開心地從“123”和“aoe”學起,從“學雷鋒做好事,幫助別人不留姓名”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接受着人生最初的諄諄教誨。

花布書包承載了那個時期農村孩子的所有夢想,儘管學習條件有限,但不可否認,那時我們的內心是極純真和快樂的。幾副舊的桌椅板凳,一間破舊的教室,一名從一年級一直教到小學畢業的老師,一羣尚且抹着鼻涕的土孩子,一個並不正規的操場,就組成了我們所有對於兒時校園的記憶。花書包在我們的肩頭搖來蕩去,給了我們童年純樸而燦爛的美好心境,我們在時光裏輕裝前行,一轉眼,就漸漸步入了花季。

初中以後,我轉入了市內的學校。那個花布書包的時代也早已成爲過往,代替它伴隨我們日復一日讀書生涯的,是那個年代裏最樸素、最富有情感的綠軍包。當我們耳畔被《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軍旅歌曲縈繞,眼前的電視里正播放着《凱旋在子夜》的時候,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炮火和硝煙還未燃盡,爲捍衛主權和尊嚴而來的那場持續十年之久的戰爭,將那個時代渲染得火熱而充滿激情。那時雖已是改革開放後的新時期,人們對子弟兵的深情卻未減毫釐,加之媒體的宣傳,因而那時的綠軍裝、綠軍包也就廣受推崇,成了極具時尚感的流行元素。

單拿我們班來說,至少半數以上的同學都用過綠軍包,倒不都是因爲家裏有人蔘軍或退伍後贈送,而是市場上售賣的書包中,綠軍包系列佔很大比例,所以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將這綠軍包當做書包來用。而且它正好能裝下16開大小的書本,32開的豎着並排放也恰好合適,所以用起來非常順手方便。最重要的,是它也還算時尚,在學生羣體中比較流行,故而深得我們喜愛。

還記得我的同桌也用綠軍包。他午後總是愛遲到,每次都是我們已開始上課了,他才揉着一雙惺忪的睡眼立在門口喊“報告”,可他成績又出奇的好,每次考試排名都非一即二,雖平時一副調皮搗蛋樣,課堂上需用功時卻一點也不含糊,因此,老師們都很喜歡他。但是他老遲到,影響不好,老師們也總要裝作一幅慍怒的樣子,把他一頓好訓,而後又時常爲他“開小竈”傳授一些偏題難題來拓展。記得這位同學走路的時候,綠軍包總是被長長的帶子拖着,在他身體的一側晃來晃去,看上去如同他的搗蛋模樣般可愛滑稽。上課或考試時,只要他已將這節課的內容消化掉,或考試卷已做完,便再也不能老老實實在座位上坐着了,他的身體裏像長了癢癢蟲一樣,前後左右的亂動一氣,唯恐別人將他當成空氣,那樣子活脫脫像孫悟空轉世。就是這位和我同桌過、又同樣用綠軍包當書包的同學,後來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雖然很多年沒有見過面了,但那個純真年代與綠軍包有關的往事,卻一樁樁在心底鮮活着。

初中畢業時,出於對家庭經濟原因的考慮,父母不想再讓排行老大的我繼續讀高中了,他們說女孩子家上學沒用,不如上個技校早點參加工作。其實我知道,他們是覺得家庭負擔太重了,上要贍養生病的老人,下要養育四個子女,自己工資又不高,艱辛可想而知。那時,爲了能讓我們生活得好一點,母親每天除上班以外,早晨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就早早起來去掃單位門前的那段馬路,一直堅持了好多年。日復一日中,母親手上被磨出了老繭,這對於教師出身的她來說,是要付出很大忍耐力的,若不是生活所迫,誰會忍着勞累攬下這額外的一份工作。

拿着高中的錄取通知書,那時的我,既不想違背父母的意願,也不願就此放棄我的大學夢。那個暑假是我有生以來最傷感彷徨的一個假期,無數次我看着窗外隔壁那家醫院的四層住院大樓,都把它錯當做我熟悉的那個教學樓。無數次想到自己即將踏上另一條未知的路,心中都充滿了深深的惆悵,眼淚也不知道偷偷流了多少。我不願對父母說出自己心裏的期望,正如我不願意父母爲生計那麼辛苦打拼一樣,若能減輕一些他們的負擔,我放棄自己的心願又有何妨?

爲了證明自己能爲家裏減輕負擔,也爲了排遣諸多惆悵,那個暑假裏,我集結了同院的幾個夥伴,一起到附近的預製板廠打工。七八月份的毒日頭如罩在頭頂的一盆炭火樣炙烤着我們,彷彿要把這世間的一切都烤化了才甘心。大大的工作場上,一條條不同尺寸的預製板,像一隻只巨大的灰色爬蟲,被火熱的太陽烤得失去了知覺一樣趴在那裏一動不動。我們依了工作程序,按部就班地每天將石子、水泥、沙子和水,按一定比例配製好,再從那個大大的攪拌機裏,將配製好的'漿料通過專用的設備,在打好鋼筋的地面上打製成預製板。說實在的,因爲時間過於久遠,我已記不清這些具體的操作工序了,但記得那時我的主要工作,是在預製板頂頭的側邊上,用毛筆沾了黑塗料寫上規格型號等字樣。因爲同時在那裏打工的大多是學生和血氣方剛的小年輕,那段日子除了曬和熱以外,倒也還算充實開心。

假期結束的時候,我被曬成了“非洲人”,曬得面部脫了一層皮,照鏡子時,幾欲認不得自己。但幸而拿到了108元的工資,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雖苦猶喜。那筆錢除了留出必要的學費之外,剩餘的全都給了家裏。因爲初中的成績紮實,在技校的三年我幾乎始終排名第一,因而每個月都能拿到一等獎學金,前兩年23元,第三年35元。這樣一來,我基本上就不用再花家裏的錢了,雖然這獎學金不多,但若省着花,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那時的物價和經濟水平都很低。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是父母的負擔了,我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養活我自己,畢了業也有穩定工作,因此,那時的我有一點小小的自豪感。

綠軍包依然伴隨着我,只是它內裏的書本,已由文化課變爲了專業課。我依然時常揹着它,在晨光裏走進教室,在夕陽下回家,一天覆一天。甚至我揹着這綠軍包,穿梭在夜校的課堂,奔走在自考的路上……後來我參加了工作,綠軍包便完成使命般被擱置在了角落裏。隨着工齡的增長,隨身攜帶的包,開始變成了各式各樣的花色品種,跟隨潮流的腳步,有手提包、單肩挎包、雙肩包、腰包、胸包、手包等等,可以說應有盡有。我愛買包,如同我喜歡這世界總能有不同驚喜和改變一樣,這些年買過的包不計其數,棄了的也不在少數。如今,家裏依然收集着好多包,僅目前在用的、沒有完全被雪藏的就有不少於十個,它們掛在門廳的壁架上,放在衣櫃的隔層裏,也放在任意一個容易找見的地方,以便隨時依了心情來換着用。

這些繁雜多樣的包,是生活的縮影,也是人生變遷的最直觀體現,它們有着時代的痕跡,代表着不同的潮流走向,也在我的記憶裏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記。每當想到曾經用過的那些不同的包時,那個躺在時光深處的綠軍包便會浮現在眼前。如今就連部隊發的也都是那種黑色的單肩挎包,一切都在與時俱進,若再想找一個帆布綠軍包來,怕也是極不容易的。歲月荏苒,綠軍包的時代早已真真正正的成爲了過去式。

若說我是在懷念綠軍包,不如說我懷念的是那些青春歲月裏的難忘瞬間。那曾經陪伴自己走過學生時代的綠軍包,早已不知在哪次搬家時就已遺失無跡了,但它卻一直在我的心底存在着,我喜歡它樸素的顏色,喜歡它簡潔流暢的線條,喜歡它所代表的深意,也喜歡它賦予自己的那些淳樸厚重的人生經歷。

與綠軍包隨行之時,我年華正好。那是個一半天真一半憂愁的時代,我的腳步深深淺淺,走出了不甚如意的人生路。終是沒能逃脫凡夫俗子的生活,平凡的經歷中,心間常常閃過綠軍包的影子。我背不起歲月的沉重,但舊時的綠軍包,卻讓記憶輕盈如燕,飛過時光的長河,回到那些青澀如花的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