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溫暖的出租屋散文

溫暖的出租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陳老伯的老伴去世三年多了。接近耄耋之年的他,漸漸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陷入了巨大的真空。有兩年多的時間,他一天都說不了一句話,圍着那臺電視機常常看到凌晨一兩點,即便這樣,睡兩個小時又醒了。醒來後盯着天花板等天亮,天亮後又重複一個人的生活,就這樣周而復始,日夜輪迴,不無艱難地度過了這些年。去年春節過後,陳老伯決定主動出擊,要儘快改善現在孤獨的處境。

溫暖的出租屋散文

就在去年清明節前幾天,他再次委一家地產公司放了盤,放盤時特別約定:單間帶空調出租,免房租水電費。條件只有一個:你得善良,你得陪我。他說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給這個寂靜冰冷的家添點兒人氣。很快,在地產公司的協助下他找到了室友。然而,這位叫小趙的租客並沒有陪伴他多長時間,同年6月,因爲他自己組建了家庭,迅即退了房到自己的新家住去了。在小趙離開前,陳老伯還爲他舉行了特別的歡送儀式,並跟他合影留念,坐在鏡頭前的一老一少,似乎都很注重儀表,鏡頭裏的老少顯得很是淡定從容,黑白分明。這照片裏的陳老伯笑容可掬,朦朧的眼神裏依然存留着青壯年時期那種桀驁與自信。

從那一天開始老伯又是孑然一身,給他本來就孤獨寂寞的生活又重新罩一層陰影。這種日子一熬又是一年。時值清明,暖陽初照,老伯與往日一樣在陽臺看報。一樓的住處採光不好,陳老伯和大多數老人一樣,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爲了省電不開燈,習慣到陽臺上借光。他說自己每天早上7點多就開始看三四張報紙,一直看到正午時分。儘管戴着兩三百度的眼鏡,但對於時事政治,經濟新聞,體育衛生,國際風雲,統統都不能放棄,每則報道至少瀏覽一遍,就連中縫的廣告也不放棄。依照他的話說,國內國際大事早知道心情也會更好。這樣的日子儘管寂寞,但比無所事事,東遊西逛更有情調。

陳老伯現在居住的房子有一百多個平米,三室兩廳,只擺放了最簡單的傢俱。客廳的角落是一個四方桌子,上面擺放着一盞顯得非常陳舊的檯燈,還堆積着一大堆的舊報紙。除了看報,剪報也是老人平時用來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他說:“我年紀也大了,每天待在家裏總要找點事做,不然日子怎麼過呢!”前租客小趙與他有着一樣的愛好,二人分別訂了不同的報紙,讀報過後還可以互相交流。然,好景不長,待到小趙走後,陳老伯的報紙少了,也捨不得多訂一份,時不時地會想起這個博古通今,愛關心政治的後生。

轉眼之間又及一年的清明節。老伯對已故老伴的思念有增無減,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他兩眼直直的望着天花板,隱約中他好似看到了老伴就在廚房給他做飯。他立刻起身走進廚房,然而廚房裏冷冷清清,除了那淡淡的油煙味,沒有發現任何不同的地方。此時,他又一次想起了小趙,想起小夥子最後一次到家拿走生活用品的情景。當時老伯久立於門口,依依不捨的目送他離開。還沒有等小趙走遠,老人就淚眼汪汪,好似從未有如此的落寞與失望!因爲在與小趙相處的時光裏,他倆的關係形同祖孫,大事小情,小病小痛都曾有他的照應。他說,小趙聰慧、開朗、富有同情心,相處的時間儘管不長,但小夥子從不厭煩老人。人們都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他卻從不嫌我老漢說話囉嗦。

清早,老人家和往常一樣出門去農貿市場買些小菜,剛出小區門口,他看見一張訃告,他停頓下來認真看了一會兒,嘴裏嘟噥着一句“又是哪一位不認識的走了,這人生啊,實在是太短暫太匆匆了,很多人昨天還好好的,今天說走怎就走了呢!”。老伯神情嚴肅,自言自語,淚水模糊了眼眶。這似乎在感嘆人生短暫的同時也在哀悼着這位並不相識的逝者。

在一家菜市場大門口,他先數了數自己從口裏抓出來的一把錢,盤算着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一個人生活的老伯,每天給自己做兩頓飯,一頓上午十點,一頓下午四點,老伴在世的時候她是從來都不動手的,而如今的他不得不學着做飯;老伴在世的時候他從來都不管退休金有多少,而如今他不得不在尚未花錢時好好的盤算一下;老伴在世的時候他從來都不搞衛生的,就連掃帚掉在了地下也不會彎下腰去撿起來。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很短的時間裏發生了改變,如今的陳老伯什麼都要做,也必須做。

陳老伯每每談及退休待遇時,總是笑呵呵地說,“黨和政府對我們老幹部還是挺關愛的,這些年給老人們——包括工人,農民老大哥都增加了不菲的生活待遇。在我看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那一個國家、那一個政黨能有這樣的度量,能夠想得如此周到,做得如此精細。”說來也是,老人家的退休金儘管不多,但除去日常開支也還有一定的結餘,一旦有病有痛的還有醫療保障。仔細想想,還有什麼值得發牢騷,罵大街,對黨和政府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呢!陳老伯說:“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有一點精神、要有人情味,雖然日子都是將就着過,但這與農村的老表和老表嫂比,仍然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了!”。

從小區大門到陳老伯的家,只有五六分鐘的路程,陳老伯拎着菜走回家的背影,被人行道上那濃密的樹蔭所遮蓋,本來就很瘦小的他,遠遠看去就像一個放學回家的小孩。雖是住在一樓,但他家的門前還是有一段長長的樓梯,如今他腿腳還算方便,可以自由出入,然,他最擔心的倒是自己有一天腿腳不便到無法出門時的情景。到時候除了女兒會隔三岔五的過來瞧瞧,又還能有誰來打理和服侍自己呢?“哎,走一步算一步吧。車到山前必有路。天無絕人之路。”老伯又自言自語的說。

幾十年了,陳老伯從來不放棄午睡,每天午睡起來,總是先將陽臺裏的衣服收進來,從大到小一件一件的疊好放進衣櫃。偶爾還將衣櫃裏的衣服都翻出來,又一件件摺疊好放回去,因爲前幾年就開始有了失憶症,他常常不記得衣服放在什麼地方了。每年的清明節氣他都要藉着從西邊照進陽臺的日光來翻曬衣物,然後一件一件地疊好,將冬季的衣物再一件件地歸好類,儲藏於那隻跟隨他大半輩子的杉木大箱裏。這些年老伯學會了許多,對漿衣洗淌等生活中的小事也懂得了許多,就像孩子學步,走得儘管有些踉蹌。

只要老天不下雨,老伯總是提上灌滿了茶水的水壺,到附近的社區公園找幾個老者聊聊天,說說話。用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打發時光,還能驅散心裏的霧霾,從孤獨感中解脫出來。前些年陳老伯還能參加社區治安維持協會的那份工作,還可以上街去參加義務維持交通秩序等等。而如今,他過了耄耋之年,想做社工、義工的事情已經力不從心。陳老伯是一個閒不住人,他趁自己腿腳還能動,總在黃昏時分幫鄰居照看剛剛放學回家的孩子,更關注和防備往來與小區的陌生人。有人誇讚說,陳老伯儼然成了咱們的義務治安員,大樓裏的老雷鋒。自從他住進了這棟樓,樓上樓下的大人小孩就沒有不認識他的,他詼諧幽默的'語言,憨笑可掬的神態,帶給人們的總是輕鬆,和諧與愉快。

燈光下,陳老伯一個人去散步,他多想身邊有一個人陪陪他。因爲孤獨,所以老人家總是喜歡低着頭走路。也許是行有所思,停有所想,每每走到小區公園的林蔭道上,總要停下來背靠大樹,朝西凝望。他在凝望星星?凝望月亮?其實都不是,他在凝望已經揹他而去的年華,凝望他行將西去以後的另一個世界。他從來就不會畏懼死亡,人之生死乃大自然的規律,這個規律,這個週期對誰都是公平的,沒有什麼值得可想、可念和可怕的。他常說,“回首平生沒有憾事,只恨自己的老伴爲何非得先他而去?再等個十年八年不也可以嗎?”每每想到此,陳老伯就會暗暗流淚,總是爲沒有能力挽留老伴而懊悔。他想,如果老伴在身邊他也就不會如此孤獨,也不會這麼的無助,他的生活還是跟從前那樣陽光普照,快乎樂乎!他和老伴還是相敬如賓,敬愛如初。

在這個小區裏,儘管有很多人認識他,但多數還是上班族,亦或是家庭裏的專職保潔員和保姆。誰又能那樣多的空閒來配一個老頭說話?哪一個老人不是跟陳老伯一樣有着自己的苦楚,有着自己家庭的雜七雜八。誰又不想得到社會的重視,得到政府的關懷,社會的關愛?這種心態不僅僅是陳老伯,所有步入晚年,即將走向人生終點的老人都有這種心態,他們沒有吃穿用的奢求,只是渴望現實社會多多給予理解,通過理解與關懷解除孤獨,驅散心頭的霧霾,將鬱悶的心結解開。

小區臨街的地方有幾家餐館,老人偶爾會到餐館去吃點麪食,他說這樣既方便也簡單。自從女兒出嫁,尤其是老伴走了以後,這樣的奢侈並不多。陳老伯說,他也會偶爾地請租客到這裏吃飯。重慶麻辣,湖南酸辣。還有粵菜,川菜和莎拉。這樣既可以滿足老年人喜歡軟食的要求,也能給青年人帶來口感的新鮮。他說,在這樣的小餐館偶爾地光顧只圖一種樂趣,沒有別的奢求。

每年的暑假,讀初中的外孫女總會來看望他,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祖孫倆很少自己做飯菜,來的都是客,多數用餐外孫女都喜歡叫外賣。”陳老伯說。女兒女婿在一家私人公司上班,爲了生存,爲了孩子他倆都很拼。“自己需要生存,需要養家餬口,不來看望也是情理之中。”老伯表示理解,也很同情。雖然女兒女婿沒有空閒來看他,但有外孫女隔三岔五地來看看他也很滿足。外孫女是一個很挑剔的孩子,常常形容外公做的飯菜是“暗黑料理”,陳老伯卻不以爲然,有時覺得自己的手藝還不錯,還會讓外孫女陪自己喝上兩口。

這些年來,陳老伯的租賃合同都必須由他自己親擬,裏面明確了租客一些特殊的“責任”和“義務”。協議中寫明:租客房租、水電氣費全免,租客作爲“愛心房客”有義務陪護老人,如租客有客人來訪或暫住,應徵得老人同意,老人如患病,租客應給予必要幫助,比如打電話通知家屬或者120,因老人患病支出的各種費用,均房東自行負擔等等。

放盤以後,真正願意來租房的客人少得可憐。因爲誰都知道——尤其是年輕人誰願意下班回來陪伴着一個孤獨的老人?萬一發生有個三長兩短,或者是發生了意外的事情有多難爲情。陳老伯說,有一天做早餐時,他家就發生了一個小事故,他在鍋裏蒸雞蛋,忘了關火就出門去了,等記起來跑回家的時候整個鍋都糊了,鍋蓋也燒變了形。雖然這是一場虛驚,現在想起來還感到後怕,萬一發生煤氣泄漏,這將是不堪設想的後果!衰退的記憶帶來的各種安全隱患,這些都是讓租客最爲擔心的一件事情。

陳老伯把自己免費招租的信息,叫外孫女通過手機發到媒體上。這天,老人把待租的單間,包括整套房子請來鐘點工仔仔細細地打掃整理了一遍,就好比菜農上市賣菜那樣,讓房屋既整潔又靚麗,讓租客一眼就能相中。

三十來歲的黑龍江人小蔡比較幸運,作爲理髮師的他有一位常客是陳老伯所住小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經介紹,小蔡直接來到陳老伯家接受“面試”,他給老人買了一些水果和小禮物,參觀了一下待租的房間。

陳老伯和小蔡相對而坐,隔着一張鋪滿報紙的方桌,一場免費招租的“面試”正在進行。陳老伯問了小蔡一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問題,他覺得眼前這個小夥子比較踏實,但最近幾天的求租者較往常多了起來,他還想再好好地考慮一下。

次日中午,又有人聯繫了他。陳老伯在電話裏就拒絕了這位求租者。原來對方是一個在街道做清潔工的鄉下女人,她告訴陳老伯平時自己可以照顧他,而陳老伯卻害怕她。他似乎在懷疑這個女人是乘人之危,打他的小算盤而來。在陳老伯的標準裏,走到“面試”這一步,也並不那麼容易。

由於求助了社區和媒體,陳老伯的求租者在幾日內絡繹不絕。他把求租者的信息一一記在一個小本子上,逐個比較,這其中有退休工人、帶着孩子的單身母親、年輕的理髮師等等。

陳老伯坐了20分鐘的公交車到一位求租者的住處“面試”,在求租者描述的地址附近問路,順便打聽了一下求租者的信息。很多求租者都把自己描述得很好,陳老伯怕情況不屬實,所以對每一個他有意向“錄用”的求租者他都要上門親自“考察”。

這一天,陳老伯躺在沙發上,仔細思索着幾個求租者的特點,哪一個更適合與自己共處一屋。招租這一個月,起先陳老伯的要求很高,他希望對方最好是有正當職業的單身青年,收入不要太低,最好是城裏人,青年女性當然也可以優先。媒體制造出的話題熱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熱情都有他的時效性,陳老伯沒有等到這麼多的“最好”統統出現,求租電話很快就寥若晨星,他不得不在他覺得還不錯的幾個人裏面自言自語地糾結着。

經過多方面的考量,陳老伯還是選擇了小蔡做自己的室友,但兩人在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上並不是完全契合。晚上九點左右,老伯準備睡覺了,而小蔡晚間正是客人剃頭的最佳時間,通常情況下不過了晚上11點回不來。儘管這樣,小蔡在不打破他自己時間規律的情況下儘可能早點回來,以免耽誤了老人家的休息。

而在每天上午的10點鐘以前他都是在房間的,完全可以陪老人聊聊天的。可是這個時段正是老人家一個人靜靜地讀報的時間,他不需要任何人打擾,也不和任何人攀談。久而久之,小蔡也無所謂了,常常是不打招呼就出了門。

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大半年,陳老伯也似乎習慣了小蔡的生活習性。他說,只要知道晚上隔壁房間有人,這心裏就踏實了不少。倘若遇到老天下雨,陳老伯就會被迫留在家裏,此時,小蔡就會爲陳老伯沏上一杯茶,遞上一盤老人喜愛的水果,兩人坐在茶几前邊看電視邊聊天,陳老伯便會有一種親切感,總會露出難得的絲絲笑容。

每及夜深人靜之時,陳老伯一個人還在看電視。因爲耳背,將電視的聲音開得挺大。平素不愛看電視,想早點休息的小蔡,覺得聲音太吵受不了,久而久之,小蔡幾次想一走了之,但看在陳老伯的孤獨,看着老人的無助,他還是強忍着噪音留了下來。並盡心盡力地從各方面給老人以更多的關愛,讓老人儘可能因爲有他的存在從寂寞中解脫出來。小蔡的一舉一動得到了老人的讚賞,也博得了鄰里業主們的好評!從那時起,陳老伯減少了奔波,心緒穩定,精神狀態也好了許多。

一轉眼小蔡跟老人共住一屋就是兩年多。就在小蔡準備結婚成家欲離開老人時,老人竟然一病不起,半年後終因爲年事已高,心肺機能衰竭而病逝。就在老人病逝前一個月,他私下請來律師立下了遺囑:“爲感謝蔡薇仁先生不厭其煩長達兩年的陪護,本人願意將着落於某某小區第六棟A單元三房兩廳的房屋免費給蔡薇仁先生居住,直到蔡薇仁先生娶妻生子,自己買了新房以後,並遷出本小區105房爲止。”老人特別強調:待小蔡退房遷出小區以後,此套房屋作爲老人家感恩社會的一點表示,本套房繼續出租,租金捐獻給紅十字會,也算老人對社會的一種愛的回饋。

——丁酉年春作於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