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倩影散文

倩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當呼嘯的北風捲地而來時,它就驚醒了熟睡中的春姑娘,是呀,她應該起牀了,要梳洗打扮,該跟着冬的腳步重返大地了。

倩影散文

現在已經臨近年末歲首了,人們都翹首期盼着春姑娘的身影。春姑娘的倩影,那是人們不解的情懷,總是引起人們無限遐想,並耗費了各個時代文人墨客的無數筆墨,或謳歌,或傷情,凝結了他們的歡笑和淚水。

如果我們細細想想,千百年來,在人們的口頭上、文字裏,對於春的形象描繪,總離不開這麼幾件事物:和風、細雨、碧水、鮮花、青草、綠柳……

我們不妨看看古詩詞中是怎樣用這些事物描寫春天的: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宋?陸游《豆葉黃》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唐?白居易《憶江南》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春風不爲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唐?賈至《春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唐?王維《春遊曲》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

在這些詩句中,詩人們描寫了春風的溫暖,春雨的滋潤,春水的碧波,春草的嫩綠,春花的爛漫。春柳的婀娜。正是這些不同特色的事物構成了無限亮麗的春光,勾勒出春姑娘迷人的倩影。

人們在欣賞春光時,又常常把個人的情感對象化,就是把春色人化,賦予它人的情感意識。這種人化是非常個性化的,它取決於欣賞者思想境界和情感現狀。

比如過慣了豪華奢靡生活的南唐後主李煜,當他成了階下囚之後,內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當他看到“流水落花春去也”,觸物傷情,寫了一首《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在這裏,那些表現無限春光的美好事物都變成不堪入目,不堪忍受了。很顯然,詞的形象所表現的是對世事多變、人生無常、年華易逝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情感。

再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一位才華超羣,多情善感的少女。雖然錦衣玉食,卻是寄人籬下,和賈寶玉的愛情又遭到無情摧殘,抑鬱成疾,染上了肺病。自己可能預知不久人世了,於是,面對“流水落花春去也”,也吟詠了一首《葬花詞》。摘錄其中幾句:

花榭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爲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語去不聞。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首《葬花詞》深切地表達了悲春傷情和對命運的無限哀嘆。可以說,《葬花詞》和《烏夜啼》存在着異曲同工。

前面提到的賈至是唐玄宗的紅人,掌管文筆。安祿山叛亂時,曾護駕南逃。玄宗傳位給肅宗時,是賈至寫的傳位詔書。可是就在唐肅宗時,他又被外放汝州刺史,之後又被貶爲嶽州司馬。因此,他心中積滿了愁恨。

《春思》在藝術手法的運用上,詩人是以前兩句反襯後兩句,使所要表達的愁恨更加強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黃”,已經用嫩綠、鵝黃兩色把這幅春草叢生、柳絲飄拂的生機盎然的畫面點染得十分明媚;

次句“桃花歷亂李花香”,更用暗筆爲這幅畫添上嫣紅、潔白兩色,並以傳神之筆描繪出花枝披離、花氣氤氳的濃春景象,使畫面上的春光更加豔冶,春意更加喧鬧。詩人在這兩句裏寫足了春景,其目的在從反面襯托出後兩句與這良辰美景形成強烈對照的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詩的第三句“春風不爲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情,不爲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

這充分說明了詩人的思想情感一定會影響或決定他的.作品的思想情感。

清代詩人龔自珍,是一位不甘沉淪,具有報國情懷的人。因厭惡仕途,辭官返鄉過程中寫了一組《己亥雜詩》,其中第五首是: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很顯然,這表現了詩人雖然脫離了官場,前途不暢,也有離愁別緒,卻依然不甘沉淪,面對引起他人傷情的落花情景,他卻歌頌“化作春泥更護花”,充分體現他不忘報國的情懷和獻身精神。

這和《烏夜啼》與《葬花詞》悲春傷情的思想情感形成了鮮明對照。

其實,對於任何美好事物,人們幾乎都存在這樣四種情感:喜歡、眷戀、遺憾、惆悵。對於春景也不例外。很多人在對無限春光欣賞中獲得了愉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油然而生眷戀之情。也有一些人因爲喜歡的美好不長久,因此就有了遺憾和惆悵。更有一些人,由於自身的遭遇而觸景生情,傷春悲春,甚至恨春。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現象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時,談到春天,我們本來都是很樂觀的人,卻幾乎說出了一種相同的感受:有一種莫名的憂傷。這就是對美好時光易逝的失落和無奈的反應。

這種心緒可以用秦觀《浣溪沙》中的兩句詩來描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是呀,美好春光,恰如青春年華,讓每個人都盡情綻放了飛花般的美夢,留下了無限美好的記憶。可是在這同時,卻感受到了那細如雨絲般的淺愁,那是來自對春光易逝的遺憾和嘆息,對即將逝去的美好時光的眷戀。

不管對春作如何的遐想,春姑娘依然以她不變的形象,上着粉紅襖.下穿綠羅裙,如桃花般爛漫,梨花般純潔,丁香花般清麗高雅,翠柳般婀娜多姿,風情萬種,沐浴着細雨,乘着和風,踏着綠茵地毯,向我們翩翩而來,映入我們的眼眸,走進我們的心裏,成爲心中永恆的倩影。

有人可能說:那不是太土氣了,活脫脫的一個村姑。

村姑不好嗎?那是凝結着泥土香味的純正自然的真實。更何況,這位村姑,不但具有紅花、綠葉、青草、翠柳、碧水的絢麗色彩,更具備風情萬種,有柳的婀娜,風的溫柔,雨的纏綿。

正因爲如此,這位紅花綠葉的春姑,不但是春天的典型形象,她更是生命、青春年華、美好愛情的象徵。人們總是給春賦予各種情感,我想也緣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