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被遺忘的中秋故事散文

被遺忘的中秋故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中秋節的時候,回了趟家,看節。倒不是看自家,是看丈母孃家。丈母孃家離我家不遠,我家在農村,丈母孃家在鎮上。當天早上,帶了看節的幾樣東西去了丈母孃家,吃過午飯,看會兒電視,傍晚的時候回家去。

被遺忘的中秋故事散文

這幾年由於開礦,家鄉的樣子已經改變了許多。礦上徵收了幾百畝農田和山地,幾年前還種着莊稼的地方,現在已經蓋起了多處廠房;那些原本屬於農民的土地,已早已不屬於他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的這些農民在忙完農活之餘還去礦上打工,我的父親也是其中一位。早上開工很早,六點多就要出門,一直到晚上六點才下班回家。

坐在門前的大樹下,眼前熟悉的一切,顯得是那麼遙遠。門前的一條小河已經快要乾涸,小時候還可以在裏面撈魚,現在看不到一條魚的蹤跡。水草快長滿了整條河面,只留下一塊很小的靠岸的地方給人洗衣服。田野裏是第二季的稻子,稻田間有幾個正在打農藥的鄉親。在我小的時候,尤其是夏天,大雨過後,孩子們都會擰着籃子去田裏摸魚,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夠一頓吃的。最喜歡吃刀魚,無論多小的刀魚,肚子裏總會有很多魚籽。食用方法也很簡單,大一點的破開肚子,掏空內臟,小一點的直接用剪刀在魚身上靠近魚腮的地方剪一個口子,一擠,內臟就擠出來了,清水衝乾淨就可以。紅燒,清蒸都是一道美味。而這中美味,已經快十幾年沒有再嚐到過了。

家裏房子的後面就是山,山上有很多野味和野花。開春,映山紅開滿了山坡,有粉色的,紅色的,大紅色的,和翠綠的葉子搭配在一起,甚是好看。還有很多鳥,有的能叫上名字,有的叫不出來名字。一場雨之後,山裏的泥土上就長出了很多種蘑菇,有兩種我們認識的沒有毒的美味,一種叫“鴨蛋菌”,一種叫“鴨蛋青”,好像一個是在春天長的,另一個是在秋天長的。採回家之後,去掉跟,把大的蘑菇掰成小塊(鴨蛋菌會流出紅色的液體),洗淨就可以上鍋燒了。燒蘑菇的時候,總是會燒很長時間,怕蘑菇有毒。湯汁很濃,蘑菇吃起來好像有點脆的感覺。記得最深的就是那個味道了,異常鮮美,比現在的任何一種調料都要鮮,而且不會是那種讓人吃進去心裏不是很舒服的那種鮮味。還有一種沒有人吃的菌,上初中以後才知道,原來這還是一種藥材,治療胃病的。土話叫“鬼護包子”,學名叫猴頭菌。這種菌長得很大,大的能有吃飯的大碗那麼大,雪白的。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蘑菇,從來也不敢採,怕有毒。

山裏還有野的山楂,俗稱山裏紅,這個在山裏長的不多,需要到山上去找,而且這種樹長得不高,所以山裏紅不是很好找。另外一種野味就非常多了,叫毛栗子,也就是野的板栗。比板栗要小很多,但是非常脆,有點甜甜的。我們都能從毛栗子的外面看出來裏面的果實有多大,甚至還練出了空手剝毛栗子的本領。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這就是零食,需要自己動手去找的。

還有兩種零食是長在土裏的,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很矮的一種植物,幾乎是貼着地面長的,土話叫“jigu奶(不知道該用哪個漢字)”。挖一下就能挖出來,白色的跟,鼓起來的。剝掉皮,可以直接吃,不記得味道了,應該是很好吃的吧。另一種是茅草根,很多人都不知道了。也不記得是什麼季節了,父母去挖地種莊稼的時候,總能挖出來很多茅草根,剝掉外面的皮,可以像甘蔗一樣嚼,有點甜甜的。

放牛,是農村的.孩子都要乾的事情。那時候還沒有拖拉機,村裏面4戶人家共同養一頭牛,每家養一個星期。到誰家的時候,早上去別人家牛棚裏把牛牽到自己家。春天和夏天都要放牛,清早牽着去放牛,幾個小時可以吃飽。牛有兩個肚子,一邊是草肚子,裝吃進去的草的,另一邊是水肚子,喝進去的水就在這裏。下午也要放牛,兩點多種,牽出牛棚,騎在牛背上,隨便牛去哪裏,傍晚就能吃飽。記得有一次我放牛經過一個人家,本來那家的大狗見到生人都叫,那次牽着牛,那隻大狗都不敢放肆,叫了幾聲就回窩裏去了。牛天生會游泳,騎在牛背上,再深的水也不怕,都會很安全的過去。傍晚該回家了,也不用牽着,牛自己認識路。冬天,沒有青草,牛隻能吃稻草。每天要喂一邊水,拿個大盆,從井裏打一桶水出來,還很暖和,擡到牛棚裏,滿滿一盆水,一會兒就喝完了。牛喝水的時候會發出滋----滋的聲音。能看到牛的水肚子從癟的狀態慢慢變得鼓起來。

有一年,偷牛變得很嚴重,父親怕牛半夜被偷,在牛棚裏做了一個吊牀,晚上就睡在那裏,身邊放一個叉草的叉子。還好,我們村沒有牛被偷。

吃完晚飯,天全黑了。擡頭看見滿天的星光和一輪明月。不遠處的礦上,燈火通明,機器聲不斷傳來,使得這原本靜謐的農村的夜晚變得不倫不類。也許,這農村,過幾年就要拆遷,村民門都將搬走,我記憶中的所有的美好的景色都會在機器的糟蹋之後變得脆弱不堪,所有這些,生態,環境,都會是一文不值的犧牲品;門口的那棵百年大樹,希望不會被砍掉,這個大樹的樹洞裏,到底有沒有住着蛇精,就讓它永遠是一個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