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放風箏

散文放風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草長鶯飛二月天,

散文放風箏

拂堤楊柳醉春煙 。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 高鼎

星期天午後,風和日麗,瓦藍色的天空,飄着幾朵白雲。我們一行來到公園旁偌大一塊空地放風箏,這時先來的十多隻風箏已悠然地飛在半空,有憤怒的小雞拖條長長的尾巴,有老鷹、燕子、蜻蜓和蜜蜂形,有超人、平面飛機······形狀各異,色彩豔麗斑斕,種類繁多,使人眼花繚亂。也有樣式卡通、呆萌搞笑的。我們放飛的是類似“虎鯨”頭狀、下拖幾隻彩色長尾巴飄帶的風箏。先由一人持風箏朝後走,另一人從線轆上放線,約二十多米,然後揚箏向上,那端扯線朝前緊走幾步,或跑一段,視風力大小而定,須臾,風箏升起(相對平衡),這端放線——拉緊——再放線——再拉緊,反覆多次,我們的風箏已高飛在湛藍的天際,幾乎能觸到那朵漂浮的白雲。此時放風箏的陸續到來,空中又有新的成員加入。那半邊天空裏,二十來只形狀不一、色彩繽紛的風箏,在翩翩起舞。一會兒,兩隻歪頭靠攏,像是要說悄悄話,倏忽間,尾巴一甩,各奔東西;一會兒,慢條斯理,晃着臂膀,輕搖尾巴,作勢下坐,頃刻間,一鶴沖天,直達雲霄。這邊,風箏手們,擎着一道道弧線,或拉或扯,後仰前傾,時而前走時而後退,時而放線時而收線,伴着歡聲笑語。好一道鮮活靈動、絢麗多姿的風景!彷彿遊走於天空地面的一幅人與自然共存的清新彩色畫卷。

小時候在老家放風箏,可沒有現在那麼多式樣和色彩,顏色與模樣都很單調,但那是自己親手做的,要麼扎一四角形的風箏,要麼八角的,用白紙或桑皮紙糊,紙的質量不好,風吹破了再糊,有時用紅紙剪貼一副喜笑的人臉 。風箏一般比較大,顯得笨重。刮竹篾最吃功夫,選韌性好的竹坯,用刀削個大概,再用片碗瓷悠悠的刮,刮根嗡弦得加倍細心(類似拉二胡的弓弦),刮時需蘸點蛋清,需刮多次才能完成。待風箏扎糊停當,把嗡弦綁在上面,放飛天空,順風十里八里,也能聽到“嗡——嗡——”的聲響,那真是“心與寥寥太古通,手隨輕籟入天風。山長水闊無尋處,聲在亂雲空碧中。”春月裏風向如一,風速恆穩,風箏好放更是隨意,出了村莊,避開高樹,任其哪個風向都可以放,有時與夥伴的風箏線纏在一起,兩隻風箏在空中滴溜溜轉圈,片刻就倒栽蔥似的撞落地面;有時風箏斷線,我和小夥伴們跑好幾裏地去撿回。現在放風箏選個場地也不容易,還要看天氣風向、電線高樓,也不能放的太高。那年月的風箏,承載了多少我少年時的快樂和喜悅!

據記載,風箏起源於我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兩千多年。《韓非子·外儲說左》 載:“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鴻書》載:魯班製作木鳶,“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後來魯班又用竹子改進了墨翟的風箏材質(意向源自“飛鳥”、“斗笠樹”和“風帆”)。直至東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纔開始以紙做風箏,那時南方稱之爲“紙鷂”,北方稱之爲“紙鳶”。坊間傳聞,楚漢相爭時,由韓信發明了風箏。在垓下之戰的過程中,韓命人用七十二張牛皮做一風箏,夜晚放飛空中,讓張良坐在上面吹簫,漢軍隨着空中的簫聲,唱起了楚歌:“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歌聲使楚軍軍心渙散鬥志盡喪——四面楚歌。風箏的叫法起源於五代,放飛紙鳶時,在上面綁上哨子,其鳴如箏,故稱“風箏”。現在所說的風箏就是統稱,事實上現在的風箏幾乎都沒有“哨子”或響聲。

值得一提的是“盤鷹風箏” ,顧名思義,就是像鷹一樣的風箏盤旋。它是中國風箏的正宗,由於設計與製作的獨特性,具有如下飛行特點:左右橫飛、急盤、緩盤,出線能力強,飛行平穩,靜平衡好,可在微風或無風中正常飛行,甚至可在室內放飛,令外國人不可思議。它的技藝源自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現在的風箏,集藝術、技巧、健身和娛樂於一體,有的地方還成了產業;風箏與民俗、節日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就有了豐富多彩的、有底蘊的風箏文化。

早春的陽光,帶着靈動的音符,悄然踏上二月的門檻,這是四季輪迴的開端,蓄勢一冬的萬物,正要整裝待發。瞧那春天的田野,孕育着勃勃生機,綠油油的麥地,盪漾着明媚的春光,甜甜淡淡的油菜花香,氤氳在心裏。二月的春風托起 繽紛絢麗的風箏,就像托起

人們的希望和夢想,帶着親人的囑託和牽掛,翱翔於藍天,奮飛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