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勤儉是本散文

勤儉是本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我出生在農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目不識丁。我家中兄妹衆多,家境貧寒,勤儉節約自然就成了父母身體力行和教育我們最多的話題。回想過去,父母勤儉的生活作風至今影響着我及我的家庭。

勤儉是本散文

我出生於一九六六年,打我記事起,父母常把“緊緊手,年年有”“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糧食打進倉,莫忘災和荒”之類的話語掛在嘴邊,啓蒙教育我們。我雖然沒有趕上捱餓的年代,但童年的記憶裏,食物匱乏是深有體會的。可以說,我是吃着玉米麪窩頭、喝着紅高粱糊糊長大的。

父親不僅勤勞,而且十分節儉。這可能源於他在解放前討過飯、捱過餓有關。作爲他的兒女,他節儉得讓我們無法忍受。他吃紅薯不剝皮,而且也不允許我們剝皮。吃飯掉在桌子上的乾糧渣、米飯粒什麼的都要撿起來吃了。家裏炒的菜吃完了,菜湯是不能丟的,還要讓我們用窩頭蘸着菜湯吃。每年春節前,家裏生起火爐取暖。父親常在爐灰裏尋找未燒燼的煤碴兒,把它們揀出來重新投到爐膛裏。家裏生產用的農具、廚房用的廚具壞了,他都會親自維修,修舊利廢,繼續使用。

小時候,農村經濟還很落後,村裏常有“賣貨郎”推着“獨腳車”或挑着擔子,走街串巷賣雜貨。家裏的零花錢主要是靠母親喂的幾隻母雞,下了蛋捨不得吃,賣給供銷社用來換取油鹽醬醋。父親常在田間地頭種點兒菜,還專門留出優良的蔬菜育種子,待菜打下種子後,趕集到集市上賣菜籽,以換取零花錢貼補家用。母親除了下地勞動,多是在家紡花織布,供一家人穿衣。大人孩子誰的.衣服破了,都要縫縫補補。母親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每年的春天,母親一準會把平時做衣服剩下的零碎布頭取出來,左拼右接,用漿糊一層層地把它們粘接成一塊塊大布,拿到房上曬乾後,比照着大人孩子的鞋子鉸成鞋底,再一層層疊起來,用麻繩納成“千層底”。我當兵走的時候,就是穿着母親做的“千層底”鞋子離開家鄉的。

父母雖然節儉,但與人處事從不吝嗇。雖然家裏也時常爲吃喝發愁,但如果遇有上門乞討之人,也是很慷慨的。別人家給乞討者半塊窩頭,母親則給一個,遇到家裏乾糧實在不夠吃了,就給半塊窩頭。總之,不會讓人家失望離開。家裏斷糧、斷米也是常有的事,遇到這種情況,母親會拿着碗到四鄰八家借米借面,待家裏有糧的時候,總要多還一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父母的言行常常感染着我、引導着我、啓迪着我、教育着我。我從上小學開始,耳濡目染受父母的薰陶,也學會了節儉。語文和算術作業薄寫完正面接着寫反面。放了學和小朋友去地裏割草,手裏拿的乾糧如果沒有吃完,絕不隨手扔掉,會裝到口袋帶回家裏。鞋底子磨破了,就在鞋子裏面墊點舊棉絮、破紙片之類的東西,只要不磨腳底,就會繼續穿,儘可能少給母親添麻煩。

“節約是幸福之本,浪費是貧困之苗”。我和妻子都是農村窮苦出身,不惑之年纔在城裏安身立命,可謂是“白手起家”。隨着時間的推移,即便是生活稍有寬裕,勤儉的作風也始終沒有改變。家裏的剩菜剩飯只要不變質,從不會倒掉,想方設法改着花樣也要把它吃掉。衣服只要還能穿,就不添置新的。交通工具、家用電器、生活用品等等,只要還能夠使用,就不與人攀比趕時尚。家裏有臺全自動洗衣機,每當洗衣服的時候,妻子會蹲在洗衣機旁,將洗衣機放出來的廢水分別接到各個盆裏,髒水用來沖洗廁所,乾淨的水用來涮拖把、拖地。做飯時,我則把洗過青菜的廢水倒在花盆裏用來澆花。

兒子現在西安上大學。從咿呀學語開始,妻子就啓蒙教他一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兒子從小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也養成了勤儉的好習慣。自讀小學起,碗裏飯菜吃得乾乾淨淨。離開房間,會隨手關燈。他在市裏讀中學時,利用課業時間,洗滌自己的衣服和鞋襪,從不把髒衣服帶回家。媽媽給的零花錢,除了乘坐公交車和購買學習資料外,從不亂花。在學校只與同學賽學習,不與同窗比物質。每年大學放假賦閒在家,自己動手修理家裏損壞的物品,縫補自己破損的衣服。遇到需要外出辦事時,只要能乘坐公交車,就選擇“綠色出行”不開車。

“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後日月空蕩蕩”。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大到一個國家、小到每一個家庭,都需要有勤儉節約的思想和實踐來支撐、來維繫。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更和諧、更穩定,家庭才能更美滿、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