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關美文與心靈的隨筆散文

有關美文與心靈的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有朋友談到了文學與生活的關係時說:寫文字的人只有走出自己的圈子,利用各種機會廣泛接觸社會各界人士,深入他們的生活,研究一下他們都在做些什麼,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有了豐富的真實的現實的生活素材,才能寫出真正的好文章。並總結了一個衆所周知的道理——好文章來自多彩的現實生活。

有關美文與心靈的隨筆散文

粗看這些話似乎沒有錯誤,但是細細推敲,總感覺有點“烏托邦”。是的,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源於生活,來自生活。對於作者而言,如果真能夠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確是難能之樂事。但是,生活是什麼呢?豐富多彩的生活在哪裏呢?而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不是就會誕生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文字呢?

帶着這些問題去對照生活,不難發現,豐富多彩的生活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真是美麗得太遙遠了。生活中,每個人都從事着不同的職業,而職業的性質又限定了你的交際範圍,且不要說去深入其他各界的人士的生活了,如果能夠走近他們就很不錯了,比如,一個作者不是市長,要寫反映市長的作品,他能夠體驗到市長的生活,恐怕有時候連接近市長的機會都沒有。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爲了作品的深度、廣度去改變作者的`生活現狀是很難的,而沒有經歷那些豐富多彩的生活,作家就不寫或者寫不出好的文字了嗎?

文字是自然、人類、社會等林林總總的現象在作者內心折射出來的獨特感受。我覺得,對於一個作者來說,能不能寫出好的文章,不在於有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有沒有多麼好的題材,而在於能不能在即使很平淡的生活中去發現美、揭示美、創造美,或者說有沒有創造美的筆觸,能不能給讀者創造出視覺上和心靈上的美感,讓讀者獲得愉悅併產生美好的思想,從而向真善美的世界靠近。

而一個作者有沒有創造美的心靈,又與他的審美價值取向有直接的關係。就作家文學審美的價值取向而言。比如人們一談到風花雪月,似乎就會與庸俗、膚淺聯繫在一起,而爲什麼不能夠讓“風花雪月”與樂觀的積極向上的意蘊聯繫在一起呢?比如一看見秋天的雨,似乎就必須生愁,而爲什麼不能讓它與一種詩意淡雅的心境發生關係呢?

在生活中我們觸目的影響我們心情、增加我們心理負荷的事情就夠多了,爲什麼還要在文字中去反覆渲染它,讓讀者再揹負一種沉重呢?生活是千姿百態的,而人是唯一的,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活。生活中,我更喜歡把目光聚焦在那些閃耀着美麗光澤的平凡的事物上。

比如讓筆者表達看到“一潭水,上面漂了一些垃圾”時的感受,也許有人會掏出文字“匕首”去口誅筆伐那些缺德者,大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這確實會是一篇很讓人振奮的雜文,但是,人們振奮過後,會是什麼呢?

而如果讓另一個人去表達,他可能會去懷想:這水潭清澈的時候,那美麗的白雲會在裏面遊動,與一尾尾小魚追逐着嬉戲;那美麗的睡蓮是怎樣在水面上靜靜地展示自己優雅淡然的姿態;如果是在月光下,那水波與月光互相呼應,如何展示出一個幽雅靜謐的畫面,甚至這裏應該有一些浪漫的情人,一邊欣賞着皎潔的月光水色,一邊表達着他純潔的情感,那些悠悠的水波是他們的柔情蜜意,那潔白的蓮花表達着他們的愛的純潔。

讀後者的文字也許比前者在聲勢上少了些力度,卻在情感多了些韌度,會讓讀者在感受水潭清新幽雅的詩意時,獲得一種心靈上的舒服,並儲存在潛意識裏,而當與之類似的美好的信息儲存到一定程度後,讀者的心靈就會發生不自覺的變化,他會無意識地在行爲上去靠近一些美,在思想上去排斥一種醜,會自覺地去做一些與美有關的事情,如果他從水潭邊走過時,他不僅不會隨手扔垃圾,甚至他會主動去打撈那些垃圾,還原水潭的美麗。

文學作品不只是給人眼睛看的,更是給人心靈悟的。一個作者用美好的筆觸去淡化生活中的醜陋,讓讀者沐浴在美的意識裏會使心靈淨化,會激發讀者的生活興趣,並讓他成爲一個快樂的人。對於這樣的文字,就那麼簡單的一灘水,卻通過作者的獨特感受去表達一個了美好的意願,讓人獲得美感,得到美的啓迪,這是不是好文章呢?“卑微”的乞丐未必不可以寫出心靈的美,“高尚”的紳士未必能寫出行爲的美。多彩的生活爲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如果作者沒有一個發現美並創造美的心靈,再豐富多彩的生活反映在文字中也是虛脫的,蒼白的。

文學來源於生活,而好的文學更來源於作者心靈對生活深刻的觀察、思考和感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創造出的文字是美麗的,而在無法改變的單調甚至苛刻的生活中挖掘並創造出來的文字則更美麗,是美麗文字中的美麗者,甚至是《史記》之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