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集合15篇)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集合15篇)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

星期四是端午節,我和哥哥、母親約好鄭子龍和他母親去華信游泳館游泳。

早上九點左右,我們大家一起出發去游泳館。到了那裏,我們各自換好泳衣、泳帽。然後就開始游泳了,最開始鄭子龍不會游泳,我母親就給他租了個救生圈,讓他跟我們一起玩,他拿了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裏下,他練習了幾次纔敢往水裏下了。可是他還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母親給我們每人買了一桶泡麪。我們吃飽喝足了,就又開始下水玩了,我們看他人都拿着一個球,我們也想租一個球,於是,我就讓我母親去租。球來了,我們就爭先恐後的搶了起來,哥哥先搶到球,然後傳給了我,我在那時候正在發呆,居然被鄭子龍搶走了球,他又使勁一扔,扔到了他母親那裏,接着他母親便傳給了我。就這樣我們漸漸的成了一個菱形,互相傳球。

到了晚上,我們依依不捨的走出了游泳館,我們坐上了19路公交車,半路上公交車發動機還停火了,收費員還讓幾個男生和我母親、鄭子龍母親下去推車,車開動了,母親們趕緊上車。到了四平賓館我們下車,我覺得肚子很疼,就讓母親牽着我走,吃了過橋米線後,我的肚子更疼了,就讓母親揹着我走。

這次我們上游泳館,玩的都很開心。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2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端午節這天我們這裏都要吃糉子,我們家鄉糉子的品種可多了,有紅豆糉、綠豆糉、鮮肉糉、蛋黃糉、香腸糉……說着口水都快流下來了,你呢?端午節這天我們早上吃美味糉子,中午吃“五紅”,紅燒肉、紅燒魚、紅蘿蔔、莧菜、蝦子。多紅火的一頓午餐呀!這一天不僅有的吃,還有的玩。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後,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來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前方,整裝待發。“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衝。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聲喊着:“加油,加油。”那簡直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着傳統的習慣,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莆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溼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那樣你會大飽口福和眼福喲!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3

還有一個月就端午節了,人們都忙着準備糯米,包糉子。我問媽媽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媽媽說:“這裏面還有一個故事呢”。

於是媽媽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在很久以前的戰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憂國憂民給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很受老百姓愛戴。由於屈原不滿當時的黑暗統治,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他投江自殺了。人們擔心他被魚蝦吃掉,往江裏投了許多糉子,還在江面舉行賽龍舟以便趕跑魚蝦。這個風俗被遺留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過端午節吃糉子的緣由。

我聽了這個故事,在心裏也不由自主地對愛國詩人屈原產生了敬意。我很高興過端午節,不僅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糉子,我還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長大以後我一定要向屈原那樣做好事,留好名,做受人尊敬的人。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4

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人們還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糉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5

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楚國的屈原大夫投江自盡。爲了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後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會自發地包糉子,吃糉子,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紀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節,母親也買來了一些糉子。糉子的味道有很多種,有蛋黃味、有肉味……應有盡有。我挑了一個紅棗味道的糉子吃。

糉子是用純糯米做的,形狀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個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綁在糉子外層的線,然後把裹在糉子外面的竹葉一層一層剝掉。一個金黃色的糉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噴噴的,軟軟的,帶有竹葉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無窮。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盡,老百姓全力打撈他的屍體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會兒,一隻糉子就被我消滅了。

我吃完後想:糉子這麼好吃,希望在遙遠的未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不會失傳。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6

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的節日之一。

傳說人們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吃糉子、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非常愛國,可以國君不聽他的意見,使楚國的都成被秦軍佔領了。屈原心如刀割,但他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就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着石頭投入汩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一曲家國主義樂。

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用糯米、竹葉、臘肉包起糉子來。首先,把竹葉折成錐形,入放米和臘肉,用筷子插幾下,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用草繩把糉子捆緊。把糉子入在鍋裏煮熟,煮熟的糉子又香又可口,可好吃了。

除了吃糉子,人們還用在江河裏進行龍舟比賽。龍舟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在珠三角尤其受羣衆的喜愛。龍舟五顏六色,龍頭威武,龍身窄長。人們坐在船上,整齊劃一的用槳划水,龍舟象箭一般向終點衝去,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向上的優良傳統。

中華傳統節日讓我認識到了解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知道了節日背後包含着許多有意義的故事。今後,我要通過傳統節日,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母親買的,門口就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就去問母親:“母親,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母親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母親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母親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父親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父親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祖母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8

故鄉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傳說這一天是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的日子,爲紀念他,端午節又叫“詩人節。”據說那時的老百姓爲了不讓詩人被魚蝦吃掉,就把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還組織了許多船隊到江中尋找詩人的屍體,這就是現在吃糉子,賽龍舟習俗的由來。

又因爲王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在民間有許多跟“五”相關的習俗。在小孩的脖頸、手腕上系紅、黃、藍、白、黑的王色線,就會帶來“長命百歲”的好運,好讓我們在爸爸的“金箍棒”,老媽的“緊箍咒”歡快的成長。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縣插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盤花(“五端”)。待到中午,孩子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黃魚、黃瓜、黃鱔、鹹鴨蛋、雄黃酒(“五黃”)少不了,還有好多的菜,吃得我們肚皮滾圓滾圓的。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9

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爲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於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涌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了船隻,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0

今天,我們漢學社的小朋友參加了在臨湖舉辦的臨海漢文化端午祭祀活動。我們一大早就來到臨湖,今天這裏會有很多端午節有關的活動有鬥百草、包糉子、做蓮花燈、投壺遊戲、猜謎語還有賽龍舟呢。

天空下着毛毛細雨,我們換上發來的漢服,地溼溼的,我在裙子溼了怎麼辦?媽媽讓我把裙子提起來走路就不會溼了。一起去化好妝,去臺上彩排。開場後,我們都很想馬上就能上臺就拿着自己的道具等在舞臺邊上,看了祭祀儀式、漢舞、太極劍的表演。等了好久,總算到了第四個、第五個,輪到我們第六個節目了。我在演出的時候,發現那些愛玩的小朋友都不玩了,都認認真真地做着自己的動作表演了。表演結束,我們小孩子就跑去玩各種活動遊戲,跑得我滿頭大汗妝都花了呢!

最後,大家一起拍了集體照,接受了電視臺叔叔的採訪,我們喊出了“華夏文化,走向世界”的口號。

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學到了端午節的習俗和漢文化,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我就想着要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有空都來參加吧!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1

爸爸媽媽的手機裏一發來了一條又一條的端午節快樂短信,如一句平淡如水的問候,很輕;一聲平常如紙的祝福,很真;採一片清香的糉葉,包一顆香甜的糉子,裝入真情的信息裏,送給你:祝端午節快樂!……當然也代表快樂的傳統節日——國際端午節。

爲了這次慶祝端午節,我門利用班隊課時間裏專門舉行了做香袋的活動,十分有意義!

班隊課開始,楊老師說要教我們做兩種方法。先是做愛心的。楊老師拿出兩塊布,把兩塊布的裏面重疊,上右或上左用線縫起來。看着楊老師,我們也一起做了起來。我把最心儀的兩塊布放在一起,學着楊老師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做着。縫完以後,把它翻個面,愛心的腳就做成了。接下來楊老師要叫我們做完整的愛心。然後把那兩塊布變成三角形,放進棉花和香料,再把它縫起來就行了,最後一抽,還真像呀!我們不禁驚歎道,而且很香!

不久,有好多的同學都做完了,一亮相,各有各的長處。實在是眼前一亮!有些男同學也很細心!當然我也做的不錯,把兩個愛心竄在了一起!

後來回家,我又做了好幾個!放在家裏,整個家香極了!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比如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吃雞蛋、吃鴨蛋、插艾草、插菖蒲等,我們還會在大人的陪伴下到塘河岸上看賽龍舟。

每年端午節外婆都會包糉子給我吃,外婆包得好吃極了,所以每次端午節我一聞到那糉子的香味,口水就直滴下來。吃完了糉子,我就叫外婆教我做蛋袋,這個蛋袋是用來掛在胸前放雞蛋的,這可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我先找來一些五彩繽紛的線,然後,外婆就教我編起蛋袋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做好了一個蛋袋,仔細一看還不錯呢!我把它掛在脖子上,再在裏面放了一個雞蛋,就去找我的好朋友跟她比碰蛋。我們立下規矩,比十個蛋,誰輸了就罰吃蛋。第一局開始了,我的蛋剛碰到她的蛋就破了,我只好把手上的蛋吃掉。突然,我發現蛋尖的那頭硬一點,我就打算用尖的那頭跟對方碰。我們又比了第二局,果然,這局我贏了。就這樣比了九局,最後統計是我贏,因爲我只吃了3個蛋,她吃了6個蛋,還剩1個蛋。我喜滋滋地抱着勝利蛋回家了。

我過了一個很開心的端午節,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就去問媽媽:“媽媽,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重五節等。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爲“端陽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東吳(即黃河以南一帶)一帶的端午節則是爲了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還有一些地區是爲了紀念曹娥。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例如賽龍舟,本是因爲得到屈原自盡的消息以後,人們紛紛去打撈,演變而來。還有吃糉子,是因爲在打撈後,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遺體,於是百姓們用糉葉(糉葉一般常用蘆葦葉)包米,投入大江,是想着讓魚鮫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此外,還有懸艾葉蒿草,薰蒼朮、白芷,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還有吃“五黃”,即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喝雄黃酒。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我國首個被列入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

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所唱的就是我國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到了端午節,奶奶會拿出預先採來的糉葉,用水煮過,裏面裹上糯米、肉、花生、紅豆等,把它們包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並有着各式各樣的口味。我總愛蹲在邊上,看着那一張張碧綠的狹長糉葉,在奶奶手裏翻飛,一會兒,盆裏就多出了一大堆的帶有糉葉清香的糉子。

晚上,把糉子放進鍋裏,倒上水,煮上個把小時,再燜上一晚。糉子煮熟後,剝開它那碧綠的“外衣”,蘸上點白糖,咬一口,香香的甜甜的,真可謂色香味俱全。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的習俗,如吃鹹蛋,給小孩織鴨蛋袋等。

我多麼盼望端午節快點到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