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優秀的千里回家路散文

優秀的千里回家路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無需華麗的詞藻修飾,也無需刻意的拔高,故事的本身就震撼着你我。

優秀的千里回家路散文

三十年前,也是一個冷颼颼的初春。

亳清河畔上,西北風呼呼地吼嘯,灰濛濛的天空,不時飄下一陣陣硬雜雜的雪花粒子,砸在凍僵的臉上,生疼生疼,紅彤彤一片。

在湯都亳城通往濟邵的沙石公路上,一位四十多歲的漢子,低着頭,弓着身,吃力地拉着一輛平車,吭哧吭哧地向前挪着,一步一步,軋在積過一層雪的路面上,咯吱咯吱響着,響得使人心驚膽顫。

平車的偏幫上,拴着一條粗糙的牛皮牽繩,繩的前端,挽着一個一尺多長的死扣,漢子的婆媳吃力得伏下身子,揹着打着死扣的繩子,向前傾着,肩上的棉襖己被勒得露出白花花的棉胎。

車板上鋪着一條單薄的褥子,蓋着一牀紅窪窪的壽被,被塑料油布嚴嚴實實地蒙着,雪花落在油布上,在寂寥的田野裏,是那般磣人。車板上躺着的是漢子的母親,媳婦的公婆。

漢子的母親,在二十年前老伴去逝後,家裏地無一壟,房無片瓦,生活沒有着落,只好領着當時尚幼的漢子,從山東濟南府老家,手持打狗棍,一路乞討着,過黃河,越中原,最後落腳亳城。

穩定下來後,漢子靠給人打窯挖土,在磚窯裏脫磚坯,靠一身力氣在村裏站穩了腳跟,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光景。

好景不長,一路幫襯自己的'老母親,病來如山倒,說不行就不行了,終於在農曆年後,撤手人寰。

漢子在村子裏爲人寬厚,待人誠實,誰家有事都竭力相幫,在廣大村民心裏口碑甚好。

村裏己決定,幫他在村裏看塊墳地,使老人家儘早入土爲安。

但漢子謝絕了村裏人的幫助,決定與妻子一道,用平車把母親拉回老家,與父親同穴合葬,了卻老母親生前的牽掛,也讓他們做子女的後生,一輩子心安理得。

當時,公路客運甚不發達,跨省客車好幾天才一個班次,再說,既使有車,也不會拉死者。唯一的選擇,就是用平車把母親拉回家去。

村裏的左鄰右舍都被他這個千里回家的計劃震撼了,更被他兩口子的的一片孝心感動了,東家送點面,西家舀點米,全村人擁出村口送了他母親最後一程。

平車上帶着他們生活的傢什,一卷薄被,一個三條腿小竈,一口小鐵鍋,一隻破瓷碗。

走一程,歇一會,邊走邊拾點柴禾。餓了,把平車支在路邊,生火做飯,不是米粥,就是糊糊面,到了大村口,進村討點饅頭,遇到心腸好的,吃一盹飽飯。

困了,找個避風的地方,一般麥場里居多,鋪點麥草,一滾就是一覺,一個人睡着,另一個還得強打精神看着,防止貓啊、狗啊,甚至野狼的侵擾,在邵關,他們就在平車邊,與一野狼對峙了一夜,硬是用長棒逼退了野狼。

漢子走在路上,走走停停,一共走了二十多天,硬是憑手推肩拉,把母親送回了老家,安葬在老墳,得到了老家人的稱讚。

在亳城村裏,漢子一家獨門獨戶,無親無靠,是個不打折扣的外來戶,如果過去的歲月是憑下苦力,贏得了村裏人的好評,這次護送母親千里回家安葬,使老人家葉落歸根,則嬴得了全村人的敬重。

漢子家在村裏無疑是最窮的一家,幾個孩子我都認識,數九寒天,常是裂懷扯帶,衣衫單薄,但全村人包括小孩都沒有人敢小看他,都用仰視的眼光,既讚譽,又佩服擁戴。

因爲,舜鄉是片崇孝的故土,只要是孝子,那怕再窮再累,都讓人仰視,都讓人尊敬。

因爲,天下孝爲先。這是我大中華的傳統美德,這是大愛無疆的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