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三年級語文作文彙編八篇

三年級語文作文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語文作文彙編八篇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

昨天上午,老師拿着一個記分本來到教室,對我們和顏悅色地說:“現在,準備讀第一單元語文測驗的分數……”

我緊張地想:我和上次的語文期未的分數來比較,可以嗎?最希望還是考全班第一,那爸媽也就咧開嘴高興地笑呢!不過,不知道我能不能拿全班第一還是一個問題呢!盼望,盼望……

“這次測驗,周炎南最高分,9 . 分!”老師洪亮的'聲音打破了寧靜的教室。這時,全班同學向我投去讚賞的目光。我心裏在默默地說:“好,我太高興了,和上學期的期未考試成績一樣,太巧了!”接着,老師又讀了9 分以上的同學,張翊, 偉燁的分數和我差不多,只相差了 . 分。

那天下午,我隨着一些同學的翻記分本才知道,我的卷面分只扣了二分,作文扣了 . 分,厲害不!我又看了其他同學的扣分,都是和我扣得差不多。

爸爸說的“第一炮要打響”我已經圓滿地完成了。我要再接再厲,爭取打響後面幾炮,成爲本學期的免試生!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2

“生活處處有語文,我們要從生活中學習語文。”這是語文老師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卻不以爲然:“從生活中學習語文,那還要語文課幹什麼?”但我親身經歷的幾件事,卻讓我改變了看法。

“你們這些劊子手……”電視熒屏上,一位革命者在刑場上向手持鋼刀的劊子手吼道。

“不對!”弟弟一聲喊叫,把正在看電視入迷的我嚇了一大跳。

“什麼不對?”我生氣地埋怨道。

“不是kuài子手,應該是guì子手!”弟弟邊說邊把“劊”字寫給我看。

“不會吧?電視上還會有錯?這個字左邊的‘會’字也可以念kuài呀!”我邊說邊想,“這個字我還真沒查過,我也一直是念kuài呀!”

弟弟拿來了字典,一查,果然是念“guì”。我的臉紅了。更爲慶幸的是,幾天後的語文階段檢測正好考了這個字的注音。

這件事讓我明白:生活中還真有語文。從生活中學習語文,也是學習語文的一條途徑。

從此,我就真的'時時留心生活、觀察生活。這不,我觀察在創建文明城市時期人們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還真的就觀察出了收穫呢!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3

我的爺爺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他長着花白的頭髮,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皺紋。

我的爺爺非常勤勞,按說我的`姑姑、爸爸都有了穩定的工作,他可以安度晚年、享清福了,但是他還是閒不住。他種了好幾塊地,還做點兒廢品買賣,成天早起晚睡地勞動。爸爸和姑姑每次勸他少乾點兒活時,爺爺總是笑呵呵地說:“能做點兒就做點兒,老閒着也不好。’

我的爺爺不僅勤勞,而且也是個熱心腸的人,左鄰右舍只要誰家一有困難他就會主動去幫忙。有一次,別人欠了他鄰居家幾萬塊錢,鄰居要了幾次都沒要過來,最後還是我爺爺幫他要過來了。其實,在生活中爺爺幫助別人的事有很多很多,可以說舉不勝舉。

這就是我敬愛的爺爺,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他。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4

我的課餘生活有很多,比如:打羽毛球,溜冰,釣魚等等,但我還是最喜歡釣魚。一個星期天,爸爸對我說:“今天我們去釣魚吧!”我聽到這句話,高興的像一隻小兔子活蹦亂跳,因爲每次和爸爸去釣魚都是在旁邊看着,今天終於有機會自己釣魚了。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先到漁具店去購買必備的物品。接着我們來到了一條小溪邊,準備開始釣魚了,爸爸先給我做示範,先撐開魚竿,繫好魚線,然後把誘餌掛在魚鉤上,最後把釣餌拋到水裏。照着爸爸的樣子,我也很快的把這些準備做好了,於是就開始等待魚兒上鉤了。

我目不轉睛的盯着漂在水上的浮漂,真希望它動起來,可是過了好久都不見動靜,再看看旁邊的爸爸,正專心的`盯着浮漂呢。突然,我看到浮漂向下沉了一點,興奮地拉起來一看,結果什麼都沒有。爸爸這時:“浮漂開始動的時候不要着急,要再耐心的等待,不然魚兒就會被驚嚇跑掉。”哦,原來是這樣的!那這次我一定耐心點,不一會浮漂又開始動起來,我沉住氣,耐心的等魚兒吃着魚兒,眼看浮漂就要被拖走了,這時我才使勁的往上提竿,哈哈,果然釣上了一條小鯽魚。爸爸看到我的收穫,高興的笑了。

這次的釣魚經歷讓我知道了:做事不能着急,一定要沉着冷靜,這樣纔會成功。

教師評語:

這篇文章線索明朗,主題突出,緊緊圍繞學釣魚這件事情進行。開頭直奔主題,讓人一目瞭然,最後以感受結尾,這樣便使文章首尾連貫,感染力極強。小作者觀察仔細,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使文章感情更加真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5

我家的陽臺上種着五盆花。它們形態各異。看看這一盆,很美;看看那一盆,也很美。每到開花的季節,一盆盆花爭芳爭豔。

最先到我家的是一盆不知名的、奇特的`花,它的葉裏三層外三層,酷似雪蓮,就暫時叫它“雪蓮”吧。“雪蓮”的花瓣是橢圓形的,上部中間還有一點嫩紅色的小刺,十分有趣。

第二到我家的,是令箭荷花。令箭荷花的葉子狹長,中間有一條明顯突出的莖,邊呈鋸齒形,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根大約三毫米的刺。花就更漂亮了,火紅火紅的,花蕊是金黃色的,像一把刷子……

海棠也很美麗,紅色的莖,花是粉紅色的,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全都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花蕊。

至於金蓮花和枙子花嘛……現在還沒開,開時再向你一一介紹。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6

我是一名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在這裏工作三年了。我在剛剛接手的班級是三年級,隨手翻閱學生的作文本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我清晰的記得作文題目是《我所見的一件事》,全班近三十本的作文內容、字數都是一樣的。我之後詢問了一部分同學,原來大家的作文都是從自己的《一點通》範文上抄過來的,並且以前的作文也是這麼做的,他們都依賴於作文書,自己不願意去動腦想。之後我也詢問了一些老教師,他們說,由於這裏比較偏僻,孩子們的眼界,知識,觀察水平等都是很有限的,而且一些作文題目也超出孩子的認知水平,就像這篇寫到某處旅遊景點的遊覽文章,要知道他們有的連縣城都沒有去過,怎麼能寫出這類遊記文章。

他們還告訴我在農村小學的教學過程中,特別在語數兩科的教學上,大多數教師都喜歡數學,不太樂意上語文,究其根源:普遍認爲語文難教,內容較爲寬泛、較活。特別是作文教學更讓人難以捉摸,無從下手,是擺在廣大農村語文教師面前較爲棘手的,又不得不去面對的,而且必須去認真完成的任務。當我聽到這些之後,心裏感到憂心忡忡,感到我這個語文老師即將面對一個挑戰------一個三年級的學生竟然不能依靠自己的思維去寫出屬於自己的作文。在這三年裏我根據農村小學實際,翻閱資料,結合自身實踐在這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在我將這幾點不成熟的做法說出來,供同仁們參考,並敬請批評指正。

一、 學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作文無法提起興趣的話,即使硬逼着學生去寫,那麼他們也不會寫出多麼優秀的文章的。我在教學《童年趣事》時,首先讓學生留意觀察生活中的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在農村,尤其我們這裏水塘較多,孩子大都喜歡釣魚、釣蝦、捉螃蟹等。我對他們說,既然你們喜歡這些活動,何不先和同學們一起交流自己在做這些事時的感受和想法。這個提議正中學生的要害,他們紛紛發言,說出自己的體會。然後我再讓他們將自己剛纔所說的話用筆整理出來。大家發現原本自己覺得很難寫,無話可寫的作文,現在變得異常好寫,而且自己的文字不由自主的從筆下涌了出來。在作文教學中,我讓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這樣就能激發他們寫的慾望。

二、 提倡學生模仿,培養文風

在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內心世界用筆記錄下來時,我鼓勵學生去模仿一些優秀作文的框架結構,否則孩子僅僅會把文字記錄下來,無法形成具體的文章,只是一些瑣碎的文字,沒有合理順序,層次不清晰,讓人讀起來也不順溜。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於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提倡模仿和借鑑範文,培養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這對於剛剛接觸作文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有很大幫助,使得他們對於作文的整體結構能有很好的把握。

三、 鼓勵學生多加閱讀,開闊視野,積累好詞佳句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水流,無以成江河。"可見,積累是相當重要的。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學生是寫不好作文的。在指導學生習作過程中,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因爲生活環境的侷限性,對周圍事物未能認真觀察,所以遇到寫作文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常常感到無從着手,無內容可寫,缺乏寫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學要着力提高學生語言的儲備量,教會學生積累詞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農村,由於條件設施的落後,孩子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很是有限,除了書本,他們別無他法。於是我鼓勵大家多閱讀課外書籍,並建議大家互相交換自己的書籍,這樣就可以利用有限的條件獲取最大量的知識。在五年級時,我發動全班學生捐書,成立班級圖書室,大家紛紛響應,捐的書籍有各類有寫作文選集,科普類書籍,名人傳記等,更加有利於滿足孩子們的閱讀慾望。

同時,我建議大家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自己在閱讀中獲取的好詞好句,每天早讀課時拿出來誦讀,有不明白的大家一起交流。一學期下來,大家在作文的遣詞用句中都有明顯的提高。我翻閱他們的讀書筆記,有的記得滿滿兩本,有的還在自己摘錄的好詞佳句下,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感受,看到這裏,我真的感到欣慰。

四、 充分發揮想象力

想,是一個讓學生構思、打腹稿的過程,是不可少的環節。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我們千萬不可以扼殺這種能力,相反我們要挖掘他的潛能。由於是農村小學,不可能有現代教學條件,我總是多方位創設情景,讓學生根據作文題目,想象出了許多我沒有料到的`,天真無邪的畫面。我經常對學生說,作文就像一部電影,你們就是導演,人物的角色和事件的安排都由你安排,要充分發揮你們的想象將它拍成一部好的電影供人欣賞。我本着特級教師姜兆臣提出的“起步成篇、由仿到創、循序作文”原則,在作文之前一星期就把例文連同文題交給學生,指導學生積極思考,完成確定中心、體裁、組材、選材和佈局謀篇等這一系列活動。

五、多記日記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目標 的總目標中提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其中日記作爲練筆,它能培養學生善於捕捉日常生活信息的能力,其表達的自由度和訓練的長期性,是其它練筆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它是常用的一種寫作能力訓練手段。

因受題目所限,學生的思維就存在一定的侷限,不能考慮到題目以外的東西,更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細胞,只能搜腸刮肚地寫出一些乾癟的文字來,難以將內心世界的情感體驗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這一現象在農村較爲普遍。要改變如此現狀,我經常啓發學生觀察自然,多留意身邊的人和事,把自己對自然的觀察情況,對身邊的人和事留意後的思考記錄下來;同時養成勤記筆記的良好習慣,把每天所見、所聞、所想的事,自己覺得有價值的記錄下來。這樣,對學生今後的作文就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在作文過程中就會左右逢源,所需材料就會信手拈來,寫作興趣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激發。

六、 鼓勵學生自己動手修改作文

農村小學生在作文時,由於手頭缺少必要的資料,加上受教育的環境、要求、閱讀面等與城裏小學生相距甚遠。未養成良好的修改習慣,作文大多數是“一氣呵成”,缺乏自我修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文中常出現前言不達後語,語序混亂,語言不通順,中心不突出等情況。使老師批改時感到頭痛。面對這種情況,語文老師就應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加以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爲止。在鼓勵學生多動腦筋修改的同時多列舉歷史名人是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詩詞的佳話作爲動力。因此在每次作文時,我讓學生準備了一個草稿本,寫完之後,先交草稿,我批閱草稿,學生必須按照我的要求,對草稿進行修改。改後,我再看,對文章提出進一步的細緻的要求,學生再按照我的要求細改。改後,認爲自己的作文改的差不多了,我又佈置學生把自己的作文交給同桌的同學。讓同桌的同學挑毛病(主要是字詞句方面),然後,自己再修改。自己不會改的,讓同桌幫助。這樣,由原來得我連批帶改,變成了我批學生改,互批互改。

七、給學生寫作的信心

我在給學生批改作文時,多給他們鼓勵,委婉的支出他們的不足,讓他們對寫作留有希望。同時在講評時,我會把幾篇優秀的作文讓他們自己用自己的情感讀給大家聽,然後再複印一份展示在班級特意準備的優秀作文園地處。這樣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和慾望去寫出更好的作文。

綜上所述,我認爲只要能認真做到以上幾點,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將會有廣闊的天地,將會有屬於自己燦爛的明天。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7

我的書架裏擺着許多我喜歡的作文書。其中,有一本作文書和我還有一個故事呢!

記得在我二年級時,我在書店裏看中了一本作文書,已經是最後一本了。我想:明天我一定帶錢來買。如果買不到就太可惜了。於是,我狂奔回去,向媽媽要錢來買書。誰知,媽媽對我說:“媽媽覺得你的作文書已經很多了。如果實在想要,就拿你的作文書去換。看行不行。”我本來是想生氣的,但媽媽說的這一個辦法,對我來說真是喜從天降。“哈哈!知道!”我馬上翻出我喜歡的`一本作文選,又飛奔到書店。我對一位正在整理書的營業員啊姨說:“阿姨,我這本作文書可以換您手上這本書嗎?”阿姨說:“小朋友,這本作文書是別人買的了。”我聽了,垂頭喪氣地走回了家。可回到了家,讓我意料不到的事發生了。爸爸手上拿着那本作文書,說:“你瞧!爸爸給你買了一本作文選,我猜,你一定喜歡的!”我興奮極了,急忙接過書,把它放在我的小書架裏。

這就是我和一本作文書的故事。到現在,我還懷疑爸爸媽媽是商量好不告訴我真相呢!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8

生活是五彩繽紛的,而生活卻離不開語文。是語文這顆熠熠奪目的寶石把生活點綴得更加美麗;是語文這輪普照萬世的太陽把生活照耀得更加溫暖;是語文這團轟轟烈烈的大火把生活點燃的更加明亮。語文是充滿魅力的,語文是充滿樂趣的,所以,語文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語文在生活中扮演着無比重要的角色,它的身影隨處可見:招牌、廣告詞、對聯、流行語、標語等。還有人們的交流、通訊中,各種報紙刊物中,電視屏幕和傳遞信息中&&語文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展示它的魅力。走進音像店,聽到優美動聽的歌曲,看到樣式各異的光盤,我便想到了語文,如果沒有語文,哪能作出如此美妙的歌詞?哪能創出如此悅耳的`歌曲?來到路邊小攤,看到各式各樣的招牌與廣告詞,我便想到了語文,如果沒有語文,哪能有如此獨特的招牌與廣告詞?哪能做到吸引路人的功效?觀看辯論會時,享受着他們的脣槍舌劍,我便想到了語文,如果沒有語文,大家哪能進行交流?哪還會有如此激烈的辯論會?

是呀,語文對我們是多麼的重要!它是我們的母語,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我們務必要學好它。然而,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好語文,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觀察,在樂趣中學到語文,在充滿語文色彩的生活中學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