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學反思

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作爲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學歷來受到高度重視,教師在教學思路上精心設計。但在對以往教學思路的反思中,筆者發現自己在教學《故都的秋》時所採用的教學思路有很大不足。

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學反思

  【教學思路的反思】

一、以往教學思路

1、導入。(從對作者生平及其作品在藝術上濃厚主觀色彩的簡介導入。)

2、整體感知:

⑴ 概括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總體感受。

提示: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⑵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過對故都秋的描繪,讚頌故都的秋景,抒發眷戀之情,表露非濃非淡的'悲意。

3、精讀賞析:

⑴ 誦讀第一自然段,談談你對作者總體感受的理解。

提示:“清”“靜”是作者的感受,更多的是對北國之秋風物特點的概括;“悲涼”更多的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和心境的流露,要深入探討作者爲什麼用“悲涼”來讚美故都的秋,從而體會本文濃重的主觀感情色彩。

⑵ 圍繞“清”“靜”“悲涼”,品味故都秋景。

① 用簡潔的詞語概括本文主要描繪的故都秋景圖。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輕掃、秋蟬啼唱、奇味秋雨、秋日勝果。

② 請選擇一幅或兩幅秋景圖品味賞析。

提示:從景物特點、描寫方法、情緒體驗、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個人心境及語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賞析。

4、質疑探討

⑴ 作者爲什麼要寫南國之秋呢?

提示:主要目的在對比。

⑵ 作者爲什麼插入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內容?

提示:文化氣息,人文情懷,感秋情結,頌讚故都之秋。

5、拓展閱讀,深入品味。(略)

6、研究性學習。(略)

二、以往教學思路反思

1、“整體感知”環節規範性的設計非常恰當,但接下來的教學環節爲什麼不是主旨分析(事實上直到最後也沒有主旨分析),而是圍繞感受賞析北國之秋呢?本文的主旨分析難道可有可無或居於次要地位嗎?

2、“精讀賞析”環節意在體會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情感的由來。但作者的情感不止有讚頌,還有嚮往與眷戀,那麼對作者這樣豐富的感情,其獨特感受就是周全的解釋嗎?其他的解釋,在以感受爲精讀賞析中心的設置中會受到足夠的關注嗎?

3、“精讀賞析”環節之後是“質疑探討”環節,兩個環節都承擔與文本對話的基本任務。但很明顯,兩個環節在教學流程上缺乏自然的邏輯聯繫。這不損壞了教學思路的流暢之美嗎?

 【教學思路再設計】

基於前面的質疑分析,《故都的秋》可採用“線索式教學思路”,即以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情感爲線,貫串全文各部分內容,從而完成整體閱讀,實現教學目標

1、導入。(同前)

2、整體感知:

⑴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過對故都之秋的描繪,讚頌故都的秋景,抒發眷戀之情,表露非濃非淡的悲意。

⑵ 概括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總體感受。

提示: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⑶ 寫出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情感。

提示:嚮往──頌讚──眷戀。

3、情感賞析:

⑴ 嚮往:

① 作者爲什麼對故都的秋強烈嚮往?

提示:身在異地,心感冷落,思念故都;古今中外秋文化及中國文人“秋情結”;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

② 作者是怎樣表達嚮往之情的?

提示:品味詞語(“也不過想飽嘗一嘗”、“在南方每到了秋天,總要想起”等);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對比(南國之秋“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北國之秋,姿多,色濃,意豐,味深。議論,抒情)。

⑵ 頌讚:

① 作者爲什麼對故都的秋深情頌讚?

提示:摯愛故都;悲心與故都之秋交融;北國之秋給作者的感受很特別。

② 作者如何頌讚故都的秋?

提示: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對比;北國之秋對中國文人感受秋的深味的意義;有聲有色有味地描寫故都秋的景物。

③ 用簡潔的詞語概括本文主要描繪的故都秋景圖。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輕掃、秋蟬啼唱、奇味秋雨、秋日勝果。

④ 請選擇一幅或兩幅秋景圖品味賞析。

提示:從景物特點、描寫方法、情緒體驗、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個人心境及語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賞析。

⑶ 眷戀:

① 品味本文最後一段。

提示:高度的深情的頌讚和深深的眷戀。

② 作者如此的眷戀,是否還飽含着別的意味?

提示:離鄉顛沛之苦,時局動盪之憂,內心落寞悲涼,追求理想生活等。

4、拓展閱讀,深入品味。(略)

5、研究性學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