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彙編7篇

【精華】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彙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彙編7篇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1

原來我家有一隻小狗,它的名字叫小黑。

第一次到我家的時候,它連頭都不敢擡起來,老是躲着我。

從此,我家又添加了一名新成員,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與幸福。

現在,小黑被爸爸的一個同事領走了。

那天早晨,我發現小黑不見了,我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說,“小黑長大了,咱們家太小放不下小黑了,所以我把小黑送人了”。

聽了爸爸的話,我心裏一酸,哭了。

我說“爸爸,我剛給小黑想好一個帥氣的名字,你怎麼就把它送人了?”很長一段時間,每次我放學一回家,放下書包就往陽臺跑,跑到一半纔想起來,小黑已經被爸爸送人了,我再也聽不到小黑的叫聲了,再也不能抱小黑了。

後來我又去看過小黑。

我看見小黑又長高了,我的心裏又是難過又是高興。

難過的是它好像已不認得我了,我再也不能抱它了。

高興的是它又長大了。

小黑送走後,我只看過它兩次,現在已經好久沒去了。

每次想起小黑,我的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馬上要放假了,假期裏我一定要再去看看我的小黑。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2

我們的身邊總是不缺小動物,人和動物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發生。

我的身邊就曾經有這麼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讓我突然明白了很多道理。

前不久,爸爸從別人家抱來一隻出身不久的小白狗,它四隻短短的小腿託着一個圓滾滾的身子,走起路來搖搖擺擺,既像個小丑,又像只大苯熊,顯得十分憨厚,十分苯拙。

自從這隻似熊非熊地小狗來到我們家以後,家中又增添了幾分歡樂,全家都搶着跟它玩,一會兒我抱抱,一會兒一羣小朋友跑過來抱抱,小狗被弄的是頭昏腦障,眼冒金星。

在它的心中,我們好像是一個個的大怪物。

遊戲過後,我們想這隻小狗應該有一個屬於它自己的名字,隨後,我和爸爸媽媽又絞盡腦汁的給這隻小狗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豆豆”。

工作或寫完作業後,我和爸爸媽媽又玩起了家中的“新成員”,我們把它放在牀上看它表演好玩的動作,它在牀上跑來跑去,由於它的身體太小,一遇到“障礙”就來個“狗啃泥”家中不時傳出一陣陣歡笑聲。

噢,對了,忘了告訴你了,我家的“豆豆”可是一個有着“音樂細胞”的小狗,它一般聽到我吹豎笛,就會加快“油門”直衝“音樂產生地”,還汪汪的叫兩聲,漸漸地,我與小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與小狗經常出現在街頭上,那是我們再散步。

雖然小狗可以給我們帶來歡樂,但唯一讓我們感到討厭的是,狗狗隨地大小便,弄的家中是“處處聞臭味,不知屎多少”,最後媽媽狠了狠心,就定把小狗送走,當然最難過的是我,因爲我也於它相處了一段時間了,由於小狗這麼一送走,我一天沒露笑,爸爸媽媽也捨不得,最後又抱了回來,小狗回來後,我家整天還是幾分歡樂幾分憂,媽媽實在受不了了,決定把小狗送的遠一點,這是我更加傷心了,這天,我忙着收拾小狗的生活必需品,和爸爸媽媽一起把小狗送走了,並且我還告訴了他小狗的飲食,生活習慣,走後有再三叮囑他要善待小狗,就這樣,小狗送走了。

我知道,這次小狗不可能再回來了,我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下子涌了出來。

我知道不只是我自己難過,但是這也是爲了我好,因爲我都這麼大了,不再是原來撒嬌的小孩子了,更不能在玩那些小狗小貓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人和動物的故事就像人與人相處一樣精彩,在我的身邊上演着各種喜怒哀樂。

小狗送走了,給了我很多的感悟,我想,我應該長大了!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3

我們學了一個單元,而這一個單元是專門關於動物的,它讓我們看到了動物世界豐富的感情,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一些小動物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動物,加深一下對動物的瞭解吧!

我曾在銀屏上看到這樣一個畫面:一支槍對準了一隻正在餵奶的母猴。母猴發覺了,眼中流露出哀憐,將懷中小猴高高舉起,放在樹上,自己跪了下來,用手拍打自己的胸脯,意思是要殺就殺我吧,不要傷了孩子。要是你是那個獵人,你忍心開槍嗎?

在精神文明日趨發達的今天,人類往往把自己的感情看得很重,常常認爲動物是無感情的。其實不然,動物有時情比人重。狗往往被人看成最低下的,狗被用來罵人便是很好的證明。許多人動不動拿狗來發泄情緒,一腳踹在狗肚上,狗哀叫着走開了,但它不會記仇,過後仍然對你很好。此時的人類會不會感到慚愧。人們竟沒有像一向被自己視作賤的東西那樣不記仇恨,還在那裏喊什麼寬容,可笑!人類很聰明,真的非常聰明。人類不但會利用自己的感情,而且會利用動物的感情。獵人在捕熊時,要是一隻夾子夾住了一隻母熊,他不會急於捉住,而是等另一個公熊過來,往往“一夾雙熊”。人類真的是好聰明,聰明得有些殘忍。其實,往深處想一想,動物也是地球上的主人,是地球上的“另類人”,我們無權剝奪它們的生存之權。親愛的美食家們,當你們一口一口吃着動物肉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是在吃另類的“人肉”,人吃“人”,恐怖!請愛護動物,讓它們成爲你的朋友,這樣的'朋友不會出賣你,絕對信得過,可比真正的人類好多了。

不過,不管怎樣,我們都要保護動物,讓動物也有一個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家園,現在,從現在起,人人負責,給動物憧憬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4

我們的身邊經常看到,聽到這樣的消息,有多少動物又被殘忍地獵殺了……每次看到這樣的消息,我的心裏都很沉重,我們不是動物,我們沒有想過動物們會怎麼想,但我覺得沒有任何的生命願意以這樣的方式終結,不是嗎?

有些人雖然知道怎樣去愛護動物,可是他們只會假惺惺地去教育別人,而自己卻照樣破壞環境,照樣興致勃勃品嚐野味。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羣島上生活的渡渡鳥來說,由於它身上的肉鮮美無比,所以遭到當時人類的大量捕食,在十七世紀就已告滅絕。但如果當時人們有動物保護意識的話,就不會造成渡渡鳥的滅絕。

還有鯨,鯨不是讓你們隨意捕殺的,鯨是被殺掉一頭就死一頭的,不好像小魚小蝦那樣多,如果我們把鯨殺掉了,那我們的子孫後代,他們不是看不到鯨這種動物嗎?

現在,有些動物已經滅絕了,鱷魚雖然兇猛,但是人類更兇猛。就是因爲有些動物身上的器官具有突出的經濟價值,由此成爲被人類掠奪利用的對象,成爲動物滅絕的主要因素。鱷魚長着銳利的牙齒,和碩大的食物胃口,我們都說鱷魚可怕,但是鱷魚更怕人類,在人類的眼中,鱷魚皮可以製成行李箱,手提包,錢包,鞋等物品,所以鱷魚,現在已經成爲快要滅絕的動物了。

在這裏,我要呼籲所有人,不要傷害動物了。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是自然界的一個個生命啊,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消息了,人類還能生存嗎?我想是不能的。所以,讓我們一起珍惜,一起保護自然界的每一個生命吧!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5

【教材解讀】

1、教材簡析

本次習作是寫書中的故事,要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對語文課本中的故事進行合理的加工,或進行適當地概括,或發表自己的感想。鼓勵學生從文章中讀出文章,從故事中讀出故事,從而達到補充閱讀面,加大閱讀量的教學目的。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發表自己的感想,養成愛讀書、好讀書、會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

2、教學目標

(1)能借助豐富合理的想象將語文書中包含的故事有順序地記敘完整,寫出具體、生動的故事情節,刻畫出較爲鮮明的人物形象。

(2)通過蒐集和整合資料的過程,打開思維,拓展視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逐步養成愛讀書、好讀書、會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對語文課本中的故事進行合理的加工,或進行適當地概括,或發表自己的感想。

教學難點:從文章中讀出文章,從故事中讀出故事,寫出故事情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的文章,有自己的感想。

授課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1、從學期初,就要爲本次習作做好準備,每學習一課,讓學生做好預習,瞭解課文的歷史背景,相關故事,課後做好拓展,爲本次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要求每一位學生將蒐集的資料結集成冊,爲本次習作做好鋪墊。

2、習作前組織學生演好課本劇《完璧歸趙》,並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談感受。(引導說出看完後從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啓示,或從情節安排、人物設置等方面對課本劇本身說說看法。)

【教學過程】

流程一:作前指導

一、閱讀要求,明確指向

1.指導學生閱讀《習作7》,並通過問題啓發:讀了《習作7》,你瞭解到哪些內容?

2.引導學生髮表對這次習作內容和要求的理解。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並給予肯定,引導學生說出習作要求。

選擇範圍:可以在本冊書中尋找故事,也可以是小學階段學過的十一冊書中的故事。

選擇內容:選取的故事不受侷限,可以是成語故事、詩歌創作的背景故事、小說章節的前後故事、神話故事、插圖故事等。還可以寫一寫讀完故事後從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啓示,可以側重於語文書裏故事的記敘,也可以寫自己讀故事的收穫。

(設計簡析:指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不但鍛鍊了自學能力、審題能力,而且通過大家的交流,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讓學生對本次習作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打開課本,尋找“故事”

同學們,我們明確了習作要求,現在我們就打開冊課本(也可以是十一冊書)尋找故事。

1、學生尋找故事。

2、學生彙報並用一句話說出故事梗概。

教師點評發言,引導學生彙報時注意概括,用一句話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設計簡析:讓學生打開課本,喚起回憶,自己去尋找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動的事件浮現眼前,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激發他們的熱情,也更能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一句話概括梗概鍛鍊了對故事的整體把握,利於習作時將情節寫完整。)

三、敞開心扉,訴說“故事”

過渡:我們轉眼間找到了這麼多故事,它們有的藏在課文中,如發生在《負荊請罪》之前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個故事;有的藏在成語中,如“立雪求道”、“葉公好龍”的故事;還有的是一些課文的背景故事,如《半截蠟燭》“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發生在《林沖棒打洪教頭》前後的故事;……可見同學們真是愛讀書、會讀書,我們如何把這些故事說得更具體、更精彩呢?

1、引導明確敘述要求

(1)把故事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完整。

(2)敘述人物時,要突出人物性格特點。

(3)要有合理的想象。

(4)寫啓示時,不要大段大段的摘抄情節,而應注重感受和啓示,寫自己的獨特感受。(引導回憶觀看課本劇時的情景,教師引導說出。)

2、從衆多的選題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故事,簡單講給同桌聽。

3、推選優秀者在班內講自己選取的故事。

教師引導點評(側重於是否完整、有順序、重點突出、並展開了合理的想象)

(設計簡析:這一環節提高了難度,因此讓學生同桌互說,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優秀者則給同學們做好了示範。這一環節完成了由易到難的巧妙過渡。)

流程二:下筆成文

四、點撥思路,編寫“故事”

我們已經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現在就開始寫一寫你找到的故事,作爲對語文書的資料補充,也可以寫讀了故事之後受到的啓示。寫的時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突出,也可以再次尋找所需要的材料閱讀連接,充實內容,要有合理的想象。

可以結合剛纔所說的,先用幾句簡單的話或幾個詞語寫下自己的構思。然後,快速成文,遇到選不準的詞語或不會寫的字,可以先跳過去,以免影響全文的構思。有問題的同學可舉手示意,小聲交流,請大家動筆成文。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設計簡析:從說到寫、先說後寫歷來被視爲習作教學的重要途徑。在讓學生盡情交流的基礎上,畫龍點睛地作了寫作方法的精要指導,使學生從“有話想說”到“有話會說”,從“想寫”到“會寫”。)

流程三:作後評改

五、修改習作,充實“故事”

1.自我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僅開頭就修改了二十多次。這可見修改的重要性。請大家先快速瀏覽作文,把剛纔沒寫出的字詞查閱工具書補上,然後出聲讀自己的文章,從字詞句三方面看看有沒有要修改的;再讀時,注意考慮是否按照一定順序來寫,寫完整了,想想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內容。在通讀中發現了問題,正確使用修改符號,及時修改。

2.集體評議。

選取一名學生,鼓勵他把習作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在聆聽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教師適時點評。點評時圍繞“寫事的文章是否做到了按一定順序寫、重點突出、情節完整,寫人的文章是否突出了人物性格特點,是否想象合理等。”

3.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文章不厭百回改”,在剛纔評改這位同學習作的過程中,你一定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請同學們再一次出聲的讀自己的習作,用剛纔的方法再次修改習作,並在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設計簡析: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這一環節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習作修改,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和自主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能力,使每位同學的習作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從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六、結集成冊,分享“故事”

以《“故事”裏的“故事”》《慧眼識“故事”》《書中自有千古事》等書名將故事分類彙編,結集成冊,放入班級圖書角,供同學們借閱。

(設計簡析:《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活動中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擁有輕鬆的習作心態,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這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寫完後就沒了下文,學生會很失落,會認爲習作是爲了寫而寫,那麼課後的拓展、交流就顯得尤爲重要。結集成冊,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讓他們更加熱愛習作,使訓練落到了實處。)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6

20xx年9月29日的一天早晨,一羣憨態可掬的小鴨子正在鴨媽媽的帶領下大搖大擺地漫步在加拿大溫哥華街頭。有兩隻小鴨子是第一次出來,所以總是不看路,東張西望。

突然,這兩隻小鴨子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中。危急時刻,鴨媽媽聽見“撲通”“撲通”的聲音,趕緊向後一看,才發現鴨寶寶少了兩隻。它四處張望,原來這兩隻小鴨跌入了下水道中。

鴨媽媽連跑帶飛地衝到巡警的面前。咬住巡警的褲腿,拽來拽去,巡警這下才發現,鴨媽媽用翅膀指着出事地點,巡警似乎明白了鴨媽媽的意思,跟着鴨媽媽來到了下水道旁。

巡警看了看,只見兩隻小鴨在下水道中拍打着翅膀,快要被水沖走了,巡警眉毛緊鎖,趕緊解下皮帶,伸入下水道中。一隻小鴨子向上一躍,並沒有抓住皮帶,似乎有些灰心,但是它並沒有放棄,第二次,它躍然起身,巡警小心翼翼地把皮帶拉了起來。小鴨們趕緊圍了過來。但鴨媽媽只看了一會兒,又看着還沒有被救的小鴨。巡警趕緊又把皮帶伸入下水道中,一隻小鴨被這根“救命稻草”救了起來。另一隻也被這根“救命稻草”救了上來。

這下,鴨媽媽才鬆了一口氣,圍着巡警叫來叫去,好像在致謝。一隻小鴨被救起來後,抖抖身上那髒稀稀的污水,不巧抖到了巡警的褲腿上,巡警見了,笑着說:“你看,你看,這隻小鴨可真夠可愛的。”接着,巡警把這隻小鴨子抱到懷中,輕輕地摸着它的腦袋,小鴨子卻發出了“嘎嘎”的叫聲,好像在對巡警說着什麼。

最後,巡警目送它們搖搖擺擺的上路了。這可真是——驚險的二十分鐘啊!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7

鳥類是我們的好朋友,他們給了我們多少快樂,多少幫助啊。但人類是怎麼對待它們的呢?儘管我們說過一千遍,一萬遍的保護小鳥,但它們依然受到了那麼多的傷害。

鳥兒幫助我們消滅了許多害蟲。一隻啄木鳥,一天可食森林害蟲三千多隻;一隻家燕一年能吃掉三萬多隻害蟲,有些能高達五十萬至一百萬只;一隻雨燕一天能滅蚊子、蒼蠅、蚜蟲六百多隻;一隻灰喜鵲一年能吃松毛蟲一萬五千多條。它們既好像醫生給植物看病,又好像衛士保護着植物。所以,我們要愛護鳥類。

如果沒有了鳥類,那麼樹木也會一棵棵被害蟲吃掉,青山綠水會變成一片沙漠,人類的生存環境被破壞,也會滅亡的。我國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天氣、沙漠化就是證明。如果沒有了樹木,那天氣不是狂風就是下雨,沒有規律,洪水來了,沒有阻擋的樹木,洪水就會氾濫,危害人類。

爲了不讓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那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鳥類吧!不掏鳥蛋,不打小鳥,更不能吃鳥類,小鳥受傷了要保護小鳥,不砍伐樹木,破壞小鳥的美好家園。

我們要保護鳥類,鳥類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是脆弱的,需要我們時時刻刻的保護。我在這裏呼籲,不要再傷害我們的朋友了,還鳥兒們一個安穩的家吧!