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看一字隨想散文

看一字隨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一”在中國的文字中,是簡單而富有哲學的文字。在道家的眼裏,一爲萬物的開始,可理解爲萬物之源。在我看來這是有些過度理解了,一也許就是一自己本身,它誰也不是,甚至不是一個數字。當然,在我還原“一”字之前,我還是更願意相信“一”字的其他可能性。

看一字隨想散文

一個“一”字能代表什麼呢?代表一個人,代表一個民族,代表一座被挖空的山,還是隻代表一個寫在黑板上的數字?我不知道,我沒有看見,我眼裏只有燈紅酒綠,只有七情六慾。我只是個凡夫俗子,不會想太多,也不會失去太多,我所能做的,只是確定自己的真實性,僅此而已。

很多時候,“一”是一年又一年,“一”是秋風月又圓。那種感懷歲月一去不復返的心傷,又有多少人能切身體會?大概我是有些多愁傷感了,抑或是我不想被世俗化所做的最後努力。放眼人羣,大多數人都在被生活所世俗化,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堅持內心的純淨?

“一”字是一顆迷茫的心,慌亂如迷失的的羔羊,沉默再沉默。偶爾回頭,才發現自己已經走了那麼遠,身後所荒廢的光陰已經足夠徹徹底底的改變一個人了。這兩年,對文字的熱愛逐漸減淡,也沒有當初那些日子裏,腦海裏無時無刻不浮現着文字,偶爾從報紙電視劇上發現一個詞語或者是一句話,都會迫不及待的抄下來。如果有閒暇時間沒有用來寫,我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最近發現,我已經不願寫了。不是因爲花了兩個小時寫出來的文章讀者寥寥無幾,不是因爲想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的文筆,僅僅只是一種心情的表達,一種思想感悟的抒發。這也是爲什麼這麼久了我從來沒有向報刊雜誌投稿的原因。當然,其中還有不自信的成分。

“一”字可能是種專一,比如對愛情從一而終,或者是做某件事持之以恆。我是個懶散的人,生活有些邋遢,時間觀念不強,做事自然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主。綜合起來,可以歸納爲自制力不強,自我約束力欠缺,這大概是這代人的通病。爲此,我非常苦惱,但礙於性格,我一直都沒有像樣的改變。就拿前幾個月的跑步來說,也只是下班後回到出租屋,打開電腦,一邊看電影一邊原地跑步,每次一個小時,斷斷續續的三個月下來,累計一千多公里,身體雖沒有太大改變,但在內心給了些許安慰。可是後期的我不太理想,躺在牀上就拿着手機就不想動了,結果,跑步一推再推。到最後,乾脆不跑了。凡事貴在堅持,從自我的經歷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後的艱難處境。曾在一個小書店看到一本書,書名是《三十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書名引發了我的深思:“是啊!三十年後我拿什麼養活自己?”苦思冥想後毫無結果,也只好拿“腳踏實地,順其自然”八個字自我安慰罷了!

“一”字可能是一種生活態度。說起生活,我是應該感到慚愧。我是個不懂生活的人,既不會炒菜做飯,也不會聊天交友,單調乏味的生活經常讓我心情浮躁。偶爾我會想,我爲什麼要把自己和這世界隔離開來呢?過去的我的確有些自命清高,對社會俗事大有超脫而不屑一顧。直到如今,方明白萬事萬物皆有趣,沒趣的只是人,只是一顆好逸惡勞的心。如果真要學會生活,大概應該從學習開始,比如學習做菜,多出去走走,交上兩個知心朋友,或者看看書籍,或者跑步健身。對於我來說,這也許只是說說而已,連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可笑?

“一”字可能是一個知心朋友。說起朋友,我是最沒有發言權的,由於個人性格偏於內向,不喜歡與任何人走得太近,到如今,可以說一個真正的朋友也沒有。我在這裏所說的朋友可不是指吃過幾頓飯的酒肉朋友,也不是關係熟絡的同事,我所說的是真正懂你的無話不談的朋友,不會因爲金錢或一些瑣事而心存芥蒂的友誼。我是個不喜歡主動打電話給別人的人,一是嘴笨,二是性格喜靜,對於熱鬧的地方有些敏感。外加上自卑情結,囊中羞澀等諸多因素,我選擇了安靜,選擇了漫無天日的胡思亂想,也正因爲此,有段時間我是很傷感的,可能是因爲對愛情的求而不得所造成的吧!慶幸的是,我不再傷感,偶爾在朋友圈看到別人發傷感心情時,心裏莫名的生出厭惡的感覺。我知道那種無病呻吟的感覺,不斷的自我貶低,不斷的感情麻木,最後到了顧影自憐的地步。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認爲這是我對這個世界的新的領悟,而其他那些每日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人是到達不了這個思想層面的。

“一”字可能是一種專注。近些年來,隨着智能手機的普遍,各種手機app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現在只需要一個手機,就可以辦很多事,如網絡購物,玩遊戲,看視頻,拍照留念,購物支付,大家都忽視了手機只是一個聯絡工具,最終整個社會被一個個手機分離成無數的的小塊。無論在公交車地鐵上,還是在走路,手機在手,低頭男女遍地皆是。就連聚會用餐時,都是手機掏出來,邊看邊吃,不亦樂乎。在我看來,整個民族都缺少一種專注精神,感覺做事都是三心二意,很難看到那種一心一意的專注。記得有一位高僧說過,吃飯時就專注吃飯,走路時就專注走路。反觀現在,這些人看上去忙忙碌碌,,最終不過是一種自我價值失衡的一種表現,到最後,什麼事都沒做成。

“一”字可能是一句問候。在家唸書時,自從外婆家安裝了一個座機後。寄宿在外婆家的`我就經常嘮叨着母親還不打來電話,那時舅舅打電話的頻率較高,隔三差五就是一個電話。舅舅打電話來時,第一個接電話多半是我,因爲舅舅一般晚上有空了纔打電話,正好那時外公一般坐在土竈前添加柴草,外婆就叉着腰站在竈臺前掌勺。等電話接通後,我就小跑着跨過門檻,跑到廚房叫外婆接電話。外婆是個接電話專業戶,家裏來電話基本上都是外婆在絮絮叨叨的說,外公只是偶爾會聊上兩句。每到接完舅舅電話,外婆就對着我開始嘮叨:“你媽電話都捨不得打一個。”這我是清楚的,媽這人非常節儉,電話打的少無非是爲了省話費。這點外婆也很清楚。在當時我看來,不過是一個電話而已,有什麼緊要的。到現在才發現,一句問候就是心與心的近距離交流。

“一”字可能是一個微笑。再次回到這我的處境較爲窘迫。那時完全不知道幹什麼,像只無頭蒼蠅亂撞。心想,只要有一份工作,一個住所,我就心滿意足了。那時我在一家火鍋店上班,做事內容就是擺盤切菜之類的。幾位阿姨和叔叔人都不錯,工作氣氛還是可以的,可是工資實在有些差強人意。後來一位老同事叫我回去上班,思慮再三後還是確定回去,爲此我丟了半個月的工資。起初回來的那些天,我的心情還是不錯的,從那種一無所事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就是有班可上的充實感。起初幾個月裏我對所有客人都是笑臉相迎,如果不微笑,就感覺自己做錯事一樣。到後來,新鮮感喪失後,緊接而來的就是難以言說的浮躁,心情有時會莫名的糟糕起來。在那段時間裏,我努力的微笑的原因是因爲一句我自己悟出來的一句話——讓人不開心是一種罪過。事實這明,我不是彌勒佛祖,我也有喜怒哀樂。直到前些天手受傷後,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的,看見我綁着繃帶的手,都會關心的問一句:“你的手怎麼呢?”每次他們問起,我都微笑回道:“沒問題,小事。”不管是真心的,還是一句客套話,聽在耳裏還是受用的。特別是那位叫胡毅的外國人,他虔誠的向上帝爲我祈禱,希望我的手早點恢復。事實上,我是很感動的,打心裏感謝大家的關心。這比起摔到手時那種無助有天壤之別,有那麼一刻,我想到了回家。

“一”字可能是一種徹悟。我自認爲自己是個生性愚鈍的人,雖有小聰明,卻也愚笨不堪。如果我站在人前,顯然是一副呆如木雞的樣子。我的性格中缺少靈性,同時也缺少陽光,整個人看上去有些陰鬱。這樣的性格堵塞了聯絡外面世界的通道,因而我會自我思考,從最初的關於生死,到物是人非,再到人間冷暖,每一次的感悟都讓我越來越接近自己。遺憾的是,有些事你一旦跳出事情本身,你會覺得毫無興趣可言,也就那麼回事而已。這種感覺很類似網上購物,貨品沒有到時,滿心歡喜,日夜翹首期盼,等拆開包裹後,感覺內心空空,什麼也沒得到一樣。

綜上所述,“一”字是你能想到的一切,不管是摸得着還是看得見的,都可在“一”字中逐一分離出來。除了你自己之外,你可以重新定義所有的物事。直到你用盡一生時間算出一其實就等於一時,你就可以告訴自己,我等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