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讀三年級作文3篇

讀三年級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三年級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年級作文3篇

讀三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我讀了智慧啓迪這本書,期中有一篇讓我深同感受。

它講述的是秦朝被推翻的時候,項羽,劉邦和其他參加反秦戰爭的各路將領,齊集商議勝利以後怎樣分天下。勢力最強的項羽企圖獨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張分地封王,心裏卻已開始算計將來如何一個個地消滅他們。

項羽唯獨對劉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劉邦是最難對付的對手。早些時候,他們就曾經約定誰先攻下秦都咸陽,誰就在關中爲王,結果,首先進入咸陽的偏偏就是劉邦,項羽不願意讓劉邦當“關中王",也不願意讓他回到家鄉一帶去,便故意把巴,蜀和漢中三個羣分給劉邦,封爲漢王,想把劉邦困在偏僻的山裏。項羽則自封爲西楚霸王,佔領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的廣大肥沃土地。

而此時劉邦當然很不服氣,可是項羽的勢力很大,大家都不敢違抗,劉邦不得不暫時領兵西上,並且接受張良的計策,這個計策大大的迷惑了項羽,從而放鬆對劉邦的戒備,這時劉邦發現部下里有一位才能出衆的軍事家,那就是韓信,劉邦拜韓信爲大將,請他策劃向東發展,奪取天下的軍事部署,對原來燒燬的棧道重新修復,從而使劉邦大勝敵軍,迷惑了敵軍大獲全勝,這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歷史上的人物都很聰明,各有各的戰術,還要告訴我們,幹大事者一定要深謀遠略,大丈夫能屈能伸,做事之前一定要考慮後果,精心計劃安排,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成爲一位英雄,成爲後人的楷模

讀三年級作文 篇2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很受感觸。

自立,是我們所缺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沒有自立,想想都可怕:房間不會整理,到工作時連一個重要文件放哪了都不知道;不敢和那些看上去蠻強壯的人說話,工作時連和客戶說話都不敢;不會做家務,以後找不到工作,連個清潔工都當不上,一丁點小費都沒有……

有了這些例子,很容易能夠看出——自立是多麼重要啊!學會自立,才能更好的學習,更快樂的成長。

讀三年級作文 篇3

《烏塔》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小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表現了這個少年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讀完這篇課文,我開始了沉思:爲什麼德國的孩子才14歲,就能一個人遊歷歐洲呢?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覺得家裏就這麼一個寶貝(或孫女),一個人去多不安全!不不不,烏塔也是家裏的寶貝,難道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擔心她嗎?烏塔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擔心她的。或許是我們自身的毛病?烏塔在(1處)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有計劃),(2)每到一地就先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有安全意識),(3處)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幾張明信片(有孝心)。(4處)還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不草率),(5處)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有準備)。然後,爲了掙旅費,(6處)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自力更生)。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上6處,爸爸媽媽能不讓我們去嗎?看來問題還是出在我們的身上。所以這件事不應該怨爸爸媽媽。

有一次晚上,我的爸爸媽媽突然臨時有事,再爸爸媽媽走之前,我拍着胸脯對他們保證:“我一定不會害怕、不會大喊大叫的。”沒想到,在爸爸媽媽走了以後,我先是有些害怕,又聽見陽臺有“沙沙”的響聲,我心想:是不是電視裏的殺人犯藏在陽臺上呀?想到這裏我出了一身的冷汗。真希望爸爸媽媽能現在回來,我抱着腿縮在沙發上。十分鐘過去了,陽臺上的“沙沙”減小了,我點着腳(沒穿拖鞋),悄悄地走進臥室,然後猛的一下,把錄音機打開,並且把聲音調到最大。又以訊雷不及掩耳之速躺在牀上,連衣服都沒脫,把被子蒙的緊緊的——睡覺,而且不露一點縫隙。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媽媽驚奇的對我說 :“你能一個人睡了?真厲害!”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中國孩子非常依賴父母。

現在,哪個孩子不是家裏的小王子、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經受不了任何的一點挫折。

正如陶行知說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在此,我希望我們都能向自立歌那樣,不再依賴父母,做個能自力更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