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在名山生活着散文隨筆

在名山生活着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皖南多名山。風景如畫的黃山、佛教聖地九華山、道觀軒昂的齊雲山、詩山敬亭山等,我曾先後數次陪外地客人遊覽。走得多了,對那些生活在名山的普通人,如搞環衛的、兜售小紀念品的,尤其是挑夫、轎伕們,印象漸漸深了。

在名山生活着散文隨筆

他們大多是名山腳下的農人,但因生活在多山的環境,無多少土地可耕,只得憑自己的力氣、機智,在名山四處走動,以此養活家人。他們生活在山的懷抱,也就能從他們身上找到山的影子:話少語言短,嘴裏絕少迸出形容修飾的詞來;長相黝黑,大多偏瘦;性格不疾不緩,看上去似是與世無爭。

一次,陪北京一家報社的老總由北山步行上黃山,途中休息,遇到個四十多歲的挑夫,正用木杵支着挑子歇息。老總與他搭話,一問一答中得知,他已幹了二十多年挑夫的行當,用賺得的錢,培養了一兒一女兩個大學生,兒子已畢業,在南方一家臺商辦的企業做工程師,每季度給他寄來上千元錢,來信也必勸他別幹挑夫。他說:“不幹這幹嘛呢,閒狠了,身上就不大自在。”

聊起身旁景點,彷彿一下子激醒了他身上的興奮點,他不再有一搭無一搭地應付,而是娓娓道來、侃侃而談。問他可曾讀過書,他答非所問地說這些不是從書上讀來的,大大小小的山峯、景點,大多是他們的祖上隨形而名喊出來的,仙人曬靴呀飛來石呀都是這麼來的。我想,這也許就是生活在名山的人,深藏着別人不及的底蘊,不打開便罷,一打開便是五彩斑斕。細看歲月在他額上刻下的道道皺紋,那簡直就是大山褶皺交織的微縮,又似一幅刻印在腦門上的.遊覽圖,讓遊人在飽覽風光中,思忖着支撐這些名山風光的背景內容。

在九華山,高處的天台是香火最盛處。此山流行一句俗語:不上天台,等於沒來。“天台正頂”也就成了遊人、香客必到之處。然其陡峭的石階,不見底的峭巖,着實將其險峻實實在在地刻畫在人們面前。遊人、香客上山時,要麼挾着股興奮勁,要麼帶着莫名的虔誠,大多堅持步行,可下山時,體力不支的、身體帶病的,只好藉助二人擡的便轎了。有次在山下,見到一位微胖的青年香客,懷攬着個八九歲的孩子,乘一擡便轎下得山來。落轎時,分明看見轎伕微喘着,收了十五元錢,我知道那是按一人標準收的費。便問:沒收孩子的?答曰:“本地搭車,孩子一般也不收錢,我們是比着收的。多收就壞了規矩,壞了九華山的名聲。”說完,便又匆匆攬客去了。

也許有人羨慕這些挑夫轎伕們,活在名山多好,可與名山同沐日月精華,盡享人間美景,又可做些遊客生意賺錢。然而,以觀光客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畢竟有些皮相。本質上他們與遊客的心態迥然不同,遊客來名山,或是欣賞風景,或是寄託情致,目的是愉悅或安妥心靈,與名山形成對應互動關係;而他們,卻與名山共承滄滄桑桑的嬗變,共負衍生而來的幸福或艱辛,已經和名山結成了共體互養的生命。

打交道多了,腦屏上常有他們影像浮現,久而久之便生出這樣的感慨:他們靠名山生存,名山也靠他們呵護呢,那些霞光照耀下的每座山峯,白雲飄過的每個景點,都是他們放養的牛羊。他們,是一羣放牧名山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