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愛比糧食更珍貴散文

愛比糧食更珍貴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W 次

那是我九歲時發生的一件事。那時,人們很窮,尤其我家,更是窮得要命。當時,我們一家六口人,父母和我們兄妹四個,算得人多勞力少的人家。父母整日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生產隊累死累活地幹,可無論怎麼努力,怎麼掙,也不夠吃,家裏的境況很糟,簡直要揭不開鍋了。

愛比糧食更珍貴散文

沒辦法,父親和母親商量,還是把小妹送人。

當時,我隔村的姑父沒有孩子,和姑姑十分希望有一個孩子,就和我父母商量,想在我們兄妹中間引一個去。父親和母親望望這個,又望望那個,個個都是心頭肉,結果,一個都捨不得。

現在,父親舊事重提,姑父和姑姑當然很高興,就一口應承下來。

那天上午,母親把家裏捨不得吃的一點麥面拿出來,烙了個饃,讓小妹吃,還做了一碗雞蛋湯。小妹雖然嘴饞,可還是很懂事的,一邊香噴噴地吃着,一邊讓我們也吃,可我們都搖搖頭,沒有一個吃。小妹吃好後,母親給她穿上新衣服。小妹很高興,唧唧喳喳地笑着。

然後,母親拿來梳子,沾着清水,給小妹梳頭。母親梳得格外認真、細緻。過去,母親在隊上忙,從沒顧得上給我們梳頭洗臉,這會兒,好像想全部補上似的。梳好,還在上面紮了個蝴蝶結,然後,拍拍小妹的頭,流着淚說:“娃,姑父是幹部,給姑父做女兒吧,那兒有米有面的。到了那兒,要聽話啊!如果想娘或者哥哥姐姐了,就回來看看……”“母親說不下去了,側轉身,肩膀聳動着。

小妹終於明白了原因,一下子撲過去,緊緊地揪着母親的`衣角,大哭起來:“娘,我不去,我要娘。”

母親流着淚,狠狠心,喊來姑父,讓把小妹揹走。小妹掙扎着,叫喊着,拉着母親的衣角不放。我們都哭起來,也捨不得小妹走。

但小妹的手還是被掰開,讓姑父揹走了。父母親都流着淚,我們三個也扎着堆兒哭。小妹的哭聲,也遠遠地傳來,在夕陽下顯得稚嫩、無助。

終於,小妹的哭聲聽不見了,我們的心,也變得空落落的。母親拿着個盆子,說要去餵雞,可人卻一直走向豬槽邊,向遠處的路上望着,愣了一會兒,就扶在旁邊的一棵樹上,哀哀地哭了。

父親去勸母親,把她扶到家裏,讓她在牀上躺一會兒。母親在牀上躺得還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就在我們互相猜測小妹已經到了哪兒了,還在哭沒有時,姑父匆匆地回來了,頭上冒着汗,問小妹回來沒有。我們都一驚,忙望着姑夫。

原來,姑父揹着小妹,走了一段路後,看見旁邊有個廁所,要上廁所,就讓小妹在路旁站着等他。可是,等姑父出來時,卻不見了小妹。他以爲小妹捨不得父母,跑回來了,所以就一路上找了回來。

這一下,我們全家都慌了神,忙出去分頭找小妹。姑父也急了,顧不得歇息,加入了進去。

我們來到小妹走失的地方,一邊喊着,一邊四處尋找着,翻遍了草叢、樹林,遇到刺架,也進去看看;水溝、崖下更是逐一察看。一直到太陽下山,月亮白白地升起,我們才垂頭喪氣地回來。

小妹仍然沒有找到,我們都很焦急,難過。母親更是一直流着淚,沒有幹過。父親抹抹頭上的汗,說,大家回去,吃點飯,晚上再接着找。於是,我們就都回來了,準備做飯。我去抱柴,到了屋後的柴堆旁,聽到有呼嚕聲,嚇壞了,忙跑回家,喊來父母親,姑父也跟着,一起去看個究竟。

我們慢慢地走到柴堆旁,藉着月光,發現小妹臥在那兒,在打呼嚕。人已經睡着了,淚水卻掛在眼角,長長的睫毛溼漉漉的,如沾露的花蕊;小嘴還高高地翹着,不時地抽咽一下,在睡夢裏,彷彿都感覺到委屈。

母親忙輕輕地走過去,去抱她,嘴裏柔聲說:“娃,走,娘抱你回家去睡。”

小妹仍然沒有醒,夢裏抽抽搭搭地念叨着:“不,娘,你不要把我送給姑父。”一時,我們都落下了淚。母親拍着小妹,連連說:“不送人,再不把我娃送人了。”

小妹終於安定了下來,不哭了。我,也跟着舒了一口氣,感到心裏舒服多了;風,也彷彿變得輕柔些了;夜,也好像溫馨多了。

就這樣,小妹終究沒有送人,那年春季,我們喝着稀糊湯,吃着蒸紅薯,有時還吃糠咽菜,艱難地度過了春荒。但,無論多麼艱難,我們一家人都很快活,因爲,在我們的心中,還有一種比糧食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親情,是我們對家的眷戀,以及一家人彼此的熱愛與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